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571

  曾根内匠昌世的儿子曾根周防,与长坂昌国,同为武田义信近侍,木曾义昌则也早被武田义信招揽。
  并且提起木曾家,李晓就来气,上一度他前往木曾福岛城找木曾家借兵,却是城下町吃了一夜闭门羹,一样的遭遇还有身边的江马辉盛。
  眼下在他李晓几乎凭自己一人的努力,在飞驒国打下了如此好的形势,而木曾义昌却在这时大摇大摆地随武田家大军入国飞驒了。
  想到这里,李晓看向木曾义昌,两人目光对视之下,李晓也感觉到对方的目光之中含有不善。
  军议开始。
  作为监军的曾根昌世,首先出声言道:“今日姊小路良赖已经派人向我们求和,言明可以降伏我武田家,并同意写下誓书,割让三处领地,交纳出人质。各位觉得这样的条件可以答应吗?”
  曾根昌世此言一出,顿时众将一片哗然,没想到飞驒国第一大名的姊小路家,在还未决战之下,就肯降伏我武田家。
  不过这样决定并不出乎意料,武田军兵强马壮,并且占据兵力优势,姊小路家这时求和也算明智之举。
  若进行决战,双方必然有所损伤,在座之人尽管都是久经沙场的武将,都也不愿意白白让自己属下去送命。
  所以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姊小路家降伏,那自然是最好了。
  “这绝对不行!”
  曾根昌世刚刚说完,当场就有一人出声反对,众人看去却是木曾家的木曾义昌。
  此刻作为总大将的山县昌景眉头一皱,在军议大家都未作明确表态之前,对方就急急站出来表明态度,显然是要以自己的决定,来取代其他人的判断。
  山县昌景问道:“木曾殿下,请问你为何反对呢?”
  木曾义昌今年二十五岁,虽是年纪轻轻,但已显露出过人的才能,并非普通无能之辈,并托以家门自居的庸人,否则他父亲的也不会放心将这一千木曾众交给他一人统领出征。
  上次军议时,木曾义昌说话间语气中常以我字为开口,并辅以过分夸张的手势,给李晓留下深刻的印象,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说法,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极度自信,而偏自以为是的性格。
  木曾义昌目光盯住山县昌景,然后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言道:“山县大人,你难道真看不出吗?这是姊小路良赖战前动摇我们军心的计谋。”
  山县昌景听后微微露出愠色,木曾义昌这样的说法,就是表示他虽身为总大将,却没有独自判断的能力。
  木曾义昌质疑过山县昌景后,随即看向众人,将手用力的横向一挥言道:“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姊小路良赖的个性,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豪杰,绝不会甘于屈居任何之人之下。”
  “所以他的降伏是一种阴谋,若我没猜错,他早不降伏,晚不降伏,偏偏就要在这决战前夜,提出这消息,正是要动摇我军决战的军心。”
  “可是木曾殿下,”曾根昌世出声言道,“对方开出的条件,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之前主公的决定,让我们飞驒国征讨军,只需要达成姊小路家,内岛家降伏,割让领地,交出人质的条件即可,并非要我军完全讨平这两家,要知道我军的军粮不够,若要真正攻陷这两家领地,我军的时间不足。”
  “并且若是我军手段过于坚硬,万一引起飞驒国国人的不满,而起来暴动,我军很可能得不偿失。”
  木曾义昌摇了摇头,毫不客气地言道:“曾根大人错了,姊小路良赖是一个反复的豪杰,他纵然暂时以这个条件降伏,日后形势一变也一定会反叛,到时候我武田家会花费更多的力量来平叛。”
  “这点我木曾义昌敢用性命来保证,凭的就是我木曾家对姊小路家这近百年来的了解。所以一举铲平姊小路家才是最好的决定。”
  听木曾义昌这么说,表面上大义凛然,但在座的人私下都心知肚明。
  为什么木曾义昌要这么着急铲除姊小路家。
  一个情由是永正元年时,木曾家十六代当主木曾义元,在与三木重赖(姊小路良赖父亲)交战时阵亡。
  不过这是其中之一,而真正的原因是武田信玄为了调度木曾家全力出战飞驒,曾对木曾家许诺,若是攻略下飞驒的领地,一半都归木曾家所有。
  若是姊小路家就此降伏了,那么其割让的那么一点土地,根本不能满足木曾义昌的胃口,所以他的目的就是一举铲平姊小路家,获得更多的领地,让木曾家的势力从信浓渗透入飞驒国。
  这才是木曾义昌自己真正的如意算盘。
  在座的人多知道木曾义昌的这点心事,而在李晓同样明白。
  但是在李晓看来,木曾义昌的决定,很可能也同样也在姊小路良赖的算计之中,因为这个条件一旦为武田家拒绝,在这毫无转圜的态度下,姊小路家上下得知自身请降被拒,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倾尽全力,与武田家决一死战。
  攻略作战和为求生存拼死一战,双方将士的战斗意志,完全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里,司马懿骂公孙渊的那句经典名言:将有五德,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不能走则降,不能降则死。
  正如不能降则死,木曾义昌断绝对方降伏,逼得姊小路家上下,为了生存,不得不倾尽全力,而反观武田家这边,木曾义昌还在出头为了自己一点小利而上蹦下跳,徒然让其他将领心寒。
  而李晓深知武田信玄的本意,并非想要一战而定飞驒。
  无论是姊小路家,江马家,内岛家在武田家整个大局的战略目标上,都并非是最重要的位置。
  本次飞驒国攻略的目的,是打通向越中的进军之路,最后威胁越后的侧翼。所以这一目标,只需飞驒各势力能够降伏武田家,并不出兵袭扰,武田军进军越中的后方就可以了。
  在武田信玄的眼底,只要武田菱的大旗出现的越中平原,不需要攻城略地,其中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
  因为这代表武田家已经实现了,出兵越中,迂回越后后方的战略目的,如此上杉谦信就不得不将目标转移向越中,分散精力,和更多军势加强在这一侧防守。
  如此不仅大大有利于武田家上野国攻略,并在大局上实现对越后的优势,同时在战略上也是对上杉谦信心理的一个打击。
  至于飞驒国领国化肯定是要实行的,但并非一蹴而就,一战可定,武田家可以在未来几年中慢慢蚕食飞驒国领地。
  而击败而占领,完全是两个定义,就和美军可以迅速打垮萨达姆政权,占领伊拉克全境,但却迟迟不能平稳下当地局势,以至几年来大军泥足深陷其中的情况一样。
  若是现在就推行占领政策,这样动作无疑太快,反而适得其反,会激起当地豪族的反抗敌视,若是大军在飞驒国陷入苦战,反而进退不得,深陷其中,那将错过向越中迂回的时机。
  所以之前山县昌景以大军威压,胁迫,并调来李晓援军参战的方式,就是一种以势迫和的战术,进行战术决战只是最后的选择。
  同样的姊小路,内岛家这边拼凑兵力,摆开决战的架势,另一边却派人求和,也并非只是耍诈而已,他们同样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已。
  但是军议之上,木曾义昌决战的意见,得到了一条信龙等大将的附和。
  一条信龙并非没有体会武田信玄的意思,但以他的自负观点,觉得凭着武田家的精兵强将,随便就可以在飞驒这般土著,打得鸡飞狗跳,玩什么战略战术上的意义,完全是多此一举。
  按照武田家军议的一贯流程,总大将一般不参与军议的商讨,而各个备队大将将商议结果统一汇报之后,最后采取决定。
  这点即使武田信玄本人担任总大将时,一般也不会干扰众家臣合议的结果,而他的职责,只需对军议结果做出决定和判断。
  在木曾义昌的一力坚持下,并有一条信龙的附和,而李晓,江马辉盛,青柳清长都不表态,等于是投了弃权票,而唯一持有反对意见的曾根昌世根本无力阻扰这一决定。
  所以山县昌景最后决定明日全军与姊小路,内岛家联军决战。
  次日天明,在太鼓声之下,武田军四千大军出阵。
  而姊小路,内岛家联军的两千五百军势,则是依山列阵,摆开阵势,迎击武田家大军。
  当天矢志一战而定飞驒的木曾义昌所率领的一千木曾众军势,作为前军突击尖刀,布阵在前,他将面对的是姊小路家的本阵。
  既然木曾义昌昨日军议上叫嚷力战,山县昌景自然也不会客气,将攻坚敌军本阵这一最艰巨的重任就交给了他。
  除了木曾义昌之外,一条信龙的所率领的武川众的八百军势,将作为左翼攻击,他的正面则是姊小路家豪族军势的阵地。
  这依附姊小路家的豪族,以小岛城城主小岛时光为主将,这豪族杂兵众实力颇弱,很显然山县昌景这一主张,是准备以对方左翼为突破口。
  青柳清长所率领仁科家七百军势,面对的则是内岛家军势,而作为联军的一方的内岛家军势则在八百人。
  而山县昌景,曾根昌世在后坐镇本阵,而李晓,江马辉盛的五百军势,只是作为后诘,在后掠阵。
  上午辰时,在震天的太鼓声之下,作为前阵大将的木曾义昌首先向对面姊小路军本阵,发出的出阵的号令。
第一百八十一章
名门之后
  如飞蝗般穿梭的箭矢,从防马栅的背后,劈头盖脸的射下。
  一队一队的木曾家枪足轻队,冒着箭矢前进,不少士兵在前进中,被箭矢射中,负伤或者阵亡当场。
  负责陷阵的木曾家第一波足轻队,在付出三分之一的代价,破坏了敌军阵地前的防马栅,向姊小路军本阵发动冲击。
  这时蓄势已久的姊小路军乘势冲出,两家枪足轻的摆开阵势,相互用两间长的长枪挑拨,刺击,甩打。
  武田军与飞驒众豪族联军的决战,终于在樱洞城下爆发。
  合战一开始,木曾家攻势迅猛,军势犹如潮水般向姊小路军的本阵掩去。
  木曾家足轻大将山村甚兵卫,跑到木曾义昌的面前,言道:“殿下,我军前阵,伤亡不小。姊小路家的弓箭队,果然厉害。”
  木曾义昌哼地一声,言道:“姊小路良赖耍耍阴谋是厉害,但谈在军阵之上绝不会我木曾家的对手,当年本家义仲公,横扫天下,倶利伽罗山之战一战灭平氏数百年基业时,这姊小路家不过是籍籍无名之辈。”
  说完木曾义昌将马鞭一挥,大声喝令言道:“既然前阵军势,已经攻进了姊小路军的本阵,第二波枪足轻队跟上,并且铁炮队也一起出阵。”
  山村甚兵卫讶然言道:“殿下,请慎重,这支铁炮队是主公倾尽全家之力才装备下来,是我木曾家最大的家当,不可轻易动用。”
  木曾义昌哈哈地一声长笑,言道:“甚兵卫,你老了,再名贵的宝刀,若不杀人,也只是一块烂铁。父亲大人,辛苦筹备的铁炮队,若因为爱惜,而不使用,那又有什么用呢?”
  “命令铁炮队压上。”
  “喔!”木曾家使番答应一声,急速地奔下去。
  随即一大片插着木曾家旗指物的足轻士兵,在足轻头的指挥之下,组成第二波攻势向姊小路家本阵攻去。
  远处的厮杀愈来愈加惨烈,那一阵接着一阵的呼喊厮杀声此起彼伏,而那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更是扑鼻而来。
  木曾义昌握持马鞭,眼下却有一股豪情涌上心头,喃喃自语言道:“这才是我木曾家男儿应所在的战斗,这飞驒攻略的一番功,我木曾义昌拿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