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71

  武田信玄听闻武田信繁这么说,欣慰地点了点头言道:“自祢祢(武田信玄妹妹)死后,我本打算让她与诹访赖重的儿子寅王丸来继承诹访家,可惜两年前寅王丸还未元服就病逝了。所以我打算,将胜赖过继诹访家,让他来继承诹访家。”
  “让胜赖继承诹访家,确实是明智之举。”
  武田信玄听武田信繁赞同,笑着言道:“胜赖身上流淌着诹访神官一族的血脉,我决定将高远城赏赐给他,作为他的居城,另外派遣合适的寄骑于他。你看那个李晓如何?”
  武田信繁未料到武田信玄有这么一说,言道:“兄长,为何不用李晓作直臣,而让他作胜赖的陪臣呢?其实以我观察,此人虽然来历可疑,但能力出众,常有不可思议之想象力和行动力,仅仅论他领兵的才具,实在不逊色于饭富,高坂,内藤,马场几员大将。这次合战,若不是他,我的军势早已崩溃,后来又是他替主公你冒死挡下了上杉谦信。我看将此次合战的一番功授予他,也不会有人反对。”
  武田信玄摇了摇头言道:“正是他来历不明,兼又是个明国人,所以我才放心不下。之前他说遭遇海难来到甲斐,可甲斐距离海边甚远,他是如何来的,实在令人可疑。这样的人杀之可惜,重用却又不放心。”
  “所以兄长才决定放他在胜赖身边。”
  “不错,他既然有一身好本领,就让他作胜赖的枪术师范,一可教导胜赖,二也可给与我们足够时间的观察他对武田家的忠心,三也让他远离武田家的中心,不让其了解我军的虚实。另外勘助因为川中岛一战,计谋为上杉谦信识破,而感愧疚,自求向我卸去军师一职,并自撤封地。”
  武田信繁听后急忙劝道:“兄长,此番合战并非是山本勘助的过错,无论是军略,谋略,还有内政,勘助都是我武田家不二的人才,不可让他灰心。”
  “这我如何不知,可惜勘助其意已坚决,我也不好驳回,所以我决定让勘助前去高远城辅佐胜赖,这点他到没有推辞。”
  武田信繁点点头言道:“兄长,如此甚好,如此就留住了勘助,让他随时可返回我武田家效命,何况有李晓和勘助,如此两位武功和谋略出众的人才辅佐胜赖,想必对他的帮助也十分巨大。”
  武田信玄点点头,言道:“不仅如此,勘助的忠心是绝对可靠的,用他可以帮我监视李晓的言行,若是将来李晓有所异心,也好早作处置。这也是防范的手段,如此的人才若不能为我武田信玄所用,真是可惜啊。”
第二卷
信浓风云
第十七章
高远城
  距离那场惨烈的川中岛合战已经过去了有一个月之久。武田胜赖,不,此刻已经改名为诹访胜赖,已经正式继承诹访家家业。继承诹访家后,诹访胜赖受封为高远城城主,并伊奈郡代,领地有近四万石之多。
  在路上,新任城主的武田胜赖志气飞扬,狂驱策着胯下的马匹,一路飞奔。他的随从,护卫的武士都被他远远的抛到在山路后面,唯有李晓和山本勘助两名拥有战马的‘高级武士’,勉强拼了老命,骑着马在后面猛追着武田胜赖。
  李晓的马术依旧没什么进步,这一路的颠簸让他这个现代人饱受折磨,在他的心底早已经暗暗地将武田胜赖骂了无数遍,但又不得不无奈的继续策马追赶。没办法,这就是身为家臣的悲哀,万一武田胜赖路上不小心出个什么差池,比如马失前蹄挂了什么的,他和山本勘助的结局都只能切腹谢罪了。
  李晓仰叹一声,只好用无上的毅力,忍耐住臀部上的疼痛,继续赶下去。
  三人一路沿着信浓的山路狂奔,转过一道山口后,豁然眼前一片开朗,伊奈盆地呈现在他们眼前,盆地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颇具规模城池。
  武田胜赖一勒缰绳将战马停住,等待奔波得气喘吁吁的李晓和山本勘助赶到时。武田胜赖扬起马鞭,指着眼前的城池,又是得意,又是兴奋地言道:“你们看,这就是我的城,我胜赖的居城高远城。”
  高远城又名兜山城,位于南信浓伊奈郡,原来是诹访氏分支高远氏当主,高远赖继的居城。
  后高远赖继图谋本家的位置,正好为武田信玄利用,并作为内应,帮助武田信玄夺取诹访郡,并迫使本家当主诹访赖重(武田胜赖外公,同时又是武田信玄妹夫)兵败后自杀。其后高远赖继又再度起兵反乱,被武田家击败并自杀,高远家绝嗣,高远城则成为武田家所有。
  高远城作为出入伊奈盆地的入口,对武田家而已极其重要。天文十六年,以筑城见长的山本勘助奉武田信玄之命,协助有‘武田家猛牛之称’的大将秋山信友大规模改筑高远城,使之成为武田家在南信浓的一座坚固据点。
  作为筑城流大师,修筑过海津城,小诸城和高远城的山本勘助,一声不吭地坐在马上,用他那只独眼盯着这座自己一手设计的城池,似乎从中露出些许的自豪。李晓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在青天白云下,高远城巍然地耸立在那,而以结构和外观上来看高远城应该是一座平山城。
  所谓的平山城,是介于修筑于山上的山城与建于平地的平城之间。平山城的整体构造,是以一座山丘或小山为主体而修建的城郭。要知道日本的城池,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作用只需保护大名或者城主一家人就可以了,其他老百姓什么的都不用管,所以规模都不大。
  日本早期的城池多是山城,修筑在易守难攻的山上,凭艰险的地形死守。不过山城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交通不便,部队机动力受限,二来在城下町的发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
  而平城建于平地之上,尽管交通方便,但防御力和守备力都比较欠缺一点,相对之下平山城也算糅合了这两种城池的优点,比较能兼顾城下町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作为军事上守备的需要。
  “我们先进去吧,就不必等那些慢吞吞的随从了。”武田胜赖看来急于接管自己的领地,所以显得有点急不可待。反正这是武田家的心腹地界,附近也没有什么怀有不良居心的分子活动,应该不会出什么危险。
  李晓和山本勘助两人对望一眼,都同意了武田胜赖的举动。
  三人一路缓缓地走向高远城的城下町,由于时日尚早,一路都上可以见到去城下町采买或者贩卖货物的农民。
  武田胜赖,李晓三人穿着领口用长绳打结的水干,并骑着高头大马,一看就知道是属于高级武士范畴。而李晓看见一路上,三人骑马经过的地方,信浓的百姓都避让在道路一旁,躬身或者跪拜在一边,恭敬等待他们经过。
  一直到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武士就一直享受这种特权待遇,不仅如此,武士还可以随便拔刀斩杀平民的,而不用负任何责任。
  任何人骑在高高的马上,俯视着这些平民百姓时,都自然而然有一种优越感产生。武田胜赖,山本勘助都对此习以为常。
  不久三人一行就进入了高远城的城下町,武田胜赖这时又突然改变主意,暂时不进高远城接任城主了,反而打算在城下町找个地方先喝上几杯再去。
  面对于武田胜赖的一再任性,连武田信玄本人都敢直言进谏的山本勘助,一瞬间板下面孔。而李晓此刻心底却是巴不得同意,否则他的屁股真要被战马颠成四瓣了。
  形势是二比一,武田胜赖加李晓两票,引得山本勘助一脸不快,不知心底是否已将李晓划分为佞臣一类了。
  三人找了家‘旅笼’栓好马匹后,三人随即问老板要了一大壶的清酒,然后拿个小碟子盛酒慢慢喝。
  这时候日本清酒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李晓虽不好酒,但这时候口干舌燥,几口清酒下肚感觉却也不错。
  旅笼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旅店,不仅提供住宿还有伙食,其中除了走南闯北的旅人之外,还有不少浪人武士居住其中。
  旅人们将各地的见闻和战事,通过如此喝酒闲聊的方式传递出去,武士足不出户都可以凭此来增长见闻,了解天下大势,四方出色大名,然后决定自己出仕何方,把握未来的前途和方向。
  李晓,武田胜赖他们边喝酒边在此听闻旅人们讲述各种异地见闻,但讲述最多的还是前不久发生了那场武田家对上杉家,在日本历史上空前惨烈的川中岛合战。
第十八章
武士尊严
  “再说军师山本勘助向信玄公献上啄木鸟战术后,信玄公决定采纳他的意见,将军势分为两部,一路为别动队夜袭上杉谦信本阵,一路为作为本队列阵于八幡原。不过这一计策却被上杉谦信本人识破,据说他从武田军炊烟变化中探知……”
  正当这旅人说的津津有味时,一旁一名浪人武士打断说道:“正是,谦信公是战神毗沙门天的化身,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山本勘助的计谋如何能够瞒过他。”
  旅人被武士的话打断,讪讪一笑,却也不敢反驳,笑着说道:“应该如这位武士大人所说,总之武田军的战略一开始就被识破了。”
  李晓将一口清酒咽下,偷眼了一下山本勘助的表情,只见他的双手紧紧按在盘坐的双膝上,独目中迫出骇人的目光,然后举起酒杯大口一饮而尽,然后重重丢在酒桌上。
  历史上山本勘助因为啄木鸟战术被识破,自杀般冲阵阵亡。现在因为李晓出现改变了历史,事实上因为李晓的干预,武田军在川中岛合战上的伤亡比历史上还小了一些。
  但现在看来山本勘助还没有将这件事放下,恐怕会一直成为他的一个心结存在。
  “然后呢?”
  旅居之中的众浪人武士都想继续听下去,纷纷出言追问。旅人继续将话题扯下去,中间不免得添油加醋几分,言辞中的不无夸大的地方。这些令参与过川中岛合战的武田胜赖,李晓三人听得都不由摇头。
  “当武田军和上杉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谦信公骑着战马‘毛生放月’,挥舞名刀‘顺庆长光’,朝武田家本阵杀去。当时信玄公身旁没人护卫,甚至连将太刀拔出的时间也没有,眼见谦信公朝自己杀来。”
  听到这一幕,李晓顿时竖长了耳朵,不由出口也学其他浪人一起,问道:“然后呢?”
  李晓这一开口说话,立即感觉到数道目光打量到自己身上,不过对方见自己一身武士打扮,衣服上印有武田菱的家纹,也就不再于他对视下去。
  那旅人讨好般地朝李晓一笑,接着说道:“回大人的话,当然信玄公当时是异常镇定,他举起手中的军配,挡住了谦信公劈来的三刀。正好武田军的武士赶来救援。这时两位名将惺惺相惜,相视而笑,谦信公打马而去,没有再砍第四刀。”
  李晓听得瞠目结舌,心底大骂,尼玛,我的出场镜头,难道被导演剪掉了吗?李晓郁闷不已,还好武田胜赖理解李晓的心情,亲自帮他斟了一杯酒表示安慰。
  当今川义元死后,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被当世并认为,最有资格上洛,并取代幕府将军,结束这乱世的两位强力大名。
  两人的四次川中岛合战,一度被认为决定日本战国未来走向的决定性战事。可惜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一直以不分胜负为结局。即使最激烈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将士伤亡无数,两位总大将都亲自上阵,拔刀对砍了,两方仍没有分出个胜负来。
  旅人话音一落,旅居内的武士们纷纷赞叹起,这一幕留给他们无数的想象。他们关注的更多是过程而并非结果,口中津津乐道的是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的一骑讨,两人一辈子对手之间,彼此英雄惜英雄的豪情。
  如此他们看来更符合武士的精神。
  不过这种心情李晓是无法了解的,谁叫自己是小虾米呢,川中岛合战,人们会记得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武田信繁,山本勘助,马场信房这一系列名字,却不会有人记得自己一个没有名望的低级武士。
  TMD,总一天我要出人头地,封他个百万石。李晓用中文大骂一声。
  在众人诧异目光中,武田胜赖,李晓三人一行走出了大门。武田胜赖显然心情不错,多喝了几杯酒,走路有些晕晕乎乎的,一时不留意,正好从一名依偎在火塘附近休息的浪人武士的武士刀上跨过。
  武士刀有武士的灵魂之说,平民是不可以配武士刀(太刀),但可以佩肋差。但凡武士都极为珍视自己的武士刀,以刀为自己的荣耀,触碰武士的刀鞘,会被视为极度的不礼貌。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边,而且刀佩带左面。这样即使两个武士在狭巷相遇,他们的刀鞘也不会互相碰触。武士到人家中探访,也会先在玄关把刀解开,然后用右手提着,再进入屋内。用左手提刀进入屋户表示可以随时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现。
  而武田胜赖从对方武士刀上跨过,在视刀为主人身体一部分的武士看来,跨过手中的刀就是跨过自己的身体,这是对主人本身的极大不敬和侮辱。
  于是乎这名浪人武士勃然大怒,并且对方不是一个人,还有三个同伙。这四人纷纷将武士刀拔出了一半,堵住旅屋的门口,将武田胜赖,李晓三人围住要讨一个说法。
  双方争执了一会,这些浪人武士口口声声武田胜赖侮辱了对方武士的气节,要对方用金钱作出赔偿。而武田胜赖心高气傲,讽刺说原来武士的气节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两边越谈越不拢,各自将武士刀拔出,李晓和山本勘助两人一左一右将武田胜赖护在身后。实际上李晓对山本勘助这位拐脚独眼的残疾人,能提供的战力不抱有什么指望,眼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了。
  想到这里,李晓忍不住心底破口大骂,这武田胜赖怎么这么不安分,给我少惹点麻烦会死啊。
  眼见就要动手,这时这几个人低声说了一番,原来是担心在武田家的地盘,惹到武田家的人不好收拾,要速战速决的意思。
  李晓那会给他们机会,当下先发制人,抽刀出鞘,双手交叉握住刀柄,然后双脚拔地而起,朝当面一人重重地挥刀劈去。眼前的浪人武士仓促之间举刀格挡,却被李晓这全力一击,一刀劈得倒飞出去。
  这人带着武士刀摔出了三四米远,碰地一声撞在酒桌上,然后手腕腿脚被粉碎的酒瓶碎片割得鲜血淋漓。
  李晓这一出手,旅居里所有人都看愣住了。虽然李晓在他们眼底身形魁梧,远远地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平均身高,但是他这转手之间就将一名浪人武士给砍飞,这种腕力和臂力也是太可怕了。
  其实李晓手上这把太刀是经过特制的,与同时代的武士刀相比,李晓手中的太刀大大加厚了刀刃的厚度,尽管降低了锋利度,这样使得刀身更重,更符合他依靠身高臂长,还有力量的优势,进行大开大合的打法。
  毕竟他所精通的只有枪术,而于刀法并不擅长,若与这个时代的日本武士比拼刀法的技巧,那无疑是找死。这样看起来颇为蛮力的打法,实际上更符合他的风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