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1597

  各队采用统一的数字番号,从第一到第九队,为了区分各队的兵种属性,在数字后加以兵种的称呼区分。
  上述各队皆直接归属枢密院统辖,枢密院新设作战司、军械司、后勤司三司,同时裁撤兵部军械供应、后勤供应之权。
  而李轩依旧是亲自统帅枢密院,并不设置任何的副枢密之类的副手职务,换句话说,李轩是将会亲自统帅这八队作战部队,并且不要副手。
  废除常备军,近卫军,把各队直接置于枢密院下辖,这是李轩进一步收拢军权的核心计划。
  收拢军权,压制方东全、黄学仁等人是李轩过去大半年来好几次军制改革的核心方针,当初建立常备军,先后建立前后左右中五军,是为了分化方东全、黄学仁的权力,而后来那这五军合并为一军,同样也是为了削弱方东全、黄学仁。
  如今把常备军直接裁汰了,同样还是为了进一步削弱方东全、黄学仁的军权。
  至于把近卫军也给撤了,同样也是为了限制近期日益膨胀的王单旭,最近近卫军大出风头,王单旭隐约有了超过方东全,成为大唐王朝第一军头的势头,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李轩是果断加以限制。
  他可不像等到王单旭变成半年前的方东全,权势大增足以影响整个大唐王朝的走势,甚至会威胁到他这个皇帝的生命安全。
  这一次直接把新军一股脑的收拢到枢密院直辖,李轩在收拢军权的同时,也是不可能一股脑把方东全,王单旭他们踢出去。
  他只是想要限制他们的权力而已,并没有弃之不用的想法,相反在某些方面还会继续重用。
  比如说各大队的实权队长,则是继续沿用这些人。
  第一火枪队的队长为王单旭,第二火枪队的队长为白云奇,第三长矛队的队长为方东全,第四长矛队的队长为黄学仁,第五长矛队的队长为蔡二虎,第六刀盾队的队长为陈屠夫。
  第七弓箭队的队长、第八辎重队、第九骑兵队这三个队的队长以及各队的副队长也都是这些人的心腹手下。
  但是在枢密院的各司郎中,则是不用这些将领们,而是准备直接从中低阶武官中挑选。
  并且李轩还设立了一个硬性条件,那就是要想在枢密院任职郎中,员外郎、主事等职务,就必须能读能写。
  不求你能写出一片之乎者也的锦绣文章,但是必须能够断文识字。
  这也是为了刺激甚至强迫那些武人自己读书识字!
  早在去年的时候,李轩就尝试过让开设扫盲班,培养自己的读书人,让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这三个大唐王朝里仅有的读书人轮番上阵授课,也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来读书的人大多本来就是文官体系下的人,军队那边却是没有几个人来读书。
  这一次,李轩是打定了注意要把这些文盲变成半文盲!
  以后不认字的人,这辈子就别指望能够在大唐王朝里统帅大军了,撑死了就是一个队长。
  一番军制改革下来,李轩才满足的放下这些‘军政大事’,然后心满意足的把视线投到了其他方向。
  军队训练早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只要下面的人别乱来,只需按部就班训练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而政务上更简单了,就那么点鸡毛蒜皮的事,每天朝议上随随便便就能处理了,根本浪费不了他多少精力。
  最近他是把主要的时间分成了两半,一半用于后宫,一半用于搞研究小发明上。
  回到黄竹山的第二天晚上,李轩就是把珠儿给就地正法了,此后的几天晚上里,董芸芸和珠儿主仆两人是每天晚上都和李轩玩那不可描述的游戏。
  以至于那几天李轩走路都有些不稳当,然后还被柳八苟拐弯抹角的提点了他一番:说他人还年轻,可别死在女人肚皮上了。
  但是白太后也是找到他,当着李轩的面说董芸芸这个皇后光吃米不下蛋,从去年年底到现在,都那么久了,天天霸占着李轩,但愣是一个蛋都不下。
  最后语重心长的对李轩道,别天天往董芸芸那里跑啊,你小子还有另外一个老婆叶氏呢,那姑娘才是胸大屁股大好生养的,你小子也得多去那边过过夜。
  这话说的让李轩才记起来,这还有一个叶氏呢!
  去年叶氏刚进宫的时候,他一开始对她的感觉还是相当惊艳的,不过很快就被董芸芸的主动献身给迷晕了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脑子里只有董芸芸、珠儿这一对主仆,早就把叶氏抛之脑后了。
  一个普通女人,哪怕长得漂亮了一些,但是那里有董芸芸这种大家闺秀再加上珠儿这个刁蛮女仆的组合吸引力大啊!
  即便是不考虑身份的因素,但是叶氏之所以比不过董芸芸和珠儿这一对主仆,不是因为李轩不喜欢她,更不是因为她不漂亮,而是因为她势单力薄,只有一个人!
  单飞哪有双飞爽啊!
  加上叶氏并没有和李轩、董芸芸他们住在同一间大屋里,而是靠近白太后这边,李轩和董芸芸一样,没事是绝对不会跑到白太后这边来自寻烦恼的。
  如此算算时间,他还真是有些时日没见过叶氏了!
  如今被母亲白太后这么说起,李轩估摸着,这段时间多往叶氏那边去几趟,找个机会吃了她,总不能让一个娇滴滴的美女独守空闺,那样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这后宫诸事说烦也不烦,说多也不多,李轩并没有多放在心上,这两天他忙完军制改革后,又是把目光放在了搞研究发明上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发明,自然是燧发枪和火炮这些武器了。
  现在的李轩做梦都是想要把燧发枪给搞出来,原本以为新‘邀请’了三十多名工匠后,有希望解决弹簧钢的问题,但是问询了一边后,愣是没人知道怎么做弹簧钢,最后只能是让他们有时间继续研究,争取把早日把弹簧钢搞出来。
  而火炮的话,这玩意倒是的简单,李轩搞不懂后世的火炮但是他知道古代的火炮啊,那不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火绳枪嘛,能有多难,之前不搞是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铜料,之前出山劫掠搜刮了不少铜料,其中还从几座寺庙里抢了几口大钟,虽然所得铜料还是不多,但是也够搞一门几百斤的火炮,所以就让人试着搞。
  至于能搞出什么样的火炮来,那就得看人品了,反正李轩也没给他们具体的性能限制,只是给了他们画出了最基本的前装滑膛炮的图样而已,至于详细设计那是别指望了。
  李轩能够记得这火炮是从炮口装填,有一个大管子那就不错了,鬼知道那些前装滑膛炮内部设计是什么样的。
  反正李轩也不指望他们能够搞出来多好的火炮,到时候能够把炮弹打出去就行了,能不能打中敌人不强求。
  这大炮啊,不求杀敌,但求吓人!
  之所以要求这么低,那是因为他总不能真指望这几个铁匠分分钟化身宗师级工匠,看了那几页草纸上的图样就能造出来什么神兵利器来。
  要是这都行,他李轩早成仙了,还当个屁的皇帝啊!
第0149章
雷暴风雨夜
  春夏之交的黄竹山和往常一样宁静而悠闲,孩童在村头村尾追逐戏耍,大人们在田地里劳作。
  鸟儿在枝头上跳来跳去,好奇的看着这些忙绿的生物,偶尔露出鄙视的眼神,树上虫子那么多,随便吃两条就饱了,这些大个子生物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种田呢。
  最近一段时间雨水明显增多了,村里的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农对着阴沉的天空信誓旦旦的说,不用几天就会一场大暴雨即将降临。
  古代的农业生产,依靠的就是口口相传的经验,这么多老人坚持说不用多久就会有大暴雨来,大唐王朝官方自然是不会坐视不理。
  柳八苟两天前就已经是带着一大群的内阁官员到田间,带领着人们疏通沟渠,在小平原中间的那一条小河两边修筑防洪提,防止洪水肆虐摧毁了他们今年好不容易才开垦出来的水稻田。
  为了疏通沟渠防洪,哪怕是已经脱产专职训练的士兵们也是放下了刀枪,带上了锄头扁担上了堤坝。
  这些士兵虽然名义上已经成为职业士兵,平日里脱产训练了,但是在农忙时节以及其他一些关键时期的时候,还是需要帮忙进行劳动生产的。
  毕竟这三百多士兵可都是大唐王朝里的青壮,中坚劳动力,有他们加入和没有他们加入,这防洪工作准备起来可是差别相当大的。
  这一天傍晚时分,果然和村里的老农们预料的一样,天空开始下起了雨。
  吃过晚饭后,李轩站在窗前看着外头的倾盆大雨,眉宇间微微皱了起来。
  这雨是越下越大了,傍晚时候的还只是中雨的规模,但是现在却是已经变成大暴雨,雨滴打在屋顶上的瓦片上,发出了巨大的咚咚响声,雨声中不是还伴随着隆隆雷声和狂风。
  这是一个雷暴风雨夜啊,也不知道这一场暴雨会给自己这个弱小的大唐王朝带来多大的破坏。
  柳八苟他们带人连续赶工修了两天的防洪提,而且之前一个冬天也没有闲着,修筑了不少的水利设施,应该能够撑过这一场暴雨吧!
  “皇上,外头风雨这么大,可别让雨淋了!”沉思之际,李轩听到身后的声音,还没回身呢,就是感到身后的伊人给自己披上了外套。
  李轩回身,看着这个个子不高,但是却前凸后翘的叶氏,伸手抓住了她的手,然后道:“今晚雨大,朕就不回去了!”
  听到这话,叶氏的脸庞在煤油灯下露出了明显的红晕,她没有说话,只是嗯了声后低下了头。
  自从七八天前被李轩兴起破了身子后,她并没能和董芸芸一样,把李轩天天留在自己这边,如此算起来的话,今晚还是李轩第二次在她这里留宿。
  “妾先去让人准备热水!”叶氏红着脸说了这话后,就是微微挣脱了李轩握住她的手转身离去。
  李轩紧了紧身上的外套,视线重新投向了窗外的黑暗之中,这场大雨还在继续下着,怕是要下一整夜了。
  当晚,李轩虽然留宿在叶氏的房里,不过今晚的他显然是兴致不高,例行公事一样交了粮后,他就是躺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叶氏显然也是知道今晚的李轩有心事,所以安静的跟猫儿一样把自己埋进李轩的怀里,就这么静静地待着。
  这一晚,雷声一直到午夜时分才是停了下来,而雨也是逐渐没那么大了,倒是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天空依旧是持续飘着小雨。
  吃过早饭后,心里记挂着昨晚这一场暴雨的李轩就是匆匆去了前头的议事殿。
  但是去了议事殿后,却是发现好几个人都没来,柳八苟,方东全他们几个都没在,这一问,领头的王文华道:“柳大人还有方将军他们现在在堤坝上呢,今天一大早说是有一段堤坝决堤了,他们一得到消息就带着去了堤坝!”
  “堤坝缺口了?严重吗?”李轩问着,此时的他面色虽然平静,不过语气却是已经带了一丝紧张。
  这决堤可不是什么小事,一个好不好,恐怕黄竹山这片小平原里的田地都得被淹了。
  王文华道:“前头回报说已经淹了一些田,不过如今军方的人已经赶过去了,应该很快就能堵上了!”
  李轩听罢当即起身:“走,去堤坝上看看!”
  李轩起身要去堤坝,王文华张了张嘴想要说前头洪水危险之类的话,但是看着李轩的眼神,愣是没敢说出来,当家就是道:“陛下心系百姓安危,实乃我大唐无数黎民的福气啊!”
  李轩没有搭理他的吹捧,直接就是带着人出宫,准备到前头的堤坝上看看情况。
  出宫之前,他还特地换上了长筒的生皮铜钉靴,这靴子也是他自己一个小发明,当初是专门让鞋匠制作出来出征打仗用的战靴,用牛皮制作,涂抹了桐油防水,底部还打了很小的铜钉防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