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校对)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802

  “芬恩,如果是老芬恩先生的护理的话,我无能为力。”郭泰来面对小芬恩这么殷勤的邀请,十分感谢,但见面的时候也只能摊手表示无奈:“我在美国没有行医执照,除非他去瑞士,或者英国意大利随便哪个国家。你也知道我的那个执业医师证书是怎么回事,你们国内这个罪名比较严重,我还是不冒险了。”
  “放心,不是找你护理。”小芬恩也知道郭泰来为什么在美国这么小心翼翼,赶紧笑着解释:“是另一件事情,嗯,可能和你的加工技艺有关。”
  “加工?”郭泰来一听,顿时间来了兴趣,刚刚在英国接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加工,美国这边也要下订单?这次会是什么订单?
  “你知道哈勃望远镜吗?”小芬恩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郭泰来道。
  哈勃望远镜这么出名,郭泰来能不知道吗?小芬恩一说哈勃望远镜,郭泰来就知道关注的重点是在哪里了。
  “1990年发射的太空望远镜。”郭泰来飞快地说道:“两个双曲面反射镜组成,一个是口径2.4米的主镜,另一个是装在主镜前约4.5米处的副镜,口径0.3米。它的镜子在抛光后的准确性达到可见光波长的二分之一,大约30纳米。镜子的抛光从1979年开始持续到1981年5月,抛光的进度严重落后并且超过了预算,为此不得不几次延后发射日期。”
  听着郭泰来如数家珍的介绍,小芬恩忍不住苦笑起来,本来是他打算介绍的,结果被介绍的比他知道的还详细。
  “那你知道斯巴鲁望远镜吗?”小芬恩又问了一句。
  “知道!”郭泰来微笑着回答了一句:“斯巴鲁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亦称为昴星望远镜,是日本国家天文台在美国夏威夷建造的8.2米口径光学望远镜,以著名的疏散星团昴星团命名。”
  停顿了一下,郭泰来喝了一口咖啡之后,才接着说道:“SUBARU望远镜的主镜直径为8.2米,焦距15米,是世界最大的单镜面望远镜。由于采用了薄镜面技术,厚度只有20厘米,镜面经过精细抛光,误差不超过14纳米。我说的对吗?”
  “对!”小芬恩佩服万分的冲郭泰来竖起了大拇指:“完全正确,而且很显然,你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
  “你提示过我加工方面的。”郭泰来谦虚的笑了笑:“两个高精度望远镜,加工难度最大的就是镜片了。难道你找我还会有别的可能?”
  “好吧!”小芬恩不再卖关子,冲着郭泰来问道:“如果是你手工制造的话,这种精度的镜片能加工吗?”
  能加工吗?郭泰来自己内心深处肯定觉得没问题,但是不能直接这么说。美国人对他的加工能力实际上很忌惮的,之前甚至有人为了这个而暗杀他。也就是郭泰来展现出在护理上的超强手法之后,那些财阀才老实了一点。但忌惮依旧还是忌惮的。
  “如果哈勃望远镜的镜片的话,肯定没有问题。”郭泰来闭着眼睛琢磨了一会,才开口道:“毕竟直径小,只有2.4米,而且精度相对低,只要做到30纳米就可以。斯巴鲁望远镜有难度,直径8.2米的大镜子,而且误差不能超过14纳米。你知道的,我是手工打磨,这么高的要求,恐怕需要的时间会很长。”
  “如果能做的出来,未必不能考虑啊!”小芬恩认真地问道:“如果是你做的话,你估计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两年到三年,可能会更长。”郭泰来再次考虑了一下之后才回答道:“只能长不能短。每次动手我都要十分的小心,必须要长时间的保持稳定的心理和动作,否则一旦失误,整片镜子就会全毁。这是地狱级别的挑战!”
  “感兴趣吗?”小芬恩只是笑了笑问道。
  “说实话吗?”郭泰来看了一眼小芬恩。
  小芬恩笑着点了点头,当然要听实话了。
  “非常感兴趣!”郭泰来毫不掩饰自己目光中射出来的野心光芒。
  “那你知道大麦哲伦望远镜计划吗?”小芬恩慢条斯理的问出了这个问题。
第1522章
他会答应的(上)
  大麦哲伦望远镜(Giant
Magellan
Telescope,缩写为GMT),又称巨型麦哲伦望远镜,是计划在2022年投入使用的地基极端巨大望远镜,将在智利的拉斯卡姆帕纳斯天文台(Las
Campanas
Observatory)建成。
  GMT由美国的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等8个单位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建造,等效口径21.4米的主镜由7块直径8.4米的子镜组成,预算造价6.25亿美元,综合解像力相当于约25米的单一主镜,功能是目前最大光学望远镜的4.5倍,成像清晰度将达到哈勃太空望远镜的10倍。
  大麦哲伦的镜片直径刷新世界纪录,成为单一镜片望远镜中直径最大的望远镜,要求加工精度必须低于20纳米,精度越高越好。
  如果这项计划成功,不说观察成像清晰度什么的,只说镜片的制造技术,就将彻底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境界。
  “GMT计划已经开始实施,镜片也开始进行试生产。”小芬恩介绍了一番情况之后,才冲郭泰来说道:“七块镜子,计划每一块用四年的时间来打磨抛光。”
  “或许差不多,可能四年时间还不够。”郭泰来点头道,加工方面他绝对有发言权,判断力也足够出色。
  根据郭泰来在未来梦境中所知,计划是每四年打造一块镜子,可是实际开始制造之后,第一面镜子就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第二面镜子冒着摧毁的风险赶制,2012年1月开始生产,直到2019年才制作完成。
  正如郭泰来所言,这根本就是地狱难度。
  “镜胚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够熔炼旋转成型,当镜子成形后,炉子和镜片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慢慢恢复到室温。”小芬恩也没说多少细节,估计他最多也就是记住了镜子冷却需要三个月时间。
  这么大直径的镜片,要求精度这么高,镜片里面必须没有任何的瑕疵气泡,光是这个镜胚就需要九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但这很正常。
  “G,有兴趣加入这个计划吗?”小芬恩冲着郭泰来问道:“你的打磨手法,可能会成为镜子制作的关键。”
  “我考虑考虑。”郭泰来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表示先考虑一下。
  八米四的大直径,这实际上就没有什么高精度的加工设备能够一次性的加工这么大的镜片,只有高精度磨床一点一点的打磨抛光。LODTM的确是可以制作光学零部件,但是加工的工件尺寸是有限制的。国内的LODTM虽然经过郭泰来的改良,但最大也只是能加工直径两米的工件,再大就不可能了。现在要做的,可是八米四的大直径高精度镜片,LODTM想都不要想。
  不用说加工的设备,恐怕就连测量都是很麻烦的事情。直接在镜片上固然可以一点一点的测量,但是最终还是要建造一个测试塔来用光学测量校正,复杂的一塌糊涂。
  当然,还有一点,因为加工制造难度高,所以每一面镜子的造价,可能都要超过两千万美元。如果去掉制作镜子的原材料和加工镜片的九个月的过程,剩下的抛光打磨费用恐怕要少一小半。剩下一大半差不多一千多万美元,分布在制造的三四年之内,每年的费用也就是两三百万美元而已,撑死四百万美元。为了一年三四百万美元,搭进去自己好几年的时间,这事情到底值不值?
  “G,如果你加入的话,你可推荐一个合作单位加入计划中。”小芬恩当然知道郭泰来不会考虑加工费用的问题,所以直接提了一个更让郭泰来动心的条件。
  “我需要考虑考虑。”郭泰来一边说着,一边仿佛手痒一般的曲张着手指。
  这个动作被小芬恩看在眼中,记在心上。
  小芬恩也没有逼着郭泰来马上表态,只是笑了笑说道:“你慢慢考虑,考虑好以后打我电话就好。”
  两人分别的时候,郭泰来好像还在琢磨之中,但手指下意识的曲张着,也说明郭泰来的确是有些手痒。
  回到自己的住处,小芬恩第一时间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描述了今天两人交流的细节,特别是在最后郭泰来一边琢磨一边动手指的情形,描述的很详细。
  “他会答应的。”听完小芬恩的研究,老芬恩哈哈一笑,给出了一个结论。
  “为什么?”小芬恩不解的问道。今天的会谈是父亲安排的,让他特别注意一下郭泰来的表现也是父亲交代的,很多事情小芬恩都不明白。
  “你打游戏的时候打了一个最高分,但是你明显再努力几下,还可以打一个更好的分数,你会不会继续?”老芬恩笑呵呵的问道。
  “会啊!”小芬恩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G也一样。”老芬恩笑着解释道:“你看他之前在车子上的研究就能发现这一点。从开始的RX7终极版,再到帕加尼Zonda
T,再到兰博基尼Chiron,再到法拉利阿涅利,一次一次都在冲击新的记录。摩托车也是一样,终结者,还有那辆神行摩托车,每一次都在冲击新的世界纪录。从本质上说,G就是一个喜欢不断冲击不断提升的人。”
  “加工上也一样。”老芬恩接着说道:“你看他从高精度轴承一直到后来的高精度数控,大幅面超高精度绝对平面,巅峰是LODTM钻石车床,但他从未停下来对于极限的追求。说起来,我很佩服他的这种精神,但是这也是让我们十分担心的事情啊!”
  “那和我们让他加入这个计划有什么关系?”小芬恩不解的问道,但问出来之后立刻反应过来:“您的意思是,让他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然后他手工加工几年时间,把他未来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牵扯在高精度镜片的制造上?”
  “对,这样对大家都好。”芬恩先生说道:“我们既不想直接撕破脸破坏了双方的合作,又不想毁掉得到G护理的机会,这是最好的办法。让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镜片的制造上,那么他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他们本国的制造业。几片镜子加起来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到时候,他的身体和精力也不会有现在的这种巅峰状态。尽管我们无法遏制华夏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但是让他们慢一点还是能勉强做到的。”
第1523章
他会答应的(下)
  “那我们要是想要找他做护理怎么办?”小芬恩对这些不怎么看重,但他很在意找郭泰来做护理。
  “正常约他出来做护理啊!”老芬恩笑道:“给他一个理由就行,一个人始终全副精神集中在一件事情里,容易犯错误,特别是他这种高精度加工,所以需要时不时的换一换心情,缓和一下绷紧的神经。做护理和其他人交流就能做到这一点,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吗?”
  好像是这个道理啊!小芬恩好像明白了点什么:“我明白了,他喜欢的那些潜艇直升机照玩不误,但是总要顾忌镜片的交货时间,而且这种高精度要求的加工也是他喜欢的挑战,他会沉迷其中的。”
  总之,不耽搁郭泰来给大家做护理,但是其他时间又能牵扯郭泰来大多数的精力,还不耽搁郭泰来的其他爱好。比如潜艇,比如直升机,比如再设计个超跑什么的。这些东西郭泰来做的越多,那么相对来说在华夏制造业上投入的时间就越少,很好,很强大。
  小芬恩也是佩服,这样兵不血刃的解除郭泰来的威胁,比那些试图绑架或者暗杀郭泰来的手法高明上百倍。
  “是的!”老芬恩也很开心儿子能想到这些,点头赞许道:“大麦哲伦望远镜可是国际合作的大项目,钱多少先不说,到时候先把计划吹出去,直接在国际舆论上造成既成事实,华夏是个爱面子的国家,绝不会主动做出违约的事情,特别是在学术上。他想要什么条件,都满足他,无非就是增加一些合作单位,让华夏研究机构在国际上露脸。即便他最后做坏了也无所谓,也就是几百上千万美元的事情,但是能把G拖十几年,这样对大家都好!”
  “我等着G的电话。”小芬恩开心起来了。郭泰来这人不错,大家还是朋友,这样一来,立场上也没有了冲突,可以放心的做朋友了。
  郭泰来也在琢磨,最近这些事情有些反常啊!先是那个柏林计量科学研究院找上自己,加入了那个完美硅球的加工计划。现在又来一个大麦哲伦望远镜,高端天文学研究,高精度加工镜片,全都是钱不多但是名声不小的学术计划,排队找上门,这是什么意思?
  想靠这个把自己牢牢的拴在这几个项目上?算盘打的不错,但是不是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的确,八米四直径的镜片是世界纪录,加工精度高,难度也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真想要把自己几年拴在这上面,恐怕有点小觑了郭泰来自己的加工能力。
  “师姐,你怎么看?”郭泰来自己琢磨了一番,然后电话打给了师姐,和她一起商量。
  “他们肯定是有预谋的。”赵晏晏听着郭泰来的描述,立刻意识到了不对,普通接几个精加工的项目很正常,但一上来就是十几年的项目,这也太夸张了吧?难道以为别人看不出来?
  “但真的是很有挑战性。”郭泰来电话里叹道:“加工过程中,也可以完善一些我们国产的高精度磨床。国内未来也一定会建造自己的太空望远镜,也需要这方面的技术。我可以手工加工,但是未来不可能全部都是我手工加工吧?”
  “我明白你的意思。”师姐也是斟酌着说辞:“但是,加起来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这实在是太……”
  “师姐!”郭泰来笑了起来:“你忘记了,我现在加工的时候,可以不用自己动手的。”
  赵晏晏立刻想到了郭泰来床头的那个自己的全身雕像,那个时候,郭泰来只是一只手搂着自己,一只手拿着工件,就靠着独特的能力雕琢了出来,还有结构色。如果真的要做的话,也是同样的手法吧?
  “一块镜片你估计打磨需要多长时间?”赵晏晏问道。真的要是三四年才能打磨一片的话,那赵晏晏宁可郭泰来不接这个工作。虽然她也很清楚,这种打磨抛光技术很有需要,可是把郭泰来拖在国外的项目上这么长时间,她宁可郭泰来等几年等着国内的项目上马。
  “应该不会超过一年。”郭泰来早已经有了计算,飞快的给了一个赵晏晏一个答案:“不妨碍我正常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最多两年。”
  “纯学术研究的项目,上面应该不会阻止。”赵晏晏听到这个时间,心中立刻有了数,其实自家胖子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不用再反对,支持他就好:“而且这项目不是可以带一个国内的合作研究机构吗?有国内机构参与,也不怕他们玩什么幺蛾子,我去汇报。不过我建议你还是联系一下校长,毕竟这是民用科研项目,航天部门和做太空望远镜遥感什么的单位可能会很感兴趣,暂时对于军方来说还没有实际价值,军方最多有几个研究人员加入国内团队掌握情况摸索用途,但如何加入整个计划还是要你来解决。”
  “我们学校没有天文系啊!”郭泰来愣了愣。
  “但还有其他研究啊!暗物质,暗能量,黑洞这些。”赵晏晏笑道:“说不定有机会发现暗物质呢!何况,就算学校没有这方面研究,也可以拿出去做人情啊!”
  有道理,郭泰来和师姐结束了通话,二话不说就打给了顾校长。
  顾校长接起了电话,郭泰来问好之后,也没有多寒暄,把美国人这边的邀请简单介绍了一遍,连带郭泰来可以引入一个国内的合作机构的事情也说了出来,说完之后才小心的询问顾校长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8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