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9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1/1597

  这一套司法独立体系,其实也是李轩自己根据前世的诸多见闻,再结合大唐帝国自身弄出来的,整个过程里,他也是听取了诸多大臣们的意见。
  这样一套制度,肯定也是有着缺陷的,比如说司法独立,权限大大增加之后,司法体系是否会反过来干涉行政部门?
  同样的,司法体系里的督察院,是监察百官的,但是督察院里的又该让什么机构去监管呢?
  督察院内部虽然有内务机构,但是是否能够有效的完成司法机构内部的反贪腐行为,这也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不过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不可能完美的,总会有着诸多的缺陷,很多事情,李轩也只能是两害取其轻,然后和后世的各种改革一样,摸着石头过河。
  尽可能的找出来一条适合大唐帝国的改革之路来。
  他很清楚,大唐帝国的各项制度,不能效仿前明等封建朝代,但是同样也是不能够直接照搬后世的现代国家制度。
  大唐帝国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出来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这条道路到底是什么路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大唐帝国的情况。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那应当是发展具有大唐特色的中央集权君主制。
  而大唐帝国的诸多现有政策以及改革,其实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为服务的,其中的诸多政策,甚至用后世的目光来看都是非常的不合理的。
  比如说教育制度!
  这种教育制度如果放在后世,肯定是要被人骂死的,因为官方刻意的控制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数,这意味着封锁民智,和普及教育那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李轩却是坚持要这么做,他主导下的大唐教育制度,是要把教育变成是一种工具,维护大唐帝国统治的工具,而不是什么福利。
  所以在大唐里,教育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高等的教育成本非常的高昂,这就是为了控制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这是因为大唐帝国需要每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都为己所用,不至于流落在外,进而对帝国的统治产生威胁。
  要拉拢高等教育群体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给予他们金钱,权力等各方面的福利,说白了就是把这些群变成统治阶层。
  而大唐帝国显然是不可能让太多人成为统治阶层的。
  大唐帝国不需要太多的统治阶层,先不论生产力等因素,最关键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的权力,那不叫特权。
  因此只需要一小部分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统治阶层就可以了,其他的普通人老老实实的种田工作,成为被统治阶层就可以了。
  在这种的制度下,为了避免真正的人才因为教育成本而被埋没,大唐的教育制度却是同时又实行了大规模的奖学金计划,从最基础的小学再到大学,都有完善的奖学金计划!
  只要你是真正的天才,比其他人更加优秀,那么教育成本将不会成为障碍!
  一边是高昂的教育成本,认为制造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的障碍,而另外一边却是实行大规模的奖学金计划,为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
  这种制度看上去似乎很奇葩,比较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后世美利坚的教育制度,那么就会发现美利坚的教育制度和大唐的教育制度在本质上比较相似。
  美利坚那边能够上高等学府的学生,只有两种群体,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业优秀的学生!
  至于普通人,普遍都是上完高中就去打打工或者去读什么社区大学了,常青藤学校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这种教育制度,其实也是和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大同小异,就连我们的一群精英阶层也是有样学样,搞什么素质教育。
  为了让民众们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们宣扬素质教育:看人家美国人的孩子,人家上学天天开趴体打炮,过的多幸福啊。
  所以啊,你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也太辛苦了,该玩就玩,让书本见鬼去,你们该让孩子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只努力读书,上名校,学有所成后为国为民族奉献的这种脏活累活,有我们精英阶层的孩子就行了。
  你们普通人的孩子,吃喝玩乐,以后进工厂打工就行了。
  毕竟革命不分贵贱,不管是我们当官当老板,还是你们当工人当服务员都是为祖国做贡献嘛。
  除了这些,再宣扬孩子不能死读书,该让他们去学钢琴,学舞蹈,学画画,音乐之类的才艺,嗯,最好是以后开放学校自主招生,把什么社会实践,才艺之类的也加入考评。
  然后让穷人家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比钢琴,舞蹈什么的才艺和社会实践之类的事,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能够比得过精英阶层的孩子,这才见鬼了。
  再搞一搞教育资源集中化之类的,多方面集中围剿,老子就不信那些穷逼屌丝的孩子能够冲破这个牢笼。
  最近几年,这种事被宣扬的比较多,偏偏还有一群傻货相信,请允许我为他们的孩子默哀三秒钟!
  不过好在这些傻货还是不多,如果都是傻子全部去信这些玩意。
  那么就会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局面,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完高中,中专,乃至初中都没上完就出去打工了,运气好点兴许还能够上个二本野鸡大学。
  至于985,211,不好意思,那不是为普通人家的孩子准备的!
  当然了,这是对未来情况恶化后的假设!
  幸运的是,如今我们华夏民族的人大部分还是不傻的,所以几千年来一直坚定不移的实施科举政策,极大的避免了这种极端情况的出现。
  此外这些自诩精英的人目前只从美利坚人身上学了一招半式,只学了垄断教育资源,还不懂利用奖学金制度把天才给招揽进来,然后持续提高统治阶层的实力,这么搞的他们,要么是傻叉要么是狂傲到没把太天下人放在眼里。
  不要脸如美利坚人,人家都那么赤裸裸的搞精英教育了,但依旧没敢彻底关上大门,他们垄断教育资源之余还会用各种奖学金把寒门的天才给招揽进来,放开一个小口子,让普通人心怀希望的同时,还在源源不断的补充统治阶层的力量。
  封建时代的王朝,都知道弄一个科举制度,源源不断的吸纳中低层的人才用于补充上层。
  把下层群体的人才吸纳进入统治阶层,让人才成为统治阶层的一份子,这都是人类社会玩了几千年的老套路了,可惜后世的一群傻叉还想要逆行倒施,甚至想要玩素质教育,废除科举,玩自主招生,最后搞成寒门无法出贵子的极端局面。
  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幸运的是,大华夏聪明人还是不少的,所以科举制度依旧是坚定不移的执行了下来,坚持统考统招,守住了最后的底线。
  感谢科举,让我等普通人还有一个往上爬的机会!
第1296章
吏治烂透了的江北道
  放眼从古往今,不分中外各国的教育制度,大体上都是同一个核心共同点,那就是表面上不敢怎么折腾,但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统治阶层用来筛选‘自己人’的工具。
  这和国家制度,社会环境之类的没有半点关系,而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统治的必然选择。
  在大唐帝国同样也不能免俗!
  要不然,你说李轩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教育资源通通放开?
  这事简单的很,直接集中全帝国最优秀的教师,然后把他们讲课的时候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刊发成书籍向全社会公开。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预科,然后一直讲到大学!
  这事需要动用的优秀教师顶多几百个,刊发成书别说售卖了,就算是免费发放所需要的成本,对于一个年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同时印刷工业也是得到了极大发展,能够大规模发行大唐朝报这种报纸的庞大帝国而言。
  成本的障碍基本可以忽略!
  而有了这些优秀教师的授课记录再加上其他详细的教材,就算是师资再差的学校,都能够享受到一流的师资,普通老师不会讲课,没事了,照本宣科,直接背优秀教师的讲稿就行了,当个复读机可没啥难度。
  但是这种简单到智障都能想出来的办法,却是不干?
  为什么?
  因为李轩不愿意这么干!
  如果这些教育资源都放开了,李轩敢用满朝文武的脑袋保证,不用几年,一大堆的叛军就会冒出来了,到时候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民智这个东西吧,是双刃剑,有利于生产,但绝对不利于统治。
  对于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言,培养少数精英,对绝大部分人进行愚民政策才是最妥当的,要不然,满清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被自己培养出来的新时代人才给干掉了,在这么多亡国事件里,满清也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了。
  假如当年它不进行教育改革,坚定不移的继续闭关锁国,不允许民众出国留学什么的,恩,具体政策请参考三八线以北,鸭绿江以南,民众自称生活的很幸福的一个中央集权君主制小国,当地的王族玩这一套几十年了,现在活的挺滋润的。
  任凭外面狂风暴雨,三代胖子巍然不动,坚持闭关锁国、封锁民智不动摇,试问现代社会里,谁能比他们更牛逼?
  西亚非洲南美等一票被唾弃的独裁者之流,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不服都不行!
  当然了,李轩虽然心里头很佩服他们的手段,但是真让他这么搞却是不可能的。
  良心过不去!
  没办法,他虽然说是皇帝了,但穿越来之前好歹也是个普通人,心底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人性道德这些东西的,和纯粹的统治者比起来,还是略有不如。
  因为,他还有那么一丁点良心!
  要是真干这些事情,偶尔夜半时分,这么一丁半点的良心也会传来微弱的疼痛感!
  所以大唐帝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是采取精英教育,但是却是有着大规模的奖学金制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非常的完善。
  几乎所有的大学,全奖学金的学生都会占据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一点,可以说是在李轩的强行要求下执行的,而很多礼部的官员其实并不同意实施这么大规模的奖学金制度。
  但是这些人,无法影响到李轩的抉择!
  不管怎么样,李轩还是需要给普通民众留下一道口子,让他们有奋斗的目标和希望。
  教育制度综合精英制度和奖学金制度,显得如此奇葩,同样的大唐帝国的其他众多制度,很多在后世看来也是比较奇葩的,比如说法务部,这个机构是立法机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