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571

  山道之上,作为出身甲斐郡内的一名普通足轻平九郎,正神色茫然地走着。
  在这次上洛之中,他没有完成见识一下京都的心愿,只是亦在三方原合战之中,获得了一颗首级的斩获。
  领主大人小山田信茂给他两贯的赏赐,并没有令他有多少欣喜,特别是在御馆大人病逝的情况下。
  作为甲斐人,他深知信玄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攻略多少多少石高的领地,他不懂,攻陷这座那座城池,他也记不得名字。
  但他知道自武田信玄成为武田家家主以来,甲斐人终于可以吃上产自信浓香喷喷的大米。
  那惠及百姓的龙王堤,令家门口的笛吹川再也没有泛滥过。
  这比领主在外打了多少个胜战,更令百姓记住他。
  可是这样的领主大人,却身故了。
  猛然之间,平九郎抬起了头,那风林火山旗和诹访明神旗在眼前迎风鼓动。
  旗帜之下,一人正戴着诹访法性盔。
  看着这熟悉的旗帜与盔甲,恍惚之间平九郎以为自己又再度看到了信玄公。
  但是当他回过神来的一刻,心底却知道对方已不是信玄公了。
  新的御馆大人骑乘战马,在马场,内藤,小山田,穴山等大人簇拥下缓缓前进。
  平九郎内心忐忑,这位新任御馆大人会为武田家到底会带来什么?
  不仅是平九郎,武田家上下亦在问着同样一个问题。
  PS:嗯,信玄之死,是一个分水岭,本书进度完成三分之二。
  接下来就是长筱合战的大剧情,这我已铺垫够久了。
  长筱合战之后,本书就脱离历史的大框架。
第四百一十六章
借力打力
  元龟四年,四月。
  李晓留下安排下加治田城的防务之后,率领内岛氏理,师冈一羽,狩野秀治,宇佐美奈美,盐屋秋贞,山本堪藏等家臣,以及三千军势,从加治田城出发沿着飞驒街道返回越中。
  加治田城正北通飞驒街道,而今日日本国道四十一号,亦差不过是这条主线。
  在飞驒开山祭之后,冰雪已经融化,整个飞驒街道已畅通无阻。
  实际上只要不考虑大雪封山的缘故,从神冈城出发,走飞驒街道增援美浓,要比前往郡上这条路线,无论是路况,还是路程上都有优势,可以直达美浓腹地。
  这也就是为何,对李晓而言,加治田城,战略地位要比郡上八幡城更重要的缘故。
  飞驒越中军团经一日行军,已进入飞驒地界,当夜即驻扎在今日下吕市金山町。
  在飞驒川与马濑川之间,这里是一个飞驒街道上颇为繁华的宿町所。
  次日启程,李晓骑马随大军行进在道路起伏的飞驒街道上。
  路途之上多数的风景,皆是视线阻挡的连绵的高山。
  只是偶尔会在路边,看见几处开垦过的农田,飞驒的山民们都脚穿田下驮在田间耕种。
  在飞驒,由于地形限制,除了近畿一地,很难出现大面积平原,所以农田都是一块一块的,而耕种方式也偏向于自耕,小家小户的模式。
  在日本,将种植大米的农田,称为稻作,而将非出产大米的农田,皆称作畑。
  飞驒山地之中,要想找一块好的水田地,实在太难。
  所以百姓一般种植的都是芥麦,黍,野菜,豆,芋等等,但自从李晓将玉米引进飞驒之后,确实也起到了一定带动生产,增加的人口的作用。
  不过与稻米不同,畑田出产也是要折算成石高作为,领主交纳年贡的凭据,但是折算比之稻米,远远来得低就是。
  在李晓对飞驒实行的检地,以上田,中田,下田三等等级作为划分,其中上田石高定为一石五斗,中田一石三斗、下田一石一斗。(这也是太阁检地的标准)
  按照这样的标准,飞驒的田地连下田都不够格。
  并且以飞驒当地极寒的气温,所谓二期作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传说之中。
  所以尽管,经过李晓数年来经营,飞驒耕地面积增加效果显著,但石高眼下亦只稳定在五万石左右。
  现在随着大军行进,李晓的日月双纹的旗印所过之处,这些飞驒山民们看见后,都是跪伏在田中叩拜。
  对此李晓甚是欣慰。
  对于这些飞驒山民而言,李晓一统飞驒,结束了姊小路,江马,内岛三家在飞驒战乱割据的局面,令饱受战乱之苦的飞驒百姓得到了解脱。
  大乱之后,只需镇之以静,就可以缓缓恢复生产。
  李晓授予大藏长安,颁布了见立新田十分一法,亦即使凡开垦新田,百姓在数年之内只需增加十分之一的年贡即可。
  这项手段,在历史上,江户幕府的享保的改革,为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实行。
  李晓还赦免了原先被视作的非人,山人,囚犯等被称作贱民的身份,将他们一视同仁。
  这样做法固然遭到一些旧有势力的反对,但李晓的目的是出于解放生产力,使得飞驒人口增加,以促进赋税的增收。
  这些被赦免的贱民,大藏长安将他们集中起来,于飞驒山间择地进行棚田的种植。
  棚田即是梯田,在日本还有个称呼为千枚田。
  棚田种植在日本早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今日郡上的正洞,飞驒高山的田倾家皆是作为日本棚田百选的观光地存在。
  另外飞驒作为李晓的起家之地,李晓的常备,亦有超过三分之一兵士都是飞驒出身。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甲斐山沟里的山猴子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飞驒山民能吃苦,并且体格健壮,是李晓常备主要构成。
  作为一名常备其收入,是普通农夫的两三倍之多,所以能加入李晓军中,对当地人而言,绝对可以大幅改善生活。
  李晓在飞驒的种种举动,十分赢得了当地的人心。
  对根本之地的经营,是历来起家王朝所必须的,所以尽管费劲气力,李晓亦要在飞驒这里广施恩惠。
  现在经过这数年,更令李晓在飞驒的统治,已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在山间跋涉数日,李晓大军经过飞驒街道上的樱洞城后,抵达神冈城,在此大军休整一日。
  虽说李晓已将本城迁至城生城,但是神冈城作用依旧重要,这里是李晓的起家之地,同时兼加对神冈银山的防卫。
  现在的神冈城已几乎成了,李晓麾下首席奉行官大藏长安的驻地。
  在李晓政务之中,本多正信除了李晓军师之外,还兼任寺社奉行。
  而增田长盛则是岩凑町的町奉行,兼任土木奉行。
  盐屋秋贞作为御用商人,掌握盐屋商家之外,还兼任财政奉行。
  而大藏长安则权位最重,除了直接作为归云金山,神冈银山奉行官之外,他还兼任行政奉行,勘定奉行。
  这可谓是大权独揽,所以在李晓家臣中,论实际权力大藏长安实际上是最高。
  现在李晓军势还未到达神冈町时,大藏长安即带着一众神冈町中,以及神冈银山的藏前众,加上町里同心众,足轻数百人,布置下颇为奢侈的排场远远迎候。
  本该身在岩凑町的增田长盛,亦在城下迎候李晓。
  还有高原诹访城城代,麻生野庆盛,以及高山城城代,姊小路高纲二人,以及一种飞驒的豪族一同前来城下拜见。
  大藏长安一见李晓,即便当即殷情上前,率领部下在李晓马前叩拜。
  李晓见这阵势眉头微微一皱,实际上他并不喜欢这种大张旗鼓的做法,但是他亦不会在众人面前冷了大藏长安的心,所以并没有当场道出。
  大藏长安见李晓没有不愉之情,以为自己马屁拍对了,当即更加殷情上前,颇有为李晓引马执鞭的意思在其中。
  大藏长安见礼之后,李晓对麻生野庆盛,姊小路高纲二人又和颜宽慰了一番。
  麻生野庆盛已作为原先江马的分家,继承了江马家的名迹,姊小路高纲现在更是飞驒国司,名义上飞驒国掌管者,并且还是朝廷的正三位大纳言,这官位比管理宫廷料理的大膳大夫武田信玄,还高了三个官阶。
  眼下这二人同作为带路党,在李晓手下当米虫,混吃等死,不过对他们李晓亦不敢礼数有缺。
  进入神冈町之后,李晓发觉虽自己将本城迁移之后,但神冈町反而是更加繁华了。
  随着神冈银山的开采不断扩大,神冈町亦逐渐繁荣。
  李晓忍不住亦赞叹大藏长安确实治理有方。
  进入神冈城天守阁,在一场迎送宴会之后,李晓将大藏长安,增田长盛,盐屋秋贞三名负责政务的奉行留下,一起召集议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