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433

  千金市马骨的道理,杨瀚是明白的。怎么吸引天下有学问的人赶来三山?只靠这种偷偷摸摸的抢和骗是不行的。
  可若重用他们,那就是一个绝对的轰动效应。
  比他更高有名气、更有本领的读书人,亦或不如他的读书人,都会因为他受到了重用而受到鼓舞。
  况且,这三山世界之儒,可不是祖地之儒。三山世界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是由始皇派出的舰队建立的,他们最初的一切,大部分模仿的秦制。
  这儿可没有一个董仲舒献策罢黜百家,所以直到如今,三山世界几大帝国中,其实都一直是法家更占上风,这里的大儒也是专指通达学问的大学者,可不是专指研习儒术一门的人。所以,足堪重用。
  可如今一见唐诗,且是这般模样赶来,杨瀚马上就知道有机要谈,哪还有心思与高老先生攀谈。
  高初自然是知道唐诗底细的,这时笑道:“今日元旦之喜,各地臣工进贺,大王诸务繁忙。且老朽与弟子们一路奔波,天气苦寒,实是有些乏了,还请大王先遣我等退下,有杯热茶,消消乏气儿。”
  杨瀚一听,忙道:“何公公,快把高老先生和众贤才请至文华殿,着人好生侍候着。”
  杨瀚自从建了武英殿讲武,就已开始建造文华殿,这时正好派上用场。
  何善光连忙亲自引了高初等人退出大殿,其中有两个书生到了御书房门口时,却故意慢了一步,停了下来。
  二狗子看向杨瀚,杨瀚向他递了个眼色,二狗子顿时明白,这是大王要留下的人,二狗子马上退了出去,顺手把门掩上。
  殿门关闭,二狗子公公才怔了一怔,咦?大王又没说要我退出来,再把门关上,我怎么习惯地就把出门关门了?
  习惯?为什么会有这习惯?
  御书房中,唐诗和另一个年轻书生已经走到杨瀚面前。
  杨瀚讶然道:“唐诗姑娘?”
  唐诗身着男装,便依然学着男人,向他拱了拱手:“瀛州唐诗,见过大王。”
  杨瀚道:“果然是你!公主殿下快快请坐。这位是?”
  唐诗道:“此人么,名叫宋词。”
  杨瀚一听,唇角便抽搐了两下,道:“可是驸马?”
  唐诗很无奈,果然,对祖地文化了解多一些的人,一听名字就会把他们误作一对。这宋词的父亲也不知是何等样人,你附庸什么风雅!
  唐诗板起俏脸道:“唐诗宋词差着几百年呢,怎么就是一对儿了?大王莫要开玩笑。”
  宋词并非权贵阶层出身,作为底层小民,根本不知道祖地的存在,更不了解祖地文化的发展,对这句话,却是根本不理解,听得很是茫然。
  我跟她怎么就差了几百岁了?难不成她竟活了几百年之久?
  宋词悄悄看了看唐诗花瓣似的唇,唐诗觐见之前悄悄用“嫩吴香”的唇脂淡淡抹过一层,嘴唇红艳艳的。
  宋词心中陡然闪过一个盛行于蓬莱的传说中的生物——吸血鬼。
  传说中,女性吸血鬼都是极美艳的。
  杨瀚见唐诗不悦,忙道:“哦,是寡人唐突了,却不知,这位宋词是……”
  唐诗甜甜一笑,道:“还请大王安坐,再叫他详细说来。”
  宋词当初知道了蓬莱帝国的一个大秘密,被一个能量极大的权贵追杀,无奈之下,他投靠了传说中的“六曲楼”。
  他没有钱请“六曲楼”出手相救,好在能够提供足够隐秘、足够重大的消息的人,六曲楼也会提供保护。只不过,这种人就需要从此为六曲楼效力了。
  也因此,宋词从那之后就成了六曲楼的外围人员,和白素一起被送到了蓬莱。
  白素成功打入蓬莱帝国皇族,并且得到方壶帝国的教宗赏识之后,宋词便被安排返回东方,可谁知,又发生了之后一系列的事情。
  宋词几度险死还生!
  宋词不想继续这种生活了,他喜欢安逸,并不想在刀光剑影中谋什么功业。
  所以,宋词用他所知道的那个大秘密,从六曲楼手中换来了帮他杀掉所有追杀者的回报。现在,他又想用这个秘密,换取一个庇护。
  六曲楼在他心中,是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也只有依傍一个政权,才能与六曲楼这样的强大组织抗衡,才不至于让他某一天傍晚睡下,次日便糊里糊涂地再也看不到天上的太阳。
  可是,唐家现在自顾不暇,不是值得一抱的大腿。
  一番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杨瀚。
  为了让唐诗能把他带来三山,他对唐诗的说辞却是,他本三山人氏,此地更有情缘未了。
  唐诗想着此来主要是为了与杨瀚拉近关系,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成人之美的事儿,求助于杨瀚,其实也是拉近关系的一种手段。
  他帮过你,就会觉得与你亲近了许多。
  谁料……
  “我有一个秘密,想禀报大王……”宋词站了起来,但话只说了一半,便戛然而止,乜向唐诗。
  唐诗却是一怔,秘密?你不是想定居三山,寻回爱侣么?你居然有个秘密?
  唐诗暗暗咬牙,瞪着宋词,似笑非笑地道:“哦?可是不方便叫人知道的事情?我,要不要回避呀?”
  唐诗说着,屁股抬了一下,作势要走。
  宋词大喜,忙不迭点头道:“好啊好啊,有劳有劳。”
  唐诗一窒,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杨瀚见她脸色微晕,忍不住好笑,忙咳嗽一声,道:“公主殿下,这屏风后边,有竹榻一席,是我平日乏了的时候小憩的所在,公主可以暂时歇息一下。”
  唐诗无奈,只好点点头,绕到屏风后面去。
  杨瀚这御书房,说是书房,却也是一座小型宫殿了,光是屏风距着杨瀚就有两丈,自然不虞被人偷听。
  杨瀚便向宋词招招手:“近前来!你有什么秘密,可以说了。”
  唐诗风度优雅地走到屏风后边,马上加快了脚步,恨恨地走到竹榻上边,一屁股坐了下去。
  这竹榻已被杨瀚“千锤百炼”过,唐诗的身子又比杨瀚轻盈的多,再加上这时节,竹榻上也铺了柔软的被褥,被她用力一从,居然连声音都没发出。
  唐诗心道,这个姓宋的,究竟有什么大秘密,鬼鬼祟祟,始终不肯说。算了,终究是不可能知道了,还是想想,一会儿如何与杨瀚开口吧。
  唐诗想着,便想倒在榻上小憩片刻,这一躺下,却发现枕边放着一只长方形的檀木匣子。
  书房小憩的所在,能放什么东西?
  唐诗好奇,顺手拿来,轻轻打开,竟是两串珠子。
  一串明显是珍珠,颗颗都有拇指大小,圆润晶莹,中间打孔,以剔透的鲛线串起。若非它是长长的一串,而没有相互连接的锁扣,唐诗几乎要以为这是一条珍珠项链了。
  匣中以红绒隔着,另有一串珠子,颗颗与珍珠大小相仿,俱都是黄金打造,中间也有鲛线相连,唐诗一入手便知道重量不对,这金珠只怕都是空心儿的。
  她好奇地提在手中,来回提动了两下,感觉每一颗黄金珠子里边都似有液体在流动,心中更加的纳罕。
  她把珠子盘回掌心,正要看个仔细,却惊奇地发现,那珠子不知什么构造,竟因为内部液体的流动,一颗颗地跳动了起来,在掌心里突突地乱颤,一时掌心竟有酥麻的感觉。
  “咦?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我从不曾见过?”
第328章
元旦日: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宋词的第一句话就让杨瀚一喜。
  “我自蓬莱而来,我和白素姑娘是朋友。”
  杨瀚对白素还真不曾忘记,他和小青沟通消息并不容易,为了避免暴露,非必要时候,轻易不会传讯,一旦传讯,也是尽量择紧要事讲。
  更何况小青所知道的消息也多来自于月老,因而能够告诉杨瀚的不多。但她在信件中,曾经提到白素如今流落蓬莱,但处境还不错。
  今天,是第一次遇到和白素在蓬莱有过接触的人。
  杨瀚大喜,连忙问道:“她在蓬莱可好,如今处境如何?”
  宋词把白素的情况一说,杨瀚的表情登时五彩缤纷,异常地精彩。
  白素……瞧瞧人家,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忙断肠啊!
  三人自祖地而来,居然各有奇遇,没有一个流于平庸。
  可是,小青的青女王,那是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
  自已这边,虽然不如小青真刀真枪杀的辛苦,却是置于重重监控之下,努力拓展生存空间,殚精竭虑地使尽了浑身解数,历时三年,方有今日局面。
  一双翅膀,时至今日,才有机会挣脱牢笼,得以舒展。
  可……你瞧瞧人家白素。
  在祖地的时候,就整天没心没肺的,生得比谁都快活。哪怕是被苏窈窈追杀了五百年,哪怕是被挚爱背叛,甚而要吸光她的血,可她,始终是最光鲜、最快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