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4/1597

  成为了松江府新任知府,他也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这个松江府知府的政治含金量,可是比他之前担任过的肇庆知府,乃至江西按察使,商部企业司司长都要大。
  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以商部企业司司长的履历,调任松江府知府了。
  两者品级相当,但是传统来说,从京畿平级调任地方,那都是贬值,然而在江南道、松江府这些地方却是不一样。
  这种情况和陈立夫的调任差不多,他之前也是正四品的副司长,平调松江府担任正四品的同知。
  松江府知府,这个位置全天下,内阁大佬,甚至圣天子都亲自关注着呢,干得好了,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干的坏了,下场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
  如今的他,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松江府就任了,船只已经预定好,明天一早就乘坐邮递司的交通船只东下,不用多久就能够抵达上海。
  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上海特设县的新任县令贾文柏,这个人同样也不简单,能够通过一层层的阻碍成为上海特设县的县令,自然也是有着他的过人之处,别的不说,只说一点就足够了,此人去年还在翰林院工商科任职副科长!
  这年头,翰林院出身的官员,那基本上都是代表着背景人脉、能力才华兼备都是人,要不然根本进不了翰林院。
  向翰义到了上海之后,所需要面对的主要下属,其实就是这个贾文柏以及陈立夫,而这两个人,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想到以后如此处理松江府内部的这种上下属关系,向翰义都是觉得有些头痛。
  贾文柏不说了,这个人有背景有人脉,还有能力,不好对付,但是向翰义却是觉得,这个人还是属于可以掌控的住。
  但是陈立夫就不好说了!
  陈立夫的大名,哪怕是向翰义这种长期不在京畿,也和税部,财政部没啥关系的官员,那都是听过很多不便的,没办法,人家陈立夫可是大唐朝报的常客,最频繁的时候,人家的名字能够连续出现在大唐朝报上。
  尤其是他担任巡查处处长期间,经常搞出大案子了。
  就连陛下,也是亲自夸过他的,说他是个人才,要给加一加胆子。
  有了圣天子李轩的这句话,就算是钱祧里最近几个月被陈立夫恶心到了,但是照样没办法阻拦陈立夫升官发财,如果是寻常官员得罪了钱祧里,怎么可能会被调到松江府担任同知,人家钱祧里一句话就能够挡下来。
  但是陈立夫的任命他挡不住啊!
  因为这是陛下钦点的任命!
  钱祧里都是对此陈立夫无可奈何,他向翰义到时候虽然是陈立夫顶头上司,但是想要彻底的掌控此人,恐怕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至于找个由头把他赶走,那就更不可能了,陈立夫的位置,是圣天子钦定的,没有圣天子首肯,谁也动不了。
  “难道要和谢一卫一样,和他采取合作的模式?”想到这里,向翰义就是感觉一阵的不舒服,他可不是谢一卫那种只会玩政斗,只会玩亲自打水井,上堤坝抗洪,但是正事一点都不会的官员。
  他可是实干型的官员,发展民生经济才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可不需要依靠陈立夫那半吊子的能力。
  合作是不可能的,排斥也不可能,但是放任他搞事就更不行了,松江府又不是什么地方,哪能让三天两头搞事,这折腾起来还怎么发展民生经济啊。
  向翰义思索了半天,觉得到了上海后,还是要找这个陈立夫好好的谈一谈,好好的观察观察,如果陈立夫知道进退,那么就当做普通的副手。
  如果陈立夫不知进退,仗着自己的名气还想要乱搞事,那么就不要怪向翰义把他一手给摁下去!
  向翰义虽然说没有什么能力把陈立夫直接赶走,但是只要他还是松江府知府,他至少可以确保压住他不让他搞事,让他老老实实的待上一两年,然后滚蛋走人!
  陈立夫此时,自然是不知道向翰义已经是成为松江府的新任知府,更不知道他的这个新顶头上司正琢磨着如此控制他。
  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人家陈立夫又不是傻蛋,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虽然以前嚣张的很,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官场的一些潜规则啊。
  甭管新任知府是谁,他都是打算在新任知府到来之前搞定上海码头公司的事,然后尽可能的低调一段时间,免的因为太招摇引来打压。
  数天后,陈立夫终于是接到了消息,说是朝廷已经是选派前任商部企业司司长向翰义担任改革后的松江府知府。
  向翰义是谁?他的履历如何?施政理念如何?有什么仇家?归属什么派系?
  这些问题,瞬间就会充斥了整个松江府,不仅仅是官场中人关注着,甚至就连普通的商人么都是关注呢。
  因为一府知府的权力是在是太大了,他的施政理念可是会极大的影响到整个松江府的发展。
  陈立夫同样是关注着这个向翰义,但是和很多人一样,他对这个向翰义也是不太熟悉。
  虽然同朝为官,但是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情况下,其实接触的也不多,不过有一点他却是可以肯定的,这个人和税部钱祧里、和财政部尚书这两个目前对他有些意见的大佬没啥关系,因为据传此人能够进入候选人的名单里头,是因为有了御书房值班大臣柳八苟的举荐。
  而柳八苟在朝廷高层里,向来都是地位超然,虽然没有任何名义,但他某种程度上,就是首辅。
  每一次的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人家都是坐在主位上的!
  因为柳八苟地位超然,所以他平日里也不搞什么拉帮结派,不会和钱祧里,宋阮高那样天天玩政斗,他更多时候,都是客观而中立的,忠实的维护着皇权。
  是的,柳八苟最近这三五年,其实就只干了一件事:维护皇权,维护圣天子的权威!
  其他事他没干过,也不会干,你总不能指望一个道士真的去处理军国大事,说实话,他没那本事。
  这种情况,严格上来说,在黄竹山时代就已经是这样了,当年,其他人都把李轩这个皇帝当做一个笑料,哪怕是李轩自己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柳八苟却是时刻都在维护着李轩的皇帝威严!
  他一手把圣天子李轩扶上了皇帝宝座,然后多年来时刻都是在维护着皇权!
  说真话,没人知道柳八苟当年以及现在是怎么想的,在早年的时候,他干嘛要扶持先帝以及今上先后登基为帝?
  而中期的时候,以当时大唐帝国的情况,其实柳八苟都可以直接架空李轩,然后掌控整个帝国,但是柳八苟没有这么干,也不允许别人这么干。
  到了后来,大唐成为了真正的帝国,柳八苟成为了事实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却是没有半点权臣的味道。
  早年的从龙之前,现在飞黄腾达之后,很多人已经是开始飘起来了,享受生活的多,争权夺利的更多。
  但是柳八苟呢,生活依旧保持朴素,住的是李轩赐下的府邸,一大家子吃喝什么都是用他自己的俸禄,而且还用不完,这些信息,可是翰统调查的,可信度非常高。
  柳八苟身为大唐事实上的内阁首辅,从来都不会违背来自圣天子的命令,圣天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干。
  而且这样还不算!
  自己这么做的同时,而且还逼着别人也这么做。
  这样的人,如果客观的评价,那真是为了李家皇朝呕心沥血,献上了一辈子的忠诚。
  这也是李轩一直让柳八苟稳坐御书房的原因!
  虽然他的能力跟不上时代了,但是柳八苟的价值并不体现在能力这一点上,他的价值体现在维护皇权上!
  从来都是如此!
第1146章
风流才子陈立夫
  柳八苟在大唐王朝内的身份地位,向来都是比较特殊的,他不用拉帮结派就能够稳坐御书房的位置,而且在未来可以预期的多年内,柳八苟依旧还是会在御书房。
  这样的一个人,和钱祧里,和宋阮高等人都不一样,因此,他和朝臣并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他举荐人的时候,大多也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甚至都不需要利用举荐这种机会来加强自己的权威。
  而这也是柳八苟举荐向翰义的原因!
  他并不是因为向翰义是自己派系的人举荐他的,也并不指望着举荐了向翰义就获得他的忠诚,因为在柳八苟看来,所有臣子的忠诚,包括他自己的,都应该是献给圣天子的,一个臣子对某个大臣献上所谓的忠诚,这本来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事。
  因此,他在松江府知府的候选人举荐上,并没有举荐有任何明显派系的人,而是举荐了向翰义这个没有明显派系倾向的人。
  向翰义在大唐官场里,一直都是属于比较低调的人,他以前在地方任职,后来在商部企业司任职,名声算不上多么显赫,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之中一个不怎么起眼的人。
  然而正是因为不怎么起眼,所以如今包括陈立夫在内的很多人,都是对向翰义感到陌生,这个名字他们自然是听过的,但是向翰义的详细情况如何呢?却是知道的不多了。
  而未知,代表的是风险!
  所以哪怕是陈立夫这种喜欢搞事的人,听到向翰义这个名字后,因为记忆里并没有太过明显的资料,所以也是觉得先低调一段时间,看看向翰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再说。
  陈立夫在上海码头公司连续住了几天,把上海码头公司的事情安排妥当,并在他的干预下,让上海码头公司的第三期码头建设工程重新复工之后,就是离开了此地,然后也没有做其他的大动作,就这么安静的等待着自己的顶头上司,松江府知府向翰义抵达上海。
  不仅仅是陈立夫,整个松江府都是在等待着向翰义的到任。
  在众人的等待中,向翰义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就直接抵达上海,而是中途绕了个路跑到了苏州,他去干嘛,直接是去见他的顶头上司,江南道道员霍守奇。
  虽然他这个松江府知府是整个帝国里独一份的从三品知府,但是在霍守奇面前,依旧是晚辈。
  霍守奇从龙的时间可比帝国内的众多中高级官员早多了,而且前途闪闪发亮,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被调入京畿成为阁臣了。
  这样的人,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向翰义跑到苏州见霍守奇,根据知情人透露,他和霍守奇的会面时间足足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期间还一起吃了一顿简便的午餐,但是他们的会面到底谈了什么,自然是没有人知道的,除了那些无处可在神出鬼没的翰统鹰犬。
  在三天后,一封关于这一场会面的翰统例行报告就是被装进了密封的信封,然后被传回了京畿,负责监控江南道官员动态的翰统负责人,简单的看了这份报告,他自然是不会对报告上的普通事情感兴趣,他只关心他们的谈话内容并没有什么关于谋逆、结党营私之类的内容。
  在发现他们讨论的只是普通的政务之后,哪怕上面说的是关乎整个松江府,乃至江南道的民生经济事务,而且还和陈立夫有关,但是他也是没有丝毫的动容。
  直接在报告上盖下了自己的私章以及所在部门的公章,然后重新密封,最后这份报告将会和每天从帝国各地汇集上来的诸多翰统秘密报告一样,被送进翰统被重重保护的秘密档案室里封存。
  这封报告将会和翰统的近乎所有报告文档一样,安静的在这个档案室里躺着,一年又一年,永不见天日!
  当然了,这份报告的内容,依旧被写入每日简报里呈递给圣天子,只不过一份数千字的报告,已经是被浓缩为一句话:“宣平十年十二月初七,松江知府向翰义拜见江南道道员霍守奇,谈及民生事务,无异样!”
  其他的都不是重点,重点只是后面的三个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4/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