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558

  只要先零羌不直接攻击汉军在湟峡以东的县邑障塞,金城郡就当做没看见。龙耶等部灭亡也无所谓,反正境外诸羌相攻是寻常事,哪管得过来。
  更何况,先零羌学聪明了,改变了先前的对抗姿态,每次都将攻灭的部落牲畜人口送一部送给金城郡,让郡里默许他们的行为。
  先零羌得到了他们需要的土地,朝河湟故地慢慢渗透;边吏得到了畜类贿赂生活有了补贴;金城郡得到了可以作为功绩的捕虏人口,免去与先零羌的冲突。
  长安收到的奏疏上,只写着边塞一片安宁,国泰民安,羌汉和睦。
  只需要将龙耶部说成是“叛羌”,便解决了一切问题,皆大欢喜啊,沦为奴婢的龙耶干芒,还能去长安喊冤不成?
  任弘不知道这种情况持续多少年了,但这种欺上瞒下的默契,在今年显然失衡了。
  根据典属国得到的消息,先零羌已不满足于湟水南岸,开始对湟水北岸跃跃欲试,近来还在不断与河湟诸羌盟会,作最坏的打算,可能有匈奴使者潜入了河湟。
  长安这才察觉了情况不对,但除了赵充国外,中朝诸公恐怕也没怎么当回事,只派了任弘这年轻人来处置。
  “太过激进,天天刺激羌人逼得其团结起来不好,太过无为,放任先零羌坐大也不妥。”
  在通往西方的路上,任弘在思索自己所知的,过去几年金城郡治羌得失,同时注意到路面情况很糟糕,车子走快一点好似要散架一般,颠得他腰都快断了。
  郡城周边,交通情况便比河西都差,任弘不免忧心,一旦羌中真的生乱,朝廷调兵不易啊。
  好在前方一座城邑遥遥在望,那便是金城郡的治所允吾城,眼下他们已到后世青海民和县境内了。
  他揣度这件事的严重程度:“整整一年时间,金城郡守、金城西部都尉、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这四位与羌事有关的官吏互不统属,口径却出奇一致,都对龙耶干芒口中天大的灭族冤屈只字不提。哪怕前任护羌校尉卸任了,先零羌有些失控,也继续捂着不报。”
  任弘当然不相信先零羌这么有能耐,能将四位长吏一起收买,这多半是官场的默契。西北东北战事一触即发,大将军不希望金城郡惹事,那就别惹事。
  游熊猫这几天为任弘奔走东西,也明白此事的原委了,低声道:“君侯接下来要掀起大案,将那些瞒报的官吏一一缉捕么?”
  他记得长辈说起任安做益州刺史时,就是这样雷厉风行,不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任弘作风显然与其大父不同,翻了翻白眼:“我是护羌校尉,又不是凉州刺史,更非御史大夫。”
  他心里暗道:“强龙难压地头蛇,我一个初来乍到的护羌校尉,手里要兵没兵,要权没权,证据也不足,非要和郡守、都尉翻脸干嘛,工作还做不做了,明年还想不想回长安了?”
  不论羌中有何问题,任弘都得半年内解决。他拖得起,那件大事,还有他老婆肚里的孩儿也拖不起啊。
  允吾城更近了,已能看到门口相迎的队伍,任弘好歹是堂堂列侯,比两千石的大吏,郡守也要卖他个面子,摆开阵势亲自出迎。
  任弘脸上堆满笑意,打定了主意:“按照大汉的规矩,出了事,就必须有人负责,又不能直接掀了桌子让地方行政瘫痪,最好的的办法,便是指着桌子上最显眼的东西,然后将所有罪过都甩到他身上。”
  一如马邑之围的王恢,天汉二年的李陵,都靠一己之力,为其他人背了锅。
  任弘已经知道给大将军的第一份奏疏要怎么写了。
  “既然郡守、都尉不好动,那么我的前任护羌校尉,就你了!”
  
第229章
百战始取边城功
  允吾县没什么悠久的历史,本是个普通的边地小县,居民不过三五百户,城区卧在湟水河谷中,左右都能看到山脉,入夜后还能看到外面成群结队的野狼绿幽幽的眼睛。
  直到六年前金城郡挂牌成立,允吾成为金城郡守府和西部都尉府驻节所在,这两个衙门替它吸引来大批军民,逐渐成为湟水河谷中最繁荣的城市。
  但也没法和关中相比,商贾鲜少,人口半数仍为驻军,城外密垒深沟,里闾巡逻频繁,特别在郡守府附近,岗哨环卫,盘查紧严,气象十分森严。
  金城太守的姓氏很特殊,叫“浩星赐”,浩星乃是复姓,这位太守五旬左右年纪,太原郡人士。听说他乃是赵充国的昔日战友,参加过天汉二年天山之战,是一个军中老吏,他给足了任弘面子,亲自出迎之,还带着长史、司马和诸曹掾设宴款待。
  唯独金城郡西部都尉辛武贤不在场,听说是巡视西塞未归。
  酒过三巡,浩星赐问道:“金城郡的吃食,西安侯可还习惯?”
  任弘答道:“郡守叫我道远即可,此来金城,仿佛回到了河西,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军民杂处,凉州就是凉州啊。”
  “凉州人”,这是任弘为自己与金城大小诸吏找到的共同身份。
  在大汉官场想要做事,人际关系太重要了。他初来乍到,在朝中没有过硬的靠山,手里无权无兵,若与当地政府部门关系再没搞好,谁也指挥不动,恐怕就只能干瞪眼了。
  所以任弘在努力打破冰冷局面,改善宴会气氛,给众人除了“年少封侯”的标签外,留一个好印象。
  好在金城与敦煌同处边地,也有亭障烽燧之事,他履历丰富,不但做过使者,还当过燧长,很快就与几个同样从基层提拔上来的武吏热络地攀谈起来,说起被数百匈奴人围攻的事来。
  那些诗书也没白读,这边同武官掰扯完镇守烽燧的要点,那边还能同文官对上几句经术,长袖善舞间,很快就成了宴会的中心。
  “不瞒诸位,我今年才刚刚成婚,我家少君刚有了身孕,便接了诏令星夜来金城郡了。”
  此言引来不少人的同情和叹息,在金城为官的不尽是本地人,也有不少外郡征调,边郡的孤独,对家人的担忧,共情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这就进一步被他们认为是“自己人”,不管土吏客吏,初次见面的壁垒,就这样一点点打开了。
  然后任弘举起酒杯,再次向稳坐正中的浩星赐敬酒:“在长安时曾听闻,天汉二年时,贰师为匈奴右贤王所围,缺食数日,伤亡惨重,幸后将军率壮士百余人拚死冲破重围,郡守亦在其中为吏卒,矢如流星,百发百中,遂溃围而出。”
  那本该是浩星赐走上仕途的一场仗,但这位郡守却表现得很冷淡,饮罢后淡淡说道: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我不过是一匹侥幸活下来的驽马,何足道哉。”
  被任弘好不容易弄热的宴会气氛,在这句话之后,顿时冷了些,金城郡吏们悻悻坐回了位子上,没人再敢放肆大声谈笑。
  这份尴尬持续了好一会,直到被门外传来的哈哈大笑打破。
  “迎西安侯的宴飨,岂能少了我老辛?”
  一个披挂着甲胄的将军大步踏入厅堂,边走边解身上的裘衣,任其落在地上,这位鬓须如飞的大汉来到宴席间,不等众人说话,便自顾自地说道:“我来晚了,且先自罚三盅。”
  这位便是金城郡的二把手,金城西部都尉辛武贤了,他和郡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浩星赐沉静稳重,而辛武贤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暴躁急促。
  他真的当场自己倒酒满饮三杯,第四杯则端着来到任弘面前,笑道:“一年多前,两府为西安侯是否应该封侯一事集议,当时我便怒斥那群迂腐的贤良文学,我辛武贤虽与西安侯非亲非故,但我身为六郡良家子,深知斩将立功的不易,只要是想抹杀边郡将士功绩的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一晃眼,西安侯已成了护羌校尉,今后你我二人,便要在金城郡共事,共饮此酒,明天起,吾等便是袍泽了!”
  ……
  辛武贤的到来,彻底主导了宴会走向,后来浩星赐先借故告退了。
  任弘装作被辛武贤灌得醉眼惺忪,却细心地发现,浩星赐和辛武贤只打了声招呼,象征性地互敬了酒,期间再无任何交谈。
  围坐在浩星赐身边的长史、诸曹掾们,也谨慎地与到处招呼人喝酒的辛武贤保持距离。
  “看来这金城郡的一把手二把手,关系很一般啊。”
  等宴会在欢乐中结束时,已经过了午夜。
  虽然护羌校尉常驻金城郡,但“护羌校尉府”却不在允吾县,而在令居县,所以任弘只能暂时住在提供给外地官吏的置所里,条件是差了点,但好歹有热炕暖身。
  次日一清早,天刚大亮,辛武贤便又派人来,邀请任弘去西部都尉府吃朝食。
  任弘头还有些疼,他听杨恽说过,在一年前封侯之议时,当时还在做千石校尉的辛武贤确实帮自己说过话,还差点和儒生打起来。
  但很快辛武贤被调到金城郡做西部都尉,与任弘没太多往来,不过昨日他表现得极为热络,今日又一早相邀,且去看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出了门后,任弘发现这是一个严寒凛冽的早晨,允吾城身处河谷海拔不高,可翻过山到了高原,这个冬天恐怕会更加可怖。
  不过辛武贤的热情依然不减,朝食居然是一头他昨日归来时,在水边新打的黄羊,用的是任弘家香铺的孜然香烤制,看来这位西部都尉十分富庶啊。
  不吃就是不给面子,任弘只得勉为其难,辛武贤亲自为任弘分肉,说了一会长安的事,却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带着一身汗,持剑小跑过来拜见。
  “父亲,剑练完了!”
  他扎着一根少见的紫色帻带,眼睛却朝任弘看,发现他不如自己想象中伟岸雄壮。而早就藏在肚子里的许多话,也不知该怎么开口。
  “此乃犬子庆忌,十分崇敬西安侯,先前一直在陇西狄道老家,我做了金城都尉后,带他来历练长长见识,这孺子早就嚷嚷着要见西安侯,今日见了,怎么又木讷少言了?”
  辛武贤骂骂咧咧的,还是任弘替辛庆忌解了围:“凉州人不都是这样么,讷于言而敏于行。”
  “既然没话,那就再去练半个时辰。”
  辛武贤不太待见儿子,一挥手让他退下,又笑道:“昔日六郡孩童以竹马为戏,常以卫、霍为榜样,几代人下来也腻了,如今他们效仿谈论的人,却是西安侯啊。”
  任弘摆手:“岂敢,卫霍之名可流传千年,譬如星辰日月,我却只是划过的流星,不值一提。”
  辛武贤却不按套路出牌,竟顺着任弘的谦辞说了下去,意味深长地说道:“倒也没错,若是道远满足于如今的富贵,失去了锐气,就此止步,你的功名,恐怕真不能持久啊。”
  他身子微微倾斜,看着任弘道:
  “道远昔日横行西域,一人灭一国,名动天下。可如今,却先闲置了大半年,又被打发到金城郡来,做一个无兵无权的护羌校尉,可会觉得委屈?”
  戏来了,任弘正色道:“为国做事,何来委屈,更何况,比起我先前的光禄大夫之职,护羌校尉好歹能保境卫民,安缉诸羌,弘不敢因事小而怠慢怨望。”
  辛武贤却冷笑起来:“难得道远这么年轻,却如此看得开,汝可知晓,会被派来做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这种无权无兵,与诸羌打交道的苦差事,都是在朝中没什么背景的人。”
  是啊,就是知道这点,任弘才打算约郡守、西部都尉一起甩锅前任的护羌校尉,毫无风险,根本不担心会得罪人。
  仔细算算,朝中也就苏武能帮他说说话,至于常惠、傅介子混得跟他差不多,本来与大司农田延年关系不错,可任弘拒婚之后,田延年也对他没那么热络了。
  若是去年遂了大将军的“好意”,做了霍家的女婿,他的处境恐怕完全不同。
  但任弘却也不悔,他可不做祁同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