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3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精品电子书☆
--------------------------------------------------------------------------------------------------------------------------------------
南宋异闻录
作者:月关
内容简介:
  一个小小家丁,却牵扯着一个千古之秘。
  一桩离奇命案,把一个恋爱脑的多情大小姐和一个清冷傲娇的小俏婢送到了他的面前。
  她们,真的只是无辜涉入的人?
  西湖断桥,诡谲重重。
  情缘牵一线。
  真相,只在咫尺之间。
第001章
衣锦还乡
  南朝,齐国,钱塘,西泠桥畔。
  月轮高挂中天,夜雾袅袅于途。
  一辆油壁车由远而近,轻驰在江南乡间的小路上。车前挑着一对灯笼,随着辘辘的车轮颠簸着车子,灯上一个精致娟秀的“苏”字也是摇曳不定。
  车九六上披着轻纱的帷幔,车前有一车夫持缰而坐。月光如水,照得大地并不黑暗,更重要的是,这路他早走熟了的,闭着眼也能如履平地,所以夜晚丝毫没有影响车行的速度。
  帷幔随风起伏,时而便露出车中三道倩影。居中是一个绯衣少女,云寰雾鬓,步摇轻颤,自后望去,只见纤秀颈项,宛如优雅的天鹅。
  左边少女着白,右边少女着青,看服饰与发型,仍作待字闺中的少女打扮,显然是这中间绯衣美人儿的丫环。不过,看这三人同座,月下夜行,清脆的笑声撒了一路,显然是情同姐妹。
  这居中的绯衣少女乃钱塘第一名伎苏窈窈,左右的青白衣裳少女则是她情同姊妹的一双丫环:白素与青婷。三女夜行,乃是去赴官宦之家的阮公子之约,今夜阮公子设了盛宴,遍邀本地才子佳人,诗书风流,一时无双。
  突然,原本如霜的夜色瞬然一变,由清冷的浅白色突然变成了金光万道,仿佛一颗被封印万年的太阳突然挣脱了束缚,一下子跃到了空中。
  驾车的车夫老黄双目顿时不能视物,慌得他急忙一勒缰绳,两匹骏马被他猛地一勒,人立而起,四只碗口大的蹄子“啪”地一下重重砸在地上,猛地止住了车子。
  “哎哟!”车中三名少女措手不及,险些因为这骤停的车子一下子摔出去,亏得三人挤坐着,三个少女虽然娇躯轻盈,可一辆油壁车能有多宽,因此才没有滚将出去,跌一个钗横鬓乱倒也罢了,万一来个以面呛地,那可毁了一副我见犹怜的绝好容颜。
  “老黄,怎么回事?”
  苏窈窈有些愠怒,以手遮面,挡了一下那强光,旋即一掀帷幔,折腰而出,站到了车上。白素和青婷两个丫头也跟了出去,三人立在车头,举目向天上望去,一见天上奇景,顿时目瞪口呆。
  只见一个巨大的金色的如天王所持金轮状的东西正在空中盘旋,那灿若太阳的光芒正是由它放射出来的。
  它在空中摇摇晃晃,似乎已无力支撑,突然间,这金轮状的东西爆炸开来,巨大的冲击波仿佛一圈圈涟漪,迅速向四下荡漾开来,车夫老黄惊叫一声,一个懒驴打滚翻下车去,一头钻进了车底。
  而苏窈窈、白素和青婷三女却是避之不及,被那金光透体而过,三个美丽的少女摇晃了一下身子,就软软地倒在了地上。
  金光消失了,空中的金轮也消失了,远近有几处火起,有硝烟升起,夜色重归清冷,静静地照在三具窈窕动人的胴体上。
  夜露晶莹,幽兰露,如啼眼。草如茵,松如盖,小径寂寂。
  油壁车停在那儿,两匹马儿茫然地打着鼻息,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时光荏苒,五百年后……
  月上柳梢,华灯初上,正是秦淮热闹时候。桃叶渡旁,一个少年摇着小扇,施施然地走了过来。路上很多行人见了他都要热情地打一声招呼:“瀚哥儿”,那少年也是笑吟吟地还礼不迭,十分的客气。
  这位瀚哥儿一袭圆领袍衫,革带束腰,头戴一副无脚幞头,鬓边还插了一朵美丽的蔷薇花,衬得那俊美的容颜,未免显得有些妖孽。不过,没办法,这就是大宋的习俗,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只要是个男人就喜欢簪花。
  眼前这位簪花少年身材颀长、眉眼清秀,唇角儿不笑时也带着三分笑,微微地向上翘着,十分讨人喜欢。一双黑而亮的上挑眉,衬得他的眼神特别的精神灵动,顾盼之间仿佛会说话儿似的,比起那些满身油腻硬要簪花的男人可不同,大姑娘小媳妇儿的瞧见了他,总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此人名叫杨瀚,三天前还是咱大宋建康府(南京)街道司的人。街道司是主管城市街道的,其职能、地位大抵与后世的城管相仿,只过宋代的城管职能相当的多,几乎是集片警、环卫、税务、消防、物价检查、工商执法、绿化清洁、处理违章占道等事务与一身。
  能干这一行的,要么是牛二那般的泼皮无赖,镇得住人,要么就得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机警伶俐,可真要他跟人硬刚的时候,也使得一手好拳棒,不仅能屈能伸,也得能软能硬。
  杨瀚就属于后者,能说会道,机警伶俐,还有一身的好功夫。虽说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民,可这两宋三百年江山,是列朝列代中平民百姓生活最优渥、最富裕的朝代。
  如果你没有建功封侯、征伐天下的雄心,就想当一个平头百姓,又或者只有能力做一个平头百姓,那么你生在宋朝,便是修了几世的功德了,其他朝代,平民百姓的生活可是远远不及。
  所以,杨瀚这个大宋建康城的小城管儿,活得倒也是有滋有味儿的。可惜,三天前,他却丢了这个肥差。
  倒不是杨瀚秉公执法,得罪了什么大人物,也不是碰上了有什么背景的泼皮无赖,挤兑的他干不下去,是因为街道司的主司黎老爷看上他了,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主司,那就相当于“城管大队长”了,人家是衙门里的人,而像杨瀚这种,都是由主司负责招聘的,所以准确地来说,杨瀚端的就是人家主司老爷的饭碗。能成为主司老爷的乘龙快婿,那是祖坟冒了青烟才对。
  可是,杨瀚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跟建康城的城狐社鼠们十分熟稔,耳目非常灵通,对于这位主司老爷的宝贝女儿,他了解的比主司老爷自己还清楚,怎么肯答应。
  黎老爷这个女儿叫黎秀,生得倒也标致,可就是闱中不甚检点。杨瀚听到的消息中,这位黎姑娘有过几个相好儿的,还曾为最近一个相好儿的叫沐丝的秀才堕过胎,两个人到现在仍是勾勾搭搭、不清不楚。
  常言道,宁可娶妓从良,不娶红杏出墙,杨瀚也是个志气男儿,才不给那姓沐的当刷锅的,背后遭人指点,惹人耻笑。因此上,杨瀚是使尽浑身解数,不惜自污,死活不肯就范。
  可这黎老爷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儿不对了,居然不懂得强扭的瓜儿不甜的道理,居然用辞了他的差使相威胁。杨瀚自然是不肯屈从的,于是他就失业了。这两天街上的人提起消失了的杨瀚,许多人不免就长吁短叹,替他惋惜一番,却不想今儿个傍晚居然露面了。
  桃叶渡旁有一家食馆,杨瀚走进去,捡了张桌子坐了,扬声道:“掌柜的,鸭血粉丝汤一碗,蟹黄包子一屉,再打一角酒!”
  系着围裙的杜小娘一见是杨瀚,心下欢喜,姐儿爱俏,谁不爱看俊俏后生?她和爹爹打理这店,每次杨瀚来了,那鸭血粉丝汤都是材料十足,还舍得给他放勺胡椒。她马上脆生生地答应一声,便忙活起来。
  杨瀚扭头一瞧,看见挑担子经过的老范,忙又喊一声:“嗨!老范,进来进来,给我切半两羊肉、一副猪胰子。”
  这老范是个挑担卖熟食的,杨瀚也熟悉,一听他叫,忙挑着胆子进了店来,放扁担一放,案板往杨瀚桌上一放,拈了块羊肉就切起来,一边切一边笑道:“瀚哥儿这是另谋高就了,如今在何处发财啊?”
  杨瀚等地就是他这句话,他傲然向四下瞟了一眼,见众人都竖起了耳朵,这才矜持地一笑:“谈不上,谈不上,就是承蒙咱建康府通判李老爷赏识,现今在李府做了个小管事。”
  老范吃了一惊,惊叹道:“哎哟!可了不得!宰相门前七品官呢。瀚哥儿你这到了通判李老爷府上做管事,怕不比黎主司身份低吧?”
  杨瀚淡淡一笑,不好吹捧自己,不过也不否认,显然是默认了他的话。本来么,要不他今儿个为什么簪花打扮,腰间还系了个香囊,风流倜傥地出现在他以前负责的地段儿上啊?
  衣锦还乡嘛!
第002章
怀璧其罪
  说到底,这是杨瀚年轻人心气儿高不肯服输的心态,你不是逼我娶你女儿,我不答应你就砸我饭碗么?呵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小爷三天功夫,现在混得身份地位不比你低了,看谁心中无趣。
  杨瀚知道,今儿这一亮相,明天消息就能传到黎主司耳朵里,到时候,只怕他这心里头五味杂陈的,不会太舒服吧?哈!哈哈!
  杨瀚把折扇一收,长凳上大马金刀地坐了,杜小娘已经俐落地把他要的菜肴和酒都端了上来,向他含羞一笑:“瀚哥儿,请慢用。”
  杨瀚微笑颔首,未曾拿起筷子,先从怀里掏出一份“小报”,一边就着灯光看小报,一边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宋朝时候,有点闲钱的家庭,一般都会订阅两份报纸,一份是官府的“朝报”,相当于后世的官方报纸。一份是私人办的“小报”,相当于后世的娱乐周刊。小报专门搜集奇闻佚事、花边新闻,为了销量,甚至还雇佣了大批的狗仔队员。
  狗仔队员们各显神通:有专门找太监宫女打听皇帝和他的七十二妃之间的情感纠结的,即所谓的“内探”;也有到朝中各部打听官员任免情况、受贿与否、有没有养外室小老婆的,即所谓的“省探”;还有到各衙门特别是到监狱大牢里打探凶杀案进展情况的,即所谓的“衙探”……所以小报之受欢迎,远甚于朝报。
  这店里本坐了一位姑娘,自打杨瀚进来,瞧他俊眉俊眼儿的,一朵花儿戴在鬓边,透着三分风流意,姑娘一双俊眼就在他身上不停地留连,此时再瞧小哥儿还是个读书识字的,姑娘家里心里头就更热了几分。
  只是,一个姑娘家家的,如何上前搭讪?今日偶遇,稍后分别,来日想找他都不知要从何找起呢,姑娘咬了咬唇,一下子计上心来,马上一拍桌子,娇声叱道:“掌柜的,这碗河豚忘了放盐怎地,如此寡淡无味,莫非瞧见本姑娘是孤身一人便好欺负是么?我且说与你知道,我是乌衣巷李大郎家女儿,小名儿叫做果儿小娘子,年方十七,未嫁的闺女,可不曾吃人暗算哩。”
  这姑娘说着,一双俊眼却是一直睃着杨瀚,声音也是冲着他这边说的。
  杨瀚正装模作样地看那小报上一个花边新闻,听见姑娘这么说,心中便是一动,这分明就是说给我听的呀?抬头瞧瞧那姑娘,七八九的标致,九十分的身材,眼睛便是一亮。
  杨瀚把小报往桌上一后,马上也叫起来:“掌柜的,你家今儿个当真是忘了放盐了,如此糊弄客人的么?你道我是谁,我乃建康府李向荣李通判府上管事杨瀚,年登二十有一,不曾娶过浑家。”
  杜掌柜的还不曾说话,杜小娘已勃然大怒,抓起装盐的罐子便风风火炎向杨瀚走来,打开盖子,将那盐不要钱地往他鸭血粉丝汤里倒,恶狠狠地道:“没滋味儿是么,来来来,我给你加点儿滋味!”
  “够了,够了……”杨瀚忙不迭喊停,待杜小娘气咻咻地去了,拿起勺子尝了一口,顿时揪起了一张脸,跟个包子似的。太咸了啊,这都打死卖盐的了……
  杨瀚目光一转,忽然看到那果儿小娘子含情脉脉的,马上殷勤地道:“果儿小娘子,你看,你那豚鱼羹淡了,我这鸭血汤咸了,店家小本经营,也是不易,便不难为他了。不如你我合桌,两下里凑合一下,便不咸不淡了。”
  “好呀!”果儿姑娘欣然同意,马上喜孜孜地端了她的菜肴过来,两下里合成了一桌。一会儿功夫,就你谈吐风生,我浅笑低头,亲热得仿佛一对小情侣了。
  杜小娘恨恨地剁着胡荽(香菜),小嘴儿撅得能挂个油瓶:“这对狗男女!”
  建康府通判李向荣坐在灯下,参详着那件形似如意的古物,越看越是得意。这如意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看着晶莹剔透,其中隐隐有星云图案,但拿在手中却轻如鸿毛,似乎根本不存在似的。
  “宝物,真的是宝物啊……”李通判捻须微笑起来。
  这件宝物是杨瀚送给他的,这是杨瀚的家传宝物,可是虽然看着很神奇,究竟有什么用,却是无人知道。既当不得吃,又当不得穿,却也是一辈辈地传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