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9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4/1597

  只不过,上海发展的如此迅速,其经济上的重要性甚至比金陵城更加重要,也是对主政上海的官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上海的县令是谁?
  不是他人,正是我们的老熟人,一心想要匡扶圣君,打造宣平盛世的陈立夫!
  陈立夫在宣平十年调任松江府担任同知,正四品。
  三年一过,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上海县令任期满被调回京师去了,吏部选人接任上海县令的时候,干脆是直接选了陈立夫。
  按照常理来说,寻常知府的同知都是从四品,而县令不过事实正六品,但是在松江府和上海县却是比较特殊。
  松江府知府就是从三品了,陈立夫这个同知也是正四品,而上海县也是因为如此特殊,因此这个县令也是正四品。
  因此在品级上,两者是相当的,但是还是那句话,上海县虽然是个县,但是其不是一个普通的县,其辖区里,汇集里全国最为庞大的资本以及工业力量。
  能够在这样的地方主政一方,这对于陈立夫的仕途而言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有了这么一份资历后,后续调任到其他地方就会顺利得多。
  陈立夫初任上海县令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基本上没有搞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的事,在诸多政策上还是延续了前任的政策。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陈立夫却是打算着动一动了。
  虽然说延续前任的政策继续这么下去,上海也能发展的很好,但是明眼人都是能够看的出来,这不是他的功劳,如此任职三年后,陈立夫几乎是不太可能获得太大的名望。
  陈立夫在过去的一年里,也是苦思了诸多计划,用来打造属于他自己的政绩,不过却是发现不是那么的容易。
  上海本来就是发展的很好,哪怕是陈立夫躺着什么都不干,上海的发展势头都不可能停下来。
  此地的工业已经是全国第一,金融业等企业的发展,也是全国第一,就连是城区建设,水利交通乃至教育等等都是属于一等一的。
  陈立夫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把目光瞄向了城区的北部方向,准确的说是吴淞江北部。
  如今的上海城区可以说是已经是非常的庞大了,以上海县城为中心,其北部,也就是后世的外滩区域,乃是贸易区,县城的南部区就是第一工业区,再南边就是第二工业区了,至于除开沿江地带的西部内陆地区,因为交通不够便利,所以通常是作为生活区域的,并没有统一进行开发。
  要想扩展城区,建立新的工业区域或者是办公商业区,要么是继续向南,要么是跨越苏州河向北,要么干脆是深入内陆。
  深入内陆是不可取的,距离黄浦江太远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向南的话,如今已经是向南很远了,继续向南的话有些头轻脚重的感觉。
  其实黄浦江东岸的区域,也是一片极好的发展区域,陈立夫上任之初就是考虑过发展黄浦江东岸的。
  他之前想着,干嘛要费尽心思朝着南边或者北边发展啊,这黄浦江的东岸就是一片荒芜之地啊,而且还是官田,官府喜欢怎么开发就怎么开发,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主来碍手碍脚的。
  早年上海建立商贸区和工业区的时候,官府可是大手笔,直接把城区周边的土地都给征收了,不仅仅是西岸,同样还包括东岸。
  比如上海码头公司,就是拥有了黄浦江东岸大片的沿江地带。
  但是想要把城区扩建到黄浦江东岸去,却是也有着极大的困难。
  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交通了!
  黄浦江说大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也有四百米的宽度呢,想要在这种宽阔,同时通航船只众多的江河上建造一座大桥,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1237章
钢铁大桥
  其实呢,以黄浦江的四百米的宽度,真要下狠心了,皇家理工学院的那些天才们也是能够设计出来一座大桥,然后施工建造完毕的。
  但是,这样的大桥建造出来之后是方便了两岸的交流,但是黄浦江的航运基本也就会被废掉一大半了。
  以目前的技术,造出来的大桥肯定是有大量的桥墩,要不然无法支撑四百多米的程度,而且桥梁的高度也不会太高的,如此的话,小船肯定是没有影响的,但是那些大船基本是别指望能够通行了。
  因此真要这么搞了,是会严重降低黄浦江通航能力的。
  要知道如今的黄浦江可是国内最为繁忙的水道,没有之一,数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大船天天往来于黄浦江之上。
  以现在的技术能力要是在黄浦江搞一座大桥,基本上能够废掉黄浦江一半的航运能力。
  所以,建桥是不可行的,至少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没有桥梁的话,那么两岸交通就会成为大问题了,总不能光靠船只摆渡啊!
  交通困难,这是开发黄浦江东岸的重要原因,甚至短时间内是无解的,就算是开发,顶多也只是小规模开发,或者是作为单独的工业区、商业区来开发,但是却是很难和西岸的商贸区、第一、第二工业区结合起来。
  交通困难这是黄浦江东岸开发的重点,而且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重点。
  所以,如今陈立夫所剩下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北,跨过吴淞江开发北岸。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吴淞江北岸同样临近黄浦江,而且还靠近贸易区,更加适合进行工业、商业开发,此外,吴淞江最宽的区域虽然有六七百米,但是狭窄的地方却也是只有五六十米而已,建造跨江更加容易方便。
  在吴淞江口,也就是临近黄浦江的简短,其宽度只有百米左右,修建大桥的话,只需要大约百米即可。
  同时,吴淞江虽然也是重要的航运河流,但是并不怎么通航大船,主要是中小船只通行,因此在建造跨河大桥的时候,不用过于考虑通航这一点,如此无疑是能够大大降低跨河大桥的设计以及施工难度。
  如果能够解决跨江大桥的问题,那么吴淞江北岸的开发也就成为了可能。
  因为开发吴淞江北岸,和开发黄浦江东岸一样,都是需要解决交通问题,黄浦江东岸因为黄浦江太宽,而且考虑到通航问题,所以这桥梁一时半会是建不起来的。
  但是在吴淞江北岸进行开发,这一难度却是大幅度降低!
  只是虽然难度降低,但是陈立夫也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建起来。
  他虽然是个传统的书生,对什么数理化这些鬼东西懂的不多,但是他不懂没关系,他知道这些很重要就行了。
  所以这些时间他也是问了一些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大企业的负责人,因为开发北岸,其目的也是为了给那些企业服务,可不是用来开发什么住宅区的。
  根据工商界人士的反馈,他们认为如果要在吴淞江北岸建设工厂的话,那么就必须修建一座跨江大桥,而且这座大桥还不能是什么只通行行人的小桥,必须是能够通行重型运输马车的大桥。
  因为企业工厂的货运量是非常大的,他们需要这么一座大桥运货,联通商贸区以及第一、第二工业区,至于说货物直接用船运输,拜托,这才多长一点距离啊,太麻烦了。
  而且如果用船只运输的话,直接去黄浦江东岸不是更好。
  所以,必须要有一座大桥,能够承担大量载重货运马车通行的大桥!
  同时这座大桥还不能影响苏州河的航运,不能阻碍船只往来。
  吴淞江虽然不算宽大,通行的大多都是一些中小船只,但是也是上海重要的内河航道,是不能因为一座大桥就堵塞的,因此这座桥必须足够大,足够高,不能影响船只通行。
  但是,以目前的技术能力,能够把这样的桥建造出来吗?
  陈立夫自己是不知道,所以他找来了专业的人士,来自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系的一个高材生康伟德。
  这个人,和大部分皇家理工学院里的师生们一样,年纪都不大,今年不过二十三岁而已,但是此人却已经是皇家理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并留校担任副教授了。
  而其品级可是正三品,住的都是官方配给的大宅院,出行都是有十几个随从的那种,而且还都是官方配给,此人享受的各种政治待遇可比他陈立夫高多了。
  得知此人到了上海后,陈立夫是不敢怠慢,亲自跑到了码头进行迎接!
  “康教授,劳烦您一路过来,下官实在是过意不去啊!”陈立夫虽然年纪比他大,但是奈何品级不如人家。
  别以为康教授是个教书的就能不给面子了,要知道此人可是参加皇宫重建的设计工作的,很多重要的工程他都有份参与。
  陈立夫给面子,但是康伟德却是不怎么给他面子!
  只是轻轻的嗯了声,然后就是上了马车。
  外人兴许会觉得陈立夫是个官场潜力股,以后有望进入内阁的,但是在康伟德看来也就那样,就算是陈立夫进入了内阁,他照样不用给他面子。
  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政治地位都普遍偏高,而能够留校任教,并获得副教授或者正教授头衔的人,哪一个品级不是正三品起步啊,而且不少人都还是有贵族头衔的,甭管是内阁大佬,还是陆海军的大佬们,看见了皇家理工学院的教授,都得客客气气的。
  尤其是海军那边,为了让皇家理工学院尽早的把高压蒸汽机搞出来,就差给几个负责研究高压蒸汽机的教授当孙子了。
  没办法,人家品级高,爵位高这些都不算什么,谁让人家掌握里最顶尖的技术呢,海军想要高压蒸汽机,除了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们,就没人能够给他们搞得出来了。
  陈立夫也是知道皇家理工学院里的学生们,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的,每一个都是只认为自己才是聪明人,其他人都是智障。
  学生们如此,那些教授就更不用说了,那是敢直接在折子上骂内阁的众多大佬们都是一群蠢蛋的狠角色……
  事实上,和皇家理工学院的这些天才们比起来,其他人还真的就是智障!
  智商的差距,就摆在那里,你不服也得服!
  对此,陈立夫也是不在意,不过是一群象牙塔里的书生而已,虽然智商高,但是情商低,陈立夫都是懒得和他们一般见识。
  当然了,他是绝对不会说,自己怕稍微说重一句话,人家掉头就走的。
  康伟德来了上海后,陈立夫本来还想要设宴招待他几天,然后亲自陪同着他在上海转一转,逛一逛,领略一番上海的繁华。
  但是那里想到康伟德表示,自己很忙,就不搞这些杂七杂八的了,直接去吴淞江实地考察,具体看一看要怎么设计这个吴淞江大桥。
  陈立夫一听,也是乐得清闲,当即就是陪着去吴淞江实地考察了一番。
  考察的过程里,陈立夫也是说了自己的规划,他希望能够直接在江口位置直接修建一条大桥,直接连通商贸区的沿江大道,这样后续开发吴淞江北岸的时候,就能够直接把北岸的沿江大道也直接联系上了。
  不管是商贸区,还是说第一工业区,又或者是第二工业区,他们最为重要的主干道,就是沿江的道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4/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