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乾坤(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51

  谣言传播了一阵之后,就被另一种说法所代替。毕竟当时在大殿上的文武大臣又不止一个两个。尤其是当某些传言传到了几个一直以正直和忠诚标榜的御史台官员耳中之后,立时拍案而起。这等污蔑皇上的大逆不道之言,也能说出口?
  明明皇上已经在大殿之上当场满足了秦逸凡的两个要求,人人亲见,再有这等传言,那岂非是在皇上脸上抹黑?当今圣上,九五至尊,怎么可能欠下一个小民的要求,这不是荒天下之大谬。那些谣言传播者,居然以讹传讹,污蔑当今圣上,此等大逆不道之人,便该当问斩。
  一到参五城兵马司的折子上去,连圣上都有些动怒。虽然他的确是答应了秦逸凡,但那是在私下里的。大庭广众之下的话皇上怎么可能收回不认,因此,责成李水清大将军为主,五城兵马司为辅,彻查此事。
  大将军当然知道这些传言会对秦逸凡的影响,因此调查起来雷厉风行,有杀错,没放过,很快,一大批人就因为传播谣言被当街生生的打了二十大板。此举一出,京城人人惶恐,生怕接下来会一不小心追查到自己身上。
  但谣言的源头还是没有找到,经过诸多努力,也只是徒劳无功。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群江湖人唯恐天下太平,想要找点事情做,特别谣传的。但老幺可不是一般人,既然找不到,那就生生的套几个人进来。于是,几个平日里和老幺有龌龊的家伙,还有那几个番使,都被牵连了进来。当然,这些人还真不是冤枉的,至少他们都有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几个大臣被革职,番使被迫承认是自己的几个从人的过错,亲手斩杀自己的几个族人向天朝皇上请罪,这才作罢。朝堂上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民间,登时又带起一阵风潮,仿佛专门为秦逸凡辟谣一般。
  秦逸凡三人暂时先顾不得这些谣言,经历了那次任人鱼肉之后,秦逸凡比以前的任何时刻都急切的想要变强。也许真是因为眼界大开,真正的接触到了这些修道之人的厉害之处。
  西北的沙漠出了嘉峪关还要很长的一段路,在关内还好,三人现在的样子很像几个投奔远亲的小年轻,除了遇上一些不长眼的小毛贼,几本上再没有了那种大规模的骚扰。
  理解了林秋露所言的器修和意修的区别,秦逸凡也彻底放弃了之前的那种理念。这倒不是说对悟明大师的不尊重,只是找一个更加适合秦逸凡自己的方法而已。
  恢复了以前在军队当中的那种性格,面对这种主动跳出来寻找不自在的人,秦逸凡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是让他们安眠在某个山清水秀的犄角旮旯,也算是做了一番善事,为他们的身后事积累了一些功德。
  总感觉秦小玲这几天有点鬼鬼祟祟,想说什么但又有些迟疑,好像在避开林秋露。不过,林秋露一直很尽责的当她的护卫,却是很少离开秦逸凡身边太远的距离,让秦小玲一直没有机会开口。
  出关之后的风景好像刹那间有了变化一般,人烟荒芜,走上几十里能看到一户人家就已经很难得。大部分时候,倒是偶尔还能看见一两个骑马的,不过也是飞快的闪过,装束明显的和中原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时候,三个人就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起来,但除了秦逸凡,两女倒是没有这样的感觉。秦小玲的血纱好像根本不被她的罗汉金身所排斥,依然是使用自如。连把道士吸干这种事情都能做到,变换一下形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儿林秋露的身上好像永远带着很多套合适的衣服,到哪里都会有一套合适的出现。
  惟有秦逸凡一个人还是穿着中土的衣裳,别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从关内出来的。也许是连年的战争,那些人看到秦逸凡的时候目光都有些异样。
  这次游历准备的好像不是很充分,尤其是对秦逸凡来说,出了这样的问题也无可厚非。没办法,入乡随俗,在经过一个有人的小镇的时候,花了点小钱改变了一下装束,这才看起来正常一些。还好,不管是在哪里,银子都是管用的东西。
  林秋露很是奇怪秦逸凡的表现。经历和尚道士之后,她本来以为秦逸凡会疯狂的开始修炼,也许还会变得有些嗜血。但看到的根本不是这样,不但秦逸凡在路上一点都没有表现出那种急切,甚至即便对上那几个小毛贼,秦逸凡也是十分从容淡定,冷静的将几人处理掉,完全没有林秋露想像中的变化。不过,这样的表现却让林秋露有些放心,至少不用担心秦逸凡随时失控了。
  今天的气氛很是有些异常。大家出发,走到一片算是草木繁盛的地域,一路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发生。但不知道怎么,好像总是有点若有若无的东西在影响着大家。
  走了一段,秦逸凡突地问道:“这里不是拳印湖吧?”林秋露和秦小玲都是一怔,互相看了看,同时点点头。
  “那为什么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秦逸凡左右上下四周打量了一遍,眉头皱着,很是感觉奇怪:“怎么总是觉得有一股阴冷的气息?”
  经秦逸凡一提醒,林秋露好像也第一个反应过来。在拳印湖已经适应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虽然不能完全的靠近拳印湖,但普通的煞气已经无法影响到她。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没有特别注意这里散发出的独特气息。确实如同秦逸凡所言,好像是有一股类似凶煞之地的阴冷气息,淡淡的飘忽在周围,其中还有一些淡淡的血腥刺激。
  和拳印湖相比,这里的这点气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秦小玲现在的金身罗汉之体,根本就不会被这种气息所影响,甚至连感觉都没有。如果不是秦逸凡习武之人的敏锐,还真是无法发现。
  仔细的感觉了一下周围的气息,三人选了一个阴气最重的方向走了过去。这是秦逸凡的主意,其他两人当然都不会反对。
  按照秦逸凡的想法,这里既然有如此类似的情形存在,而且又如此的微弱,正好可以刨根问底的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影响的,说不定也能够间接的解开拳印湖中老兄的面目。机会难得,而且如此的有缘,就位于他们行进的路途之上,不随缘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范围好像也同样不小,走了几里路,气息也渐渐的强了起来。但即便如此,和拳印湖周围还是没有办法比较。这里好像很少有人来,根本就没有路,也没有人烟。地上都是繁盛的草地,一时倒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再走了一段路,秦小玲当先很惊讶的咦了一声,好像发现了什么。秦逸凡两人都停了下来,看秦小玲到底发现了什么。
  现在的秦小玲,和以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站在原地,手臂轻轻挥舞,随后,一具差不多快成为骷髅的尸体缓缓的从不远处的草从中站了起来。
  正在两人惊讶秦小玲怎么会为一具尸体而停下来的时候,地面上一阵淅淅嗦嗦的声音,却是从周围的草地上,石头后面,哆哆嗦嗦站起来一片尸体。尸体都已经烂的不成样子,看样子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几乎个个都是骨头架子,偶尔能看到点肉,也是高度腐烂的。
  奇怪,这里根本就没有人烟,也没有道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尸体?而且看情形,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样子,可周围却没有一点有这么多人走过的痕迹。而且看尸体的模样,好像都是被什么野兽啃过的样子,一路行来,却也没有看到有野兽出没。
  秦小玲却是好心,不忍这么多的尸体就着样暴尸荒野。还好,罗汉金身并不排斥秦小玲与生俱来的那种本能的遁术,土遁依然是那样的出神入化。只是在片刻间,这许多的尸体就基本上都算是入土为安,不再暴露在浅浅的地表,被野兽啃噬。
  处理完这一起,继续向前。秦逸凡很快就感觉到,这里的一切真的和拳印湖十分的类似,好像是从一个源头散发出来的气息,弥漫了这么大的范围。但无伦从范围,还是强度上来说,这里比起拳印湖来说,还要差上太多。
  而且,这里的气息和拳印湖还是有稍许的差别。拳印湖那边充满了凶悍和血腥,这里却只是单纯的阴森,感觉十分的不舒服,到底有什么玄机在里面?
第四十七章
玄妙之境(上)
  这里的气息如此的阴森,即便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仍然能感觉到一丝丝的凉意。但这感觉又和当时秦小玲释放出无数怨魂的那种阴冷不同,虽然阴森却并没有那种让人心底发凉的感觉。
  还好三人没人会在乎这点小小的阴森,只是,莫名其妙的尸体和这里的气氛却吊起了秦逸凡的兴趣,越发的想要在这里刨根问底了。
  这时候就能看出三个人不同的特点。秦小玲走在草地上,虽然看似毫不着力,但仔细看的话,她好像根本就不在乎地面上的任何东西,双腿好像是虚影一般,只是随便的走过,也不会碰到任何的障碍。林秋露则显现的在世俗人眼中高明一些,身体根本就是悬空而行,自然也没有什么阻拦。
  秦逸凡最是特别,他是唯一一个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踩出脚印的人。但尽管如此,他也从来没有低头清理过什么挡路的东西,好像所有的草叶树枝什么的,碰到他的腿好远,就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道推开老远,一路上走过来,也是坦途一片。不过看他的样子,好像根本就是心不在焉,又或者心有所思,总是感觉不像是他正常的状态。
  修道之人还区分器修和意修,这是以前秦逸凡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也让秦逸凡一直觉得有些好笑,虽然修道之人号称乐天知命,看淡名利,即便是有些门人弟子被杀也以天命度劫一类的借口搪塞过去,但有些东西好像他们还没有看开。
  除魔卫道当然不用说,真正遇上大奸大恶生灵涂炭之辈,也还是有人会出手替天行道的,但不是不久前和尚道士那种伪善的出手。另外一种,说穿了其实一钱不值,竟然是这种观念冲突。
  器修和意修看起来双方都是和睦相处,但骨子里还是互相瞧不起对方的,当然,魔道的那些人更加不在他们眼中。从林秋露的不自觉的显现出来的态度就可以说明一切,林秋露只不过是一个低辈的弟子,就能说出那种带着深深蔑视态度的针对意修的话来,可想而知他们门派的态度。
  说起来,器修和意修一个算是修外功,一个算是修内功,在武林当中,也是有这样的分歧的。当然,这种双方自以为正统的分歧也会体现出很强大的对立,甚至表现出来的方式要激烈的很多。只不过,后来大家都认识到了各自的缺点,很多人开始内外兼修。
  严格的说起来,秦逸凡目前还谈不上内外兼修,更加偏重的依然是内功。在他的想法中,内外兼修不但做不到专精,而且还分散了精力,得不偿失。那么,想来在修道界应该也会有类似的想法出现,不知道他们当中内外兼修的人多不多。
  不过,按照秦逸凡的观点,真正的请教了一些器修和意修的区别之后,与其说意修器修是内修和外修的区别,还不如说是文武之间的区别。对意修来说,一直就是追求自己的境界提升,追求对尘世的领悟,追求对那些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的玄妙之境的意境,很有点文人妙笔生花做文章的感觉。
  正统的佛道虽然注重内心的感悟,但依然对外功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佛道持戒修道,积累功德的原因。只是,这种意境的锤炼固然能将一个人变得十分的高尚,但却少了一些武将们那样的杀伐决断。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堕落魔道的很少是意修的修道者,大部分都是器修的人。
  相对的,器修的人执着于法宝的强大,执着于攻击和防御的强大,则很有点武将的味道。只不过,所有的修为都体现在法宝的品级之上,却是有些让秦逸凡觉得不是很认同的一点,再强大的法宝,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力量控制,那也不过是受制于器。
  林秋露好像很明白这样的道理,以前就评论过蜀山紫青双剑剑是剑御人而非人御剑。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使用法宝之人的如果不能驾驭法宝,或者修为比法宝还差,但又贪图法宝的品级,就会陷入一味追求强大法宝的歧途。元庆老道身上那么多用不到的东西,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
  秦逸凡始终相信,即便是神兵利器,也是由人控制的。仙器之所以成为仙器,佛宝之所以成为佛宝,不是因为法宝本身,而是因为他们握在仙佛的手中。不管在什么时候,人都应该是主要的。当然,秦逸凡也不是那种意修之人,一味的看低器修。
  很奇怪,在这样的时刻秦逸凡居然会想这样的问题,不能不说秦逸凡最近也是有点被刺激到而略显走火入魔。无时无刻不再期盼能找到变强的方法。
  刺激他的,不是被秦小玲相救的面子问题,而是那种面对强敌的时候无计可施的感觉,在秦逸凡的军队生涯当中,还从来没有过这样过,即便面对再强大的敌人,也总是有面对的办法,最少,还能够逃脱。可是,那天却是有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困顿,相当的不好受。
  而且,自从知道器修和意修的区别之后,林秋露就发现,秦逸凡好像突然之间换了一个性格一般。只是,在她和秦小玲的潜意识当中,竟然认为这很正常,好像这才是秦逸凡本来的性格一般,不能不说女人的直觉实在是敏锐。
  菜刀一直在秦逸凡手中上下翻飞,速度快的有些看不清。从那天之后,秦逸凡就再也没有让自己的唯一武器离身,如果那天手中拿着菜刀,相信以菜刀的锋利,破了那个和尚的金钟罩不在话下。也就不会有秦小玲后来的磨难,当然,也同样没有后来的机遇。不过,以秦逸凡的性格,宁可一刀将敌人斩杀,也不愿意要这种九死一生后意外的好处。
  只是,不管怎样说,秦逸凡现在就好像被修道的门槛阻拦,之差临门一脚却被拒之门外。但现在秦逸凡却隐隐觉得有些幸运,幸亏自己之前并没有一头撞进去,否则,连这些所谓的器修意修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算修道,也修的是一个糊涂道。
  秦逸凡可以肯定,林秋露在修道奠基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而是因为师门的某些人发现她资质比较优秀,所以带上山门,然后就开始囫囵吞枣的学习师门的基础功诀。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开始铸造剑胎,打造飞剑,这样沿着师门长辈的道路一步步的走上来的。
  这样作并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会安安稳稳一路平安。前人已经把他们这一系的修道门路探出来,他们要做的只是沿着前辈的道路,一步步走向前而已。但缺点却是,除了眼前的这条路,估计永远不会领略到其他道路的美景。
  很多的武林门派,都是这样的做法。开宗立派的先辈已然达到了那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人们却很少有再开创的机会,即便有,也只是对前人的补充。
  佛道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拿佛门来说,所有的正统佛经几乎在第一句都是如是我闻,我是这样听说的啊……完全是解释先辈的理念,却从来没有一个人给出不同的看法。
  这样的道路,秦逸凡不想走,即便是在习武的时候,他也不喜欢。但不得已学了那些速成功法之后,还是费尽心力去完善,去改革。当他现在有机会迈入修道的门槛之时,他并不希望再走这样的道路。希望更多的,确实踏踏实实走一条自己的道路。
  也许,综合器修意修两家之长是个不错的想法,又或者,单独的走一条自己的道路,武修也不错,以武入道,这可是前人都没有走过的道路。
  手中下意识的熟练的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脑子里却思绪乱飞。甚至连眼前的情形都有些忘记,不自觉的,全身会自发散发出淡淡的内力,清除一路上遇到的障碍。
  脑子里的东西太多,好像有些还没有完全的想通,只是一个大概,但这也足够让秦逸凡进入这种下意识的状态当中了。
  秦逸凡在拳印湖的日子当中,早已习惯了在练功的时候脑子里杂念纷飞,像这样的好恶阻碍的练功状态甚至离开拳印湖之后还有些不习惯。难得有个机会能让他在脑子里不停的思考下进入现在的状态,却好像驾轻就熟一般,十分的惬意。
  林秋露也注意到了这样的情形,有意的拉着秦小玲落后的一些,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生怕惊扰了秦逸凡。他也知道,不管是习武还是修道,这种无意识的彷佛进入空明状态的机会都是十分难得的。秦逸凡这几天的烦恼和压力,林秋露一清二楚,说不定,这样的状况下,也正是秦逸凡能够有所突破的良机。
第四十七章
玄妙之境(下)
  不知道秦逸凡是有意还是无意,尽管在那样的失神状态中,依然是循着那股奇怪气息的源头而去。也许,这正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而秦逸凡也一直没有忘记过,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手上的菜刀好像成了秦逸凡的手臂一般,挥舞之间,丝毫没有任何生涩和费力。而且挥舞的速度越来越快,就连林秋露,不用神识锁定,也很难把握住秦逸凡的刀势。
  秦小玲也发现了秦逸凡的异常。到了这个地方,已经偶尔的会有一些小型的野兽出没,只要经过秦逸凡身边丈许方圆的,一律会莫名其妙的化作一团碎屑,甚至都看不到秦逸凡出刀。
  阴尸有阴尸的手段,能够发现这种异乎寻常的现象背后的情绪。林秋露不让她打扰,她也十分乖巧的没有说话,只是很敏锐的和林秋露微微的落后了一些,但却分开两边遥遥的护卫。
  除了脚下的障碍,头顶上的,面前的,好像在秦逸凡面前都不存在障碍。秦逸凡甚至连一点转弯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直直的向前,脚步踏着固定的频率,沿着固定的方向,无伦有什么挡路,都会被毫不留情的破开。草原的土壤中,留下一长串清晰的脚印。
  如同在拳印湖中一般,越靠近那个阴冷气息的源头,那种阴冷的感觉越发的强盛。甚至有点莫名的寒气逼迫人们远离这里。不过,三人没有一个会因为这点小小的压力而离开,反而步步紧逼。
  这段路并不长,不过,秦逸凡进入这个状态之后,走路的速度好像也慢了很多,一步一个脚印,慎重非凡。而一路上出现的野兽,好像也都变成了一种。
  以前没有注意过,现在才发现,每次出来的,都是比普通的要大上很多的老鼠,一个个长的如同羊羔一般大小,在别的地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老鼠。
  现在秦逸凡根本不管眼前出现的是什么,依然是在那种沉思的状态当中,只要一有老鼠出现,仿佛秦逸凡的周身有无数无形的刀锯,远远的就爆开一蓬血雾,只剩下一团完整的血肉被剥离的干干净净的骨头架子。
  这样的老鼠越来越多,而秦逸凡好像依然在那种沉思当中,手下却毫不停息,仿佛能感应到那些老鼠出现是怀有敌意一般,下手丝毫不留情。
  林秋露和秦小玲都是小心翼翼的提防着可能的攻击,却没有出手。不过,林秋露的飞剑和秦小玲的血纱都已经跃跃欲动,一旦发现不对,便待出手。
  也许开始的时候,下手还是无意识的,但连续的十几次二十几次之后,秦逸凡好像真的感觉到有些不对了。周围的环境十分的安静,林秋露和秦小玲都在身后,看似很正常,但隐隐传来的那种淡淡的杀气,除非秦逸凡这样久经沙场,而且对杀气异常敏感的人才能够发现。
  这股淡淡的杀气分布在四周,三人都已经被包围。连秦逸凡自己刚刚都没有注意,杀死的是什么东西,不过总归是一些小型的野兽,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不足虑。
  不过,这股杀气数量太大,已经让秦逸凡产生了威胁感。不过,这并不会成为秦逸凡退缩的理由,这点威胁还没有放在他眼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