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571

  神社之中,一座高台之上,正举行着舞踊。
  在高台两面,四十多名武田家侍大将,足轻大将级家臣,皆精赤着脑袋,双手合于膝之上,正坐于草垫之上。
  在高台正面,这最佳位置上。
  武田信玄一身狩衣,头戴折乌帽子,一身正装坐在马扎上,神情亦带着几分轻松。
  而他的身后,则是如武田胜赖,武田信廉,山县昌景,高坂昌信,马场信房,内藤昌丰等十几人武田家家老级家臣,而刚刚从越中赶回的李晓,亦坐在武田胜赖的身侧。
  眼下所有人皆聚精会神,看着这一幕演出。
  高台之上,头戴龙头舞乐面,手持金色小桴的緋色小衣的舞者,正以手比划,表演着舞乐。
  这位舞者表演的正是日本宫廷雅乐,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起源于中国北齐,后传入日本,是用以表现北齐时,那位容貌无双的当世名将兰陵王。
  据说兰陵王,因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敌人,所以打战皆要戴上狰狞的面具。
  后为彰显兰陵王的邙山大捷的战功,此舞曲皆由一名舞者佩戴假面独舞,以表现兰陵王当年指麾击刺的英姿。
  舞者生动的表演,以及乐曲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倒是一时令在场之人心底生出几分荡气回肠的感觉。
  在一旁正坐的李晓,亦感觉到当年兰陵王血战沙场之气势,据说现代此曲在中国早已失传,倒是在日本因为其秘藏家传方式,代代保存,至今仍有此曲当年几分古风。
  这想来真是有几分遗憾。
  不过眼下以此祝捷之曲,以展现武田家这次夺取骏河国,三增峠合战大胜之喜再合适不过。
  随着曲子渐渐激昂,武田家诸家臣皆是神色亢奋。
  一曲舞毕。
  众人皆是一副意犹未尽之状。
  武田信玄起身站起,从小姓手里接过太刀,缓缓走上高台。
  众人皆知信玄有话要说,故而默然等待信玄之言,坐在下首聆听。
  信玄目光扫视过家臣们,言道:“兰陵王,乃是北朝时一时名将,年少俊美,乃是我信玄年轻时佩服之人物,故而从京都请来歌舞伎以展此曲。”
  顿了顿武田信玄又言道:“兰陵王武勋卓著,但年不过三十即死于君臣猜忌,自古以来,名将得以善终不多,而我信玄今年已有五十,征战一生,杀戮无数,本以为会战死沙场,但所幸八幡大明神庇佑,让我至今仍在,不过眼下是该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了。”
  众将听闻信玄之言,皆是一阵恻然。
  而跟随信玄已久,为其一手提拔上来的山县,马场,内藤,高坂,秋山等大将,听闻信玄之言,尽有几分热泪盈眶之感,少许人甚至伸手在眼中擦拭。
  武田信玄继续言道:“长子义信,悖逆弑父,不义不信,已被我废除嫡子之位,眼下亦已经身故。而四郎胜赖,忠义仁孝,武勋卓著,连上杉谦信亦败在其手中,并为本家攻取西上野立下大功,正是我信玄意属的托付之人,想必将来可以继承武田家的基业,各位可有异议?”
  自武田义信死后,武田胜赖已经成为武田家未来家督之最有可能继承人选。
  又经过这五年来,武田信玄,以及众家臣们之考验,胜赖都表现十分得体。
  而听闻武田信玄如此说,家老席之中,最感欣喜的自然是李晓,真田幸隆,武田信丰三人。
  至于坐在下方的保科正直,小幡信贞,大熊朝秀亦皆有喜色。
  现在武田家之中,大部分人皆已经默认胜赖为将来武田家家督的人选,少部分人纵然是不甘心,但此刻亦只有承认。
  而武田信玄如此说,就等于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有人会在这时,扫大家的兴致。
  所以武田信玄话音一落,众家臣皆是言道:“我等愿奉主公之命。”
  武田信玄见家臣们集体表态,缓缓地点头,言道:“既然大家皆没有什么异议。三年之后,我信玄就会正式退隐,将家督之位让出,让胜赖正式成为我武田家第二十代家主。胜赖,你需有此担当家业的觉悟。”
  武田胜赖跪在高台之下,向武田信玄言道:“四郎一定不负父亲大人,以及众家臣之托付。”
  之后武田家举行了一个小仪式,武田信玄将自己身上的信浓守护的役职正式给与武田胜赖,而武田信玄仍兼有甲斐守护,这一武田家家督世代所袭的役职。
  最后武田胜赖亦将苗字由诹访改回武田,坐实了武田家嫡子的位置。
  在武田胜赖嫡子之位坐实之后,武田信玄在踯躅崎馆的大殿中,再次聚集众家臣议事。
  这一次讨论之事,比武田胜赖继承嫡子之事,更加重大。
  这一次聚集之家臣有三百多人,所有家老级,侍大将家臣全数到场。
  武田信玄在此将决定武田家之谱代家老。
  这次谱代家老不同于普通级家老,入选之后,可以成为武田家世袭谱代,领地的安堵,视同一门众待遇之外,并且可以成为拥有议事权的连判众。
  成为谱代家老,有笔头家臣山县昌景,鬼美浓马场信房,西上野军团总大将内藤昌丰,北信浓军团高坂昌信,越中飞驒军团李晓,攻弹正真田幸隆,南信浓秋山信友,小山田信茂,穴山信君,木曾义昌。
  这一共十人,组成武田家最高议事之连判众。
  作为连判众之一,武田家保证其家族世袭席位,比如将来李晓退隐之后,李正继承家督,可替补李晓进入连判席。
  连判众拥有之权力相当大,在全员通过之情况下,甚至可以驳斥,左右家主的意见。
  而连判众全员签署文书的连判,亦与家主之命相当的作用。
  闻之自己入选连判席之后,李晓十分讶然,这是他从未想过之待遇,而对武田信玄放权建立连判席,这亦是历史上没有之事。
  但震惊之后,李晓随即想到了,所谓连判众亦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十人位的连判席,要全员通过更易家主的决定,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只要有一人与家主齐心,这连判众即徒然是一个笑话而已。
  不过这样连判众,对笼络李晓,真田幸隆这样的外样家臣,给予一个身份待遇,是相当有用之事。
  同时谱代身份亦对李晓现在领地的安堵,又多了一重保障。
  而李晓在连判众之中的席位,亦高得大大超过他的意料,马场信房,内藤昌丰这样的家中宿老都不如于他,甚至连手握重兵,信玄的好基友高坂昌信亦在他之下。
  李晓的席位仅仅次于山县昌景,除开一门众之外,在武田家所有家老之中排名第二。
  对此李晓难免表示十分‘诚惶诚恐’,甚至向信玄虚伪地请辞了一番。
  当然信玄也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表示李晓绝对是可以胜任的。
  而事实上,包括信玄,还有武田家众人都心知肚明,凭着李晓现在越中飞驒二十五六石的家底,还有随时可动员的上万军势,已经成为武田家一股可怕的战力。
  其实力绝对在武田家家臣排名第一。
  武田信玄若不在此笼络下李晓,李晓亦会对自己现在的位置感觉不满的。
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田家的算计
  踯躅崎馆城下町。
  真田家府邸。
  真田幸隆双膝盘坐,手持念珠,凝视着身前正氤氲而上的檀香。
  真田幸隆入道已久,当年武田信玄剃度之时,为了表示与主公共同进退,所以他亦出家,取法名为一德斋。
  头缠着白布的真田幸隆,正是一副居士打扮,与十几年前出家之时相比,真田幸隆双眉皆已是霜白,脸上皮肤粗糙干枯,本是矮小的身形,亦显得更加佝偻。
  但是在武田家上下,却无一人敢小视这位其貌不扬的攻弹正。
  真田幸隆双目缓缓睁开,看见自己三子真田昌幸已跪坐在一旁等候。
  真田幸隆徐徐开口言道:“主公将家督之位,传给胜赖殿下之事,以及本家进入连判席之事,你听说了吧?”
  真田昌幸哦地一声,表示已经了解,武田信玄将家督之位传给胜赖时,他并不在场。
  真田幸隆将手中念珠放下,正声言道:“主公,已在图谋身后之事,听闻志摩温泉那边的消息,主公这几年身体,更大不如前了,他之前所言是三年退隐之后,将家督之位传给胜赖殿下,但据我看,恐怕以主公的身体,支撑不了三年。”
  真田昌幸听真田幸隆如此之言,身子一震,言道:“若是主公肺痨之病加重,胜赖殿下,将有可能提前执掌本家,那时正是我们真田家的机会。”
  真田幸隆将手一按,言道:“五郎,你太心急了,我看过主公的面色,他的身体支撑过今年尚不成问题,但是明年后年却是难说了。”
  真田昌幸听真田幸隆之话,喔地一声言道:“父亲大人所言即是,不过我们也要开始提早布置才行。”
  真田幸隆长叹一声,言道:“话是不错,若是我身体康健,尚可以从容布局,谋划,但眼下已经不行了。”
  “父亲大人?”真田昌幸听真田幸隆言下自己身体似乎不妥。
  面对儿子担忧的神色,真田幸隆点了点头,言道:“命数终时,岂是人力可以挽回,当作等闲视之。我真田幸隆今年五十八岁,能见到真田家家业在我手中复兴,几个儿子皆长大成人,我还有什么遗憾,纵然现在撒手而去,亦能含笑。”
  顿了顿真田幸隆言道:“不过你们三兄弟之事,我尚放心不下,你两位兄长军略,战阵之事皆得我传授,但可惜不善灵活变通,倒是你智谋,计略皆是我武田家一流人才,若非长幼有序,你出任真田家家督,比你两位兄长更合适。”
  听真田幸隆如此之言,真田昌幸忙言道:“父亲大人,我不敢作此非分之想。”
  真田幸隆笑道:“你不必有所顾虑,我亦只是一时之言罢了,正是我操心不下你们三人。我亦不想自我之后,真田家从此平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