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1597

  什么穿衣镜,台式镜以及其他各款式的手持镜,那都是附带的,真正的核心产品翻盖仕女镜才是他们出货量的大头,利润的所在!
  出厂价七两银子一面的翻盖仕女镜,他们的利润就能达到四两银子,这五千面翻盖仕女镜的订单,他们的利润就能达到两万两银子以上!
  仅仅是这个,他们就把所有的营销成本全部收回来不说,而且还收回来了一部分前期投资建厂的费用。
  如果是加上目前其他款式的订单,勉强是能够收回全部的成本了!
  这才多久,杨成到上海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左右,而厂子投产到现在,不过一个月时间而已!
  这是要成为暴发富的节奏!
  如此也是怪不得冯管家如此兴奋了!
  就连杨成,都是没有想到会这火爆,他还是低估了上海的市场潜力!
  上海的市场,可不仅仅是上海本地的市场,在这里,还云集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贸易商人,上海本地市场的销售其实有限,更多的订单是来之于众多贸易商的订单。
  说真的,这价值几万两银子的货物,对于那些大贸易商来说算个屁啊,尤其是那些进行海外贸易的贸易公司,他们采购货物,随随便便都是几万两银子甚至几十万两银子的。
  比如大唐西洋公司,他们随便一艘前往印度贸易的商船,装载的货物价值最少也得十多万两银子,多的时候,甚至能够达到几十万两银子。
  相对于那些大商家来说,杨成接到的这点订单,其实不算什么,即便是和家族里的九江玻璃公司总厂的出货量相比,那也是不值一提。
  九江玻璃公司每个月的出货量,那都是价值十多万两银子的,而且也是在持续增长当中。
  但是对于杨成而言,却是极为满意了,他这才刚开始呢,就有这个势头,以后大赚特赚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订单虽然有了,但是杨成又是开始头痛怎么完成订单了,他们的上海分厂只是个小厂子,产量可不大,而且他们生产的镜子都是高端产品,良品率相当低,要想完成这一批订单,怕是最少也得半年以上。
  但是如今他们还在陆陆续续的接到新的订单呢,难不成要把订单排到一年甚至好几年以后,开什么玩笑,鬼知道一年以后是什么状况,说不准那个时候他们家的仕女牌镜子都没人要了呢。
  所以对于现在的杨成而言,当务之急是扩大产能,把订单消化掉,再接新的订单,把订单完成把钱拿到手,那才是王道!
第1189章
大唐从不拉拢敌人,不服就干!
  宣平十一年,这一年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就和往常的几年一样,主体基调就是恢复、发展民生经济,同时进行内阁的教育、科举、吏治、经济的诸多改革。
  而大规模的战争早已经是在宣平八年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帝国数十万大军主要是驻防边境以及镇守内陆地区为主,而对外扩张则是以小规模的殖民战争为主。
  哪怕是前几个月闹的沸沸扬扬的万丹被围,其实对于偌大的大唐帝国而言,也只是一场不起眼,甚至连军方大佬们都是懒得正眼看一眼的小规模冲突而已。
  左右不过是千把人规模的战斗而已,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完全不算什么,对于军方来说,其规模和意义,甚至都没有国内剿匪来的大。
  如果说最近几年军方还有什么动作的话,那也应该是剿匪作战,陆军在国内剿土匪以及各类非法武装,海军则是围剿海盗。
  战争,并不是最近几年的主体,这一点从历年不断降低的军费支出比例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几年,主题是恢复因为战争而被破坏的农业生产,同时大力发展工商业尤其是新型工业!
  早些年的时候,国内可是乱糟糟的,大唐王朝和明王朝的争霸战争,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是相当大的,因为战乱,很多地区甚至都是出现了人口大规模减少的极端情况。
  虽然战争的主体是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但实际上破坏力最大并不是双方,而是在战乱时期里冒出来的各路牛鬼蛇神们,尤其是北方地区,早些年可是冒出来了不少的野心家,尤其是山西、河南、陕甘地区更是如此。
  在高峰时期,陕甘地区的各路乱军达到了十几支,而且规模都不小,搞的当时的明军都是拿他们没办法,到最后,还是大唐陆军杀入陕甘地区后,才是逐一把这些大规模的乱军给清理掉。
  战乱时期所导致的破坏,相当的严重,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恢复的。
  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当年因为战争所导致的大规模破坏,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总算是得到了扼制,如今各地,尤其是北方以及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是逐步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相对于农业生产需要好几年来恢复,工商业的发展倒是比较快速,但是工商业是工商业,农业是农业,而这两者都是帝国的核心支柱,缺一不可。
  民以食为天,这吃不饱饭自然是不行的。
  而工商业如果发展不起来,帝国也就缺乏税收,没有办法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装备先进的武器,自然也是不行的。
  所以这几年,李轩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是以恢复民生,发展工商业为主,相对于大规模的对外扩张,虽然李轩有这个心思,而朝野上下几乎也都知道圣天子想要大规模对外扩张,但是现在,却还不是时候,顶多就是玩玩小规模的殖民而已。
  不仅仅是这几年,实际上在李轩的战略规划里,未来几年也将会以发展自身为主,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实际还不成熟,毕竟现在就算是想要现在大规模扩张,也是很勉强。
  但是总归是要走上对外扩张这条路的,如果要对外扩张,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北方的威胁,虽然海军叫嚷南下战略,但是在李轩看来,南方甭管是南洋的还是葡萄牙人,都不可能给帝国带来什么真正的威胁,真正的威胁在北方。
  更何况,南下和北上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事。
  因为南下,只要不是大规模出兵中南半岛地区,不去马六甲和葡萄牙人死磕,只是在南洋各岛屿扩张的话,是不需要动用大量的陆军,甚至连海军的主力舰队都不需要用到,撑死了也就派出几千万把人的军队而已,按照大唐陆军的编制来说,一个师都不到。
  只要李轩脑子还没发烧,就不会傻乎乎的派遣数十万大军南下中南半岛,然后陷入超级大泥潭里,最后被搞的焦头烂额,也不会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和葡萄牙人彻底翻脸,然后死磕马六甲。
  进而导致北方边境空虚,被鞑靼人找到机会入侵!
  南下,是必须执行的,但是南下并不需要花费帝国太大的力量,那些南洋土著们,不堪一击,几千人的军队足以横扫南洋各岛,无非就是一个先后的问题,以及后续维持统治的问题,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军事打击的话,只要有海军在,保持着海上优势的话,各个击破各岛屿上的土著,也费不了多大的力气。
  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的土著很生猛,大不了就先不打嘛,先用海军封锁起来,以后有空了慢慢收拾那些土著!
  这些土著们,缺乏必要的反击力量,因此也就不看对帝国造成什么实际上的威胁。
  葡萄牙人的话,说的实际一些,人家万里迢迢来到东亚,那也只是求财,只要不太大的刺激他们,保持双方商贸的话,虽然会有各种勾心斗角的冲突,但是想要彻底闹翻,那还真不容易。
  再说了,就算闹翻脸了,也没有太大的所谓,就连葡萄牙人那点人口,撑死了也就只能和大唐帝国在各殖民地搞一搞小估摸的武装冲突而已,不可能对帝国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难不成他们还能登陆帝国本土不成?
  给他们一百个胆子都不敢!
  对于目前的大唐帝国而言,南下容易北上难!
  能够威胁帝国的,给帝国带来生死危机的敌人,一直在北方!
  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又或者是未来!
  纵观数千年的历史,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心腹大患,这些游牧民族,就和草原里的牧草一样,割掉一茬,来年春天长出一大片,哪怕是直接用火烧也是没什么用。
  数年前的历史已经是证明了,只靠单纯的军事打击,基本没什么卵用,顶多就是取得短时间的平安而已,但是想要彻底解决北方问题,那么就需要斩草除根。
  军事打击只是基础,后续的统治才是基础。
  后世的清王朝是怎么解决草原问题的,简单来说就是两点,第一点是以联姻、封爵等方式进行拉拢,注意,这个拉拢是拉拢贵族阶层,并不是拉拢所有的游牧民族。
  第一点如果说只是普通手段的话,那么第二条就厉害了,那就是推广宗教,免费出钱帮游牧民族修建大量的喇嘛寺庙,然后让大量的游牧满足去当喇嘛了,而当喇嘛有啥用呢?
  喇嘛是不能娶妻生子的!
  所以说,明修长城清修庙,至于效果那是显而易见的,有清一朝,草原游牧民族在没经历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天灾的情况下,人口数量不增反将,下降了大约百分之三十。
  有效的很!
  对于清王朝的处理方式,李轩觉得还是不错的,不过还是不够彻底,而且里头需要拉拢和打击齐头并进!
  但是对于大唐帝国而言,需要拉拢吗?
  不需要!
  大唐帝国从不拉拢敌人,把敌人直接干掉才是大唐帝国的解决办法!
  不服就干!
  对于北方草原问题,李轩也是准备效仿高丽半岛的处理方式,先玩一波军事打击,干掉他们的军队,镇压他们的反抗,然后进行移民和联姻,来一场种族大融合!
  就游牧民族那几百万人口,扔进超过一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唐帝国里,顶多就是溅起一片水花,然后就消失了。
  华夏玩了几千年的融合,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大杀器!
  此外,为了避免融合后又出现新问题,或者是其他地方的游牧民族迁移过来,占据草原,成为帝国的新敌人,那么就不能简单的把人对付也就算了,还得对广大的草原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推广一部分的种植业以及城镇化。
  只要他们开始种田,只要他们有了城市,那么草原就不在是来去自如的地方了!
  当然了,想要彻底解决草原问题,也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军事上能够击败,乃至彻底消灭俺答汗麾下的鞑靼人军队。
  如果连鞑靼军队都无法击败,那么也就无法谈起各种统治草原的政策了。
  而如今的大唐陆军有能力击败俺答汗的鞑靼大军吗?
  一个字,难!
  如果要说防守,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依托着长城以及边镇的众多城池,大唐陆军里的野战部队以及预备部队乃至民兵部队,已经是建立了一条完善的长城防线,西至嘉峪关,东一直到鸭绿江。
  其中的大部分长城防线,都和之前的前明正德年间类似,变化不大,甚至就连防区,其实也是效仿了前明时期的九边政策,把整个北方防线划分为若干防区。
  大防区就有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西、辽东一共七个,然后各大防区里各有一个军驻防,各军辖有数量不等的部队,这些部队由主力部队以及预备师共同组成,十多万的主力部队以及将近二十万的预备师部队,总数将近三十万的大军,一共构成了整个大唐帝国的北方防线!
  相对于让帝国投入三十万大军才能够维持长城防线的鞑靼人来说,葡萄牙人对于帝国的造成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1190章
去草原看风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