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571

  但是中途皆被李晓安排下的军势击退。
  而长沢东城的守将尽管作了最大努力的抵抗,但是不过半日,仍是为武田军攻入本丸。
  城池守将在本丸中切腹,而其余少数守兵从城后搦手城逃往长沢西城。
  长沢东城被攻陷。
  寺岛职定,水越盛重见武田军战力如此强大,一时皆是惊惧不已,当即都动了降伏之心。
  但是就在这时,北面的越后援军赶到。
  河田长亲,长尾景直,唐人亲广的三千五百军势赶至,令寺岛职定,水越盛重暂时又不敢轻举妄动。
  而李晓亦在新攻下的长沢东城城头,用单筒望远镜看到了越后的援军。
  对方的援军一到达之后,并没有与武田军立即接战,转而原地转入防守,就地布置下防马栅。
  李晓估算了下双方势力对比,彼此军势数量差不多。
  不过李晓的主力是常备,战力上肯定优胜对方不止一筹两筹。
  但是若是李晓率军,强行攻击敌军正面,损失必定也还是会有的。
  对于李晓而言,为本愿寺那帮人帮忙,还没有必要到出到这么大气力的份上。
  若是太过深入,即使击破当前敌势,万一引来上杉谦信主力,对李晓而言可就大大不妙了。
  反正自己军势已至,牵制住上杉神保一部分军力,从道义上而论,已算是给本愿寺尽到责任了。
  做到这一步也就足够了,李晓接下来只需坐观上杉与本愿寺之决战即可。
  所以李晓当即占据长沢东城之后,亦就地转入防守,一面派忍者详细打探上杉军与一向宗之战胜负结果,一面等待本愿寺战败的消息一出,就行立即撤退。
  过了十几日,上杉军本愿寺这场放生津合战的之结果,已经出来。
  同历史上一样,本愿寺阻击越后神保联军失败,两方激战数日,本愿寺战线总崩溃,兵败如山倒。
  尽管后来,本愿寺玄宗,莲钦又组织了几次反击,但是皆被上杉谦信粉碎。
  本愿寺军战了又败,败了就撤,再战再败,上杉军在后碾压,一路上被对方从放生津城城下,赶到能越边境的石动山附近,本愿寺军方止住溃势。
  这一战令好容易从之前增山城之战中,恢复部分元气的越中一向宗,再次遭到重创。
  闻之本愿寺军正面惨败之事后,李晓当即长叹一口气,果然与上杉谦信对阵,本愿寺这帮人,连一点意外惊喜亦不会给自己出现,除了大败之外,就是大败,连给越后军造成丝毫麻烦的能力也没有。
  但是眼下对于李晓而言,本愿寺在放生津惨败之后,继续在长沢东城这里牵制敌军,已成了毫无意义之举动。
  所以李晓没有片刻犹豫,当即率军撤出长沢东城,向南撤退。
  而就在这时上杉谦信结束了对当前本愿寺败军的追击后,亲自率领主力折转向南向武田军撤退方向追击而来。
  李晓一撤退,河田长亲,长尾景直,唐人亲广三人率领本队随即碾上,尽一切之力,组织李晓的军势退却。
  李晓安排下的神冈备,蛇尾备交叉殿后撤退。
  当即追兵与李晓殿后之军遭遇在一起。
  上杉军追击战的场面,有些出乎李晓的意料,上杉军居然装备有大量铁炮,这一点倒是令李晓没有意想到。
  双方激战之下,武田军的铁炮队,在对方密集铁炮齐射下,居然被压制住了。
  当下李晓已经听闻,上杉谦信主力的前锋,已经逼近己方军势了。
  尽管对这一点李晓早有预料,但是在上杉谦信的指挥下,越后军闪击的速度快得惊人,日夜兼程向武田军这边赶来。
  按此情况下去,再继续被敌军拖延之下,被上杉谦信主力赶到,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李晓当即不得不行壮士断腕之举,忍心割肉,将拖延军势行军速度的七门臼炮统统就地炸毁。
  而若非鲁伊科斯塔苦苦哀求,李晓连最后两门六磅直射炮也要炸毁了途中,即便如此,撤退路上武田军将士丢弃一切不必要干粮,辎重之物,李晓命令麾下军势加快撤退速度。
  所以武田军这一路仓促撤退的场面,看起来颇有几分狼狈。
  河田长亲,长尾景直,唐人亲广三人率军在后狂追不止,一路赶在武田军的屁股后面,李晓命各军势轮番阻击之下,这才勉强逼退对方。
  但是所幸的是撤退的过程有惊无险,军势没有什么折损,李晓军势最终顺利返回了城生城。
  而就在李晓撤入城生城不久,上杉谦信的毘字旗赫然出现在城外不远之处。
  上杉谦信高坐于战马,徐徐遥望着远处城生城的轮廓。
  而河田长亲,长尾景直,唐人亲广三人,皆跪伏于谦信马前。
  河田长亲禀报言道:“武田军战力十分强大,尽管我们竭尽一切之努力,但是也没有将对方留住。还请主公治罪。”
  上杉谦信闻言微微皱眉,言道:“不是你们的责任,我知道李晓之军战力如何,尽管我们都倾尽了全力,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长尾景直言道:“主公,眼下李晓正困守于城中,而我们可以等主力全部到达,攻陷此城生城,如此亦可将李晓生擒于主公面前。”
  上杉谦信闻言神情微微一动,而就在这一刻,一名越后使番仓促策马奔到上杉谦信马前,大声言道:“主公,本庄繁长反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路进攻
  在城生城的城头。
  李晓用单眼千里筒远远地望着城外数里处上杉军的军势,待看到上杉谦信的毘字旗时。
  李晓冷然瞳孔一缩,之后心底泛起一阵后怕,这上杉谦信闪击的速度也太快了,再迟一些时候,自己就被对方包在城生城之外了。
  对于上杉谦信用兵之可怕,李晓又多了一重认识。
  不过见上杉军的军势在城外,徘徊不定,李晓心底不由揣测起来,若是上杉谦信发起狠来,调集越后大军猛攻自己的城生城,自己却是一时不妙了。
  正待李晓忧心之时,橫谷幸清匆匆登上城楼,向李晓呈交了一封密信。
  李晓拆信一看,忍不住大喜。
  本庄繁长终于谋反了。
  李晓看向城外的越后大军,心想如果本庄繁长一反,那么上杉谦信必然不敢攻城,恐怕连越中亦不能久留了吧。
  想到这里,李晓不由微微一笑。
  上杉谦信我倒要看你怎么办。
  永禄十一年。
  为了准备与今川家的决战,武田家开始寻找战略同盟。
  首先武田家为了挽回同北条家的同盟关系做了最后努力,信玄与北条家家主,自己女婿北条氏政商议,共取今川,瓜分骏河,远江的提议。
  但是此建议遭到了北条家的拒绝。
  北条家给出的理由是,绝不会背信弃义行此破盟之举。
  北条今川两家之关系渊源甚深,从北条早云还名为伊势新九郎时,他的姐姐北川殿,就嫁给当时骏河守护大名今川义忠为正室。
  当时伊势新九郎的父亲伊势盛定已是幕府申次众,所以他的女儿嫁给守护大名今川义忠,这一桩婚姻也算是门当户对。
  北川殿嫁入今川家不久,就生下了后来今川家第七代家主,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家督今川氏亲。
  当年北条早云草创基业时,率先攻取伊豆国,历史称为伊豆讨入,北条早云曾向外甥今川氏亲借兵,最后据有伊豆一国。
  因而开创了关东后北条家近百年基业。
  之后数十年,北条家与今川家虽一度翻脸,彼此兵戎相见,但总体之下,两家之间亲缘关系,肯定要较武田更进一步。
  而三国同盟达成时,北条氏康将女儿早川殿嫁给今川家家主今川氏真。
  北条家拒绝武田家瓜分今川家之建议后,武田信玄对北条家的最后努力失败。
  于是武田信玄遂转而向已经完成三河一统的德川家,密议瓜分今川家。
  武田信玄派出穴山信君为使者,与德川家首席家老酒井忠次密议,两家最后达成协定。
  以远江国内的大井川为界,大井川以西归德川家,大井川以东归武田家为条件,两家达成瓜分今川家的协议。
  武田信玄除了在南面积极密谋进攻今川家外,在北面对于自己的死敌上杉谦信,武田信玄亦毫不手软。
  永禄十一年,五月,本庄繁长成功被武田信玄策反,于扬北本庄城,举旗谋反。
  本庄繁长向中条藤资,色部胜长发出信函,希望对方追随自己一起叛出上杉家,不过却遭到拒绝。
  不过本庄繁长此刻已是铁心,决定一条道走到黑,本庄繁长联合了出羽国尾浦城主,大宝寺义增一起从上杉家独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