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571

  而师冈一羽亦然在旁言道:“大人,确实不易提拔,这样会使得本家位序错乱的。”
  “好吧,”李晓从师冈一羽手里接过武士刀,然后言道,“日后等你为我立下了大功,再提拔为武士不迟,现在就追随我身边吧。”
  “喔!”
  虎定兴奋地答应一声,这一次他不仅没死,反而成为领主大人随侍,虽现在不是武士,但领主大人承诺过他,只要让他立下功劳,就提拔为武士。
  这一切令虎定有种恍然一梦的感觉,仿佛生活在不真实之中。
  李晓谢绝又八郎挽留招待的请求,走出了他的大屋。
  村子外面又拥聚了大批的百姓,显然他们都是在等待屋子里的消息。
  李晓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扫视过众人,然后大声言道:“百姓们,我是这里的新地头李晓,我出身自明国。大家的难处我已经明白了,所以今年的税赋延迟秋收后再交纳,并且减半。”
  李晓话音一落,无数百姓都是兴奋激动起来,纷纷拜下感谢李晓的恩德。
  李晓继续言道:“不过本家的主公,命令我在此筑城,筑城一事,必须用到大家。所以大家必须要参加,我也不会亏待你们,服普请役的每名百姓一律每人每日两份扶持米。”
  李晓话音这么一落,在场百姓激动之情,更胜于方才。
  以往服普请役时,领主哪里还会给扶持米的,每次去还都是自己的吃喝,还是自携干粮的。
  李晓这相对宅心仁厚之举顿时赢的了领民们的拥护,而虎定更感觉自己没有跟错了人。
  但对于李晓而言,修筑神冈城才是第一要务,现在是七月,神冈城必须十月大雪到来前筑成,否则到时候天气一恶劣,根本没办法修筑,只能拖延至来年。
  而等到明年开春,积雪融化,山道可以通行时,武田家就会将囤积在安昙郡的军粮,源源不断从山道上到神冈城囤储。
  因为大雪的缘故,飞驒国用兵的时间就是那么半年,这一拖延,无疑更关键的是推迟了,武田军攻打飞驒国的用兵时间。
  筑城年一旦拖延到明年,正违背了武田信玄下达的期限。
  所以对于李晓而言,无论如何,要在今年十月之前将神冈城建好。
  不过相对于天气,人手各方面的考量,李晓更担心的是姊小路家的干扰。
  从姊小路家的考虑,他们绝不会容许武田家在他们家门口,建起这样一座攻击的前沿城市,而江马家的态度很明了了,不给李晓添乱就好了,更不可能来给李晓帮忙。
  所以李晓必须先在本地打好根本,并在此招募一支人马,加强自己的常备军势。
  否则凭着现在区区一百人,根本不足以抵御姊小路家的袭扰。
  因此这个虎定,就是李晓考虑笼络当地势力的一步,只有笼络了当地势力,才能牢牢在当地扎根,否则怎么样而言李晓都是外人者,对姊小路家的来袭没有很好的办法。
  在得到有山之村的百姓支持后,李晓就直接向又八郎,虎定言明要在,自己的领地内招募一支一百规模的常备。
  如果是像之前与河上家之战,那般的精锐掷矛手,是有多少要多少。
  作为常备军势,李晓依旧开出的是年俸七贯,加两份扶持米的待遇。这一俸禄对于一贯贫穷的飞驒百姓而言,简直是一份高薪。
  李晓本来以为又八郎,虎定会为此高兴不已,但谁知又八郎,虎定两人的脸上却露出了为难之色。
  李晓诧异之下一问才明白了情由。
  原来不是他们让村里的伐木人担任李晓的常备,而是那些掷矛手的身份,是贱民。
  在公元4—7世纪时,飞驒对于当时的大和朝廷而言,还是偏远贫瘠之地,所以就成了贬官和犯人流放之地。
  其中很多人贬为贱籍,他们也就是当时社会最低层的贱民,身份比之普通百姓还要低一等。
  贱民也有贱民的用途,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佛国,所以一般人,就是普通百姓也不从事屠宰和制革业,这一行业也只有贱民才能从业。
  对于当时武士而言,他们虽普通不吃肉,但是皮革却可以拿来作鞍做铠甲,所以这也是贱民的需求。
  而飞驒国的伐木人,就被朝廷罢黜流放,世代为贱籍。
  作为贱籍,他们平日没有顾及,但可以上山打猎,并以为食肉为胜,特别飞驒又盛产野熊,熊肉,熊掌更是有营养之物。
  正是他们饮食不缺,又每日伐木,所以身体格外健壮,远远超过这个时代每日两餐不饱,并且整日吃素的普通百姓。
  但是尽管如此,因为平日他们的身份之低微,连普通百姓都不如,所以大名是不会将他们招募为足轻的。
  这次河上家破釜沉舟决心反叛,所以到处拼凑军势,因此破例征募有山之村的伐木人,作为掷矛手的奇兵。
  而这支奇兵就在与李晓的武田军常备交锋中,用投杀掷矛的方式,建立了大功。
  在又八郎,虎定的思维里,觉得李晓会嫌弃他们贱民的身份,所以不会征召他们为常备。
  但偏偏在李晓这个现代人思维之中,就恰恰没有这个考虑。
第一百六十五章
神冈筑城
  李晓成功笼络后当地百姓的民心后,向四乡里发出的普请役也有了回应了。
  一共有三百名民夫响应李晓的招募来到筑城地服役。并且据估计秋收结束后,各村还会抽出三百民夫来加入。
  这对于李晓领内三千多人口而言,算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
  这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激励,一日两份扶持米的对于每日吃不饱的百姓而言,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反正李晓并没有想建多大的规模的城,三百人对于李晓现在而言已经初步够用了。
  人手招募足够后,接下来对于李晓最大的难题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工期,现在已经是七月底了,也就是说李晓要力争二个月内将神冈城完工,这必须要李晓现在开始就要紧赶慢赶才行。
  而第二个难题,就是姊小路家可能的袭扰,眼下李晓招募了飞驒国伐木人后,手下两百常备已组建完毕,若姊小路家出动上百两百的小规模军力来攻,绝对可以抵挡。
  若出动大几百,甚至近千军势,以李晓的当前的两百常备抵御却有点吃力。
  但姊小路军若出动大规模的军势,肯定要进行领内农兵的动员,这绝对瞒不过李晓安插在姊小路家领地内,专门刺探情报横谷幸重的忍者众。
  到时李晓也有足够时间准备,并且也可以在领内,临时动员两到三百农兵协助防御。
  不过对于贫瘠的飞驒而言,李晓的两百常备,差不多已是现在五千石土地上最大可承载的常备兵力了。若再招募两百常备,也就意味着要有两百人脱产,以李晓现在手头上的军粮根本供应不起他们。
  李晓一面让岛胜猛加快训练自己的常备,在训练同时,随时提防姊小路家可能的破坏。
  同时李晓也让横谷幸重睁开眼睛,除了盯紧姊小路家的一举一动外,同时也预防姊小路家可能也会招募忍者潜伏进来,放火破坏。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晓开始了他的筑城大业。
  首先是筑城材料的选择上,李晓就选自高原川的上游原始森林内原木,这里的原木特别粗大耐用,特别适合于筑城。
  所以李晓效仿木下藤吉郎,筑墨俣一夜城的办法,先命伐木工先将木头砍伐后,再将木头改成木筏顺流直下,运抵高原川下游的筑城地,再由人将木头捞起,进行加工,并统一制成三间半或两间半长的木板,然后用人托运至筑城的台地。
  而建筑城下町的木板则就近由附近山林砍伐,因为城下町建筑在台地下,所以并不需托运上山。
  城下町李晓未来是想,如果可以夺取江马家神冈银山,这个城下町,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转运集散地使用。
  城下町现在位置所以选的距离神冈城稍远,差不多有半里地这样,直接就位于高原川的岸边。
  之所以选择在高原町岸边,李晓设想,若将高原川的河道改进一下,可以直接用船,从神冈矿山上,将矿石运到这城下町,然后再转手卖出去。
  但现在一切都尚未就绪,李晓只能将城下町先作为武士屋敷使用。
  当然现在,李晓还搭盖了许多临时简易房,来作为筑城的民夫居住。
  除了民夫参与筑城之外,李晓还专门去木工座雇佣本地大大有名的飞驒之匠。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飞驒之匠从养老年间就参与京城,佛寺的建设,参与修筑一个区区神冈城,自然不再话下。
  当然在修筑城池主建筑物前,李晓必须先准备的防御工事,以备万一。
  首先在城池之外的台地上开挖了一道三米深,两米宽的堀切,堀切底部埋上倒插竹枪。
  而第二道防御是做成防马栅。
  李晓将防马栅做成了两道,一道是位于堀切边沿,作成四五度角斜向上,增加敌军从堀切攀爬的难度。
  第二道防马栅才是真正向上直立的。
  作为神冈城的外围防御,堀切,防马栅必须提前经营,因为天守阁,外郭曲轮费时日久,没有这么快建好。
  万一姊小路家来袭,凭借着堀切,防马栅,李晓也可以用两百常备抵御一阵。
  堀切,防马栅,只用了两日就做好了,有了这两道防御体系,李晓总算对自己现在的安全有了一点底气。
  接下来就是城池的主建筑物设计了,这主体部分有飞驒之匠参与设计,施工,民夫们负责打下手。
  当时神冈城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囤积军粮,所以相应保护军粮囤积地,就是第一要务。不过李晓同时考虑,这神冈城是将来护翼,神冈银山的一座重要城市,所以在设计上还是颇费了一番考量的。
  所以李晓将军粮仓库,就设置在本丸的边上,四周用曲轮隔起,作为一个单独的空间,还有箭橹提供防护,将其命名为神守丸。
  神守丸和本丸都位于台地的最高侧,可居高临下观察附近的态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