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558

  解忧太后推行的政策也如秦琵琶的曲调一般,对臣民轻柔缓和,对敌人凄厉狠辣。任何妄图颠覆现有制度,那些嚷嚷着“将汉女赶出乌孙”的贵族都被定了大逆不道之罪,残酷杀戮,人头挂在四阙上示众,也算照搬了汉家特色。
  死刑一般由招募自大汉六郡的“太后卫队”来执行,这是一支雇佣兵,兵源地与任弘昔日引以为傲的西凉铁骑重合,里面更有不少任弘面善的西凉军中老卒,因为他们发现,在赤谷城做募兵赚得确实比当兵多。
  这些募兵要向解忧太后立盟书歃血,对着泰一神向太后效忠——他们忠于的不是乌孙,而是解忧的家族。
  只要通过了五兵和骑术的考较,就能得到一笔不俗的金帛,外加一片牧场作为封地。自有人为其放牧,甚至还能得到一两个乌孙的寡妇临时搭伙过日子,对方显然也只是想借个种,连年的战争让乌孙男丁大减。
  有了这支数百人的卫队撑腰,城内的汉人,哪怕是解忧的奴仆们,也不再唯唯诺诺,笑容变得自信,时代变了,他们才是这儿的主人。
  而当年勒令乌孙贵族献上长子作为人质,所建的“长子军”也初成规模。此番随任弘征七河,乌孙人中便多是这些继承了父辈领地的年轻贵族统领,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都分到了七河地区的大片牧场及帐落人民,在分利上,解忧公主格外大方,领地说赏就赏,绝不逾月。
  乌孙昆弥大乐才13岁,已长成了小大人,解忧公主请了儒生教其识字礼仪,闲暇时又受骑射训练,希望幼子能文武双全。
  跟在大乐身边一起接受训练的,是上次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这支“乌孙羽林”会是大乐日后统治的基础,但起码六七年内,解忧太后依然会统治乌孙,让这个行国从战争的阴霾中恢复过来。
  六月下旬,庆贺收复七河的宴会结束后,汉军皆饱食酒酣,任弘则在结束后与瑶光一起哄女儿睡觉,他们的女儿取了个很伊犁的名字:“昭苏”。
  小昭苏的身体不是很好,安静而有些虚弱,这让夫妻俩忧心忡忡,最后商议,婴孩是熬不住长途跋涉的,得由瑶光带着她在乌孙再生活一段时间,顺便照应初成规模的碎叶城。而任弘带着儿子任白回长安,一家人恐怕要暂时分开一段时间了。
  瑶光竟变得絮叨起来,开始叮嘱较少带儿子的任弘一些事。
  “他个长得极快,两个月要添一次新衣,穿棉、麻常起痱子,非得穿丝绸衣才行。又喜欢不穿足衣满地跑,不知冷暖,长安冬日酷寒,让傅姆盯着些。”
  衣食住行说了一大堆,连瑶光都惊奇于自己竟如此啰嗦,也叫任弘有些愧疚,他耽于政务常满西域跑,跟儿子待在一起的时间确实太短了。
  解忧也听说,召任弘回朝的制书恐怕很快就要到了,次日在送任弘和汉军士卒出城时,鬓角多了一些银发的解忧太后给任弘交了底。
  “吾婿安心归去。”
  “霍氏在朝中专权,我早有耳闻,在这时召你回朝,不知其用意,但你放心。”
  解忧太后笑道:“大将军可以不重用你,但必须得敬着你、优待你,不止因为你是战功赫赫,天下闻名的安西将军任道远,还因为,你是乌孙太后之婿。”
  确实啊,只要解忧在乌孙掌权一天,任弘在大汉便几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人对他的不利举动,都会让友邦惊诧,引发国际性事件,乌孙也算是任弘“狡兔三窟”中的第二窟了。
  一窟在于他的赫赫之功、军中威名,那第三窟何在?
  任弘想了想,只觉得说出来恐会让人觉得大逆不道,但他苦心经营七八年的第三窟,确实就在长安未央宫里,不由莞尔。
  “病已啊病已,恕我大逆不道了。”
  ……
  正式召任弘回朝的制书,是八月份到达轮台城的,一同送达的,还有一份分割安西都护府的命令。
  设置了四年的“安西都护府”正式结束了其历史使命,重新分为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先前被霍光合二而一,是为了方便统辖天山南北力量,抵御匈奴反攻,如今匈奴内乱右地削弱,而西边的乌孙也安定了,安西权势太大,遂一分为二。任弘就这样成了大汉朝史上唯一一位“安西都护”,真是荣幸啊。
  而两都护的人选也已定下,北庭以关内侯奚充国为都护,冯奉世为副都护。
  而西域以关内侯常惠为都护,校尉郑吉为副都护。
  看来,朝廷对于傅介子、任弘时代遗留的西域班子还是信任的,至少没有临时空降一个大将军的“自己人”来搅事。
  但任弘估计,霍氏的党羽恐怕也没人看得上这边远之地的“小官”。大将军的子侄、女婿甚至是孙婿们,满打满算一共十多人,人均二千石!
  这项任命皆大欢喜,不论是资历功勋,都让人无话可说。
  两边皆是一文一武组合,常惠是有大局观的人,任弘建设西域时他没少出谋划策,更与乌孙那边说得上话,郑吉在屯田上确实是一把好手。
  而奚充国也能在与康居发生冲突时保持冷静,而非一味主战,加上他精通骑兵,能发挥北庭的优势,冯奉世折冲樽俎,使于诸邦而不辱,也是上佳人选。
  任弘在与四人完成交接后,却发现了对这项任命唯一的失落者。
  戊己校尉韩敢当喝了酒后与任弘抱怨起来:“君侯,都护也就罢了,为何我连副都护都没轮上?”
  “论在西域的资历,与冯奉世相比,明明是我先来的!与郑吉同时随义阳侯出使。”
  “而要论爵位功劳,我更不比常、奚低啊!”
  他倒不是认为自己上比这四位更合适,只是同僚都升了,唯独自己还是个校尉,不由愤愤。
  嫌你是憨憨呗,从是否攻打康居一事上就能看出来,韩敢当想事情还是太直白,都护、副都护孤身域外,若是涉事不慎,容易引发边塞动荡,非得有大局观,能临机判断者方能胜任。
  这些话肯定没法安慰到受伤的老韩,任弘只神秘一笑:“你不想想,自己与谁联了姻?”
  韩敢当不明就里:“与许家啊,怎么……”
  他一下子反应过来,去年就听任弘说了朝中的风波,许婕妤生下了皇长子,封为豫章王,而皇后迟迟无子,不少人甚至来恭喜他,说韩敢当将女儿嫁给许广汉的侄孙,是结了一桩好姻缘。
  莫非因为此事,他就被霍氏穿了小鞋?
  韩敢当疑惑地看着任弘,但任弘当然不会给他直接答案,只打算送他一场世代富贵,遂拍着韩敢当的肩膀叹息道:“飞龙啊。”
  “要多想!”
  ……
  八月底时,任弘已至楼兰,本打算对做了四年道长的黄霸再叮嘱些事,岂料却在这遭遇了他东归的第一难。
  “任公!”
  在与黄霸话别时,忽然响起了一阵骚动,却是鄯善王尉屠耆纵车而来,他已经听说了任弘要卸任回朝,想都没想就赶赴楼兰,要送任弘一程,此刻只涕泪满面道:
  “我有子弟,都护诲之。我有田畴,都护殖之。都护若去,谁其嗣之?小王依都护如兄长,不忍见任公离开西域!”
  “然也,小王也依都护如父母,诚不可去。”
  说话的却是被任弘所立的车师王军宿,他前去且末国迎亲,也在鄯善,如今随尉屠耆而来。这也是个以亲汉人设自居的小王,又有那个挖井上位的车师国相苏犹指点,很会来事,一张口就让任弘涨了一辈。
  岂料这话却让鄯善王尉屠耆一愣,一抬头看向车师王,年纪明明比任都护还大许多,称人父母,要脸么?虽然他自己也比任弘年长。
  忽然来了个比自己更会舔的人,让鄯善王感到了莫大的威胁。
  他一发狠,站起身来往前扑去,欲抱萝卜的马脚,使任弘不得行!
  “任公诚不可弃小王而去……哎哟!”
  
第422章
父辈的旗帜
  鄯善王那一抱,还真让任弘“诚不可去”。
  随着哎哟一声痛呼,任弘不得不耽搁了半天,让楼兰道的医者给鄯善王诊治,直到确定他只是断了根肋骨没有性命之忧,才继续上路。
  “蠢萝卜,要是真将鄯善王踢坏了,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东行路上,任弘狠狠教训起身下无辜的萝卜来:“你好好想想!史书上会怎么写?‘弘还至于楼兰,鄯善王以下皆号泣,曰依任公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弘马脚,不得行,而弘之马踢之……鄯善王遂卒?’”
  萝卜晃头摇鬃,萝卜听不懂,萝卜什么都不知道。
  除了下一句。
  “你今日没得饭吃!”
  等抵达沿途驿舍时,任弘勒令马仆不得给萝卜的马槽里加豆料糠饼,只让它嚼普通马的食物茭草,作为一匹过惯了好日子的名马儿,对粗糙的茭草自是索然无味。
  等任弘入睡前,却发现个小身影在偷偷给萝卜加餐,手里拎着豆袋喂它,却是他儿子任白。
  任白五岁半了,不但容貌跟任弘像,口才也像,抬起头振振有词,奶声奶气地说道:“大人不是说,白龙堆十分凶险,都得靠驼马才能越过。萝卜虽然犯了错,但可以将功赎过,大人现在惩罚它,就像打仗前不让士卒吃饱饭一样。”
  任弘啧啧称奇,也听了他的话,让萝卜“将功赎罪”,次日再出发时,马背上多了个娃,凑成了一家三口。
  在西域时忙,如今卸任回朝,路上亦无案牍劳形,成了父子俩难得的相处时光。任弘让儿子与自己同骑一马,将其放在鞍上扶着,一边教他如何操辔驭马,一边指点沿途风光,说起当年自己初来西域时的那些故事。
  “看到那片大湖了么?便是牢兰海,当年为父随你傅伯父来此,至湖旁取水狩猎,途经一片芦苇荡时,只听得乱草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来!”
  “然后呢?”
  任白睁大了眼睛,在西域是见过当地人在塔里木河边猎虎的,费了好大阵仗,伤了数人才将其猎杀,剥了皮献给都护,之后就成了他屁股底下这软软的虎皮垫子。
  任弘倒是没好意思吹自己赤手空拳打死了打老虎,只说他手持棍棒与虎对峙,与其四目相对了许久,最后猛虎知难而退……
  “就这样?”
  任白听罢倒是有些失望:“若是母亲在,定能将那猛虎射杀!”
  任弘略微尴尬,于是在接下来的路上,就较少谈及自己,反而说起朋友们的故事。
  诸如过了白龙堆,抵达已经树立烽燧,有燧卒驻守的居庐仓时,任弘告诉儿子,他吴宗年叔父当初在这以一己书生之躯,持节吸引了匈奴人追击,而让奚充国叔父将重要军情传回了敦煌。
  路过怪石嶙峋的魔鬼城时,任弘则莞尔一笑,告诉儿子,在长安的卢九舌叔父在这的美妙历险……转念一想似乎少儿不宜,嗨这事不提也罢。
  而到了玉门关,他还能教儿子那首自己抄的“孤城遥望玉门关”名篇,必须背下来,教育得从娃娃抓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