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571

  上杉谦信走下天守阁,一旁越后家臣,国人纷纷向他施礼。
  而上杉谦信直接走入毘沙门堂内,向毘沙门天祈愿战事顺利,并将供奉于神前的灵水纳入水筒之内。
  祈祷仪式之后,上杉谦信将“毘”字军旗交予先锋,将关东管领上杉家之宝物“八幡之御弓”交予第二阵将领,将自朝廷处拜领的“绀地日之丸”旗交予第三阵将领。
  眼下众家臣们皆拜服于上杉谦信之前,听其出阵前最后之训言。
  上杉谦信沉默一会言道:“我上杉辉虎受天子赦命,授治罚之纶旨,后又得公方殿恩赐,得赐七免许,授予关东管领,眼下我以天子与公方殿二人之命,命诸位随我讨伐越中,叛乱之一向宗,以解救神保家。”
  “愿追随主公(屋形殿)。”众家臣哄然答应。
  上杉谦信拥有天皇赦命不说,还有幕府将军任命之关东管领,其以关东管领身份发布‘里书’之文书,于关东一地,等同于将军的‘御下文’。
  所以上杉谦信拥有天皇,将军这天下最具权威者的号令,也就拥有了最高的大义名分,可以讨伐一切叛逆,而关东任何不遵命的豪族皆视为违背天皇与将军。
  上杉谦信得到家臣国人之承诺后,点了点头,当即坐上了有毛毡鞍覆的战马,一旁足轻举起了朱柄伞,白伞袋为其开道。
  这毛毡鞍覆,白伞袋皆是一国守护大名出行,才允许使用的。
  在足轻之后则是四人扛着彩色之涂舆,涂舆之上则印着代表日本皇室的徽纹‘菊桐纹’。
  这菊桐纹亦是天皇下赐给上杉谦信使用的。
  这等威风,且高规格的出阵气势,关东武家之中除了上杉家,无人可以擅越使用。
  永禄八年三月,上杉谦信率领两千五百军势从春日山城出阵越中,同时为了防止武田家的袭扰,上杉谦信还发布了动员令,命令直江景纲,色部胜长分别率兵进入东上野,奥信浓,加强了对武田家所据西上野,海津城方向的防御。
  之后上杉家全军沿北陆道向西行进,突行极快,只是数日就越过越后与越中交界之天险,亲不知子不知,逼近了增山城下。
  越中,增山城外。
  李晓军的军帐之中,小幡晓宪正焦躁地在帐内走来走去。而其余李晓的家臣们亦是坐在一边,一副神色不爽的模样。
  “简直太气人了,主公,如此你如何还能忍受。”
  “晓宪,遇大事要有静气,现在着恼并非是一个办法。”李晓坐在马扎之上言道。
  小幡晓宪听李晓如此说后,气呼呼地又重复坐下。
  这时岛胜猛亦然言道:“主公,玄宗自持势大,并不将我们武田家放在眼底,这次他给我们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如此之下越中将为本愿寺全副收入囊中。”
  岛胜猛说完看向本多正信,言道:“本多大人,当初本家与胜兴寺同盟,是阁下一力主张,眼下本愿寺意图独吞越中,将本家排之在外,阁下是否有什么说辞呢?”
  岛胜猛对本多正信的质问不可谓不重。
  本多正信转过头看了李晓一眼,言道:“主公,岛胜猛大人,玄宗大师之主张确实……”
  “正信。”李晓举起手,示意本多正信不必说下去。
  方才李晓去增山城下一向宗军帐之上,会面此次越中一向一揆的发起人,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
  结果双方商谈一方,双方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主要是在战后如何分配越中的意见上。玄宗的意思,此次本愿寺武田家联合一举攻灭神保家之后。
  神保家领下十数多万石石高,最终会分给武田家两千石高,以作答谢。
  这个条件一说出来,李晓以及其部下顿时色变。
  眼见本多正信一副颇为内疚自责的样子,李晓安慰他言道:“正信,这事责任并不在你,这乱世本就是以实力说话,诸国豪强,以实力说话,说的粗鲁一点,就是有多大的碗,盛多少的饭。”
  “本家眼下之势力,根本无从与本愿寺放在同一位次上,相提并论。所以他们不将我们放之眼底,亦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你别这么内疚。”
  本多正信见李晓并未怪他,反正出声宽慰,不由大为感动。
  李晓见此微微一笑,他方才的话虽是这么宽慰本多正信的,但并不代表他真是如此想的。
  本愿寺玄宗此次如此抠门,给他开出这般条件。
  李晓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第两百五十四章
合战增山城下
  神保家的十数万石高,只封给李晓两千石。
  这可以视作本愿寺布施给李晓的。换句话说就是看你可怜,我吃肉随便分你口汤喝。
  这对于李晓而言,简直是一种侮辱。
  当时本愿寺玄宗淡然说出这句话时,十分冷漠地看着李晓本人,似乎并不在意。他的言下之意,似乎还很期望李晓能够拒绝,这样他什么都不要分了。
  李晓尽管心底恨不得一拳砸在玄宗这把老骨头上,但是他不能翻脸,现在的处境,李晓就是处于抱本愿寺大腿阶段。
  所以必须要看着他们脸色行事,否则不说本愿寺如何,只要他们放弃对自己的支持,不用上杉家动手,神保家的实力就足够将自己覆灭了。
  而本愿寺玄宗确实并非易于之人,他正是算准李晓现在也不敢于他翻脸,才提出如此苛刻之条件。
  所以做了一番谈判,两边费了一番口舌,玄宗勉强答应在战后分封给李晓三千石高,比原来两千石高进步了一千。
  李晓当时并没有答允,也没有拒绝,只是带着家臣们退出了玄宗所在的军帐,声言明日给本愿寺一个答复。
  两千石,三千石,这对于同样意欲染指整个越中的李晓而言,一点区别也没有。
  “胜兴寺,瑞泉寺想凭一己之力,吞并整个越中,不知他们是否有这么好的牙口。”
  军帐之中,李晓如此言道。
  这时木下小一郎出声言道:“主公,眼下玄宗的意思很明白,若是我们不与他合作,连这三千石的领地都封不到。”
  一贯主张与一向宗联盟的本多正信,这时亦站出来言道:“主公,木下大人说的不错,玄宗大师的提议,我们绝对不可以答允。”
  “不如将这里之事,写信给御馆大人,作为仲裁,听他示下。”小幡晓宪出声建议。
  李晓摇了摇头言道:“不可能,武田家现在维持信浓,上野两处的攻势,已经十分艰难了,在箕轮城没有攻陷之前,御馆大人,绝不会插手越中。这之前,他已授予我越中一切事宜,临时专断的大权,现在我们只有靠自己,不可能希望武田家之帮助。”
  听到李晓这么说,木下小一郎他们皆是丧气。
  小幡晓宪突然言道:“主公,当年大大名大内家,尼子家争雄于西国,两败俱伤,却给小豪族出身的毛利家,崛起之契机,最终让毛利元就一统山阳山阴两道,成为西国霸主。”
  “眼下越中形势如出一辙,本愿寺,上杉家角力越中,可比大内,尼子家,主公何不效仿毛利崛起之故事,于北陆称雄。”
  小幡晓宪的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家臣们皆是人心攒动。
  李晓看了小幡晓宪一眼,心知他话中之意思,这时候要借力打力,反复于上杉家,一向宗之间,在两家之间左右逢源,最后再一举崛起。
  当年毛利元就亦是如此。
  眼下本愿寺怠慢李晓这边,李晓何不转投上杉谦信,与上杉家达成某种默契,击败本愿寺后,再从乱取利。
  小幡晓宪话中没有挑明,意思却很明白,不过顾及到李晓的看法,所以才没有赤裸裸地言道。
  毕竟此刻上杉家还是武田家之大敌,他的言论一旦坐实,却有通敌之罪名。
  这点看出小幡晓宪倒还是慎言的。
  不仅如此,李晓对小幡晓宪的谋略,亦高看了一筹,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说明他在谋略上,已渐渐有了自己的见地。
  不过,李晓将小幡晓宪的意见重新想了一番,微微摇了摇头,小幡晓宪的见识还是不够。
  他太小看上杉,一向宗了,若人人都如此好利用,那么战国乱世也不会只有一个毛利元就了。
  这时本多正信已经正色出声给小幡晓宪一个答复,他言道:“小幡大人,说的不错,但神保家,椎名家之流的大名,他们何尝不想如此。一向宗,上杉家之当主并非是愚蠢之人,不会随便给他们利用。”
  “况且若是让一向宗,上杉家看穿我们利用这两家之企图,他们第一个要铲除的就是本家。明国有句是,火中取栗,但往往如此,更容易引火烧身。”
  小幡晓宪听本多正信如此言道后,一时没有说辞,就退到一边不说话了。
  “可是我们亦不能如此,就听凭本愿寺之摆布。三千石高这算什么,一旦越中被本愿寺独吞,取得先机,我们将永无出头之日。”木下小一郎发表了意见,表示站在了小幡晓宪一边。
  家臣之中意见相持,争执不下,木下小一郎,小幡晓宪主张于本愿寺翻脸,向上杉家靠拢。
  而本多正信则主张继续于本愿寺谈判,争取成果。
  眼见双方马上由争执就要转向大吵。
  岛胜猛大声言道:“各位不必再说了,如何答复本愿寺玄宗,最终还请主公示下。”
  岛胜猛说完后,家臣们一同止声,听李晓如何裁断。
  其实李晓看向自己家臣们,这个时候,他们必须由自己来作一个果决的表率,来带领家臣们明确方向。
  但是此刻的局势对李晓而言,要做出决断也十分艰难。
  拿战国三英杰而论,他们处于自己的处境,该如何作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