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433

  整个山巅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顿时脸色大变。山顶的寂静,迅速影响了肃立山路攘臂高呼的百姓,他们不知道山巅上出了什么事,却已经感受到了那份紧张的压力。
  “卟嗵!”那个侍女脸色苍白地跪到了地上,惊恐地大叫:“不是婢子的错,不是婢子的错,是她……是她碰到我了,殿下饶命、大小姐饶命啊!”
  那个侍女一把抓住旁边一人的裙摆,惊恐地大呼起来。
  谭小谈被人抓住了石榴裙,险险被一把拽了下去,慌得她急忙一把扯住裙子,窘迫地道:“我……我只是想走到那边,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
  巴图的脸色早就沉了下来,厉声道:“今日是我王登基之日,旁的差错也就算了,你的人竟然摔碎了我王的玉玺,唐诗,你怎么说?”
  巴图这一声吼,两旁的武士呛啷一声就拔出了佩刀,凶狠地瞪向唐诗。
  唐诗惊道:“小谈,你怎么如此莽撞!”
  蒙战饶是心机深厚,此时也不禁动怒,森然道:“唐姑娘,在我三山百姓欢呼雀跃之时,你们竟然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来,这件事,只怕你要给我们一个交代才行!”
  众武士握刀森然向前迈了一步,大有杨瀚一声令下,就要一拥而上,把谭小谈这个如花似玉的小美人儿剁成肉酱的架势,谭小谈花容失色,卟嗵一声,也跪到了唐诗面前,颤声道:“小姐。”
  “混账!”唐诗一脚把谭小谈踢成了一个滚地葫芦,右手往腰间一拔,一口带鞘的短刀就扔到了谭小谈的面前:“今日殿下登基大喜之日,你竟出现如此差迟!你自我了断,向殿下谢罪吧!”
  “殿下!”谭小谈颤声对杨瀚说了一句,杨瀚走过去,弯腰捡起了玉玺,又拾起那个跌碎的玉角,对了一对,倒是还能对上,看他神情,仿佛根本没有听到谭小谈的央求。
  谭小谈露出了绝望之色,颤巍巍地捡起短刀,缓缓拔出刀来,抵在了自己高耸的胸口,只是腕上无力,一时不敢插入,可目光已然有些涣散。
  蔡小菜很是不忍,颤抖着嘴唇想为谭小谈求情,可一扭头看到唐诗铁青的脸色,到了唇边的话,又不禁咽了回去。
  “今日,不宜见血!”杨瀚把那玉玺和碎角放回托盘上,然后拍了拍谭小谈的肩膀,一弯腰,从她手中夺过了短刀。
  那个侍女仍然跪在地上,高高举起托盘,颤巍巍地接了,生怕自己双手不稳,再把它摔下来,急忙抱在怀里。
  唐诗余怒未息地道:“殿下,唐家一心与殿下合作,绝无为难殿下的意思。这个贱婢,在这大喜之日,竟然做出这等事来,唐诗实在无颜面对殿下。这贱婢,唐诗是不敢再要了,我把她交予殿下,是杀是剐,为奴为婢,全凭殿下吩咐。”
  谭小谈立即跪爬到杨瀚脚下,抱住他的腿,颤声央求道:“殿下开恩,殿下开恩。”
  杨瀚笑笑,道:“这玺摔了也就摔了,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老天嫌弃一个王的玺印配不上我,所以示兆于我啊!”
  这话一出,那些脸色难看的首领怔了一怔,神色都缓和下来。
  杨瀚看向众首领,朗声道:“可我还偏就不换了!”
  众人都抬起头,诧异地看向杨瀚。杨瀚高声道:“在祖地,有一方玉玺,上边刻着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你们可曾听说过这方玉玺?”
  蒙战激动地道:“那是大秦传国玉玺!”
  杨瀚朗声道:“不错!始皇帝一统六合,以和氏璧刻传国玺,传之后世。后世皇帝,必得此玺而后称正统。及至汉末,王莽篡位,太后怒掷玉玺,破其一角,王莽以金镶玉,后世皇帝,仍然只认此玺,为什么?”
  杨瀚徐徐四顾,高声道:“天子富有四海,难道就寻不出一块比和氏璧并不逊色的美玉吗?当然不是如此!实因那是始皇帝所用的玉玺,意义自然不同!”
  杨瀚指着那侍女手中拿过玉玺道:“而今,我就要以此玺为国玺,建一番无上功业!用无上的功业,弥合这玉玺的裂痕!让后世任何一位帝王都唯认此玺,以拥有此玺为无上荣光!”
  “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番话,不要说巴图那种性情梗直之人,就是蒙战这等心机深沉之辈,也是听得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跪拜下去,真心诚意地大呼起来。
  徐诺听得目泛异采,这个男人……如果说最初在她眼中,杨瀚只是她要利用的一个工具的话,此刻再看杨瀚,她却不免有了些异样的心思。
  一方面因为她徐家家主的身份,她对杨瀚多了几分忌惮。另一方面,又因为她将成为这个男人的妻子而有些欢喜。那心思的复杂,一时之间连她也说不清楚,究竟是喜是忧了。
  唐诗看向杨瀚时,心中却是暗自凛凛。今日这个场合,当然不宜闹得太难堪。可她没有想到杨瀚应变这么快,能把一件很晦气的事情,三言两语就变成了一件如此提振士气人心的事。
  “我不会养虎为患吧?”唐诗心头终于掠过了这个问题。
  杨瀚伸出手,微笑地示意众人起来,同时膝盖轻轻地拱了拱,小声提醒还在抱住他大腿的谭小谈:“你还赶紧溜一边儿去,生怕别人看不见么?”
第209章
闹婚
  高台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彼此应和,声声入心,节奏仿佛与人的脉搏相互呼应着,令人听到这鼓声便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可以想见,如果在战场上响起同样韵律节奏更快的鼓声,将是如何的激励人心。
  杨瀚担心自己忙于繁琐的仪式,顾及不了那头龙兽,一旦失去自己的控制,它野性复发,有可能伤人,所以先以龙语命令那头龙兽下山,回归山林。
  长颈龙砰砰然地下山去了,在它走过之处,拥挤在山道两旁的百姓迅速蜂拥过来,仿佛原本被分开的海水砰然撞击在一起,很快布满了整个山道。
  高台之上,左编磬、右编钟,几个身穿礼袍,白发苍苍的乐师,用它演奏出了一曲恢宏、高雅的乐曲。这可是正宗的秦制宫廷音乐。
  杨瀚在司仪导引下,按照步骤一一进行,直至换好冠戴,登上王座,殿内殿外,一齐跪拜,称王大典才算结束。
  鼓瑟齐鸣,庆祝着新王的出现,杨瀚开始颁布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册立官员。
  既然三山洲重新出现了最高的统治者,这些部落首领自然不能再以各自部落的名份出现,虽然在实际上,现在还是由各个部落首领负责各自部落的军事、政治、民生等所有事务。
  杨瀚与拥戴他为王的众部落商议之后,决定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为基础建立官制,由于他这个王基本上也要依靠这些臣子们才能发号施令,完全谈不上集权,所以三省也省了,只保留了六部,这样架构简单一些。
  当然,如此一来,一旦他拥有了足以左右形势的权力,就可以直统六部,分而制之,达成高度集权,但这却不是在场这些人所能想得到的了。
  蒙战成为了吏部尚书,巴图则为兵部尚书,徐震为户部尚书,苏世铭为礼部尚书,李洪洲为刑部尚书,王文正为工部尚书,其余小部落首领也各有官职。
  一一宣告,众人上前叩拜,更换官服,重新升殿,这才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开始册立王后。
  徐诺已经在众首领听旨领旨的过程中,去后边更换了衣袍,换了凤冠霞帔。
  她本极美,此时淡淡梳妆,再配上那一套比新嫁娘更加华美高贵的衣裳,简直是艳光四射,娇媚不可方物,在八个侍女拱卫下缓缓升殿,长裙曳地,长有三丈三尺三寸。
  新任礼部尚书王世铭站在上首,高声诵读册后诏书:“孤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庙。自古为圣君者必立后,以承宗庙,建极万方。贵人徐氏,温婉淑德,娴雅端庄,可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内驭后宫,赞襄内政,外辅于孤,以近贤臣……”
  杨瀚站在王座前,看着徐徐登上丹陛的徐诺,乍一见她娇媚之姿,也不由得怦然心动。那种美,实在是叫人不能不动心。
  徐诺扬眸看向杨瀚,此时的杨瀚一身黑色滚金龙纹的王袍,这是延续大秦典制的服饰,较之后世盛行的黄色龙袍其实更显庄重。
  尤其是杨瀚可不是一个糟老头子,这身装束一穿,英姿勃发,徐诺的心弦似被什么突然拨动了一下似的,突然有些乱,急忙垂下了眼眸。
  徐诺登上王座,杨瀚上前两步,轻轻扶住她的手,正要与她共座,接受百官朝拜,大殿门口却突然传来一声大喝:“杨瀚!”
  今日杨瀚称王,这瀚字便成了讳字,其他人再不能用这个词,同音的也要避讳,更不要说当着他的名叫出来了,厅中众臣登时含怒望去,却见小青一身劲装,手中提剑,正站在大殿前边。
  杨瀚讶然道:“小青!”那本来扶着徐诺的手便似被蛰了一下似的,倏地收了回来。徐诺瞟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怨尤,杨瀚正震惊地看着小青,不曾注意。
  徐震花白的眉毛一耸,沉声道:“今日是我王登基册后的大喜日子,小青姑娘若是来贺,还请站在唐诗姑娘身边。还有,我王的名讳,还请姑娘不要冒犯。”
  “她是你们的王,不是我的王!”
  小青提着剑,大步走进来,殿两旁的武士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他们也是第一次成为站殿武士,没有经验,未得命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上前阻止。
  这些人迟疑之时,小青已经走到大殿正中,左右众臣中间,抬头望着王座之上的杨瀚和徐诺。徐诺娥眉一扬,就欲发作,但是忽然瞟见一旁的杨瀚,神色又转为平和,只是睇了小青一眼,微带煞意。
  蒙战和巴图不约而同上前一步,拦住小青去路,蒙战微笑道:“小青姑娘,请自重。”
  小青讥诮地道:“蒙战大人,我是小青,还是杨青?”
  蒙战登时一窒,先前他怕徐家夺了杨家后裔,让自己处于不利处境,当时对外一直声称这个小青叫杨青,乃是天圣后裔,目的就是一旦徐家“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这边就另立一个杨氏后人与之分庭抗礼,如今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须知,如今也只有殿上这些人才知道小青并不叫杨青,外边那些百姓还不知实情,他们还以为这个小青是新王的亲妹子,未来的长公主呢。
  小青一言噎住蒙战,抬头向上望去,眸中已迅速蒙上一层泪光:“杨瀚,你来三山时,是怎么对我说的?五百年沧海桑田,谁也不知道我们来了三山,将是何等处境。无论是凶是险,是吉是福,我都毫无怨尤,毫不犹豫地与你同来。而今,你就这样对我?”
  杨瀚似乎有些慌张,急急看了徐诺一眼,徐诺却垂下了眼帘,长长的眼睫毛覆住了眼神,有些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
  杨瀚又气又恼地道:“小青,你闹甚么,那天,我不是与你说过了么。”
  唐诗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就见小青愤怒地举起握剑的手,对杨瀚道:“你说甚么了?你说要立足三山,离不开诸部支持。你说杨徐两家,世代联姻,这是祖训。好,你要称王,后宫不能空虚,我由得你。你可曾听说,要立她为后?”
  众人听到这里,彼此面面相觑,都露出一个大家“都是男人,你懂得”的眼神儿来。
  一位姑娘,跟着你远赴他乡,无怨无悔,这已是极为难得,更何况是跟着你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要多大的勇气,是要割舍她曾经的一切的。
  他们这位王,定然也是觉得对不起人家,所以当日向她解释时,避重就轻、含含糊糊,想打马虎眼,根本没说清楚他是要册立徐诺为后。
  十有八九,这位小青姑娘当时只是同意他娶徐家姑娘过门儿,却根本没想到他是要立徐诺为后,自己陪他同生共死,一起闯了三山的人,倒是先发后至屈居人下,这个小青姑娘当然不甘心。
  如此一想,蒙战和巴图登时就失去了阻拦的兴趣。在一个成熟的王朝中,吏部才是最厉害的,实为六部之首,所以吏部尚书又称天官。可是对现在的三山洲来说,这些都是虚的,只有兵部才最实惠。
  因此几大家族为此可是没少争执,最终这一官职落到巴图身上,是三大家族妥协的结果。
  蒙战提出徐家已经有了王后这层关系,再占统兵之权不可接受。徐家觉得虽然巴图与蒙战走动颇近,但是在自己得不到的情况下,由头脑简单的巴图来任兵部,也比蒙战这头老狐狸要好。
  如此妥协出来的一个结果,各方自然都有些耿耿于怀。现如今小青来找的麻烦是杨瀚的私事,难堪的只能是徐家,这两个人对视一眼,便很有默契地退开了。
  二人一退,小青便提着剑,一步一步向那丹陛走去,丹陛之上,杨瀚有些手足无措,看看小青,又看看徐诺。一直垂眸观心的徐诺缓缓扬起了眼帘,一双丹凤眼中暗藏的煞意渐渐地渗透出来。
第210章
割发断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