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571

  李晓从这些事情一样一样挑过,选了几件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摆在自己的桌前。
  李晓沉思了一阵,当即命人召见盐屋秋贞。
  盐屋秋贞就住在城下武士屋敷中,所以与小幡晓宪二人一齐到达了天守阁中。
  小幡晓宪与小幡由贞姐弟二人久别重逢,自有一番欣喜之情,李晓让小幡晓宪留在房中继续陪着小幡由贞。
  而自己却与盐屋秋贞到了另一个房间单独详谈。
  与盐屋秋贞商谈了半日之后,李晓立即命师冈一羽召集母衣众,与盐屋秋贞一起出行。
  听闻李晓要出行,小幡晓宪立即表示要随从,与主公一起,而小幡由贞居然也凑一份热闹,要一起前往。
  李晓想了下,此次出行,并非是去打战,所以一路没有危险,也就答应下姐弟俩的请求,顺路也可以让他们见识一下越中的景物。
  准备了一番后,李晓与一行随从都换上普通的便服出行。
  李晓从所在的城生城出发,城生城正位于神通川的西岸,他此行的目的地正是要渡过神通川,到达东岸。
  神通川是越中的名川,发源于飞驒国的川上岳山,自南向北的流向,于神通峡的位置,与飞驒国另一条大川高原川合流,之后流经富野平原,最后再注入有名的富山湾归入大海。
  眼下城生城所在的神通川西岸,正是今日的八尾町,而东岸一河这之隔,就是大沢野町。八尾町,大沢野町今日皆同属于日本的富山市。
  出了城生城之后,李晓,小幡姐弟,师冈一羽,盐屋秋贞,宇佐美奈美一路皆是策马前行溯流而上。
  由于越中是山地地形,所以无论神通川,还是高原川流速都特别湍急。
  一行人从难行山道上慢慢走过,一路上听着哗哗的激水声,而从山崖上望下去,可以看见滚滚而下的河流冲刷礁石,湍急的河面上旋着一个又一个漩涡。
  若是普通人想游泳横渡,根本不作妄想。
  所以必须找寻合适的渡河点,方能过河。
  越接近渡河点的地方,景色是更是秀丽,翠色遮断,青山葱绿,正是春日里的好景色,而两岸的断崖各种怪石,亦都可以惹人驻足一观。
  所以李晓他们一行心情都十分不错,在大战之后能有这样的景色饱览,亦让李晓整个人都融入这自然之色中。
  李晓的渡河点正靠近神通峡。
  神通峡在日后的日本,属于风景地,富山县是作为县立公园的存在,因为不时有野熊出没,所以吸引了不少观光客。
  而神通峡也是神通川与高原川交汇之地,若是沿着李晓脚下这条路,继续沿着高原川溯流直上,就可以到达在飞驒的根据地神冈城。
  这条路线与现今日本41国道大致相仿。
  李晓他们走了几里路,终于到达渡河点。
  当地的船夫听说是领主大人出巡,当即倍加卖力。
  渡河之后,李晓他们就来到此行的目的地,已有数名越中名主率人在此迎候李晓。
  李晓此来的目的,是收拢人心,兼并领地的。
  原来在这次增山城合战中,神通川东岸的几个豪族势力,亦卷入了一向宗与神保家的冲突中。
  这几个豪族势力本来内部之间就有矛盾,在这个涉及越中豪族站队的大合战中。
  有的豪族加入神保家一方,有的豪族加入一向宗一方,双方在增山城下战了还不够,回去之后又彼此掐架,打了一战。
  在战乱之中,两三个豪族势力被灭掉,而其余还在继续混战之中,所以秩序十分混乱。
  由于战乱的影响,不是有乱兵冲突,兵败的豪族,也有进入各村进行洗劫,骚扰。
  所以当地的部分小豪族,名主联合起来,准备抗拒这股乱兵,不过亦有小豪族,名主觉得乱世之下,还是依附于大势力,来得更安全,所以四处找寻几个大的靠山依附。
  盐屋秋贞正好闻之此事,意识到这是个机会,正好这一地原本倾向于支持神保家一个当地豪族,刚刚被灭掉。
  于是盐屋秋贞当即立下决定,向李晓报告,让武田家的势力延伸至此,接管这一地带。
  李晓听闻盐屋秋贞的要求,开始微微有点犹豫,因为他在增山城合战中,有所损失,正是休养生息再图进取的时候。
  这时候开拓领地,恐怕一时之间难以消化。
  不过盐屋秋贞却说得十分急迫,声言只要李晓给当地豪族,发放安堵文书,再筑一座新城在此镇守,就足以稳定当地局势。
  面对盐屋秋贞请求,李晓为难了,放安堵文书是没问题,自己盖印,最后往武田信玄那报备就可以了,反正武田信玄给与自己越中一国自由切取的大权。
  越中之地,李晓完全是可以打下多少,就拿多少。
  可是筑新城,就令李晓难办,这人力,资金,以及筑城之后,配备兵力来镇守,他现在都没有力量来完成。
  不过这时候,盐屋秋贞自告奋勇,说这一切由他一力完成,最后只需李晓,委任他成为这新筑之城的城主,就可以了。
  好啊,李晓这才恍然明白,原来盐屋秋贞说了半天,是想要转职了,从商人转为武士。
  不过盐屋秋贞本来就有武士出身,是飞驒一个小豪族家主,还有筑前守官职,若让他成为城主,也就有了实地,此行为说是重操旧业,也不为过。
  最后李晓还是很干脆地答应盐屋秋贞的请求。
  原因有二。
  一是他眼下准备入主越中,就必须重用当地之人,否则一介外来势力,若不能与本地势力结合,终是站不稳脚跟的。所以盐屋秋贞就是李晓要重用的当地之人。
  第二是时不我待,眼下越中两大势力神保家,椎名家同李晓一样,大家都是在缓过这一口气的时候。
  眼下若是李晓不取此地,过了这段良机,当地势力就很可能,又倒向神保家去,所以李晓要抢得先机。
  这毕竟可是六千石高的领地,若放任给他人取走,李晓晚上做梦都会睡不着的。
第两百六十五章
心有千千结
  在越中国,神通川是作为新川郡,妇负郡两郡交界界河划分。
  眼下渡过神通川,李晓脚下这片土地,就属于越中新川郡地界了。
  新川郡内有一条急流入海的河川名为常源寺川,古之命名为新川,这也就是新川郡名字的由来。
  眼下新川郡大致由椎名家掌握,但并非完成全部控制,麾下不少豪族势力,有着独立自主之权,甚至有倾向神保家,倾向一向宗的豪族亦有。
  作为盐屋秋贞所要李晓夺取之地,就靠着神通川东岸,上至神通川另一条支流熊野川的区域,虽然地方不大,但比之贫瘠的飞驒,当地的农产量还是可以的,所辖之地的石高大约在六千石。
  这六千石几个村子的名主,现在都已在岸边等候李晓。
  两边会面就在神通川渡口不远处旁的一处当地特殊的农居建筑合掌屋中详谈。
  相谈之中,这些名主们的意愿也很简单,他们希望能通过这次主动的投效,而换取一定的优惠待遇。
  比如在年贡上的减免,将原先三公二民的比例,调低至五五平分,甚至二公三民的比例。
  有的则希望获得获得军役,普请役上的减免。
  还有如大名不入,检断不入等相对较自有的独立特权。
  面对这些名主重重各式要求,李晓对此置而不答,而是转而交给盐屋秋贞处理。
  两边商谈了一日之后,总算经过盐屋秋贞的努力说服谈判之下,双方达成了大概的一致。
  之后这些名主们暂时回村,他们将召集村里的本百姓们再会商一边,达成上下一致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加入武田家。
  不过一般说来,拿下这六千石领地,对李晓,盐屋秋贞而言难度并不大,真正有难度是如何守住这片神通川边的据点。
  在这等候名主们答复的期间,李晓与盐屋秋贞先巡视了一番当地的领地,讨论筑城之地点。
  最后二人将筑城点选择在猿仓山上。
  猿仓山标高是三百四十二米,靠近神通川,在这里神通川水势稍缓,每年有几月时间利用神通川通行。
  在此筑城不仅可以控制这一片领地,还能兼顾到神通川水运。
  而这座将要修筑之城,就以猿仓山命名为猿仓城。
  历史上之猿仓城,也是正是由盐屋秋贞于永禄年间所筑的。
  具体史料不详,据说是上杉谦信为了防止武田势进入越中,而命盐屋秋贞在此筑城,以作为越中豪族对抗武田军之根据地。
  此城在本能寺之变的第二年陷落,当时盐屋秋贞已叛离上杉家,正从属于佐佐成政麾下,此城被城生城城主斋藤信利,会同上杉军攻陷。
  盐屋秋贞亦在此战中战死。
  眼下猿仓山山下的一座地侍家的木屋之中,李晓,盐屋秋贞二人在屋子商谈。
  而师冈一羽等母衣众则留在屋外戒备。
  这家地侍家中甚为富裕,房间之中还有障纸作的纸拉门,作为隔断,而不是用普通名主家里,也一般只用不透明的木门来作为隔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