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71

  “不够。”
  李晓摇了摇头,看来武田胜赖还是不明白,真田昌幸的能力所在。
  李晓此刻尽心尽力,不正是为武田胜赖组建他未来的家臣团。武田胜赖必须早早将真田昌幸收入麾下,有他的支持,不仅一方拉拢了信浓的真田家,另外还多了个强大助力。
  真田昌幸无论是军略还是智谋上,都是将来武田家数一数二的人物。有了他的加入,还有李晓,若山本勘助也肯站在胜赖一方,这个阵容上足以与支持武田义信的武田四名臣媲美了。
  唯有如此,将来武田胜赖执掌武田家时,才不会有被四名臣架空的危险。
第二十九章
武田集团公司
  天正三年,公元一五七五年的长筱合战,对于当时武田家家督武田胜赖而言,是一幕不得不出演的悲剧。
  武田信玄病故后,武田胜赖以外姓回归本家,担任家督后,因为威望不足以服众,无法驾驭武田信玄留下四名臣,和一系列战功赫赫的谱代家臣,所以必须打赢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才能稳固在他在武田家的地位。
  当时在长筱城下,在面对织田德川家的三万八千联军,武田胜赖已经是退无可退,如果一退则威望扫地。
  天正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武田家一万五千大军向拥有坚固阵地的织田德川联军发动进攻。战事从上午六时一直激战到下午两点,武田军虽经过奋战,最后仍告失败。此战武田军伤亡达一万两千人,最后返回甲斐的不足三千人。
  除了士兵的伤亡外,武田信玄一手创建起来的精锐家臣团亦死伤殆尽,武田四名臣阵亡其三,另外还有原昌胤,土屋昌次等猛将,而真田昌幸的两位兄长,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也阵亡于阵中。
  武田家至此元气大伤,终于不复与织田家争夺天下的实力。
  所以在李晓眼底为了避免长筱合战的悲剧在武田家身上重演。武田胜赖一定要一支绝对忠心可靠的家臣团,并逐步取代四名臣的位置,否则即使他继承了家督,也指挥不动父亲留下的重臣。
  事实上当初武田胜赖也抱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后来继承家督,主要倚重信任武田信丰,迹部胜资和长坂光坚三人。事实上迹部胜资和长坂光坚都非良好人选,迹部胜资虽然资历足够,但名气与军略都不如四名臣,至于长坂光坚就更算了。
  在长筱合战前军议,包括武田四名臣在内所有甲斐系大将都反对决战,唯有迹部胜资和长坂光坚力挺武田胜赖的决定,武田家家臣团内部分裂彼此最后拔刀相向,最后才有长筱合战武田军大败的一幕。
  可是令人讽刺的是长蓧合战,反对进行决战的马场信房,山县昌景,内藤昌丰等人都战死沙场,而主张决战的迹部胜资和长坂光坚却选择了脱逃,所以这两人在论坛上被武田家粉丝骂为奸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家臣团的建立刻不容缓,即使距离长筱合战还长远一段日子,但不论两年后的武田家的西上野攻略,还是四年后武田义信决定叛乱时,这支力量绝对派得上场,而真田昌幸就是李晓眼中第一个人选。
  想到这里,李晓正色言道:“城主大人,你绝不可以将真田昌幸,当普通人视之,方才的你开出的条件,招揽保科兄弟可以,却难以打动真田昌幸。”
  “哦?”武田胜赖问道,“那该如何呢?如果告诉他,当我胜赖的家臣,大家可以天天在一起玩‘天黑请闭眼’的游戏,那多开心!”
  李晓嘴角微微抖动了下,他用有种冲动,狠不得抓起来手里一切能抓起的东西,朝武田胜赖的头上狠狠砸去。武田胜赖看到李晓沉下脸的样子,哈哈大笑,伸手指着李晓,言道:“先生,你当真了,我开玩笑的。”
  深深吸了口气,武田胜赖猛然站起身来,走到房间的角落,将窗户打开,呼呼地冷风一下子卷进屋子里的每一个角落,而窗外的月光犹如银霜一般洒进屋内。
  武田胜赖平静地言道:“其实我不是不知道,我胜赖身上有什么可以值得别人投效呢?连苗字都改为诹访,一个看起来荣耀的神官家家主,手上不到四万石的领地,将来只能作为父亲兄长的一门众奋战。我没有什么可以许诺给家臣们的,与其如此,他们倒不如在我父亲和兄长面前,出人头地的机会反而还更大。”
  李晓暗暗点点头,看来武田胜赖还是有自知之明,至少不是个阿斗类型的主君。
  好吧,如果把武田家比作一个大的集团公司,武田胜赖现在的处境相当于是武田集团公司子公司的总经理。你在武田胜赖手下干得再辛苦,再卖力,顶多让你当个副总经理了不起。
  与其这样,想要的上进的话,还不如到集团总公司去干,即使从最基层做起,如果能入董事长武田信玄,或者董事长接班人武田义信的法眼,那么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水往地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道理。
  “但是如此不意味着我胜赖会放弃,即使希望再渺茫,我也会去争取。我胜赖也不知自己有什么才具,能得以先生如此人才的辅佐,但先生能看重我,就说明我胜赖必然有别人与之相比不如的才能。所以这份对我胜赖的栽培,我一辈子铭记在心,若将来有一天我恢复武田的苗字,执掌回武田家,必然厚报先生。”
  听武田胜赖这么说,李晓忍不住要伸出手掌来鼓掌了,好你个武田胜赖,画了这么一大块饼,让我去憧憬,那我是不是该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模样呢。
  这道理就像追女生,你可以不帅,不高,没有钱,但却不能不让女生看到你的上进心。这上进心哪怕是嘴上说说的,吹成你将来要成为比尔盖茨都没问题,总有傻傻的女人觉得你是绩优股,现在苦一点,但将来可以和你一起享受共同奋斗,从无到有的过程。
  同样的,刘皇叔也是此道高手,手下一没兵,二没钱,三没有立身之所,半世颠沛流离,然后整日在那边吼我要光复汉室,拯救天下苍生,也不是忽悠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那一帮人的效力。
  而说起来,李晓是要惭愧的,他只不过熟知历史未来的走向,才把注压在武田胜赖的身上的,否则这个时候,武田家的人谁会意识到有这么个诹访四郎胜赖。大家早和四名臣那样聚集在武田义信的身边,给未来谋求一席之地了。
  可是人生的际遇是不可能如想象般预期的,有时候常常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折,就像谁能料想到那个尾长的大傻瓜,最后能一统大半个日本,而木下藤吉郎,可以从农民一路奋斗到太阁,更没有想到一直在忍气吞声的老乌龟德川家康,才是最后真正的胜利者。
  “感谢城主大人的信任,在下一定誓死报答。招揽真田昌幸的事情就让我来办吧。”
  武田胜赖听李晓这么说,微微一愣,然后拜下诚恳地言道:“那一切拜托先生了。”
  李晓点了点头,然后退出了武田胜赖的屋子。
第三十章
惠林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的真要,为了招揽真田昌幸,李晓还是对他还是作了一番研究。
  武田家灭亡后,失去了主家的庇护,真田昌幸为了保全了真田家,半年之内先后降服北条,德川,上杉,丰臣。立于群雄之间,左右逢源,占尽好处。这需要能够审时度势,并有出色的外交手腕才可以办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太阁称呼他为表里比兴的缘故。
  由此可见真田昌幸的政治眼光十分准确,能够预判形势的发展和走向,这才能在如此艰险的局势中生存下来。
  并且真田昌幸也不是一味的示弱,在德川家康无理要求真田家让出上野国沼田城给北条家时,被真田昌幸断然拒绝。
  德川家康因此大怒,派出大将大久保忠世、鸟居元忠、平岩亲吉率八千人进攻上田城。而真田家只有不到两千人兵力。
  可就是这不到两千人,在真田昌幸的指挥下,运用示敌以弱,伏兵,火攻,水淹,夹攻等等策略,大破德川军。其过程像极了,老罗写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火烧新野。
  不过真田昌幸可不是写小说而已,他可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面对四倍于己的兵力,取得完胜。此战德川军阵亡一千三百人,而真田军损失不过四十人。自此德川家康终不再把真田家只是当地方豪族看待,而是与可以他们一争长短的大名家来对待。
  真田昌幸与真田家那六连钱家纹,也因而名扬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真田昌幸以上的表现足可以称得枭雄二字,李晓不否认对方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其一生致力于本家的发展和壮大。从真田昌幸侍奉过五任主家来看,他对第一任和最后一任主家武田家和丰臣家都没有失德的地方,很好的尽了一个家臣的本分。
  对武田家的忠诚很好理解,在武田家大厦将倾的前一刻,他写信给武田胜赖,愿意将一口七十口的性命作人质为保证,让武田胜赖和武田信胜避居到他的岩拒城。
  而真田家同时面临德川,北条两个大大名之间夹击危急存亡时刻,丰臣秀吉接纳了真田家。虽然这可以当作丰臣秀吉一贯拉拢人的手段,他更看重的是真田一族的善战,用他们可以留着日后恶心恶心心腹之患德川家康。
  不过后来丰臣秀吉在名胡桃城事件中,力挺真田家一边,对各地大名下达了总动员令,一共召集了二十二万大军包围了小田原城,最后使北条家灭亡。
  虽说名胡桃城事件只是个借口,太阁本人早就看北条家不爽已久了,但至此真田昌幸一直对丰臣家忠心耿耿,而在第二次上田原合战,拖住了德川家三万八千大军,使之没赶上关原合战。关原合战战败之后,真田昌幸被流放高野山,据说真田昌幸整日念叨,说再也无法报答太阁大人的大恩了。
  有野心,有手腕,有魄力,有远见,并且还有一套自己道德准则和处事标准,并不是那种随便就反咬主人一口的白眼狼,这就是李晓个人对真田昌幸的看法。
  此外李晓还知道,真田昌幸生平只对两个人十分敬佩,一位是武田信玄,而另一位则是武田信繁。对武田信繁的敬佩,可以从真田昌幸对次子取名为信繁(即日后的真田幸村)可以看出,目的就是期望次子将来能成长为武田信繁一样的人物。
  李晓感觉似乎可以通过这武田信繁这一条线,将真田昌幸拉拢过来。
  既然如此,武田胜赖城主大人,就让我使出浑身解数将真田昌幸,这小正太给诱拐过来吧。李晓如是想到。
  接下来经过三天,高远城内不断地举办茶会,杀人游戏,狩猎,射箭等等活动,武田信丰,望月信永,真田昌幸他们三人作为宾客,与李晓,武田胜赖,保科兄弟俩他们都玩得十分尽兴。
  真田昌幸也打破了矜持,不像以往那般一副与人格格不如,少年老成的模样,与大家熟络了起来,并渐渐有说有笑。
  第四天终于到了该告辞的时候,李晓突然提议去想拜访一下武田信丰的父亲武田信繁。武田信丰听了一口答应,也没有理由拒绝,毕竟之前李晓与他们父子关系处的不错,望月信永自然也要同去。
  然后李晓就观察到,真田昌幸果真一副渴望同去的样子,想来史料上说的没错,他对武田信繁真是崇拜已久。于是李晓提出邀请真田昌幸,真田昌幸欣然答应,既然李晓开口了,武田信丰也没有表示拒绝。而至于保科兄弟出来玩久了,就要保科家的领地去了,武田胜赖作为城主不能随意出高远城,同样也无法同去了,所以出行那天他一路将众人送到高远町外,算是尽到了地主之谊。
  川中岛合战以后,武田信繁在甲州境内的惠林寺出家,并正式隐居。
  说到惠林寺,就不得不提到寺庙的主持快川绍喜。此人原是美浓崇福寺住持,后又为武田信玄请为惠林寺住持。
  来到甲斐后,他同时出任武田家与斋藤家之间的外交僧。
  后武田信玄决定出家,正是快川绍喜授给了武田信玄‘法性院机山信玄’的法号。据说当初武田信玄旗印‘孙子四如真言之旗’,他亦有一份倡议之功。
  由此可见快川绍喜与武田家的关系非同一般,同样对武田信玄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武田家灭亡那一年,织田信长命泷川一益召快川绍喜到安土城讲法,快川绍喜以信长“火焚比睿山,杀老幼弱者千人,不与佛同道”而拒绝前往,闭惠林寺门不出。信长大怒,令织田信忠率千余人围寺堆薪,欲焚火逼僧众出寺。
  而快川绍喜宁死不屈,留下了著名的辞世句“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最后与惠林寺同焚。
第三十一章
旁敲侧击
  到了惠林寺,印目所见,皆是一片宁静悠远的古刹,此寺乃是临济宗之寺,兴废多次。
  后武田家指此为家族的菩提寺,并以寺领寄进,这才又兴旺起来。
  随从武士们都留在山门之外,李晓,真田昌幸和信丰两兄弟下马上门。
  到了寺庙的正门,找僧侣询问以后,自然有人将他们引到了寺庙后处一个僻静的房间。站在庭院外,李晓可以看见武田信繁盘膝坐在垫子上,双腿间放着一卷佛经,正闭着双目手持佛珠默默念诵着。
  一个月不见,武田信繁形象改变许多,头上已经剃度,穿着黑色的僧衣,但气质比以前更沉稳淡泊。实际上武田信繁此时不过三十六岁。
  所以李晓与很多人一样都将对方当老成持重的人来看待,而忽略了他的年龄。现在李晓他们不敢打扰,只能静静地站在面外等候。
  其实在日本和尚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民,包括武士在内都住着草房泥瓦房时。
  和尚们的寺院基本已都是砖瓦结构了,不仅是住得条件好,和尚不用从事生产,有属于寺庙的佛田专门养着,只需要偶尔收收租,而且喝酒吃肉也没人管,这简直是地主大老爷的生活。
  而且最哈皮的是和尚居然可以娶亲生子,比如说石山本愿寺第十一代法主,本愿寺显如就娶了公卿左大臣三条公赖的女儿,而武田信玄的正妻,三条夫人,也就是嫡子武田信义的母亲,也是三条公赖的女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