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558

  右贤王则是将部众从蒲类泽移到了最安全的金微山以北,燕然山以西,汉军得出蒲类向北三四千里才能找到,眼下要入冬,路上就得冻死几成。
  二人之所以同意回师,一是即便强行南下,心念家眷部众的各王也会开始陆续逃走,根本控制不住。
  二来,右贤王眼看冬日将至,而己方足足有八万余骑,或能与远征疲敝的汉军一战!
  至于先贤掸,他将部落安置在天山以南的日逐王庭,又令乌禅幕带着三千骑,押送在伊列水俘获的人口牲畜回去了,要多安全有多安全。
  “隔着车师、焉耆,两千里山水阻隔,汉军还能飞过来不成?”
  ……
  天山以北已降了大雪,可天山以南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仍是阳光明媚,宽阔壮丽的开都河如飘带一般贯穿整个草原,九曲十八弯,韵味悠长。来此越冬的天鹅在水中栖息,岸边是连绵的匈奴毡帐。
  大草原已变得枯黄颓败,预示着冬日将至,大风已十分寒冷,但对先贤掸的部众来说,这一定是个温暖的冬天。
  他们多了新的牲畜,女人们打算用乌孙赶来羊群所产的奶酿点新酒,好迎接战争结束,男人腰带上挂满人头皮,马背驮着更多战利品归来。她们想要乌孙人的金子和饰品,那是草原上枯燥生活不多的慰藉。
  先贤掸的儿子,则带着未能上前线的少年们,兴奋地试着乌孙特有的西极马。
  至于被先贤掸的姐夫,乌禅幕部首领带回来的三千骑乌禅幕男子,每天做的事,则是骑另一种马,他们轻蔑地称之为“乌孙母马”。
  这些乌孙女奴是先贤掸赐给他们的奖赏,她们的父兄被匈奴杀戮或赶走,女子却抢了回来,丝毫不管“狂王”与右部还是盟友。
  对游牧者而言,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
  强盗寇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施暴在每个毡帐内进行,乌孙女子脖上拴着打死结的绳,吃着残羹冷酪,待遇真连牲畜都不如。乌孙人是图兰人种,长相与匈奴颇异,身体都很强壮,很难降服,给他们脸上留下了些许抓咬的伤,但来年定能生下健康的孩子。她们自己也很快会认命,慢慢变得麻木,甚至忘了自己是乌孙人。
  而将这些战利品带回来的乌禅幕须,则将那些他看来最美貌的乌孙贵女,据为己有。
  乌禅幕须跟着先贤掸抢掠过许多城邦,他的人生目标,便是收集足西域三十六邦的女子,统统纳入帐中。
  “等我快死时,年老的妻妾殉葬陪我,年轻的继续留给儿子,这样才能让乌禅幕重新变成大部落。”
  所以乌禅幕须多子多女,他的长女,今年刚嫁给了左贤王的儿子稽侯珊,也就是历史上王昭君和亲的呼韩邪单于。
  此刻,乌禅幕须正晓有兴致地带着部众,骑着马将几个仓皇逃窜的乌孙奴隶当成猎物追捕。
  几人都已倒在血泊中,只剩下一个步伐踉跄地拉着啜泣不停的半大孩子,被乌禅幕人戏耍,不断用鞭子抽打他,使其扑倒在地,只能爬行求饶,但仍被一箭无情射穿了脊背。
  乌禅幕须很享受这一刻,夸奖了开弓的儿子,让他们记住:“数十年前,乌孙欺凌乌禅幕时,比这更加残忍。”
  他洋洋得意:“当初乌孙人举起屠刀时,可曾想到有这么一天?”
  ……
  夜色深了,匈奴人和乌禅幕人的暴行告一段落,只剩下浑身是伤的乌孙女奴在轻轻哭泣。毡帐的主人们则睡得很沉,一百多年了,自从匈奴占据这片草原后,还从未遭到外敌进攻,只有他们每年出动,去劫掠勒索绿洲城郭的份。
  但凡事,总有第一次。
  当太阳照在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水上时,警报的号角吹响,惊醒了睡梦中的男人,也让早起提水、制酪汁的女人不慎弄翻了奶桶,已经起了泡沫的白色羊奶在枯草上蔓延。
  匈奴牧民和乌禅幕的武士们走出毡帐,不安地朝下游方向望去,发现在黎明的薄雾中,出现了一支军队庞大的身影。
  近万骑风尘仆仆,分成几个横阵缓缓前进,然后加速慢跑。那是来自焉耆的汉军,他们赶在匈奴人获知焉耆之战的消息前,顺着开都水急行军数日,才找到了匈奴和乌禅幕的第一个驻牧地。
  就像数十年前,冠军侯率军突入河西走廊大杀四方一样,未来几天内,战争的火焰,将烧遍这片宁静的草原。
  “是谁说的来着?‘只有拥有被射杀的觉悟,才有开枪的资格’。”
  任弘举起剑,指向这些在战争中并不无辜的帐落。
  “匈奴人啊,当你们挑起这场战争,对乌孙举起屠刀时,做好被杀的觉悟了么?”
  ……
  
第318章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乌幕禅和匈奴人从伊列水抢来的牲畜,眼下又进了汉军的肚子,那些被掳来的乌孙女奴也被解了脖子上的绳索,提刀捅了“主人”全家后,手上还沾着人血,就高兴地给汉军烤肉,手脚麻利。
  大块的羊肉插在红柳木上炙烤,只撒点盐都香气扑鼻。
  任弘带着士卒急行军数日,于拂晓发动进攻,又饿又累,正要吹着那滚烫的炙羊肉下嘴,远处却又有一阵欢呼传来。
  一队骑从归来,领头的辛庆忌提了个披头散发,血淋淋的首级,大步走到任弘面前,将其双手奉到任弘面前。
  “君侯,下吏幸不辱命!乌禅幕须的头颅在此!”
  “子真立了大功。”
  任弘只能放下嘴边的肉,让俘虏一认,果然是那先贤掸姐夫的人头,遂称赞了辛庆忌一番,又看着他挂在腰上的东西笑道:“听说子真出阵必戴面甲,给我瞧瞧。”
  辛庆忌有些不好意思,沾血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递过面甲,任弘发现是全铜打制,颇类傩面,尖嘴獠牙,面容凶恶。戴上之后,辛庆忌这个年仅十六的粉面郎君形象,就完全被遮盖住了。
  辛庆忌红着脸道:“下吏年纪小,面容稚嫩,容貌不类父亲,而像母亲,戴上这面甲,才能不为敌人所轻。”
  这倒是与兰陵王、狄青的路数一样,任弘将面甲还给辛庆忌,又递给他炙热的烤肉,宣布奇袭日逐王庭一战的集体、个人首功,都属于陇西曲!
  这让辛庆忌大喜过望,他的性情与教养,确实不像其父。
  出塞两个多月来,历经黑戈壁、交河、焉耆三战,但风头都被其他三个曲抢了,陇西曲每次都未能收获表彰的荣誉,辛庆忌心里很急,属下的陇西良家子也憋了口气,今日追击乌禅幕,总算证明了自己。
  这一战后,原本陇西曲中对辛庆忌走父辈关系,年纪轻轻骤为曲长的质疑也消失了,甚至还有不少士卒砍了木头,有样学样,制作面具往脸上戴,蔚然成风,面甲俨然成了陇西曲的标志。
  任弘袭击日逐王庭的目的,一是打击敌人后方,二是以战养战,靠匈奴人的牲畜作为食物补给。大军行进很迅速,不顺路的部落,根本就不管,除了斩乌禅幕须外,残敌一般不追,牧民也任其逃散,只令小月氏和金赏麾下的休屠部游弋左右,脏活都交给他们去干。
  休屠部很乐于接受这份任务,杨恽发现,他们对待匈奴部众,比汉军残忍许多倍,用的依然是草原的那一套,不由诧异:“休屠人大肆杀戮匈奴同族,心中不会愧?”
  任弘反问他:“子幼觉得,匈奴是怎样的一族?”
  杨恽想了想:“匈奴是塞北行国,左衽胡族。”
  还是不够准确,任弘笑道:“所在在塞北左衽的胡人,从千百年前起就是匈奴?”
  杨恽道:“按照外祖父的说法,六国时,秦之西北有义渠、月氏,燕之北边有山戎、东胡,赵之北边有林胡、楼烦、白羊,还有最初的匈奴部……”
  确实,最初匈奴只是草原上诸多部落之一,之所以塞北胡族尽称匈奴,多是后来慢慢兼并来的。
  河南楼烦、白羊,原来是不同的族类,归顺匈奴后,就成了匈奴楼烦王、白羊王。
  休屠、浑邪也一样,据说他们曾是月氏的一部分,月氏崩溃遁走后,投靠匈奴,就成了匈奴的休屠、浑邪王。
  “还有不少外来的,比如这乌禅幕,本是乌孙康居中间的小邦,族类语言和匈奴全然不同,可投靠单于后,也自称匈奴呢。若当年一统草原的是月氏、东胡,他们如今也会自称月氏、东胡”
  草原上的规矩就是这样,强者通吃,说白了,匈奴只是一种草原人集体的想象,一种虚幻的认同感,而非现代概念的民族。一旦维持百蛮大国的核心不在,原先争先恐后自称匈奴的各部,便会作鸟兽散,给自己换个名号。
  所以历史上鲜卑占据漠北,才会有“十万匈奴尽鲜卑”的情况出现,然后是柔然、突厥、回鹘、蒙古,草原上某些善于生存的部落,千年间恐怕换了无数个名号了。
  任弘指着对匈奴牧民施暴的休屠人:“所以休屠部杀起西域的匈奴人来,就如匈奴杀乌孙,乌孙杀乌禅幕一般,不会有丝毫屠戮同族的愧意,若不按族类按国别来分,他们现在可是‘汉人’,你瞧,还为孝昭皇帝戴孝呢!”
  到十月初一这天,天山以南也开始飘雪时,汉军已经一口气杀穿了整个巴音布鲁克草原,翻过连绵的山岗后,就能进入乌孙地界了。
  从抓获的俘虏口中,任弘也得知了两件事。
  “坏消息是,肥王遇刺而死,元贵靡被楚主立为新王,但泥靡也自称昆弥,大军南下,赤谷城岌岌可危。”
  任弘有些惋惜,他对老丈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虽外表看似昏聩,实则有小精明,最重要的是,对解忧与儿女们都还不错。
  “好消息是,匈奴右贤王、先贤掸的八万骑,已撤离乌孙,北上去救右部的部众去了!”
  辛庆忌大喜:“这意味着,伊列水一带几乎是空的,吾等能直接出现在泥靡的后方!”
  杨恽却摇头:“即便吾等与楚主、元贵靡汇合,人数也只是泥靡的一半,乌孙骑兵虽不敌匈奴,却也比车师人难对付。”
  任弘颔首,他们历经四战,不是单方面的屠戮,就是取巧而胜,只相当于练兵,接下来面对泥靡,才是第一场硬仗!
  他已经有了打算,转而对金赏拱手:“秺(dú)侯。”
  “接下来,我想让休屠部作为前锋!”
  ……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寒冷,所幸热海是常年不冻的。
  泥靡的大军已进入热海谷地,他从七河带来的军须靡一系各部,加上肥王死后陆续归降的贵人,足有六万骑之众,人数是元贵靡一方的三倍。
  “汉王”继位后忙着将老弱妇孺和牲畜转移到热海西边去,仅得两万青壮能战。这一人数还在日益减少,因为谁强谁弱一目了然,不断有人偷偷逃离营地,去投奔泥靡,或离开热海,想要远离这场内战。
  这节骨眼上,解忧公主却拒绝常惠等人的提议:撤离赤谷城,去安全的西方避难。
  “我当日说过,赤谷城是在乌孙的汉人唯一的家,理当持刃守于门户,焉有弃家而逃之理?”
  常惠与冯奉世的使命,是以保住解忧公主安全为第一要务的,此刻苦口婆心地劝说她:“敌强我弱,应该沿用肥王的计策,暂时退走,等汉军援兵抵达后再杀回来不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