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乾坤(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1


第六章
武者尴尬(中)
  要说执拗,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秦逸凡。说他坚持也好,说他不信邪也好,至少,在这个古怪的地方修炼,就显得和那些正常的习武之人不同。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与众不同的坚持,这才会有他现在这样强韧的如同老山岩石一般的精神。
  刚开始听到大师的话,秦逸凡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怎么可能,自己从军之后到现在的生活,难道只能注定成为人下人?为了反驳大师的话,秦逸凡把能够想象的到的神话故事都转了一遍,除了孙悟空是因为略略的和武功有些沾边,其他还真的如同大师所言。
  即便是孙行者,也不过是因为七十二般变化和呼风唤雨上天入地的神通,加上保护唐僧求取真经的莫大功德,才成为斗战胜佛,并不是因为他的力大无穷和武艺超群。
  听说过的那些所谓的剑仙,那是因为他们的剑,而不是他们武。虽然剑仙们控制飞剑的法门也很类似武学的变化,但本质上,还是淬炼自己的飞剑,和自己更加的契合。比的虽然也是修为,但并不是武学的招式和内功的深厚,他们修的是能够淬炼飞剑的灵力,而不是真气。
  无法在这些传说上找到大师说话的谬误,秦逸凡也没有死心。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没有习武之人修道,或者说是没有习武之人修道成功的实例,难道自己不能闯出一条道路来吗?反正自己年纪轻轻,而且那天见到了那个人的神勇,别人修习灵力什么的都能够达到那样的境界,习武一样可以。
  大师并不看好秦逸凡,尽管大师不是那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人,但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事实面前,他还是相信先贤们数千年的经验,而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秦逸凡没有虚度和大师在一起的日子,有空就会请教大师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大师也十分热心的一一解答。秦逸凡的过去是什么人大师知道的一清二楚,能让一个满手血腥的人从心中放下屠刀,不也是莫大的功德吗?所以大师一点都没有保留,把他在修行当中的经验一一道来,甚至连为什么会体弱而被秦逸凡所救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
  很感激大师的这番栽培和再造之恩,秦逸凡也孜孜不倦的吸收着大师修行当中的经验和知识。至少,现在他知道,好勇斗狠逞一时之快永远也不能够达到修真的高度,虽然目前无法做到那种心止如水古井不波的境界,但至少,也应该做到宠辱不惊。
  不是说不能开杀戒,那些传说中的神仙也有除魔卫道的时候,只是,不能以一个荒谬的理由就大开杀戒。那些神话当中的人物,即便在除魔卫道的时候,也会给那些妖魔一个改恶向善的机会,除非是那种冥顽不灵的东西,才会真正的开杀戒。
  而江湖习武之人,恰恰缺少这种修养。和军队中一样,江湖上永远不缺的就是热血,只不过,热血稍稍过头,就会代表着冲动和头脑发热,大部分的江湖冲突,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
  大师曾经教给秦逸凡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人,和那些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们混迹在一起,感受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心情,感受他们的经历,这样,对修行是有好处的。即便不一定能让秦逸凡达到修真的要求,但对习武来说,也是一种境界的提升,只会有益而不会有害。
  所以才会有官道上那个茶棚的出现,所以才会有那个待人和蔼憨厚老实的年轻的茶棚老板的出现。而在这几年的人前的普通人生活,也确实让秦逸凡再次回到了尘世当中。不再是军中那个独领风骚的杀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在这个荒凉的地界艰难谋生的小老百姓。
  也确实,在和这些普通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了解了那些背井离乡的人的苦楚,也了解了那些走南闯北的人的无奈,更了解了那些几乎活不下去的人的悲哀。
  在众人的眼中,这个老实年轻的茶棚老板,总是那么一副有些淳朴的笑容,天蹋下来都不会变色的表情,而且对待路上的客人们十分的客气,没什么架子。本来就是荒凉之地,但在路上有这么一个茶棚,却让这些经过的人都是心里暖烘烘的,经常走的甚至毫不客气的把这里当作自己的临时据点。
  小伙子很精神,而且一手十分养眼的刀功,做出来的东西虽然赶不上那些有名的厨子,但调制过的野味也是十分的可口,在这个地方,也是难得的享受。和路上的那些驿卒们也混的很熟,好像那些经常来往的驿卒们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在这里吃喝是随便的,但是从兵营和县城里,也没少给他带东西。大家有来有往,小日子也是十分的滋润。
  也正是因为几年来这样的生活,才让秦逸凡在和湖中的妖物对抗的时候没有兴起操刀杀戮的意念,这也让秦逸凡对大师的劝慰十分的感谢。没有他,也就没有现在的秦逸凡。
  过几天会有人来,还是趁着这个机会,能多在湖水中修炼一次就修炼一次。第二次的时候,秦逸凡看到了那股诡异的红光,这样的情景还是不要让那些迁来的人看到为好,否则还不知道会出什么样的大事。
  从始至终,秦逸凡也没有在接触到那个妖孽之后兴起斩草除根的意愿。他只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有如此的厉害,让一个正在应付天劫的修真高手功败垂成身化飞灰,还让自己吃了那么多的苦头。当然,前提是那个妖孽不会对自己不利,否则的话,秦逸凡自问还没有达到大师口中那种以德报怨的境界,也没有世事如过眼云烟的潇洒,骨子里,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从军中退隐的江湖习武之人。
第六章
武者尴尬(下)
  习武之人在这些修真修道之人的眼中,原来只是这样的一个地位,这让秦逸凡很长的一段时间无法接受。固然,很大的一部分也是因为自己身为习武之人,所以不自觉的有这样的情绪,可是,习武之人难道真的就没有机会进入这个圈子吗?
  大师也曾经透露过一点,修真修道之人,都是需要培养元神的,当元神逐渐的强大起来的时候,修行才会有继续的可能。而习武之人每日里好勇斗狠,情绪大起大落,实际上是对元神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伤害。无法锤炼元神,也是被排斥到圈子之外的一个极大的原因。
  而元神的锤炼则是不同的流派各有千秋,类似琴棋书画医卜星相,这些都是在尘世中锤炼的不同的方法。培养元神最重要的,还是要宁心静气,专心致志,这些,正是那些琴棋书画所能够带来的好处。而争强好胜,动不动就热血上头或是心灰意懒要么就是担惊受怕的江湖人,情绪上如此的动荡,又怎能达到锤炼元神的目的?
  知道了这些弱点,那就有了奋斗的方向。秦逸凡想的很简单,既然见过了那个人和老天激斗的疯狂场面,自己的理想也不过如此,现在却又有了另外的打算。如何能够扭转修行中人的看法,如何能从武学中摸索出一条通向天道的道路,也许,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吧!
  一个人的日子好像已经很快就要结束,秦逸凡抓紧了机会,几乎整天都是泡在湖水中。几年的对抗生涯,好像已经把他的神经锻造成为精钢所铸,那些在外人看来好像根本无法忍受的痛楚,在秦逸凡的表情中一点都看不出来。就在这几天的功夫当中,他已经成功的在水中又前进了差不多五丈左右的距离。
  不过,秦逸凡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好像那个妖孽的实力也在和秦逸凡的对抗当中在缓慢的提升着。每次的难度都不是秦逸凡想象或者预料中的难度,总是要高上一点点。即便秦逸凡做好了准备,也仍然还是要每次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在水中的一个周天锻炼。
  真元在这几天的时间中一点都没有增加,但真元的稳定性和其中携带的爆炸性的能量却比之前的几年功夫还要有效,这也算是一个收获吧。秦逸凡知道,自己目前最多还算是在奠基的阶段,基础越牢靠,以后提升的难度就越低。
  想想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当时从军中回来的时候,还是自信满满的,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虽说没有表露出过那种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但心中也未尝没有为此沾沾自喜过。毕竟自己也算是军中学武的天才,就连大师见到自己的资质也都十分的惋惜没有早遇上自己。
  从真元被废到现在重新恢复功力,而且还在这样的锤炼之下有所收获,越发的对那些修道之人感到佩服。但从那次亲眼看到的天劫景象就可以知道,即便是度劫失败的人,也有那样强悍的实力。而人家那样的能力,却好像在江湖上默默无闻,从来没有听说过在江湖上如何如何疯狂的大开杀戒什么的,想必这就是修养上的差距。
  如果有习武之人有那样的强悍,那还不早早的跳出来争个天下第一的啊!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又真正的服膺过谁?哪里如人家这般甘于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从心境上看,就已经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习武之人没有进入这个圈子,也未免不是这样的原因。
  越这样的认识,这样的体悟,越发的会发现自己以前的鄙陋。而在内心当中,对那些习武的江湖人也有些隐约的不满。有那样的好武艺,哪怕是到边疆投身从军,报效国家,也比在江湖当中飘零,快意恩仇,无法无天要好的多吧!
  强大的存在面对渺小的存在,就是这样的一种毫不在意的态度。难道人还会因为一只蚂蚁的强壮而对他另眼相看吗?而那些强悍的修道之人,想必也是因为不会大开杀戒的原因,而没有参与尘世间的这些争斗。只是不知道,他们口中所谓的天劫过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情形。
  这个没有人可以告诉秦逸凡,因为度过天劫的人都已经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而没有度过的人也早已灰飞烟灭。想要知道,也只能自己达到那个高度,自己去发现到底会发生什么。
  今天上岸不久,秦逸凡就听到山那边的客栈那边有人声,而且人数还不少。想来是那个县令大人安排的佃农吧!已经有几天没有休息,也正好趁着这样的机会,好好的歇息一番。
  的确是县令大人的安排,带队的还是李师爷。不过,这次李师爷的态度更加的恭敬,估计是县令大人安排过的,莫非是大将军派了什么人过来吗?
  显然这次秦逸凡是误会了。县令大人态度更加亲热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大将军,而是因为皇上。像这种小规模的土地买卖或者转让变化,县令大人完全可以做主,什么时候,这样的小小事情也要皇帝陛下来亲自关心了?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如此的关心这个人,说明了什么?由不得县令大人不恭敬。如果不是皇上的旨意中有地方官员不得随意骚扰秦逸凡的说法,县令大人早已亲自过来拜谒了。
  人带来的不是很多,只有十几户,还不足以住满那些空房子。这里地不多,人再多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地让他们耕种。来的都是一户一户的,全部是整户的迁入。看起来都是些老实的山里人,只是不知道官府用了什么手段,那些人脸上都是一片惶恐,好像这里是什么恐怖的地方一般。
  不过,看到房子和地,倒是很多人眼中都冒出了希望的光芒。只是种地的话,看样子还是不错的,在哪里种不是种,何况,这里的员外还是一个看起来十分朴实的年轻人。
第七章
御赐护卫(上)
  这些农户的到来也为这个差不多十年没有什么人气的地方充满了热闹的气息。这里的环境说实话,真的谈不上好,不过,在县令大人特许的在官道周围开辟出一点点小田地后,至少糊口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看着这个年轻的主家也很好相处的样子,本来还有些忐忑的人们都在心中暗暗的松了口气。
  尤其还有准备好的全新的房舍院落,这可让他们这些人喜出望外。一辈子的奔波,不就是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吗?有这么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还有那些看起来应该有些收成的土地,还有周围密林当中也可以找到很多的东西做副业,生活也算是有个盼头了。
  每户都不大,五六口人的样子,秦逸凡也没有怎么细分,随手给每家人分了一套房屋,反正都是新房,也没有什么可挑的。这些人都是县令大人特别从那些穷乡僻壤中挑选的,每个人都仔细的叮嘱过,朝廷的压力加上这里比以前要好很多的生活环境,可以确保他们不会生活一段时间就离开。
  刚刚来一个陌生的地方,免不了会有些新鲜和兴奋。几户人几乎都是在刚刚属于自己的院落和周围熟悉着环境,已经过了耕种的季节,今年已经不可能有收成,还好朝廷给每户人家都分发了足够的口粮,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小孩们也开始出现在这个小村的各个地方,好奇的熟悉着一切。
  看的出来,这些人以前也是在山林中生活过的,很快熟悉了这里的一切。山林当中没有什么猛兽,所以男人们开始结伴进入密林狩猎。秦逸凡有时候也和他们一起进去,但次数已经很少。有了他们供给野味,秦逸凡已经不用经常的出入密林就有吃的,客栈中也有足够的货源。
  可能秦逸凡以前对那些驿卒们的确不错,来回的路上见到这里多了个小村和客栈后,那些驿卒们也时不时的担负起替秦逸凡跑腿的任务。需要的油盐酱醋和一些生活物资只要他们经过的时候提一句,他们都会在下次从县城经过的时候帮忙带上。当然,秦逸凡是不需要他们掏钱的,大将军给他留下的银子可着实不少,按照这样的花法,等村里那些小孩子当上爷爷也花不完。
  新的家园生活的确不错,迁移过来的这些人很快脸上也没有了那些忧愁和忐忑,脸上也绽放出了笑容。老实的山里人们和这个淳朴的主家也相处的很融洽,经常有那些没有来得及卖出的野味,秦逸凡会叫上几个男人一起一边品着小酒,一边消灭这些东西。当然,他们家里也是少不了的,反正都是他们猎取的。
  只不过,这个年轻的主家有一个很怪的习惯,大家怎么也弄不明白。几乎每天的那个时候,秦逸凡都会在那个奇怪的湖泊边上好像是垂钓一样。山民们都看过,那个湖里虽然有鱼,但也都不是什么大鱼,一点点巴掌大小,吃起来味道也不怎么样,不知道这个年轻的主家怎么会那么喜欢在湖边。
  山里人毕竟还是淳朴,他们不喜欢不理解,但谁都不会说什么。有时候人不多的时候,秦逸凡就会在湖边过夜。看到这样的情形,那些好心的山民们专门花了一天的功夫,在湖边给秦逸凡搭了一个小小的茅棚,这样他晚上不回去的时候,也不用露宿在湖边。
  还有个山民在狩猎的时候发现了一种不错的树木,他原来也学过一些手艺,专门花功夫给秦逸凡做了一根结实耐用的钓鱼竿,总算是结束了秦逸凡随便用一枝枯木当钓竿的尴尬。不过,这样一来,大家的关系也越发的融洽,日子过的很是惬意。
  有了这么多人,而且还是什么都不明白的普通人,秦逸凡也不会做的惊世骇俗让他们害怕。虽然从大将举口中知道,这里是所谓的凶煞之地,但从自己的经验看,那个所谓的妖孽并不会对普通人有什么动作,很有高手的风范,那些淳朴的山民们应该会很安全。
  所以,能下水的时间只剩下夜间。不过这样也好,下水的时候被看到,最多解释天气热洗个澡或者戏水什么的。而且也很奇怪,自从这里多了那么多人之后,即便秦逸凡下水,也不会出现那种诡异的红光,不知道是不是湖中那个妖孽也知道隐藏形迹,或是和秦逸凡养成了非凡的默契?
  只是,这样一来,秦逸凡每次修炼的时候所受到的压力剧减。秦逸凡也知道那红光肯定是别有乾坤,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也不想错过这种可以频繁锤炼自己意志的机会,特别向湖内推进了不少,才能达到以前的那种压力水平。
  虽然这样的情况下,秦逸凡能很容易的进入湖心的位置,但秦逸凡却一点都不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去探究那个湖中妖孽,就好像两个高手过招,一个人相让,另一个也不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占对方的便宜。这是高手的自尊。
  就这样,秦逸凡和那个不知名的妖孽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也没有了较量的意思。双方现在的情形,很像是互相切磋,互相提高,都在借着对方给自己的压力,缓缓的提高着自己的实力。
  而这段时间,秦逸凡也越发的和那些搬来的山民们相处的融洽。大家都喜欢这个没架子的主家,有什么稀罕东西也都喜欢送给秦逸凡,当然,秦逸凡也经常的送些鱼啊什么的给大家,有时候还会亲自下厨处理一些野味和大家共享,一个小村里到处都是欢乐的笑声。
  这样的情形,和老幺口中那些老神仙们算定的凶煞之地,实在是一点相同之处都没有。小村里其乐融融,官道上来往的熟人到这里也都是带着笑,哪里有半点凶煞的样子。如果这样的地方都是凶煞之地,不知道多少人会哭着喊着要过来。
第七章
御赐护卫(中)
  林秋露一个人打马飞奔,空旷的路上没有人迹,马也可以放开脚力,肆意的狂奔。路边的景色如同飞一般的向后退去,尽管这些青山绿水如果在平日里都是足以吸引那些骚人墨客停留驻足的景观,但现在却没有一点吸引林秋露的地方。
  脸上飞扬的轻纱遮住了她的脸庞,外人不可能透过轻纱看到她的模样,但光是从她在马上如同轻舞一般的身姿,她就不可能是一个丑女。路上经过那些城市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登徒子想要看她到底长的什么模样,但无一不被她身上的衣服所震慑。
  倒不是那些人会以为一个女子穿着随便一件衣服就能让人望而却步,只是她穿的衣服实在是骇人。除了没有头上的望月盔,身上合体舒适的明光铠,脚下的步云靴,腰上的明黄丝绦,一看就是禁军的服色,谁吃了豹子胆还是长了几十颗脑袋,敢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对皇帝陛下的亲卫禁军动手动脚,嫌死的不够快吗?
  禁军的服色固然吓人,但有心人更加注意的是她剑鞘上醒目的红色凤凰标志,这个标志在天下可是独一无二,别无分号。那是直接在皇帝陛下身边保卫皇帝陛下安全的龙凤卫当中的凤卫的独家武器,龙凤卫虽然也隶属禁军,但是,除了皇帝陛下可以直接对他们下达命令,就连禁军统领都没有这样的权力。
  当然,龙凤卫这样的武装,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知道的。除了那些一品重臣和直接负责皇帝陛下安全的几个官员,平日里谁都不会知道皇上身边还有这样的一支秘密的武装。至于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除了皇帝陛下,没有人知道。尽管他们如此的隐秘,但这并不妨碍那些专门为这支武装力量服务的人对这支武装的了解。
  龙凤卫直接负责皇帝陛下最后的一道安全关口,权限之高,足以让禁军统领都瞠目结舌。只要他们认为有威胁到皇帝陛下安全的隐患,哪怕是一品王公位极人臣,他们也有权力直接拿下,遇到反抗,就是格杀勿论。尽管如此,他们出动的时候,好像还从来没有遇上过在他们眼中算的上是反抗的人。
  有时候,一些绝密的皇命也是由龙凤卫负责传递,一旦让他们不得不亮出龙凤卫的标志而且打马狂奔的时候,地方官府的某些部门如果不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会阻拦他们的麻烦,那他们的生命估计也不会剩下多长的时间。当然,这样的某些部门甚至可能当地的知府知州都不知道。
  林秋露如此的策马狂奔,而且亮出了凤卫的剑,即便是路上有什么麻烦,也早被秘密的处理掉,决不会打扰到她的紧急皇命。
  不过,这次那些秘密的部门大费周折的出动估计是表错了情。林秋露纵马狂奔是真,但却和皇上的秘密使命没有什么关系。尽管身上的确是身负皇命,可是,这道秘密的皇命却和紧急没有一点渊源。只是林秋露自己心中愤怒,这才会有这样的行为。
  什么样的人,一个平民,一个从军中被赶走的家伙,居然要让她这个凤卫的首席去做护卫!之前来京城皇上身边的时候,那是门派的重任,护卫真龙天子,那是几个神秘门派的职责。每个古老的门派都需要派遣一名内山门弟子加入皇帝身边的龙凤卫,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服侍天子,有时候也是门派内山门弟子当中的一种荣耀,只有每一代最优秀的弟子才有这样的机会。而接近天子身边,也能最直接的吸收九五至尊散发的真皇之气,对于修行有着莫大的好处。每个龙凤卫,都需要在下一代弟子来接替的时候,才能够返回师门重新修行。但每次,这些返回的弟子依旧是最优秀的。
  不说别的,光是短短几十年间围绕在天子身边的明枪暗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比起其他出世弟子们上百年的尘世历练都要丰富几十倍,不论从见识上,从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和教训上,他们经历的都不是其他没有机会的弟子可以相比的。如果这样的尘世历练还不能保持优势的话,那他们引以为傲的内山门最优秀的称号也实在是太过名不符实了。
  只是,龙凤卫还有一个约束,除了保卫皇帝陛下的安全,其他的事情,可以一概不予理会,但大部分的时候,只要皇帝的命令不是很过分,他们也会依照执行,不过要他们主动杀人或者侍寝是绝对不能犯的。最重要的,谁也不敢轻易的把修行之法教给皇帝,这可是要天遣的大罪。身为皇帝已经是福缘顶天,福禄寿焉能万全,岂敢再奢求。
  一般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敢轻易的动用这些龙凤卫,更不用说要凤卫的女弟子去侍寝。但皇帝陛下还有一个一辈子可以使用一次的特例。他可以指定任何一名龙卫或者凤卫,赏赐给自己指定的心腹作为护卫。这是皇帝一生当中的唯一一个特权,不论是龙卫还是凤卫都不得违抗。
  林秋露的愤怒也就是源于此。那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被大将军在皇帝面前提过一遍的听起来应该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居然会让那个九五至尊舍得动用他一生唯一的一个机会,把自己赏赐给那个叫做秦逸凡的家伙做护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