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8/1597

  同时对方的那一千多人的重骑兵实在是过于凶悍,仗着高头大马,厚实的盔甲,往往是直接碾压着杀上来,根本就不玩什么战术之类的。
  他们的盔甲,他们的阵型就是他们的最大依仗。
  然而让俺答汗担忧的是,自己的骑兵竟然是抵挡不住他们的冲锋!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他带来的四万骑兵,那都是右翼三万户中的本部骑兵,跟着他南征北战数十年了,不知道征服了多少个部落,每一个骑兵都是骁勇之士。
  但是在这些南唐蛮子的骑兵面前,竟然是连抵挡都抵挡不住。
  这!
  怎么可能!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切。
  如果俺答汗之前看到过前锋是如何惨败的话,那么他应该就不会震惊了,但是很可惜,他当时距离过远,只看到了己方的前锋骑兵吃了个小亏,但是具体怎么吃亏的,低下的将领也是一知半解,只说打着打着,明明整体局势占据了优势,但是在局部上却是被杀的惨败,整个过程都是莫名其妙的。
  鞑靼人不是没和大唐交过手,当年南下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山东和大唐陆军打了一仗,结果超过一万多骑死伤在大唐陆军的刺刀阵前。
  所以,他们也是学乖了,往后的多年里,不管是小规模的冲突还是如今的大规模交战,他们都是谨记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要主动冲击准备妥当,严阵以待的大唐陆军步兵方阵。
  而骑兵之间的交战,双方过去的这些年,也是有打过,但都是几十人,几百人规模的小战斗,这种战斗里根本就很难体现出现一些具体信息来。
  同时他们也是无法从大唐骑兵早年和察哈尔部、朵颜三卫的交手里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当年的大唐骑兵质量堪用,他们的骑兵更多时候,都是充当骑马步兵来使用的,往往是骑马机动,然后直接下马手持火枪步战。
  真正动用超过万骑骑兵进行骑兵冲锋作战,说真的,大唐骑兵也是头一次!
  大唐骑兵之前都没这么干过,鞑靼人自然也就无法判断出来大唐骑兵冲锋作战的真正实力。
  但是现在,俺答汗却是看到了大唐骑兵冲锋作战的真正实力!
  太诡异了!
  是的,不是说什么震惊之类的,而是觉得诡异!
  因为俺答汗无法理解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切,自己的兵力明明更多,自己的骑兵明明骑术甚至刀法都更加的优越,但是为什么偏偏就是在这一群农夫组成的骑兵阵前不堪一击。
  己方的骑兵阵型,彷佛就是纸糊的一样,被大唐骑兵一捅就破!
  他不理解!
  如果说对面的大唐骑兵,用火枪搞之前的那种放风筝的战术,虽然看起来恶心,但是他却也是能够理解,毕竟南唐蛮子的枪炮犀利,那是出了名的。
  好多年前他就是知道了。
  但是他却是没有想到,这骑马冲锋肉搏作战,他们竟然也如此犀利!
  这他妈不合理!
  看到局势不妙的俺答汗,很快就是做出了改变,这个改变并不是调动这两万五千骑的中军,实际上中军已经是冲锋了起来,根本无法做出什么及时的改变了,不管是胜还是败,都得冲锋完毕了才能够进行调整。
  他要做出改变的乃是两翼的骑兵!
  他抬头看了一眼还在进行迂回的左右两翼的骑兵,尤其是左翼的万名骑兵,当即就是下令道:“让左翼大军立即进攻南唐蛮子的侧翼!”
  尽管这万名骑兵还没有迂回到位,但是他也是不管了,因为他担心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恐怕自己中军的两万五千骑都要挡不住这一万三千骑了!
  但时候,就不是能不能堵住这一万多南唐蛮子骑兵的事,而是己方大军要惨败了!
  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第1229章
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危机
  一万鞑靼精骑,来不及迂回到位,就是匆忙跳转方向,然后朝着大唐骑兵的阵列冲了过去。
  尽管这个时候还没有迂回到位,直接发起进攻的方位不太对,无法做到真正的拦腰而断,但是俺答汗已经是给他们传令了命令让他们立即发起进攻,他们自然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拖延。
  因为再这么等下去,己方的中军恐怕就要完蛋了!
  尽管他们距离比较远,看不到战场中间的细节,搞不懂为什么己方的中军为什么拦不住南唐蛮子的进攻,但是他们却是能够看到,己方中军的阵型,彷佛就跟破布一样,一撕就碎,被对面的南唐蛮子骑兵几乎快要捅了个对穿。
  鞑靼中军的众多将领们,也是看出来了不妙,他们着急着调集更多的兵力试图冲上去,然后堵住大唐骑兵,但是他们却是发现,不管他们怎么努力,都是无法在战斗的最前线调集更多的部队了。
  古典骑兵的阵型过于宽松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刻几乎是被放大了无数倍。
  鞑靼人宽松的阵型被充当矛头的第六胸甲骑兵团冲破之后,随后冲进来的第一骑兵师和第五骑兵师为核心的大量骑兵鱼贯而入,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鞑靼人的庞大阵型。
  与此同时,一波接着一波鞑靼人的骑兵,也是前仆后继的冲上去对战。
  这倒不是说他们视死如归,要去堵住什么缺口之类的,而是双方的战斗,是对冲作战,双方都是笔直的发起冲锋,而且还是数万人的冲锋,想要掉头避让?
  不可能的事!
  甭管前方是豆腐还是坚石,他们都只能一头撞上去,因为只有冲过去了,才能够活下来。
  要不然的话,不是被敌人的刀剑杀死,就是被双方冲过来的战马践踏致死。
  很多骑兵其实都不是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而是死在双方战马的马蹄之下,因为当他们自己或者是战马受伤,而导致落马之后,不管是前方的敌人骑兵,还是己方战友,都是不会,也没有办法避让地面上的这些受伤者,往往都是选择直接践踏过去。
  因为集体冲锋之下,根本就没有多少避让的余地,除了向前再向前,根本就是无路可走,这一点,对于大唐骑兵是如此,对于鞑靼骑兵同样是如此。
  所以那些落马的骑兵,下场并不会比那些在马背上就被击杀的骑兵好到那里去,甚至可能会更惨!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双方的战马踏死的,少数精锐骑兵即便是落马了,他们也能够进行避让,甚至击杀敌人,把敌人拖拉下马,甚至干脆是抢夺敌人的马匹重新作战。
  战场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因此靠近双方战斗的最前线,那么就会发现,双方的战斗骑士是非常混乱的,混乱之中,无数人死伤!
  正在指挥部队朝着前方冲击的康长宁,此时也是看到了一侧有着万人敌骑冲过来。
  当即他就是下令,调整部队的冲击方向,而不是笔直向前,而是朝着西北方向冲击,避让敌人的万骑袭击。
  纵然他对己方部队的战斗力有着自信,但是也没有自信到能够正面硬坑敌军的同时,还能够抵挡敌人从侧面发起进攻。
  毕竟,敌人是他们的数倍之多呢!
  骑兵冲锋的时候,单个骑兵或者小规模的骑兵想要脱离大部分转向,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倘若是部队统一转向,那么自然也就是可行的。
  随着号角声的改变,冲在最前方的第六胸甲骑兵团的数百名身穿重型胸甲的骑兵,也是略微改变了冲击方向,改为朝着西北方向冲过去!
  这里,得说一说,其实双方的战斗,并不是时刻都是在发生,双方的骑兵交战可是好几万人呢,不管是大唐骑兵还是鞑靼骑兵,他们的冲锋其实都是分为多个波次的,并有多个波次结合为一个大波次,形成一个超大型的箭头。
  大唐骑兵这边,采用的普遍是以骑兵团为大方阵,内以骑兵队为小波次,实施持续冲锋的。
  对面的鞑靼人有所不同,不过整体上也是差不多的,这么多兵力,根本就不可能一窝蜂的全部冲上去,那样不用打仗,自己就先乱掉了。
  到时候,根本没有任何战术可言,双方就只能打一场超大规模的混战而已。
  第六胸甲骑兵团,作为骑兵兵团里唯一的一支重骑兵,肩负着为全军开路的重任,在过去的短短一分钟里,他们已经是连续击溃了至少两千名鞑靼骑兵,嗯只是,击溃,并不是说杀伤了这么多鞑靼骑兵,但是在这种大型战场里,溃散的鞑靼骑兵也活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后方赶上来的第一骑兵师以及第五骑兵师的骑兵绞杀。
  而到目前为止,第六胸甲骑兵团的损失也不小,已经是足足损失了将近两百骑!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在听到号角声的变化后,领头的几个身披全身甲的第六胸甲骑兵团的军官们,依旧是高举着指挥刀,直接改变方向朝着西北方向杀了过去,前方,是一个刚列阵完毕,准备拦截的鞑靼人骑兵方针,数量足足有两千之多。
  军官们上前,伴随军官作战的亲兵,也是举着代表番号的军旗跟了上去,高高竖起,迎风招展的军旗,为后方的骑兵们指引了方向,让他们不至于在混乱的战场上迷失方向。
  很快,第六胸甲骑兵团的骑兵们,就是跟着该团军官的军旗,改变方向杀了过去,而后方紧随的第一骑兵师的骑兵们,见状也是略微改变方向跟了过去。
  如此,庞大的冲锋阵列就是开始改变方向了!
  这个过程里,军旗的作用发挥到淋淋尽致!
  如果说战斗刚开始,双方没有正式接触的阶段里,号角声还是其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后,那么等到战斗爆发的时候,实际上号角声只能是用来传递一些最简单的命令了,而且号角声的命令传递,也只能是用来串联高级军官之间,普通士兵忙着厮杀,哪有闲工夫去听什么号角声的命令啊。
  普通士兵在厮杀的时候,只会根据本能,跟随着己方部队的军旗在走。
  而这个时候,一军主官的军旗就是非常重要了。
  根据大唐陆军条例,在战场上军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倒下的,以第六胸甲骑兵团为例子。
  如今全团都是跟随着第六胸甲骑兵团团长的指挥旗行动,如果该团团长战死或者受伤,无法履行团长职务的时候,那么就会由副团长即时接替指挥,同时为了避免主官战死动摇军心士气,哪怕是主官真的战死了,但是其亲兵也不能降下主官的指挥旗,而是以最快速度找到副团长,让副团长接管指挥旗。
  副团长如果战死了,那么就是团参谋长接管,如果还战死了,那么就是军衔最高之队官,如果军衔一致,则是番号最靠前的队官,比如第一队队官接替指挥。
  而这个过程里,该团的指挥旗,一直都是必须高举着,引领全团将士作战。
  要不然的话,大量的将士们无法获得指挥旗的引导,会在混乱的战场上彻底迷失的。
  第六胸甲骑兵团的指挥旗,从发起冲锋的那一刻,一直都是耸立在全团的最前方,一名极为强壮,直接身披半身轻型板甲的骑士,一手持军刀,一手持缰绳,至于指挥旗,并不是他手持,也不是他背着,而是在马鞍上有一个专门的插孔,可以把指挥旗给插上。
  这名指挥旗旗手,从战斗发起的时候,就是一直紧跟着他的直属长官,第六胸甲骑兵团团长廖强宾陆军上校的身后,距离从不超过两米之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