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校对)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802

  “上面怎么说?”郭泰来比较关心的是上面的意见。毕竟这一下子暴露出来这么大的身家,比明面上的首富多出好几倍,会有各种问题,也会有许多人跳出来提许多种意见。
  “看你的意思。”赵晏晏笑着说道:“你想公开,那就公开。你还想做隐形富翁,那就继续做隐形富翁。反正是某个投资公司持股,又不是你私人。”
第1739章
额外的订单(下)
  让郭泰来自由选择,那当然是选择继续做隐形富翁。反正该知道的人知道就行,不该知道的人,就不用知道的那么清楚,网络上现在的这种真真假假参半的情况正好,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回家自然有回家的幸福,赵晏晏难得的有一天的时间全程陪着郭泰来,美其名曰技术交流。反正郭泰来随时能拿出一批东西来交差,谁也没话说。
  “胖子,褚将军和王主任等的有点着急,你什么时候去谈谈?”在家里,在卧室里,在床上,在郭泰来的怀里,赵晏晏把两位领导的意思转达了一下,询问胖子的时间。
  郭泰来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设计公司那边没一点动静,大游艇的订单也没有一点推动,褚将军倒是一点都不急,按部就班的下达行政命令,在各个造船厂抽调精兵强将,安排的有条不紊。
  总装这边毕竟都是军工企业,有些时候的协调很容易,一纸调令下达,令行禁止,很快人员和团队就组织到位了。但王主任那边却没这么轻松。
  虽说下属的造船厂都是国营大厂,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是上级单位,但是协调起来却没那么轻松。都是自负盈亏的有盈利指标的大厂,没有确切的订单下来就要抽调人手,着实的不容易。
  特别是在谷歌没上市之前,不光是军工企业对郭泰来有没有钱造船有疑虑,连这些造民船的企业也有着同样的疑虑。王主任这边和郭泰来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虽说有海哥的关系,但海哥也不会把郭泰来真正的财务状况告诉他,只是告诉他胖子肯定有钱,这都已经算是私人关系非常好了。
  可是王主任相信没用,下面的那些企业不信啊!你说有就有?到时候订单砸手里,这个责任谁来背?总之,不看到真金白银,肯定是不会动手的,这叫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些精明的家伙,把王主任给气的,早知道自己就不出这个头了,辛辛苦苦帮着你们这班家伙从总装那边抢订单,结果就是这么回报的?可生气归生气,那帮家伙一个个滑不留手,愣是让你找不到一点原则性的错误,人家就是拖,你有什么办法?
  虽说上面重视,肯定会有所保障,可最大的问题是郭泰来是私人,国家可能为一个私人兜底吗?还是为了一艘奢侈品游艇,这绝不可能。另外,银行那边的反应也让那些造船厂心生疑虑。
  谁能想到就这几天,谷歌上市了。夸嚓,一个大消息爆了,人家有钱,还是好几十亿美金,这下几个大厂的领导急了,赶紧找王主任,开始疯抢大游艇的订单。八亿美金现金,虽然是抽调团队都能沾光,但具体落在谁家肯定是谁家主导啊!
  这下轮到王主任抖起来了,你们这些家伙,牵着不走打着走,早让你们准备的时候你们干嘛去了?挨个训斥一遍之后,王主任也不免有些担忧。郭泰来这一走这么多天,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不是英国人已经放行了吗?怎么还没有开始造船的打算?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郭泰来在表达一点点小小的不满。国内的事情,真当郭泰来会不知道吗?但有些事情既然没闹到郭泰来面前,内部解决了,那郭泰来也就没有发作的理由。不过,稍微拖一拖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理由很充分,比如刚刚确定了燃气轮机最精确的尺寸,设计公司还在修改完善最后的设计等等。总装褚将军这里其实还是稳坐钓鱼台的,但王主任那边,就稍显有点急。无论如何,怎么也得先把合同确定下来,然后开始准备工作啊!各种物料采购,各部分分段建造,各种团队磨合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确定的章程才能进行啊!
  “那就周一吧!”郭泰来也没有再多撑着,给了师姐一个确切的时间。
  有时候郭泰来就愿意和军工系统合作,比如上次六颗通讯卫星,上面可是一句废话没有,哪有人跳出来质疑有没有钱的说法?但上次全都是自己国内的技术,一切都好办,这次有国外的燃气轮机,还有诸多限制条件,直接和军工企业合作就有点不合适,可一牵扯到民用企业,就有很多扯皮的事情。说到底,其实还是郭泰来的私人身份,和高高在上的国企老爷们不对等。
  今天周六,家里休息了两天,周一的时候,郭泰来再次见到了褚将军和王主任。两人也没让郭泰来多跑,就在正义坊科技的会议室,好过两边还要扯皮去哪家单位。
  “三台MT30燃气轮机的合同。”郭泰来向两人展示了和罗罗的购买合同,看着双方的签字,褚将军和王主任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确定了。
  “这是我那艘游艇的全部的设计方案,需要承包商根据设计方案做出详细的预算方案,最终确定合同。”设计团队早就有过备份方案,所以一确定了最终动力方案和确切尺寸重量数据之后,就在这十几天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最后的设计工作,拿出了正式的设计方案。直到此刻,郭泰来才算是真正将完整的设计方案拿了出来。
  “我们尽快完成!”王主任总算是拿到了定心丸,开心的接过了方案。
  “褚叔叔,我能多加一个订单吗?”交代完了超级大游艇的事情,郭泰来转向了褚将军问道。
  “当然!”褚将军可是知道郭泰来的财务状况的,毫不犹豫的点头:“要加什么订单?”
  赵晏晏知道郭泰来要造一艘补给船,但是并没有向上级汇报,所以褚将军并不是很清楚。郭泰来那个时候是忽然兴起,没有完全确定,这也是谨慎的表现。
  “我买了三台燃气轮机。”郭泰来笑着回答道:“两台用在超级游艇上,另外一台做备份也是浪费,我想要用在一艘大型补给船上,至少万吨级起,负责对我的游艇进行海上补给。要求可以在行进中不低于二十五节的情况下双舷补给,整体风格和游艇风格一致,从设计到制造承包。尽量不更改目前的游艇设计,非改不可的话也需要协调。这活接吗?”
  “接!”褚将军直接惊喜万分的站了起来,双目放光,大声的答应道:“这活我们接了!”
第1740章
设计团队的新任务(上)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行进中不低于二十五节的情况下双舷补给,就足以让褚将军动容了。
  万吨级的大船,而且还是补给一艘长达二百多米的超级大游艇,这要是研制成功,直接就是一艘小型航母的补给功能啊!而且还是在备战状况下的补给。
  现在国内正在把瓦良格号翻新改造,资金大头肯定集中在航母本身上,还没有多余的资金来研究补给舰的技术。郭泰来这里直接提出让褚将军这边负责进行补给船的设计和制造,这分明就是用郭泰来的资金先完成一部分先导研究,到时候这些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就可以直接用在航母编队当中。
  或许胖子的补给船和航母的补给船还有很大区别,胖子只需要补充水电油还有生活物资,航母的则还需要补充更多的武器弹药设备等,但作为先期研究来说,这些都是基本技术。
  这种好事,褚将军会不答应?至于说郭泰来要求的风格一致之类的,那就更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无非就是参考超级大游艇的设计风格,照猫画虎的设计嘛!国内做这个不要太拿手。而且补给船,又不需要多么的奢华和亮丽,外观风格一致就行。
  至于说郭泰来要求的不低于二十五节的航速,一台MT30接近五万马力的大功率,推动一艘万吨的“小船”简直轻而易举啊!完全不是问题!
  可以说,从这艘大游艇到新提出的这艘补给船,全都是郭泰来在利用自己的“奢侈享受”的名义,为国内完善一部分相关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增加设计制造的经验。
  褚将军要是连这都看不明白,他就做不到将军的职位。
  胖子终究还是胖子,从来没有让支持和期待他的人失望过。
  价格郭泰来都没有提,相信褚将军这边也不可能会狮子大开口。总归还会先做一个计划和预算,然后再围绕这个计划和预算确定委托合同。
  为什么直接交给褚将军,是因为郭泰来的设计公司其实并没有特别高明的船舶设计师。潜艇设计专家有,大船的设计师也勉强可以,但是补给船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就有一些困难了,还是交给一些船舶设计院更专业。
  游艇设计方案可能的更改会有,但绝不会大。本来游艇的设计就有靠岸双舷补给的接口,现在只是变成行进中补给,接口变化问题不大,主要还是看补给船的技术。
  王主任在旁边一句话都没接茬。虽然一艘万吨级的补给船也很让人动心,这东西按照用途来说同样是民用船只,可是他也不是傻子,这么明显的用途能想不出来?这方面要是还争的话,估计褚将军能和他急。反正一艘大游艇已经能让好多人几年内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了,还是不要贪心不足。
  “另外,楚叔叔,王叔叔,MT30燃气轮机的交付是有时间线的,到时候交付之后直接安装,还是不要想着其他的东西。”说完订单的事情,郭泰来不忘记提醒两人:“交付和安装过程会有人全程监督,没有必要落人口实,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郭泰来既然答应了罗罗方面遵循他们的要求和规范,那就一定要做到。之所以和两人提到这些,就是怕有些痴迷的技术专家们到时候忍不住。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没必要,还可能会造成后面无法解释的误会,合作也无法持续,得不偿失还要落人口实,所以提前打好招呼,免得到时候出状况。
  “这么好的燃气轮机,不研究一下,真的可惜啊!”很明显,王主任本人就是打着这种心思的。听到郭泰来的提醒,还是有些不甘的样子。
  “按胖子说的去做!”褚将军却是知道的更多,心里明镜一般,不过却不会告诉王主任一句,只是提醒了一句:“到时候军方的团队也会协助监督,不要落人口实。”
  军方也是这样的表态,让王主任很惊讶。他还以为军方会和他想法一样,到时候找机会研究一番呢,结果竟然毫不通融?军方转性了?
  既然郭泰来和军方都是这种态度,那王主任也不会坚持什么。反正两台燃气轮机到年底才会交付,剩下的一台是明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说不定到时候因为有郭泰来这个良好的合作开头,MT30对华夏民用就放开了呢?谁知道?
  不管怎么说,郭泰来的超级大游艇总算是开始了正常的招标建造流程,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在王主任和褚将军的协调下,几个船厂抽调的精兵强将也都集中在一个造船厂开始磨合并做先期准备,只等开工了。
  交付了老板的超级大游艇的设计任务,设计公司的游艇项目组除了一批必备的设计和监理人员,其他的就可以解散了。不过大家谁也没下岗,老板的又一个任务发了过来。
  看到任务描述的时候,几个项目组的高层就不由的苦笑起来。老板这是玩上瘾了,走在奢侈品大玩具的路上一路要走到黑了!
  这次还是潜艇,私人潜艇,不过让大家无语的是,这次的私人潜艇和上次的完全不同,上次的私人豪华潜艇只是一艘排水量三四百吨的小玩具,但这次却是一艘大家伙。
  排水量达到了六千吨的常规大潜艇,这几乎是世界各国常规潜艇当中最大号的了。谁能想到这种一提到就是军事装备的东西,老板竟然能异想天开的想要做成一艘大型私人豪华潜艇呢?
  内舱带游泳池的潜艇,就问你们谁想到过?各种奢华陈设,各种大舷窗,这东西的创意一拿出来,就让项目组的人既是惊讶,又是哭笑不得。
  “有什么想不到的?”老板在所有的项目组成员面前振振有词侃侃而谈:“上次的那个小潜艇,多小?进去只能坐着,要布置也只有一间房大小,显然不够舒适和奢华啊!这次来个大的!等我玩腻了,我的立体度假中心也就有海底大房间了!”
第1741章
设计团队的新任务(下)
  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潜艇,没有武器,完全就是把潜艇当成是一个奢侈的大游艇一样,只是能够下潜而已。里面各种布置奢华的装饰,各种令人震惊的又觉得有违常识却又能极端显示奢靡的布置,比如舱内游泳池,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到眼界大开。
  海里不能游泳吗?当然能,可是偏偏要在游艇上弄一个游泳池。这是格调,也是品味!可郭泰来这边,游艇算个什么屁?老子在潜艇里面弄个游泳池,在水下几百米的地方优哉游哉的游泳享受,见没见过?听没听说过?比你们游艇游泳池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设计公司里那些国内的设计人员,看到这个要求,首先就是觉得荒唐。可是他们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虽然内部的装饰很匪夷所思,但这却是一艘实打实的大潜艇,六千吨排水量,虽然是民用潜艇,但郭泰来还要求远超出一般潜艇的安全性,这势必能在外壳结构材料和工艺上有大突破,对于未来国内要建造的常规大型潜艇来说也是难得的经验。因此再怎么觉得不合理,他们也会努力的完成。
  其他几个国家赞助的那一批设计专家们反倒是没有像国内设计师这般觉得不可思议,反而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私人的潜艇虽然说前所未见,但是却绝对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种奢华。
  要知道,国外的一些大富豪,特别是中东的一大批狗大户,生下来就躺在美元堆里,他们的生活就似乎只剩下各种奢华的享受和别出心裁的炫富了。君不见各种在全世界作威作福的大型猫科动物比如狮子老虎什么的,在一批王子亲王什么的身边只是宠物吗?越是昂贵,越是奢侈,越是有新奇想法的玩具,他们越喜欢。
  这方面,老板似乎是掌握了精髓啊!看看之前设计的那些超跑,那些手表,几乎都是这些富豪大户们追捧的对象啊!之前那艘小潜艇,不也是这样的出发点吗?现在全世界能卖出去一百多艘,那就是明证啊!
  那还只是小潜艇,老板现在的这艘大潜艇,绝对是能让那些国王酋长都动心的大家伙啊!为什么不呢?他们可和国内的人不一样,既然老板想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有不小的市场,那他们绝对会为了老板丰厚的奖金出大力的。以前他们就是军事潜艇设计专家,现在换成一个民用的,不用考虑武器不用考虑雷达什么的,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至于说老板要求的极高的安全性,这也太正常了。水下几百米,要是不能保证安全性的话谁会买?有钱人也不是吃饱了撑的非要冒险啊?越是有钱,就越是惜命,老板要求的越高,以后的市场越好啊!
  以前设计小潜艇,说实话,这批专家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三四百吨排水量的小玩意,也值得大动干戈?以前就是大材小用,高射炮打蚊子,现在爽了,六千吨的大玩意,全世界海军最大的常规潜艇也就是这个排水量了,足够他们挥洒创意了。一个个看到老板的要求,就恨不能立刻大叫万岁然后冲出去干活了。
  剩下的就是那一批乌克兰“民工”了,他们对于老板的要求更是毫不含糊,老板好吃好喝好住的招呼着他们,比他们在乌克兰的生活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每天出门安全无比,完全不用担心会不会被路上突然出现的持枪歹徒抢劫什么的,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啊!这天堂般的生活是谁带来的?不就是老板吗?老板的要求就是他们的奋斗目标,绝无二话。
  相对而言,隔壁的直升机项目组就比较苦逼。一款直升机设计了好几年,而且还在不断的完善中。没办法,飞机申请适航证比起潜艇和游艇来说本来就要难上许多倍,而且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所以时间长是免不了的。
  不过,即便如此,郭泰来设计的那款被他自己戏称为“空中小三轮”或者“空中三蹦子”的三风扇直升机整体的研发过程还是十分的顺利,毕竟发动机是成熟可靠的发动机,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只要考虑空中的安全性和操控性就好。
  郭泰来要求的航速只是超过六百公里每小时,对于一个可以平飞的飞机来说并不高,轻而易举。最高的难度反而是三个风扇的操控性以及在起飞落地时涵道风扇的旋转以及平衡性问题。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剩下的其实就是大量的飞行测试了。这个测试过程,让国内同样在研发直升机的团队羡慕到流口水。国内的设计团队,哪有这么奢侈的飞行测试?哪怕只是直升机,每一次起降测试,上上下下恐怕也少不了数十万的费用。所以,国内的团队都是很节俭,各种问题都考虑到,稳妥解决之后才会试飞一次。
  可郭泰来的飞机,简直就是不把钱当钱一般,几乎每天都有测试飞行任务。之前还只是一架样机,在测试了足够长时间,并且满足了安全稳定要求之后,居然又造了两架,三架一起飞行,每天三架样机合计至少十五小时的飞行测试,不说飞行过程中的那些油料和损耗以及接下来的保养维护费用,光是经验丰富的试飞员每架飞机三个人轮流测试轮流感受轮流提意见,这笔费用就不是项目组能够轻松承担的。
  但这样大量的频繁测试却也有极大的好处,一方面,飞行时间越长,发现的问题才会越详细越周全,另一方面,不同的试飞员自己的经验不一样,有时候就能发现一些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发现问题越多,也越是能够促进项目组完善修改,反过来又促进了整体进度往前。
  进度快有很重要的一点原因,郭泰来这是民用飞机,在申请了各种专利之后,根本不用担心泄密什么的。反正发动机是美国成熟产品,只是独特的外观和飞行设计,完全可以大摇大摆的测试。至少现在已经在国内的最南最北甚至高原上都测试过了,产品已经接近完全成熟,只差适航证了。
  国内的适航证显然是没问题的,试飞员是郭泰来高薪招聘的国内的一批退役飞行员,测试飞行的时候,甚至还有军方人员随行记录,各种修改什么的,也都是在长河飞机制造厂这边备案,核心机密对于国家是不加密的,国内这边最多今年六月份就会拿到适航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8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