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558

  他蹲在燧里,嘀咕道:“吾等在塞内都冷成这样,胡虏在野外恐怕更难熬罢?”
  有人以为不然:“我听说匈奴人耐寒,是生在雪里的,不怕冷。”
  “我在关中时还听人言之凿凿,说匈奴人上半身是人,下本身是马呢!”
  万章笑道:“再耐寒那也是人,汝等看那些西域诸王和乌孙人也生于北国苦寒之地,此刻不也哆嗦么?”
  先前听闻关中大旱,汉军还十分无奈惋惜,如今匈奴也遭一灾,苍天果然是公平的!
  而另一边,西域城郭诸王也聚在一起,他们也被任弘赠送了丝帛质地的棉襦,个个身披貂裘狐腋,躲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对这场大雪津津乐道。
  鄯善王尉屠耆最受都护宠爱,分享了他知道的情报:“奉命尾随匈奴的斥候回报说,匈奴人也迎头撞上了这场大雪,回师途中恐怕会冻死许多人,其在军后的畜产也要大受损失!”
  “而据说从北庭到蒲类海,整个天山以北,数千里范围内都天降大雪,匈奴右部也没逃过,且还在下个不停。”
  鄯善王对这个消息十分高兴,经此一役,都护力挫单于,西域城郭诸国对大汉更有了信心,有达坂城塞在,西域南北两道便能保平安,至于蒲类后国……
  谁让他们在天山以北呢!
  莎车王刘万年在草原生活多年,最有经验,喝着葡萄酒缓缓道:“草原有三灾,白灾、黑灾、黄灾,白灾便是大雪覆盖草原,致畜群无处放牧,如此大的雪,我在乌孙这么多年都极少见到,匈奴右部应还没将过冬的草屯够,恐怕会冻死诸多人民畜产了。”
  末了他又神秘兮兮地对诸王道:“其实,这都是都护计划的一部分!”
  “此言何意?”诸王一愣,连鄯善王也没想到这一层。
  刘万年笑道:“都护是我姊丈,我知其颇有智略,会看天象,肯定是提前料到入冬天必降大雪,故意羞辱单于,将匈奴大军拖在此处,正好为大雪所袭,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都护几个月前就知道此时会落雪?莫非又得了火袄神之助?”焉耆王将信将疑。
  见众人不信,刘万年继续吹道:“何止是提前半年知晓,恐是提前两三年就料到了!汝等不知都护那首赠别义阳侯的诗么!”
  “什么诗?”这几个月里,西域诸王虽然赶鸭子上架学了点汉话,但除了鄯善王外,字肯定是不识的,一脸茫然。
  刘万年是铁了心要将任弘吹成多智近妖的大预言家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果是如此!”而鄯善王接上了下一句,他一个激灵站起身,一挥手,对着外面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激动地吟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对大都护崇拜不已的西域诸王不知,任都护此刻却也在观雪暗喜:“我为将第六德的运势果然极佳,还真让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
  
第400章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
  草原的生活真是太苦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奴隶而言。
  自春天时普洁的祖父跟着大单于和右贤王走后,家里就只剩下弥兰陀一个男丁,他得天天起早贪黑,活计可不止是看着牛羊就可以了:放牧、挤奶、制酪、剪毛、鞣皮、制毡子、照顾初生幼畜、治疗病畜……
  他只拒绝阉畜和宰割老死病死的牲畜,这些事由普洁的老祖母来,她是个凶狠的女人,手里的刀和嘴一样快,能轻松割断牲畜的喉而让它们少些痛苦,然后又盯着双手合十念经的小沙门讥讽。
  “亏你长得这么高大,却连羊都不敢杀。”
  到了秋天时,右贤王派人押送了一批蒲类后国的俘虏回来,告诉部民们,匈奴在北庭打了大胜仗,这之后就要狠狠报复乌孙,掠回乌孙人的牛羊畜群,对匈奴人而言,强取胜于老实巴交地放牧积蓄。
  而看着那些神情哀苦,将要遭受和自己一样命运的蒲类人,弥兰陀目露同情,然后就挨了老祖母一鞭子。
  “快做事,你还有时间可怜别人?”
  秋天时奴隶主要的劳动,就成了收集畜粪作为燃料,以及修缮毡帐、畜棚,囤积入冬后牲口们食用的草。
  “牲畜要是断了草,人也要断了食。”
  但让出乎所有匈奴人意料的是,今年天气出现了变动,大雪来得比往年早,且下得极大,呼啸的寒风已经肆虐了许多天,外头雪花飞舞,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争吵过头成仇敌,雪下大了成白灾。”
  毡帐里烧着干牛粪取暖,普洁的老祖母身体遇了寒,一直在生病打摆子,请的胡巫也不上门,只裹着臭烘烘的羊皮裘喃喃自语,说起这也是她数十年生命里,见过最大的一场雪。
  头顶不时传来噼啪声,在毡帐外面,弥兰陀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披着笨重又硬邦邦的皮裘,顶着大雪用木棍将毡帐顶上的积雪统统扫下来,他每过一会就要出来,若是不管,雪迟早会将毡帐压垮,将所有人活埋起来。
  畜圈那边也要注意,干完所有活后天已快黑,普洁掀开毡帐让弥兰陀进去烤火,这种天气,人哪怕穿得再厚实,在外头呆一夜恐怕会冻死。
  弥兰陀哆哆嗦嗦,嘴唇冻得发紫,他虽然是被迫为奴,但普洁对他的好,让他希望能尽力保住这家人的性命,只望次日大雪能停。
  但大雪又慢慢悠悠下了三天,才有变小的迹象。
  积雪很厚,有些地方甚至能没过他的膝盖,草原上一切杀戮和温情都被掩盖住了,弥兰陀将普洁背在身上,打开畜圈,按照小普洁的指挥做事。
  “祖父说过,发生白灾时先放马群踏雪,再放牛群、羊群。”
  然而马群艰难地在外面走了一会后,却一点用没有,几匹马还被冰壳刮伤了蹄子,而它们也未能将积雪踏开。牛羊群来到外面后,都十分茫然,秋日还未枯萎殆尽的草被积雪压在下面,根本吃不到嘴里。
  冬草还没备齐,先前囤积的干草撑不了太久,只能期待等天气好了。
  但整整半个月里,雪都没有化的趋势,白天在阳光直射下稍稍化了一点,晚上又冻回去了,畜群已经开始挨饿,不断有牛羊倒毙,寒冷也让它们虚弱无比。
  老祖母的病也越发严重,他们决定转场到积雪浅的牧场、化雪较快的沙窝或林地里去。弥兰陀和普洁忙活了两天,才收拾好了毡帐,马群和牛群在前开路,羊群在后面慢慢跟着,它们已经饿了好些天,一直咩咩叫着。
  这种状态下是难以迁徙太远的,而且他们的部落半路上还遇到了另一批匈奴人,却是从目的的而来,带来的是噩耗。
  “全被雪盖住了,三天路程内,到处都是积雪。”
  自从北庭被汉军夺取,大量匈奴迁徙到金山(阿尔泰山)以东,让这儿变得更加拥挤,到处都是想寻找适合草场的焦虑牧民,甚至会因为一小片积雪较浅的土地而大打出手。
  他们只能在一个背风的丘陵后重新扎下毡帐,老祖母已经连路都走不了了。她到了弥留之际,只喃喃说起小时候,她的部落,就是因为一场白灾消失得无影无踪,近来外面甚至出现了强盗,劫掠他们仅剩下的一丁点财产。
  “祁连神真正的战士,应该去温暖的南方抢汉人的。”在听普洁和弥兰陀沮丧地说,他们家仅的最后几羊被一群凶狠的牧民抢走后,老祖母骂了出来。
  而在一个普洁熟睡的夜晚,弥兰陀发现,已经虚弱到不行的老祖母却忽然翻身起来,挣扎着走出了毡帐。
  弥兰陀跟了上去,老祖母瞧见了他,却没说什么话,只抽搐着嘴巴,说道:“我早该死了。”
  匈奴是残酷的民族,俗贱老弱,一旦遇到天灾,老人会主动离开毡帐,将生存的机会留给壮丁,而壮者也尽为甲骑,跟着首领和右贤王、大单于去温暖的南方劫掠。
  “酪快没了,羊也快死光了,往后你要么去试着打猎,要么杀了普洁,别让她受苦。”
  老祖母只将那柄普洁祖父留下的刀塞到弥兰陀手中,用最后的生命跌跌撞撞在雪地里行走,积雪使她的脚步拖沓而踉跄。看起来活象个驮背怪兽,往前走了大概几十步,就一头栽倒在雪里,再也没起来。
  弥兰陀听说,冻死的人,会感觉很暖和,就像掉进了热牛奶里。
  普洁第二天醒来,抱着弟弟来到被弥兰陀堆砌起来的老祖母坟前,四周白茫茫一片,她再也找不到一朵黄色的小花摆在上面。
  “弥兰陀,祖母来世能转生到天道,长乐无忧么?”
  显然不能,弥兰陀知道,普洁的祖母虽然没杀过人,但她话语恶毒。
  但看着弥兰陀那期许的目光,他叹了口气:
  “她来世或许能转生为人,希望是个好人家。”
  “我希望她转生成一个汉人。”普洁脱口而出。
  “为何?”这让弥兰陀有些吃惊,他还以为匈奴人和汉人相互仇恨鄙夷。
  普洁看着南方目光憧憬:“祖父说,汉地四季温暖,地里会长出吃不完的粮食,而长长的墙挡着寒冷的北风。”
  她不知道,汉人中的穷人饿肚子时也在想象,草原上的牧民一年到头有吃不完的肉呢。
  随着牲畜死了十之三四,像普洁这样的人家,已经完全不知道这个冬天该怎么熬过去了,老人陆续牺牲了自己,牧民们开始宰杀病患的羊。
  普洁很懂事,家里仅剩的酪和奶给弥兰陀和弟弟吃,她则吃硬邦邦半生不熟的肉。
  即便雪融化,底下的草也早已死去,几乎家家都减半的牲畜数量,也会让来年变得极其困难。
  他们只期待,据说在前方打了大胜仗的大单于,能带着数不尽的粮食和财富归来。
  可等大单于和右贤王归来时,却是一支数量远少于出发时的残兵败卒——他们并非败于汉军之手,而是败给了这糟糕的天气,匈奴人个个沮丧不已,不是冻掉了耳朵就是冻缺了指头,有的人没法开弓,有的人无法握刀,马匹也倒毙了大半,许多人是走回来的,双脚已经发紫疽坏。
  而在这支队伍里,普洁根本没有找到她的祖父,他只是去西边为大单于的军队放羊看着畜群而已。
  好容易找到一个嘴唇被冻得龟裂的部落族人,问及祖父,那人想了想后道:
  “他死在西边了,路过蒲类海时,忽然就倒下,再也喊不醒。”
  普洁哭得晕了过去,而弥兰陀默默背着她背到身上,带着两个孩子往家的方向走,尽情羊圈里已只剩下三头羊和一头瘦弱的老马,尽管燃料已消耗殆尽。
  而一路上,如他们一样,带着期盼等了个把月,却等来亲人死讯或失踪的匈奴人,都跪在地上痛哭不已,这个冬天该怎么过啊?不少人朝着祁连神的方向连连稽首,质问神给匈奴带来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是业报。”
  弥兰陀垂下眼,仿佛看穿了匈奴所遭受这一切的根源,就像他给普洁讲过的那个故事里,琉璃王诸兵众及诸婇女遭遇狂风暴雨,悉为大水淹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