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571

  畠山军数名名大将战死,连长续连本人在督战之中,亦被铁炮打中右臂,因而伤口感染。
  现在畠山军退至三丸,伤兵无数,不少人开始生病,并且疫情亦在城中蔓延,在绝望之中,数名畠山家家臣冒着被杀的风险,再度向长续连要求向武田军降伏,以保全一条出路。
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陆道最强
  畠山家家臣在畠山义庆面前,向长续连陈述己见,认为在武田军大军围困之下,不可能再行坚持,应速速开城投降为上。
  而这些家臣们最后意见,并没有被长续连接受,他在疯狂的绝望之中,反而将这些畠山家家臣囚禁。
  另一面则准备派人,将他们的家小,以及一族数百人全数捉拿,并准备连夜之间全部诛杀干净。
  不过长续连这一举动,却走漏了消息。
  这些家臣的一族们,在长家武士上门之前,提前做了好了准备,开始反抗。
  一时长续连的行动受阻。
  并且这些人绝望下在七尾城中四处放火,而且还打开了城中的搦手门,放山下的武田军入城。
  这七尾城中内乱的火光,顿时为武田军发现,待确认消息无误之后,李晓立即命令狩野秀治率领三百人,立即从搦手门杀入城中。
  畠山军此刻军心已乱,眼见武田军入城,并没有作太多的抵抗,即四处逃跑。
  武田军攻入七尾城。
  在七尾城的大乱之中,长续连见形势已失去控制,而武田军又杀入城中,登时才明白形势已失去控制。
  长续连率领一百多名长家武士,以及两个儿子长纲连,长连龙一起,退入本丸之中。
  长续连想凭借此地,负隅顽抗,他准备以畠山家家主畠山义庆为筹码,向李晓谈判,以换取畠山,长家两族在能登继续栖身的机会。
  毕竟从名分大义上而言畠山义庆才是幕府承认的能登世袭守护,要想或者在能登统治的巩固,李晓就必须给与畠山义庆尊重,承认对方的一席之地。
  这也是武家尊卑的规矩。
  不过李晓并没有理睬这一切,眼下幕府皆已灭亡,武家的名分大义,也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就如信长可以灭足利义昭一样,天下的格局已经变了,再墨守陈规办事已是行不通了。
  他给狩野秀治下命令,就是直接杀入了天守阁,无论是长家,还是畠山家之人一个不留。
  在昌山家谋反逆者的协助之下,武田军以撞城槌,硬生生撞破本丸大门。
  武田军,昌山叛军冲入本丸之内,对着站立之人就杀,于长续连数次请降的要求置之不理。
  长家,昌山家的武士们在绝望之中,进行了疯狂的抵抗,给与了武田军一定的杀伤,但是这一切无法扭转于大势。
  长连龙接被乱兵砍死,长纲连在天守阁大门前被武田军的铁炮轰成筛子。
  长续连而挟着昌山家家主畠山义庆,以及二十多人,逃入本城最后的五重天守阁之中。
  想凭着这里的地势,以铁炮弓箭作为抵抗。
  狩野秀治率军从天守阁大门攻入,一层地一层地杀上去,最后在最后一层中,发现了长续连,畠山义庆他们自刃的尸体,以及殉死的一门。
  狩野秀治取下这二人首级之后,在七尾城本丸之中,进行清洗,默许士卒劫掠,烧杀劫掠之后,将本丸付之一炬。
  这亦是李晓的意思,尽量将此事做成了乱军作乱的结果,然后将不利于己的证据毁之一尽。
  天正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天空第一缕日光照射在七尾湾时。
  七尾城为武田军攻陷。
  李晓骑乘黑锻,在上百名武士,近千足轻的簇拥下,进入七尾城。
  从大手门之上,通往本丸的马道之上,一路上的尸体已被清理完毕,但是一夜厮杀的血迹,赫然显露在那。
  李晓只是看了一眼,即继续目不斜视直上山顶。
  二之丸的一座偏殿之中,由于本丸已毁,故而李晓在此将能登豪族皆召集此地,商议安堵领地一事。
  自温井景隆,游佐续光以下,如三宅长盛,甲斐亲家,土肥亲真,粟生七郎,牧野上总介,杉原和泉等十几名能登豪族皆聚集在屋内。
  这些人坐成一列,双手撑地,以跪拜的姿势朝向李晓。
  而李晓手持马鞭,坐于叠席之上,狩野秀治,师冈一羽,山本堪藏,内岛氏理等大将皆按刀侍立在一旁。
  李晓缓缓开口言道:“此次我李晓可以攻陷能登,所赖者皆是诸位努力,多余之话,我亦不想在此多说。此逢乱世,大家所追逐的,一是家名的传承,二也是领地之安堵的获益吧。”
  李晓一口气将众人心中所思所想道出,令在场之人亦有几分汗颜。
  李晓笑了笑,将早已准备好的安堵文书,交给在场之人察看。
  在安堵文书之上,李晓一切都是按照之前与众能登豪族之许诺行事,对这次从昌山家倒戈,帮助他攻打七尾城的能登豪族们皆有所封赏。
  温井景隆领地被改易,领地由凤至郡迁至了能登中部羽咋郡,在李晓计划中,温井家的本城天堂城,以及轮岛凑将来都要纳作直领,作为开发。
  不过温井家原先三万两千石知行的基础上得到保留,李晓还给与加增了五千石领地,作为他的补偿。
  温井景隆对此虽说不上满意,但亦毫无怨怼。
  而游佐续光则仍是珠州郡两万石知行的安堵,李晓给与他加增了三千石,作为宛行。
  对此游佐续光欣然接受。
  至于其他追随李晓攻打七尾城的能登国人们,亦得到原有领地的安堵,以及一定领地的加增。
  这些国人之地的安堵几乎占去了能登国近一半的石高,而剩下的十万余的石,则直接被李晓纳入本家的直领。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晓一开始要铲除畠山,长家,三宝寺家,这三家家名的缘故。
  因为能登二十一万石之地,原先就已被这各方势力瓜分,排得满满当当。
  李晓要入主能登,并获得利益,就必须将原有的利益结构,进行重新划分。
  若不将这三家灭除,那么对于追随他一方的能登本地国人的奖赏,宛行从何而来。
  只有从三家的身上而来。
  这是战国时惯常所行之事,如信玄,信长所行比李晓更过分也有。
  武田家当年灭亡今川家时,所赖葛山家甚多。
  而后来信玄铲除这骏河国的望族,将之势力纳入武田范畴,就找之借口杀了葛山氏元,让自己儿子继承葛山家名迹。
  至于信长背信无义灭北畠家之事,更是不用多说。
  而能登国这其中最大头的利益,肯定是要李晓独揽其手,所以畠山,长家,三宝寺家就必须牺牲,否则即便李晓打下了能登,势力也不能稳固。
  如此安堵之下,追随李晓一方的能登国人得到了好处可拿,而反抗者身败族灭,如此下场不用多想,也让剩下有脑子判断的人,懂得应该站在何一方了。
  安堵文书的发下,果真能登各国人们皆是一脸喜色,都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李晓的安堵,并在上面签上自己的花押。
  有所争议之处,则由李晓一旁的增田长盛在副状上书写明确,一封一封确认无误之后,李晓在文书上附属上自己的花押以作确认。
  最后这些安堵文书还必须,被送至踯躅崎馆,由武田胜赖亲自盖下龙朱印,如此安堵文书才算是真正生效。
  不过这能登之地,绝对是为李晓所有,这是不容质疑的,而这些能登国人们也将作为飞驒越中军团的与力。
  这也是战国之时的常态。
  如此之下,能登一国就正式为李晓所领有。
  整个北陆道,李晓拥有能登,越中,佐渡三国,力压本愿寺,上杉家,已成为北陆道最强势力。
  可是眼下对于李晓而言,攻下能登国后一个新的难题,就摆在了眼前,就是与本家关系如何自处的问题上。
  现在能登国全境为李晓所占有。
  攻陷能登,佐渡之事,以及连退织田,上杉两家大军之事,已足以令天下之人,认识到北陆道又一强大势力的崛起。
  李晓甚至眼下自己的势力虽从属于武田家之下,但是独立性甚高,领内之事几乎由他一语而决。
  李晓现领有北陆道,能登国(二十一万石),佐渡国(一万七千石),越中国三郡(约三十二万石),中山道飞驒国(三万八千石),美浓国数郡(七万石),石高合计在六十五万至六十六石之间。
  仅以石高而论,李晓的势力已与此时盘踞越后,东上野的上杉家,旗鼓相当。
  更不用说李晓还有神冈,佐渡两大矿山,以及与明,葡萄牙的海贸。
  现在的李晓相对的本家而言,已是可谓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即便武田胜赖再信任自己,李晓也不觉得,如此形势之下,他对自己的信赖能够再支撑多久。
  这即便是李正,以及小幡由美皆在甲斐,变相作为人质,也难以确保安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