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71

  平手政秀的死谏,表示自己已经尽到努力了,即便再劝说下去,也不可能令织田信长有所改变了,所以他责任已经尽到了,死也没有遗憾了。
  这点和李晓的观念比较冲突,记得在美国连续剧《太平洋战场》里,大批日本兵走投无路时,发动一个波次一个波次的自杀性集团冲锋,然后被美国大兵像射火鸡一样用机枪突突了。
  就在师冈一羽准备动手切腹时候,李晓举起肋差停止住了他要自裁的举动。
  李晓徐徐开口问道:“请问师冈一羽先生,你一生学剑,与人比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学怎么样用剑杀人,研究如何杀人的技巧吗?”
  听李晓这么说,师冈一羽顿时恼怒,大声言道:“当然不是了,剑是凶器,剑是一种杀人法,这点我从不否认,但学剑的过程,在于对内心的洗练,而最终的目的是以剑道通天人之道。这才是每个武者对学剑的真正追求所在。”
  李晓听完摇了摇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对你很失望啊,那你切腹之前,请自问你的内心是否已经洗练得足够强大了,或者早已经达到以剑道通天人之道的境界了?”
  师冈一羽愣了一下,然后长长叹了口气言道:“没有,正因为我在剑道之路上已经败了,所以我把我未完成的剑道,就交由你来完成了。”
  靠,李晓心底大骂一声,好像以前看过的小说里,在四十年后的严流岛决斗中,宫本武藏打败佐佐木小次郎后,佐佐木小次郎临死前也是这么跟宫本武藏讲的。
  什么拜托来拜托去,搞得两人不是生死决斗的敌手,反而好像是一对基友似的。
  “错,”李晓大喝一声,大声地讲道,“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只能自己来完成,哪里有交给别人的道理。我是明国人,不知道你们日本人的道理,但我们知道什么叫百折不饶,什么叫失败是成功他妈,哦不,是……是成功总是在失败中孕育的。如果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了自己对剑道的追求,而找寻死亡去逃避,相反这更是一种懦弱,是对自己追求的不负责。”
  “失败是成功他妈?”师冈一羽口里不住反复地咀嚼着这句话。
  “不是失败是成功他妈,是成功总是在失败中孕育。”李晓大声纠正着师冈一羽,他这番可是苦口婆心,拿当初自己泡妞的经验来,来教导师冈一羽,想以前自己追女生是多么百折不饶啊,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
  不是说以剑道通人道吗,李晓以人道通剑道也可以吧。
  听完李晓这么说,师冈一羽思索了良久,最后似拿定了决定,双眼放出异光,坚定无比地站起身来,重新将衣服整理好,并将肩头的枪头一拔,用本包裹在肋差刀刃上的白绢布包扎起伤口来。“李晓大人,你说的对,作为一名武士目光不应该短浅,在目标没有达成前,更不该轻言放弃。”师冈一羽淡淡地这么说道,刚才那份消失不见的自信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嗯,很好,师冈大人,请问你接下来如何追求剑道呢?一个人追寻剑道的路上既是寂寞,也没有人扶持,不如大家结伴而行吧,反正大家都有一样的追求不是吗?”好吧,李晓方才说了那么一大通光明正大的话,到了这一刻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师冈一羽愣了下,转过头看向李晓。李晓以肯定地表情向他点了点头。
  答应我吧,李晓的眼神中透出这四个字来。
  师冈一羽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言道:“好吧,以后就恳请李晓大人,多多关照了。”
第四十五章
清州同盟
  永禄五年元月,当武田家出阵上野国的脚步的越来越近时。
  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当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对整个战国历史而言,影响却极其深远的事件。西三河松平家的德川家康(此刻尚名松平家康),依靠叔父水野信元的关系,与尾长织田家的搭上线,两家在清州缔结同盟,史称清州同盟。
  就此德川家康正式断绝了与今川家的从属关系,并与织田信长的织田家在缔结协定,开始了两家二十年之久背靠背的攻守同盟。
  据说早在德川家康还在织田家当人质,家康与信长两人就结成了好友。
  当时织田信长如后世所形容那样,眼睛里充满野心,并霸气地握住了德川家康的手,大手一挥指着天边说道:“竹千代(德川家康元服前名字),将来你我二人共争天下,我向西面攻略,而你则向东面攻略。”
  就此开始两人终生的友谊。
  不过这个故事九成九是扯蛋,因为当时德川家康才六七岁,差不多算是学龄前儿童,而织田信长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这个年纪放在现代已是个高中生了。你能相信一个高中生,会和连鼻涕都不会拧的小屁孩说,我们将来一起要称霸天下吗。谣传归谣传,后世人常常用战国三英杰来称呼前面两位,还有另一位眼下还是织田信长部下,尚未出头的木下藤吉郎,也就是日后的太阁丰臣秀吉。
  这三人除了都以不同的方式接近或完成了日本统一的目标外,他们还是同属于今天日本爱知县出身的同乡。
  日本有一则著名的故事,题目是说的,杜鹃不鸣,如何使之鸣叫?以下是引述三英杰的话。织田信长说:杀之不足惜。秀吉说:诱之使其鸣。家康说:莫急待其鸣。
  日本人常用这三句话来反映,三个人不同的性格,处事手段,以及后来的命运。
  织田信长自幼叛逆,属于不良少年一类,后来成为大名,有所改观,在桶狭间梦幻般以少胜多杀死大大名今川义元,又夺取了美浓坚城稻叶山城之后。
  他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效仿周文王故事,开始布武天下的脚步。
  他一生行事杀戮无数,自称为第六天魔王,并践踏普世的价值观和伦常道德,大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架势,同时他热衷于新鲜事务,某一件事只要他认为值得去做,就会积极去尝试,属于彻底的行动派。
  而丰臣秀吉出身贫苦,没有任何现成的环境可以依托,相较于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诸多战国大名,他起点是最低的。丰臣秀吉年少四处奔走,出仕过饭尾氏,松下氏,最后才在织田信长手下正式取得武士的资格。
  作为战国第一出人投地之人,他以其八面玲珑的口才以及不拘于常理的想象力崭露头角,并获得了其主织田信长的莫大信任,从一介士卒晋升为堂堂一国大名。信长死后,他便以疾风怒涛之势取得了天下。(以上这段话出自太阁5简介,个人很喜欢这段话)
  当然这天下不包括,他后来不自量力想通过征讨朝鲜,来达到征服明国目的的天下,这亦是李晓穿越到日本要改变的使命。
  至于三英杰最后一位(以统一日本的先后顺序)的德川家康,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只能是……
  好吧,如果非要加一句话,就是‘忍’术日本第一,‘生命力’三英杰中第一。
  用日本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此人乃彻头彻尾的右翼分子,小说写得不错,但是人品就不怎么样了)曾这样评价德川家康还有丰臣秀吉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比如你对一个日本人他说他像丰臣秀吉,他表面上会谦虚地一下,但是掩饰不住他心里的喜悦之情。
  但如果你对他说他像德川家康,他就算不和你当面吵一架,也一定会在心底骂你,你才像德川家康,你和你妈才像德川家康,你他妈全家都像德川家康。
  与大部分国家崇拜开国太祖的习惯不同,日本人比较会对失败者寄予深厚的同情。
  在同时代对手中,例如源平合战中,日本人会记得有日本项羽之称的木曾义仲,而不记得胜利者第一任幕府将军源赖朝。
  南北朝时,日本人会将喊着七生报国自刃而死的楠木正成奉为军神,而对开创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不屑一顾。
  到了关原合战,以决死突击击溃德川军本阵的真田幸村,其在日本人心目地位也远高于德川家康。
  其实想来也不复杂,就像日本人喜欢的敦盛里唱的,人间五十年,与天地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
  正因为日本人整日里自伤自哀的习惯了,对失败者的同情,更能贴近他们平日对现实压抑,而郁郁不得志的现实遭遇,所以他们爱欣赏美丽却花期短暂的樱花,却无人在意有着顽强生命力,大雪压肩挺且直的青松一样。
  因此也有了武士道里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对,既然不能在最辉煌时凋谢,那么剩下活得最长的都是老乌龟,所以德川家康你就不得不杯具了。在山冈庄八所著《德川家康》里,德川家康在嫡长子松平信康遭到织田信长赐死前夕,信康偷偷来看望父亲,也算是临终永别。信康哭诉甚多,但此刻已是五国大名的德川家康唯一的反应是:沉默。待信康最终见无望免死,大哭而去后,德川家康方才放声大哭。
  在德川家康生平唯一一次惨痛的失败,对武田家的三方原合战。德川军溃败之后,他骑马逃窜时曾吓到在马上拉粪。他让人当场绘下自己愁苦的样子,挂在屋子里,让自己时刻可以见到。该画像称为“颦像”,现在仍存在。德川家康一生勤俭节约,即使一统战国,成为‘天下人’后,吃得也很节俭,连鱼也很少吃,每日就吃腌萝卜就白米饭。
  德川家康不仅对自己抠门,对别人也是一样,有次他在家里闲逛,听见有侍女私下抱怨,说现在的伙食实在太差了,小菜只有腌萝卜。德川家康听完后,笑了笑就说,好吧,既然你们不爱吃,就不要吃了。从此德川家的侍女连作为小菜的腌萝卜也被取消了,每日干吃白饭。
  就是这样的德川家康,有次有人问他:“德川家的宝物是什么?”家康回答道:“五百骑三河武士。”
  在东海道一地,有远江人去种粮食,三河人去打仗,骏河人整日宴会高歌的民谣。可见三河武士骁勇善战是日本有名的。
  在三方原合战后,马场信房检视战场完毕,对武田信玄说道:“看了三河军的尸体,头朝我军倒下的都是脸朝下,头朝滨松倒下的都是脸朝上,这说明这些士兵都是向前冲杀时战死的,因想逃跑而被处斩的一个也没有。”
  在长筱合战中,织田德川联军三万八千人,其中织田军三万人,德川军只有八千,战后检察斩获的武田军首级,两军收割的居然一样多。
  永禄五年元月,当武田家还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上杉家时,将来对他们最大的威胁的德川织田同盟已经成立,并且在日后崛起,这一军事同盟,就是今后阻碍武田信玄上洛的最大障碍。
第四十六章
武田家的西上野攻略
  永禄五年元月,武田家本城踯躅崎馆,进行了一次兵力动员,比之去年八月出阵川中岛那次动员,这一次动员规模小了许多。
  元月二十日,武田家的大军从踯躅崎馆出阵,当‘孙子四如真言之旗’和‘诹访大明旗’出现在行进的武田军的阵列中,甲斐的百姓们欢欣鼓舞地于阵前言道:“馆主大人出阵了。”
  去年的川中岛合战武田家损失惨重,所以甲斐百姓待重新看见军容整齐武田大军都十分欣慰激动。可以看出武田军的斗志仍在啊!
  其实武田家这次动员的兵力并不多,加上各地城主的兵力,合计在三千军势,而领军的并非是武田信玄本人,而是充任影武者的武田信廉。
  此刻武田信玄本人正在距离踯躅崎馆不远的志磨温泉疗养。武田信玄本人的身体健康一直不好,长期患有肺痨,也就肺结核。这种病不能断根,并且容易因为疲惫过度和性欲过甚而出现病情反复。
  武田信玄两者兼有,所以每年都不得不抽出一段时间去泡温泉,养病调养。
  所以这次武田家应北条家之邀,进行西上野攻略,武田信玄就让弟弟武田信廉作为自己的影武者,打着他武田信玄的旗印进军西上野。当然武田家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出兵,也正是因为越后的上杉家,眼下正因为大雪封山缘故,按照惯例上杉谦信是不会在冬天这个季节出兵的。
  少了军神的威慑,武田家和北条家将士暂时可以放心的进军上野。
  在进入西上野前,武田三千大军会和完毕。
  其中从踯躅崎馆出发的一千军势是本阵的直属部队,由太郎武田义信担任阵代,其余的各备队,是由信浓各城主的人马组成。
  其中有高远城城主诹访胜赖的七百人,原西上野国人众砥泽城城主小幡宪重,小幡信贞父子的七百人,福岛城城主木曾义康的嫡子木曾义昌的三百人,尾松城城主真田幸隆的嫡子真田信纲的三百人。武田家三千大军沿着的崎岖中山道前进,信浓与西上野交界的是白根山,妙义山等山系,进入西上野妙义山侧的入口碓冰山后,武田军加快了行军步伐。
  武田军三千人马以原上野国本地土著小幡宪重,小幡信贞父子的七百军势为先导,先来到的西上野由长野家驻守的坚城箕轮城前。
  长野家的箕轮城,位于榛名山的台地上,外郭濒临榛名白川,乃是举世闻名的要塞大城。在箕轮以东碓冰川旁边的断崖上,有一座副城鹰留城,与箕轮城共一个外郭。
  经过多年的经营,长野业正生前,除了布置下以箕轮-鹰留为主城,并在附近配有众多支城作为援护。这些支城分别为号称‘长野十九枪’的地方豪族驻守。
  在此不得不说长野业正一生龙精虎猛,居然生了十二个女儿,这些女儿分别嫁给上野国或关东豪族,以政治联姻,约定为联盟,相互支援。
  若箕轮城一点遭遇攻击,这些豪族便会蜂拥而起,像一张大网般扑向来攻击者。武田军最盛时武田信玄数次亲率一万以上的军势围攻箕轮城,武田四名臣轮番上阵,外加饭富虎昌,诸角虎定这样的猛将,可谓连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却依然铩羽而归。
  不过幸好现在‘上洲之黄斑’长野业正不在了。
  ‘孙子四如真言之旗’和‘诹访大明旗’尚未出现箕轮城城下,长野家就已经拼命蓄积粮草,动员了领地的兵力,准备死守箕轮城。
  而当三千武田家大军抵达箕轮城城下,并摆开阵势后,因为顾忌于武田信玄的威名,箕轮城城内尽管有数千精兵,却不敢轻举妄动。面对武田家的数次邀战,长野家却依旧不出,看来是早就打算好作笼城战的准备。
  当时在武田胜赖阵中,望着云雾缭绕下,依附着榛名山的箕轮城(梯郭式平山城),李晓亲耳听到,曾数次随武田信玄参与过西上野攻略的山本勘助,长叹一声言道:“业正一死,长野家无人了。”
  山本勘助言语流露出十分惋惜之意,不知是不是在缅怀这位过世的敌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