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571

  当时所谓的后勤就是足轻身上每日十日份的饭团子,而其余物资由各备队小荷驮队负责即可。
  但是这一次进入美浓,出征郡上八幡城,李晓预计最少出动两千以上军势,才有把握讨平远藤家,所以负责两千军势后勤就是李晓大难题。
  飞驒山路不便,就很大程度制约了,李晓调动大规模军势出入美浓的瓶颈。
  所以如此,这才更有必要在美浓,打下郡上八幡城作为军势中转补给的桥头堡。
  李晓与内岛氏理商量了一阵后,决定将此事交给他,还有锅山,广濑这三家飞驒豪族负责。
  内岛氏理犹豫了一阵,问李晓为何不将此事交给马场昌房来办,李晓解释道马场昌房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做,所以才委派他作此事。
  内岛氏理听后才表示答应。
  同时李晓准备等明年一开春,就命姊小路高纲加快高山城,以及飞驒道路修筑,实现从北飞驒向南飞驒的物质转移。
  李晓与内岛氏理商谈结束之后,已是天亮。
  内岛氏理告辞回去休息。
  而李晓又将方才与内岛氏理交代之事,重新整理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差错之后,这才安心下来。
  待李晓起身时,这时听到天守阁外,有人喊道:“下雪了,下雪了。”
  这窗外突然传来了风的呼啸之声。
  李晓走到窗台边,看见飞驒曾灰白二色的莽莽群山之中,飞雪漫天,细细的雪粉从空中降下。
  李晓将手伸出窗外,托住一片雪末,手中的热度瞬间将雪末融化成水。
  “转眼就是入冬了,今年飞驒的第一场雪。”李晓不由感慨,想起了三年之前这个时候,自己尚在担心,能否在第一场大雪来临,将神冈城筑成。
  而三年之后,他正在樱洞城看着雪景,整个飞驒已在自己的脚下。
  随之转眼又要是一年过去,明年就是永禄十年,公元一五六七年,决定格局之分水岭。
  绵延近百年的战国乱世,到了此刻,局势已经渐渐明朗了。
  几个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大大名们,将继续吞噬周边之小势力,而强大下去,最终在彼此之间决定一位最终的天下人。
  而小豪族的命运,不是为吞噬,只是臣从。
  天下形势会如历史上走进那如敦盛一般,短暂繁华后而湮灭的安土桃山时代,亦或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李晓远眺着雪景,这时正看见一路人马从远处缓缓向神冈城驶来。
  这行人马只有十几人,中间还有一个两人前后扛着的肩舆,在遭遇风雪之后,速度更缓慢下来。
  不过肩舆停了下来,从肩舆之中,走下来一人。
  李晓待看清了,神色一喜,对方正是小幡由贞。
  对方举起袖子挡雪,一仰头正看向天守阁中。
  李晓与小幡由贞的目光二人对视在一起,相视一笑。
  美浓国,北方城。
  同样一场大雪,亦在此城头悄然降下。
  北方城城主安藤守就,单手拿起长筷子,将火塘之中的炭火轻轻拨了拨。
  火塘上的支架上此刻正夹着炉子,正嘟嘟地响着烧水。
  此刻在安藤守就的下首,正盘膝坐着两人,这二人面貌差不多,可以看出是一对兄弟。
  年纪轻一点之人,手持着一把折扇,凝望着火炉中的炭火,露出深思之色。
  而他年纪较长的兄长却手拿着丝帕掩在嘴上,正不住地咳嗽。
  这时安藤守就抬起头看向那年纪较长的兄长,问道:“重治,这次新占据飞驒一国的武田家大将,李但马守邀请你出仕武田家,你是如何打算的?”
第两百九十六章
李晓的骑马队
  朦胧的光线从窗外照进屋中,反而透着竹中重治俊朗的脸上更加苍白。
  待听完安藤守就的问话,竹中重治脸上突然泛起一丝不正常的潮红,拿起丝帕又咳了一阵。
  最后竹中重治将丝帕放下,抬起头看向安藤守就,淡然地言道:“岳父,认为我为何要投效那李但马守?”
  安藤守就尚未开口,竹中重治的弟弟竹中重矩,从旁言道:“自从三年前,兄长以十六人夺取了稻叶山城后,龙兴殿下眼下视兄长为眼中钉,迫使兄长不得不逃亡近江,出仕浅井家。”
  竹中重矩说到这里,转过身子,诚恳地言道:“而以兄长之大才,眼下却不得不隐居于家中,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既然斋藤家不重视兄长,何不继续谋求其他势力出仕。我看武田信玄是当世英雄,乃是天下最有希望上洛之大名,所以既然武田家诚心邀请,兄长不妨可以一试。”
  听竹中重矩如此言道,安藤守就将长筷子,往火塘里一搁,言道:“不错,重治你之才智,我是素来佩服,以十六人夺取稻叶山城,今孔明亦不过如是。若是你谋求一个好出路,我亦是替你高兴。”
  竹中重治微微一笑,谦逊地言道:“所谓今孔明之言,不过是我年少时一时的自诩,岳父切不可以如此当真。我又如何能及得上孔明之才万一,此言以后休要再提。”
  顿了顿竹中重治看向自己弟弟言道:“不过重矩说的不错,良禽择木而栖。我竹中之志,亦是效仿孔明般,辅佐一名主,能够完成霸业。不过此乱世之间,君择臣,臣亦择君,武田家并非是我出仕之途。”
  竹中重治此言一出。
  安藤守就,竹中重矩皆是诧异。
  安藤守就问道:“为何?”
  竹中重治正色道:“当初我自知夺取稻叶山城之后,已开罪龙兴公,故而不得出奔。后长政公以国士之礼相邀,我以知行近江三千贯出仕浅井家。可是你们知我后来为何又从浅井家致仕隐居。”
  安藤守就,竹中重矩二人听此皆摇了摇头。
  竹中重治双目凝望了一阵,言道:“长政公虽堪年少英雄,有近江之鹰之称,但是浅井家乃是国人合议,国内并非由他一人说得算。他虽有雄才伟略,但受麾下豪族,以及其父肘制,难有成就。何况我一外人出仕浅井家,又如何能真正得到浅井家上下之信任。长政公赏识我,不过是看重我夺取稻叶山城之能力罢了。”
  顿了顿竹中重治话锋一转:“武田家亦是如此,武田信玄虽是当世英主,麾下又有众良臣猛将,但是受制于上杉,北条,上洛之事遥遥无期。若是信玄亲自派人相邀,我或许会考虑一二,但李晓不过信玄一介家臣,并非名门出身,虽其魄力胆色,令我钦佩不已,并且我竹中暂不想为武田之陪臣出仕。”
  “但重治你既拒绝了浅井,武田家,斋藤家又并非可能,那么难道一直在岩手旧领隐居不成?”安藤守就如此言道。
  竹中重治听了长叹一声,言道:“若非当年龙兴公猜忌,囚禁岳父,以及重矩,我宁可不行夺城之事,一生忠于斋藤家。但是事已发生,再追悔亦是无用。眼下斋藤家中美浓被织田家攻陷大半,而西美浓独木难支,实际木下秀吉墨俣筑城以来,斋藤家大势已去,这美浓终究是要落在织田家的手中。”
  “难道兄长要出仕织田家?”竹中重矩诧异言道。
  “当然不是,”竹中重治言道,“当年我夺取稻叶山城,信长想以半个美浓酬谢于我,让其入主美浓,我亦不取,而今更是不会。再说我终是出仕过斋藤家之臣子,焉能再出仕敌国。”
  “兄长之恪守义理,实在令我钦佩,”竹中重矩言道,“但是兄长若是一直隐居而不出仕,将才能埋没于此,真是兄长,亦是天下的一大损失。”
  竹中重治摇了摇头,看向安藤守就言道:“岳父大人,这是我竹中个人的决断,我可以退隐保身,但是安藤家不同。岳父是美浓一方豪族,影响着西美浓之局势,以而今织田家之大势所趋,若是安藤家再在站在斋藤家,恐怕会有玉碎之运。”
  “我并非劝说什么,只是希望岳父,早作论断。”
  安藤守就点了点头,言道:“我会有主张的。”
  永禄十年,三月。
  飞驒,益田郡的一处山间牧场。
  山下一片平坦之处,一大股插着武田菱旗指物的骑马队,呼啸而过。
  覆着蹄铁的马蹄,从平地上踏过发出轰隆隆的响声。
  山坡上李晓和侧近土屋昌恒站在原地观摩着这路骑马队。
  只见这大股骑马武士,挥动着手中太刀,朝前方扎着几十个稻草人猛冲而去。
  手起刀落。
  骑马武士手中的太刀,无一例外地斩在稻草人上。
  几十个稻草人在骑马队的冲击,只是在一眨眼之间,被斩城两段。
  这支骑马队,是李晓新建立之军,目前从神冈,蛇尾等各备队中只挑选出三十多骑,精通马术之士选入,编制在两百骑,编成后并入旗本备。
  除了这三十多骑外,其余骑兵李晓都是从飞驒本地选入。
  骑马队编成之后,李晓将有了自己的骑兵队了。
  飞驒虽是山地,但是这南部的益田郡,却是日本本地马木曾马之产地。
  木曾马从平安时代起,一直到江户时代都是日本武士骑乘之马,直到明治时期,因为日本本土马体格太矮小的缘故,木曾马才被淘汰。
  在这期间木曾马一直作为战场上的适用马,而被武士视作重宝。
  历史上木曾马属于蒙古马马系,于公元二三世纪时从朝鲜渡来,先于今日飞驒益田郡于山地放牧,之后的信浓筑摩郡亦有放牧此马。
  这也是当今木曾马的两大产地。
  眼下自李晓攻陷飞驒益田郡之后,这木曾马的这两大产地,皆落入了武田家手中,除了益田郡另一处牧场则是掌握在南信浓的木曾家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