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571

  李晓嗯地一声言道:“没有太多时间拖延,我亦知旗本备没有训练妥当,所以这次出击锅山城务必要快,乘姊小路家还来不及,动员领内兵力,就一举攻克锅山城。既成事实之后,让姊小路良赖不得不接受此结果。”
  十五日之后,除了留下两百人防守神冈城,李晓率领旗本备,蛇尾备合计一千军势出阵锅山城。
  从神冈城到锅山城不过四个时辰路程。
  李晓让每名足轻携带十五个饭团子,也就是七日份的军粮,天刚拂晓,就轻装从神冈城出发。
  由于李晓军既是常备,不需要动员,所以当姊小路家闻之李晓出战时,已是措手不及。
  到了中午时分,姊小路家还在本城樱洞城匆忙集结着附近的军势时,李晓的一千军势就已到达锅山城城下,将城池团团包围。
  锅山城城主姊小路显纲站到城头之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武田军,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本来还想派人质问武田家为何背弃同盟,来攻打姊小路家,不过待看见武田家阵营最前方有人打出锅山家家纹的旗印时,他已经明白了缘由。
  随即武田家派使者入城中劝降。
  武田军方面声明是替锅山家讨还锅山城来的,只希望姊小路显纲率领守军退出城池,李晓就可以保全这些人性命,并携带武器退却城外,不作为难。
  姊小路显纲考虑了一会,待看见武田军势大,而城中守兵只有临时动员来的还不满百人。
  最后姊小路显纲亦不得不答允此条件,率领守军退出城外。
  当下李晓兵不血刃夺下锅山城,并依承诺让锅山直良重新入主锅山城,恢复锅山家的家名。
  随即李晓率军退出数里外下寨,并派出三百足轻入城,协助锅山直良守城。
  到了次日,姊小路良赖率领姊小路军出现在锅山城外,而内岛家家主内岛氏理亦带着内岛家军势,与姊小路军会合。
  而李晓派出侦查的忍者回报,因为这个季节正是农忙的缘故,所以姊小路,内岛两家出阵的军势不会太多,军势人数基本与李晓这方持平。
  姊小路,内岛联军因为顾及,李晓军窥视在旁的缘故,并未率军包围锅山城。
  于是两军对峙,而两家信使却带着各自家主之命,往来两军之中扯皮。
  一开始姊小路良赖的态度极其强硬,但两日之后,李晓的蛇尾备从城生城开到。
  得到生力军的支援后,李晓开始移营,重新进逼锅山城城下。
  面对李晓主动寻求决战的态势,姊小路良赖退让了,转而开始撤退,并依据更坚固的地势固守。
  两军对峙十余日,期间姊小路良赖一直苦苦等待,江马辉盛在武田军身后,突然举旗反戈一击。
  如此两军可以前后夹击之下,李晓军必败,可是姊小路良赖,姊小路赖纲父子二人日也盼,夜也盼,望穿秋水,连江马军的鬼影子都不见一个,更不用说江马军举事之事了。
  大失所望的姊小路良赖当场破口大口江马辉盛祖宗十八代。
  而姊小路父子不知的是,此刻江马辉盛的嫡子江马时盛正在李晓的神冈城中作为人质,喝茶做客。
  经过十几日的对峙,已让姊小路良赖,内岛氏理二人吃不消了。
  他们的领地正在农忙,动员农兵出战本来就十分伤生产,而姊小路,内岛两家还未从去年与武田家决战的后遗症中,恢复过元气来。
  如此对峙之下,不说耽误今年的生产,自身储备的那一点军粮早也就不够用了。
  而李晓方面皆是常备军,没有耽误领内经济之苦恼,并且军粮方面虽然十分吃紧,但一时也足以维持。
  不得已之下,姊小路良赖最后只能接受了李晓和议,两军退兵,而锅山直良继承锅山家之家名,成为锅山城城主。
  而姊小路家在这次与李晓的对峙,完全落在下风,在飞驒之威信大大受损。
  相反之下,李晓凭一军之力,力压姊小路,内岛这飞驒两大豪族,一时名声显赫,整个北陆道亦为之震动。
第两百七十一章
归云金山
  永禄八年,四月下旬。
  神冈城。
  与姊小路家达成协定之后,李晓率军势从锅山城前线凯旋,返回神冈城。
  李晓这次出征本就是师出有名,未折损一兵一卒,就压服了姊小路,内岛家飞驒国内两大有力豪族。
  其中姊小路家还是朝廷认可飞驒国国司,公家家格为羽林家,比飞驒国守护大名还更加尊贵的存在。
  而这次却受到武田家家臣李晓的挑战,最终不得不屈服,一时颜面扫地。
  姊小路家名声上的折损还是次要的,但更主要是实力上的折损。
  姊小路良赖费尽心机,宁可背负骂名亦要夺取的锅山城丢失之后,不仅意味着领地上的减少,并且锅山城的位置,与高堂城一起,犹如两个钉子般钉入了姊小路家的门前。
  如此锅山城既替李晓把住了姊小路家通往神冈城之通路,又十足地恶心到了姊小路良赖。
  经过一年多来的规建,神冈城的城下町已颇具规模,因为李晓颁布的盐,粮食专卖的发令,故而不少商家入住此地,而各种衍生业亦随之加入。
  眼下神冈町人口已近三千人,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樱洞城城下町,成为整个飞驒国的中心。
  李晓的大军排列成严密的行军队列,从町外缓缓前进,草鞋擦擦地踏地声,如林一般的三间长枪高高竖起,尽显威武的气势。
  当李晓的军势进入神冈城城下町时,受到两侧民众的欢呼簇拥,他们有不少人是飞驒本地百姓,更多则是神冈备的家属们。
  当他们看到亲人平安返回时,皆是泪流满面,使劲地招手。
  但是因为军令严谨,行列之中的足轻们即使听到有人叫喊自己的名字,却不敢半途脱离,甚至左右旁观亦不能。
  李晓坐在战马之上,看到这一幕,微微点了点头,心想:岛胜猛果然是将才,神冈备军纪如此,将来可以大用,这可是我李晓打天下的班底。不知将来率领此军打着武田家旗号上洛时,是否可以看见百姓夹道欢迎的一幕。但不论如何,这里的百姓子民,皆是拥护我李晓的。
  李晓坐在黑锻之上,如此雄心万丈地想到。
  入城之后,李晓下令就地解散军势,神冈备的足轻们皆然欢呼雀跃。
  李晓重新进入神冈备的天守阁,他召来大藏长安议事。
  大藏长安眼下身为李晓的神冈町,神冈银山奉行,掌握了李晓大半个财政大权,眼下在李晓家臣中位次仅次于岛胜猛。
  天守阁里除了大藏长安之外,他的身旁还跪坐着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大藏长安看了此人一眼,显然是不明白他的身份,不过大藏长安并非没有出言疑问。
  李晓手指着那坐在大藏长安下首的人,言道:“长安,此人是我新招纳的家臣,是来自尾张中岛郡的增田长盛。”
  这名年轻人听李晓之言后,向大藏长安跪拜言道:“拜见大藏大人。”
  大藏长安矜持地一点头,以表示回礼。
  李晓眼底看着增田长盛,心底言道,没有料到,横谷幸重动作这么快,一下就将自己指定的人找到了。
  能得到这位内政名臣增田长盛的投效,李晓还是十分欣喜,以及意外的。
  增田长盛历史上是丰臣五奉行中第三席,受封大和国郡山城22万石,主要负责其土木担当,在太阁检地时,辅佐石田三成进行美浓,越后之检地。
  而现今增田长盛尚且是名声不显,无人所知,按其籍贯出身来看,推测其父亲不过是一名地侍,出身平凡,更不用说什么家格了,历史上一直到了天正元年(1573年),方才在织田家成为三百石的武士。
  而当横谷幸重找到增田长盛时,他正在尾张国自家的增田村中耕田,待听闻有人意欲招纳他成为武士,而且还是当世大大名武田家时,当即二话不说放下锄头,就答允了。
  于是正是投效李晓麾下,出仕为家臣。
  李晓首先对大藏长安言道:“此次召你来,是明确一下本家目前财政,你可以与我还有这位增田大人,详细说出。”
  大藏长安喔地一声,之后如数家珍地将眼下李晓领地内的财政说了个大概。
  首先是领地上年贡。
  眼下李晓直辖领地已近二万三千石,而麾下三名与力家臣,猿苍城城主盐屋秋贞四千石,高堂城城主广濑宗城一千八百石,以及新归属李晓一方的锅山城城主锅山良行一千五百石。
  接下来还有神冈城城下町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从自盐,粮食这两块流通交易中获得。
  接着大藏长安将去年财政收入支出,与李晓明细地一一说明。
  之后大藏长安言道:“扩充了旗本备以后,本家之财政已负荷到极限,没有空余之财政维持了。”
  李晓言道:“我明白,此事早就在我的预料之中。”
  大藏长安言道:“请恕臣下直言,臣下一直反对主公扩建神冈备,目前而言没有盈余之财政,意味我们没有任何财力,可以应付多余变故,而臣下亦构想出几个刺激城下町商业发展的举措,也得不到资金支持,但暂时不得不延期。”
  李晓言道:“你的难处我明白,实际上我还想让你再掏出钱来的,此次锅山家归属本家,其战略位置对神冈城而言,十分重要,是我们在飞驒监视姊小路家的桥头堡。我还打算出一笔资金替锅山家增筑锅山城,作为抵御姊小路家的前沿所在。”
  大藏长安听李晓之言语,脸色剧变,犹如一个守财奴般言道:“回禀主公,这根本不可能,实话说本家的财务已到了十分危机的境地,甚至连下一次出阵所需的军粮都拿不出了。而这次增筑锅山城之事,臣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此事我已经明白了,并书写信件给御馆大人,胜赖殿下请示。前日御馆大人已给我回复,将资助我五百贯军资金。”
  “五百贯?”大藏长安松了口气言道,“仅够维持一阵,从根本上而言还是不够。”
  李晓笑道:“我还没说完,除了御馆大人外,胜赖殿下还资助了我两千贯,另外真田一德斋大人亦闻之我的窘境,亦送来了五百贯。如此一共是三千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