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71

  侍大将?李晓听了还是很心动的,效忠武田义信,就能得到侍大将的将格,这可是很好的前程啊。不过……
  “迹部大人,说哪里的话,在下本来就是为武田家效力,为武田家效力,不也正是为殿下效力吗。”李晓给了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不过也没有把话说死。两人又相谈了一会。
  李晓话中的意思很清楚了,我对投效你家殿下没兴趣,但是亦然不会妨碍你们的大事,别来找我麻烦。
  迹部胜资见李晓一直搪塞自己,所以换上一种威胁的口气言道:“李晓大人,你也心知将来殿下必然是武田家家督的不二人选,若是你怀有什么其他的念头,最好收起来。若是你今日不投效殿下,也就是殿下的敌人,这条路你可想清楚了。”
  这完全是一种上对下的口气,简直拿李晓当家臣看待了。
  此话一出,迹部胜资立马就灰头土脸地从李晓营帐中走了出来,满脸皆是恨恨之色。
  看着迹部胜资离去,李晓连连摇头,心想武田义信也真是无能,居然派这样的人来作说客。他难道不知政治中大多数人都是走骑墙派路线的,如此逼人作决定,反而只能将更多人推到自己的敌对面去。
  想到这里,李晓突然见到帐篷外人影一晃。李晓追过去,看对方的背影认得是武田胜赖身边侧近众的人,看来迹部胜资突然来拜访自己,连武田胜赖也起了好奇,来派人来查看。不过如此一来,李晓当然是不惧,他深信经过此事武田胜赖对自己的信任以后又会更添一分。
  反正自己原来与武田义信两人也不对路数,彼此互相有间隙,如此这样一来,反而不用顾虑什么了。想到这里,李晓心底宽松了不少,回到营帐中睡觉去了。
  第二天,天还未明,李晓突然被小幡由美喊醒。
  只见小幡由美脸上虽是竭力保持平静,但是看得出对方有几分恐惧。
  只听她言道:“大人,不好了,上杉与长野家的联军,朝我军杀来了。”
第六十二章
自愿殿后
  清晨山麓间的大雾渐渐散去,上杉与长野家的军势,一夜之间骤然出现在武田家大军面前。
  山风之中,远处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背插着上杉笹,或者桧扇旗指物的上杉长野两家大军,另外还有各种杂色旗指物的军势,这些都是上野本地豪族的军队。
  上杉与长野两军,各自在两座山上扎下本阵,麾下各备队一路一路地行进挪动,枪足轻,骑马队,弓足轻,铁炮队,井然有序地在山下列阵。
  “越后军是连夜行军,然后乘在我武田军在进入白根山山口停留之际,出现在我大军面前。”
  武田军这边本阵里,左眼包着眼罩,山本勘助用他的独目一面观察着敌方的军势,一面用手指着对面越后军的本阵说道。
  越后军的本阵直接设在山腰上,居高临下,本阵四周用绘有上杉笹家纹的阵幕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在阵幕的上方,乱龙旗和毘字旗这一对旗印赫然醒目地耸立在那,而不用多想,此刻上杉谦信的本人必定已经身在本阵之中。
  眼下武田军众将领都聚集在本阵这里,商讨如何应对上杉长野联军一事。
  “上杉辉虎用兵神鬼莫测,这点我们都疏忽了,但眼下并非讨论敌军为何出现的问题,而是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处置?”身为总大将的武田信廉沉声言道。
  面对此问题众将一片默然。
  “上杉军刚刚攻下馆林城,又连夜行军,士兵必定疲惫不堪,我想若我军乘此机会决战,并非没有时机。”三枝守友开口言道。
  “难道以我军三千军势能胜过敌军近万军势吗?况且对方还是天下的名将。”他的同僚土屋昌次立即出言反对。
  “即使不敌,但我也不会畏惧,大不了战死沙场,昌次,你若是怕了,尽管逃回信浓吧,反正我是不会退的。”三枝守友大声言道,他与土屋昌次本是极为要好的朋友,但此刻亦然是争得面红耳赤。
  “住口。”山本勘助大声打断两人的争执。
  这两人也意识到失态,连忙欠身道歉。
  作为武田家中最足智多谋之人,山本勘助沉声言道:“若是要战,我军胜算尚在一成以下,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现在退往白根山山口返回信浓,但此举一定会遭到敌军追击,如此掩杀过来,我军必定大败,且损失惨重。所以必须安排下赴死之士,作为殿后军,阻拦住越后军的攻势。”
  山本勘助此言一出,众武将神色默然,不过亦然接受了这一建议,但又有谁愿意作这殿后军呢,这可是必死的任务。
  作为殿后军,不仅要有赴死的觉悟,绝对的忠心,更要兼有耐战的军力。
  此刻小幡宪重脸色微微有些煞白,看向山本戡助的眼光中带有一丝恨意。按照山本勘助这个计划,木曾家,真田家因为兵力薄弱已排除在外,剩下的只有武田军本阵,武田胜赖队,还有他小幡宪重队。
  而除了他小幡宪重,另外两队的大将都是武田家一门众,绝不可能让他们来牺牲的。这里面唯一只有他小幡宪重是外样众,而对武田家作用并非至关重要,何况他的多位家人作为人质正身在踯躅崎馆。
  因此他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刻背叛武田家。
  小幡宪重眼中闪过一抹认命的神色,眼下他心想,与其被人主动把使命安排在自己肩上,倒不如主动承认这一责任,日后战死沙场,也成就自己的勇武之名,并光耀家门,不过在这之前必须让他的嫡子小幡信贞随大军先走,自己阵亡之后,就由他来继承小幡家的家业了。
  将这一切想好之后,小幡宪重正要开口时,这边武田胜赖抢在他之前,站出身来,言道:“我愿意率本队殿后。”
  武田胜赖此话一出,登时所有人都震惊了,其实殿后人选意属于谁,大家早已心底有数,却没料到这一刻武田胜赖站出身来。
  而小幡宪重在这一刻,右手轻轻颤抖,几乎就要内牛满面了。
  此刻同样的身为武田胜赖部下的李晓,也差一点内牛满面了,同时在心底大骂,二百五主公,自己送死好了,还要拉上你的部下。
  武田信廉似乎这一刻重新认识了武田胜赖一般,伸手按住他肩膀,沉声言道:“四郎,你做好决定了吗?”
  “是的,谁都怕上杉辉虎,唯有我四郎不惧。”武田胜赖断然回答道。
  李晓想起,在历史上曾有这样的说法,武田信玄攻打德川家时,上杉谦信曾挥军近万进军信浓以牵制,当时武田胜赖驻守信浓,手下只有八百人,就敢前去应战上杉谦信的大军。
  幸好秉持义理的上杉谦信也是一根筋。上杉谦信不仅称赞武田胜赖英勇不说,还不愿以多欺少主动退战不与其交锋,于是遂收兵回国。两人间这段故事,居然被传为佳话。面对武田胜赖的坚持己见,众将也没多说什么,武田义信上来劝慰了几句,并当场洒下几滴热泪,虽不知有没有惺惺作态地的成分,但等于默认下武田胜赖队殿后一事。
  武田军各队闻之武田胜赖队甘做殿后,为己军争取一丝生计,纷纷为之感动。
  于是各将们担忧武田胜赖兵力不足以抵挡上杉军,纷纷留下各自的精锐武士,帮助武田胜赖御敌。
  真田信纲当下与弟弟真田昌幸拜别后,留下了一组三十多人的弓足轻。
  木曾义昌留下了身边十名木曾家勇武善战的武士。
  武田信廉则将本阵军中的铁炮队全数留给了武田胜赖。
  这些人中对武田胜赖最感激的,还是小幡宪重他老人家,而上野国人素来豪勇,小幡赤备之中也有不少佩服武田胜赖勇气的将士,所以有五十名小幡家骑兵自愿留下追随武田胜赖。
  接着除了本阵阵地留下武田胜赖队外,各备队将士有序地朝白根山山口前进撤军。
  临行之前,武田胜赖在武田信廉马上拜别,久经沙场的武田信廉居然忍不住,当场溢出了几滴泪水。
  武田义信,迹部信秋,小幡宪重,真田信纲,木曾义昌纷纷来到武田胜赖面前说些,武运长久,多多保重之类的话,告别之后然后纷纷上马而去。
  但在一旁的李晓看来,总觉得这些人的表情沉痛,仿佛在参加追悼会一般。
  此时此刻,李晓才终于体会到猴子当初在金崎殿后拜别织田信长时那一刻的心情,可能是想到离去的都是生者,留下来的都是亡者吧。
  是的,没人指望武田胜赖能在上杉谦信的近万大军面前能支撑下来,除非上杉谦信突然又神经发作地秉持他的义理,为武田胜赖这种奋战精神而感动什么云云的,而放他一马,要么武田胜赖也只有投降一路了。
  这时候就连迹部胜资也插了一腿,来到李晓面前,说些安慰性的废话,但从对方的眼底,李晓分明看出一抹阴冷,仿佛巴不得李晓立即丧身在此一般。
  “好吧,我衷心地祝愿你全家死光光,迹部大人,还有你心底对我的诅咒全数反弹于你自身。”
  因为李晓说的是汉语,所以迹部胜资听后反而一愣问道:“你说什么,李晓大人?”
  李晓哈哈一笑,诚挚地言道:“没什么,武运长久!”
  迹部胜资这才恍然大悟般点点头,笑了笑表示一番感谢之意。
第六十三章
山本勘助的拜托
  “主公,貌似武田军开始撤军了,难道他们不畏惧我军尾随追击吗?”
  上杉军本阵,在迎风飘扬着乱龙旗和毘字旗下,作为越后军的副将直江实纲,看着正徐徐进入白根山山口的武田军,向上杉谦信建言道。
  上杉谦信仍是一身素白僧衣的打扮,左手持着一串念珠,右手持着军配。
  眼下他坐在马扎上,观察着前方武田军的调动,之后看向武田军本阵所在的小山坡上,对直江实纲言道:“武田军在那山坡上安排了足够的殿后军,所以才敢在我军阵容前从容的撤退。”“武田信玄本人此番进兵犹豫不决,大失水准,真令人大失所望。”直江实纲说出了他心中的疑问,他并不知道武田信玄并不在军中指挥。
  上杉谦信并没有说话,突然对直江实纲问道:“担任殿后的敌军大将是谁?”
  直江实纲立即命部下下山查看,部下回到本阵回报言道:“武田军本阵上方的旗印,上书是‘诹访南宫上下大明神’。”
  “哦,这不是武田信玄本人的旗印‘诹访法性梵字旗’。”直江实纲恍然言道。
  上杉谦信笑了笑,道:“信玄公本人身为总大将,绝不会将自己置之死地的,武田军除了信玄,也只有信浓诹访家才有资格用此旗印。嗯,自诹访赖重切腹后,他们现在的家主该是诹访满邻吧。”
  直江实纲笑了笑言道:“主公,你日理万机,故而有所不知,甲斐之虎早已安排了他的四子武田胜赖,继承了诹访家的家业。眼下恐怕阵前领兵殿后的,正是四郎胜赖。”
  上杉谦信面露诧异之色,显然很是意外,虎目闪动言道:“没想到,信玄公居然生了这么一员虎子,我倒是很佩服此人之勇气,难得,难得。”
  武田军阵势前,随军的小谱请组正在阵势最前方的挡箭栅前,挖出两道壕沟来。
  挡箭栅之后弓足轻队,铁炮组,长柄枪足轻队,骑马队依次一列一列向山坡上排开,以一个半圆形将武田胜赖的本阵围住。而阵幕之中的本阵,有握持旗印的旗组,侍大将本队,还有掌握军队进退的太鼓法螺组,军监,目付,调理人,药师、阵僧等等。
  本阵之中高高悬挂着两面旗印,分别是诹访法性梵字旗,而另一面则是绘着诹访家家纹的梶叶旗。
  身为一名侍大将除了将格上的意义外,同时在军制中,意味着可以独立领一军作战,有独担一面的能力。
  在武田军中,侍大将一般指挥三百至八百人这样规模的部队,部队中除枪,弓,铁炮足轻以外,还配置有骑马队,小荷驮队,可以独立作战,这样的编制又称‘备’,或者是‘军团’。
  其中出名如饭富虎昌的‘赤备’,小幡宪重的‘小幡赤备’,还有北条家的五色备,都是以备为单位的编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