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9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8/1597

  恩,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觉得继续这么不加以控制的话,恐怕会影响太大,如今虽然争论还只局限在朝堂内部,但是继续这么搞下去的话,肯定是会传遍整个官员群体,然后是整个士绅群体,整个士绅群体都知道了,那基本上也就代表着全天下都知道了。
  而这样,是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的。
  有些担心的柳八苟,陪李轩巡视即将完工的皇宫后花园时,也是旁敲侧击的询问了几句,他并不是想要阻止什么,他只是希望知道事情后续走向,好提前准备而已!
  而对于柳八苟的旁敲侧击,李轩抬头看了看此人,然后面露平常微笑道:“不错,看来下面的人也是用了心的,这花圃修的不错,百花争艳之下却又不失优雅大方!”
  李轩说着,指着前方的一大片花圃,花圃种植了各种花草,虽然此时是秋天,但是依旧有众多草木百花保持常青,甚至是开花。
  李轩继续道:“只是既有四季常青,又有秋冬枯黄,有春夏之花,又有冬雪寒梅,混杂其中固然别有韵味,但是爱卿你有没有觉得,这花圃过于杂乱了?”
  柳八苟听罢,看着前方的花圃,能够在秋天看见如此娇艳的花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是一边看,一边想着刚才李轩的话!
  略微沉思后答话道:“陛下所言甚是,乾坤有序,阴阳有道,序不可乱,道可不发,这花圃却是乱了些,倘若修理一番,常青一处,四季一处,木一测,花一侧,看起来定会让人更赏心悦目!”
  李轩听罢微微点头,不再说话,而是继续前行。
  后方几个随行伺候的秘书,有人听罢若有所思,而有的人则是露出一脸的迷茫,而有的也是看向那花圃,忍不住在脑海里想象着柳八苟所的把花圃里的花草分门别类的全部分出来,然后单独栽种的话,那样子,怕是要惨不忍睹。
  但是圣天子却为什么还要点头呢?
  莫非,这两个人的审美观和常人有异?
  这随行的虽然都是翰林院秘书处里的秘书,有一等秘书和二等秘书,至于三等秘书,那都没资格随行,按照道理来说,他们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了,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机密,而且一个个都是属于被重点培养的年轻官员。
  但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事情的内幕的,那几个一等秘书是听懂了,因为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圣天子的想法,只不过虽然猜出一二,但是一个个都是嘴巴紧闭着,那是对谁都不会说的。
  至于那些二等秘书,自然是还无法接触到高层的机密,也很难猜得透圣天子的想法,所以自然是听不懂了。
  听得懂的听懂了,听不懂的自然是听不懂,李轩自然是懒得解释什么的。
  而从柳八苟的反应来看,柳八苟是听懂了,而且也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柳八苟的意见就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李轩!
  至于对错,那并不重要,至少对于柳八苟而言不重要。
  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柳八苟也是没有问其他的了,而是专门的陪同李轩看起来这座皇宫的后花园!
  这后花园,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御花园,只不过如今正在修建的只是御花园的一侧而已,乃是属于皇宫重建工程的一部分。
  皇宫的重建工程,很早就开始了,名义上来说,从定都金陵城开始,就是开始了修建皇宫,以前明皇宫为主题进行重建。
  但是因为前明皇宫实在是破损的太过严重了,如果是要原样重建花费太大,此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李轩不喜欢传统的皇宫,太过压抑了,一年到头生活在这种看似宏伟,但实际上阴深深的皇宫里,会让人疯掉的。
  相对而言,李轩更加喜欢住在现有的皇家别院里,因为皇家别院的前身虽然是大片的府邸,但改建过后,实际上就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花园,建筑比较少,这样的居住环境李轩是比较喜欢的。
  其实这也不是李轩一个人的选择,从古往今,就没几个皇帝喜欢天天住在深宫大殿里的,一有机会都喜欢到皇家园林居住。
  因此重建皇宫内的时候,虽然说前殿部分,因为需要体现大唐的正统性,所以各种传统大殿都需要,但是后面的生活区域,虽然整体上也按照了中轴布置,但是在李轩的要求下,后面的后宫部分,一律采用园林式布局。
  谁要是敢给他弄一大片密密麻麻阴森恐怖的房屋出来,李轩就敢把他直接发配到南洋去,而且还是没有开发,食人族盘踞的荒岛去。
第1292章
重量级人物下场了
  如此情况下,重建中的皇宫,前殿部分依旧是准备采用传统的宫殿样式。
  但是后半部分却是不一样了,建筑都是采取的精致小院模式,然后还打算和现有的皇家别院连接起来。
  等建成后,这后宫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公园,期内散落着数十座大小、样式不一的建筑,而且根据李轩的要求,各种风格的都有,有非常传统的江南园林,北方建筑等,还有西式的各种建筑风格。
  这样的建筑布局,除了风格上李轩喜欢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这样搞省钱!
  虽然说后宫的面积庞大,要种植花花草草,还有各种风格各异的建筑,但实际上花费的钱并不多,其中最为重要的花费,其实应该是各种摆设,但是这一点不用担心,大唐帝国的皇室内库里有着大量缴获自前明的各种奇珍。
  幽州的前明皇宫,那可是被搬空了,甚至很多珍贵的建筑材料都是被拆了然后运到金陵城,作为重建皇宫的建筑材料使用。
  有着类似命运的,还有位于各地前明各藩王的府邸以及死硬大臣的府邸里,基本都是被搬空,然后一些珍贵的建筑材料也是被拆走。
  而这些东西,建筑材料自然是用于皇宫建设,而各种珍玩则是被被送入了皇室内库里。
  所以如今大唐帝国的皇室内库里,各种奇珍异宝可以说是不计其数,甚至都不能准确的估算其价值,因为很多都是无价之宝。
  而如今的大唐帝国,显然也是没有沦落到出售各种珍玩的地步,但是这些珍玩也不可能一直放在库房里蒙尘啊。
  因此这些珍玩的命运,和它们之前的命运一样,会成为皇宫里的摆设,或者是被皇室用来赐给臣子们,然后被臣子们拿回家陈列。
  因此建设后宫部分的最大花费,也就是各种珍贵陈设部分,实际上一毛钱都不用花。
  而花园的土地平整,搞点假山,湖泊之类,再修建生活用院子,其实花费并不大,至少和皇宫前半部分的那些大殿们无法相提并论。
  前殿的那些大殿,规模庞大不说,而且用料都是严苛之际,所用的木材都是有着严格之际的要求,虽然从幽州皇宫挪用了一部分。
  但是李轩也是不希望直接把整个幽州皇宫给拆了,所以也只是搬走了陈设以及部分材料而已,而主体建筑部分还是留着的,作为北方行宫所用,毕竟这好歹也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算得上是文化遗产了,这要是给自己都拆了,也是不太好,好歹给子孙后代留点建筑文化遗产!
  这幽州皇宫保留下来,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拆走大量的建筑材料用来重建金陵皇宫了!
  既然不从内部解决这些材料,那么只能是外购了,然而这些材料在外面,基本上都是价格极为昂贵的。
  当然了,如果帝国真狠下心来,一次性砸个几百万两银子下去,这皇宫不用几年也就能够修起来了,如果是采用招标的形势,钱到位的话,国内的几个建筑公司,比如上海码头公司下属的上海建筑公司表示,只要钱给够,一年就能够把皇宫给修起来!
  可惜的是,帝国或者说李轩不愿意花这么多钱啊!
  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每年都破亿了,但是预定今年用于皇宫的花销,只有三十万元银子而已,而这三十万元,其中一部分要用于现在的皇家别院的维护,大头要拥护皇宫后宫的建设,至于用到前殿的银子,顶多也就十万元以内。
  就这点钱,也就只够材料钱的零头……
  按照现有的投入来估计,这皇宫前殿的那些庞大建筑,再来十年估计都建不成!
  不过李轩也不急,或者说不在乎!
  规模庞大的建筑群,除了彰显传统外,屁用没有!
  如果真的有大用处,李轩早就给钱修了,那里用得着等到现在啊!
  早些年,李轩宁愿花费十多万元修建翰林院,一栋翰林院办公楼的花费,比过去这么多年里,所有皇宫前殿所花费的资金都还要多……
  翰林院办公大楼,李轩为什么要重视?
  因为这栋楼是给翰林院的数百名秘书们办公所用的,而且是急迫需求的。
  而各种重大仪式的话,李轩如今一般都是在皇宫别院前面的大广场举行啊,这个超大的广场,可不的区区一个大殿方便多了。
  李轩甚至都还在这个皇宫广场上举行过阅兵式!
  这种情况下,李轩自然是会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比如说水利设施方面,李轩可以大笔一挥,就砸下去一千五百万元,还让各地方财政也是拿出两三千万元来搞水利。
  此外还批下了十年长期计划,总投资达到壹亿伍仟元。
  因为水利设施关乎民生,关乎超过一亿五千万百姓的生死存亡,同样关乎着大唐帝国的统治根基。
  所以砸再多的钱,李轩都是心甘情愿的,反正这些钱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一年收税上亿,然后花个几千万给自己修个宫殿,李轩估计着自己迟早要被暴民送上断头台!
  嗯,更重要的是,大殿不修,并不会影响到李轩的生活享受,他又不是在前殿生活,而是在后宫生活,如今后宫正在建着呢~
  一旦修好了,地方大了,也应该能够住更多的人,到时候李轩准备也是发展发展大唐的文艺事业,把皇家舞蹈团的规模从现有的五十人提升到一百人。
  毕竟作为皇帝,要广施雨露,与民同乐!
  把雨露洒向更多的人,这是李轩重要任务!
  责任重大,轻视不得啊!
  陪着李轩巡视完还没有完工的皇宫后院工地后,柳八苟就是回去了,而回去之后,他则是和往常那样,开始挂起了闭关的门牌。
  但凡是其他官员因为如今的局势动荡而求见他的,一律不见。
  如今他已经是得知了圣天子的打算,圣天子是要趁着这一次的机会,对现有的司法制度进行深入改革,彻底切断行政和司法的联系。
  圣天子要这么做,柳八苟自然是支持的。
  反正不管怎么搞,都损害不了他自身的利益。
  柳八苟在大唐的朝堂上,地位是超然的,哪怕是身为农部尚书,但是他也从来不参与农部的事务,在御书房里参政,他也是不会偏袒与农部或者是整个内阁。
  更何况,如今的柳八苟也是看的出来,如今帝国内部的吏治问题的确是比较严重了,这贪官一茬又一茬的冒出来,督察院那边每年都要抓不少的贪官,但是依旧无法阻止这种局面。
  官员贪腐,这是顽疾,想要彻底根除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根除,也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那么可行的办法也就只能是从监管这方面下手了。
  而现在督察院和内阁联系太深,非常容易受到内阁方面的影响,这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司法的独立性,并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