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1597

  伪明惠王在辽东战败后,早早的就带着残兵逃入了高丽半岛,他带过来的兵力可不少,至少也有两三万人呢,这两三万人其实才是这一次大唐帝国的真正敌人。
  至于土著,说实话不管是帝国还是伪明惠王方面,都是都没把他们当回事。
  整个作战计划将会在六月份展开,而实际上在金陵城这边,是在四月份下旬就已经是敲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剩下的都是具体实施和传达命令的时间!
  这金陵城这边做出了决定之后,要想把命令传达到辽东去,至少也得半个月,然后还要给部队留下准备作战的时间,后续的补给运输也是需要时间准备。
  因此,正式的作战时间预计是在六月中旬,不过也没有具体哪一天,具体跨过鸭绿江的时间,将会有前线将领自由把握。
  也就是说,第十五步兵师的师长康高智陆军少将,将会直接决定开战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战术等方面,金陵城方面只是负责给出一个作战目标,然后大体的计划,甚至就连第六军的军部方面,也是因为距离过于遥远,军指挥部是不可能遥控指挥第十五步兵师的。
  在这一场的半岛战役里,陆军少将康高智将会拥有近乎所有的权力!
  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当圣旨传递到康高智手中的时候,他瞬间就是感到了压力!
  看着手中的这道圣旨,康高智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能够独自领军作战,建功立业的兴奋,反而是担心!
  他之所以担心,那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率领过部队单独负责一条战线的作战,他有些担心在半岛战役里阴沟翻船,发挥的不好,然后导致严重的政治影响。
  康高智,和陆军里的绝大部分中高级将领一样,都是御学堂出身,他的从军时间比较早,在宣平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弃文从武,直接进入了大唐陆军,一开始只是当一个普通的文职军官,然后是当参谋,再到后来,他才去武学堂学习。
  进入了武学堂后,然后担任过不少基层职务,然后很快就是进入了御学堂学习,宣平五年的时候他从御学堂毕业,然后成为了一名步兵营的营长,这个时候,他实际上才是走上的真正的野战部队指挥官的路。
  从少校营长到中校团长,再到作战部上校参谋,去年年底的时候,他终于是跨过了无数校官难以跨越的障碍,成为了一名陆军准将,担任第十五步兵师副师长,成为了陆军中高级将领的一员。
  随后他参加了辽东战役,再到后来,他的顶头上司前任第十五步兵师师长因为身体多病,长时间都是在休养,同时也算是因为和同僚们相处的不太和谐,这个不和谐的声音,自然也是少不了康高智在背后捅刀子,这军队里那也是官场,明争暗斗自然是不可能少的。
  所以他的前任在二月份就是被调回了金陵城枢密院担任西闲职。
  这对于前任的第十五步兵师师长而言,自然是比较悲催的,但是对于康高智来说,这却是一个机会,他当时凭借着副师长的这个身份的天然优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代理师长,再来后的辽东战役里,也是带着第十五步兵师发挥出色,上头干脆就是把他给扶正了。
  从准将副师长再到少将师长,他一共就花了四个月!
  这升迁速度如果是放在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也就只有当时第十五步兵师在辽东作战,上头尤其是李轩为了战事稳定,所以才会给了康高智这种机会。
  但是他刚成为第十五步兵师的师长,这还没适应过来了,就是接到圣旨说让他率领第十步兵师在六月中旬杀过鸭绿江。
  要知道他担任师长之前,虽然也代理过副师长指挥作战,但是前后一共也就两个月时间,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第十五步兵师的战斗,一直都是军部亲自指挥的,他康高智顶多就是临战指挥指挥,但是你让他统筹大局,单独负责一条战线上的战事,他觉得压力山大,难不成上头真觉得我是个绝世名将,刚当师长几个月就能够单独负责一条战线了?
  他并不知道,上头选择这么信任他,其实也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才华,而是因为第十五步兵师距离鸭绿江最近,如果要打,肯定是要用第十五步兵师的。
  而且这第十五步兵师刚换了一个,这没两个月呢又换,容易军心动荡,造成恶劣的负面政治影响。
  此外呢,这个康高智虽然不咋地,但好歹也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将领,经历了武学堂,御学堂,而且担任过步兵营的营长,步兵团团长,作战部高级参谋,副师长等一连串的职务,必要的作战指挥经验肯定是有的。
  人家枢密院的大佬们要求也不高,只要你康高智不乱来,按部就班的稳步平推就行了,根本没指望他搞出什么天花乱坠的战术来。
  如其说大佬们相信康高智的战略战术能力,倒不是说他们根本没把伪明惠王的那两三万残兵败将放在心上。
  同样是步兵师的师长,但是你看看和鞑靼人对阵的第三军的几个主力步兵师的师长,然后在看看西北战线上的第四军以及第五军的那些主力步兵师的师长们,清一色都是战功显赫之辈。
  其他的不说了,只说他们的爵位就知道了,这些师长们,所有人的爵位都是在子爵以上,而且还有几个人是伯爵。
  之所以北方战线上的主要将领都是清一色的战功显赫之辈,那是枢密院和李轩都认为,北方的鞑靼人,瓦剌人,吐蕃人那才是心腹之患,布防在上述地区的部队,其将领如果是能力平庸之辈,他们会担心,觉都睡不好。
  但是除了北方战线外,其他战线,包括如今的辽东,高丽半岛,西南以及江南、中原等布防的部队,这些部队的将领们就是普普通通了。
  重视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如今陆军里,最出色的将领主要是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北方的长城防线上驻防的各野战部队里,一个则是枢密院作战部。
  至于康高智,他哪一个都不算!
  康高智自然是不可能上头怎么看他的,圣旨既然下来了,那么他就得照办,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才折腾来的师长宝座干不了几个月就被炒鱿鱼了。
  他还想要和其他陆军的名将们一样,拿下半岛,立下一个大大的功劳,博取一个贵族的爵位,哪怕只是男爵也好啊!
  但是,世事无常,康高智想要立功,但是没几天时间就发现,这功不好立啊!
第1078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调的
  康高智接到圣旨后,虽然心中忐忑,但还是迅速让部队做好准备,并派出了侦骑部队前往鸭绿江边,寻找适合渡江的地方。
  虽然上头说了,渡江的时候会有海军的一支分舰队过来进行护航,但是人家海军只管护航,当时陆军怎么渡江他们就不管了。
  海军那边如今也是忙得很,在渤海海域的战舰和运输船只,基本都是为了登陆作战和后勤补给而服务,根本就腾不出多少船只来给陆军帮忙。
  当然了,康高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就是认定了海军那群土鳖肯定是故意找借口,不肯安排大量的船只让他渡江。
  但是不满归不满,这渡江还是要渡的。
  所以他是派出了侦骑去查探情况,但是不用几天侦骑就是回报,说是渡江的地方倒是挺多的,但是他们沿途搜索了好几个村庄,一艘船都没发现,一问之下才得知,鸭绿江两岸的船只基本上都是被伪明惠王之前渡江的时候全部带到对岸去了。
  这也就意味着就地寻找船只渡江是不可能的了。
  而从其他地方调遣船只来也是不怎么靠谱的事,等船只到齐了,估计都得七月份去了。
  最后没办法,他只能是用老办法,没有大量的船只,那么就直接架设浮桥。
  反正有海军护航,他也不怕浮桥被打掉,而且也不用担心海军那边不卖力,如果不用心护航导致出了差错,那就是海军的错,到时候不用他参海军一本,上头的陆军大佬们就会为他出头。
  倒是架设浮桥有些麻烦,他的第十五步兵师虽然也是主力步兵师,但是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内部虽然有工兵部队,但是对于架设浮桥这种事还是不太专业。
  但是就算是不专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亲自跑到了师属工兵营,和工兵营的几个主军官商量着该怎么搭建浮桥。
  万幸的是,军部那边兴许也是知道第十五步兵师的工兵营实力有些差劲,过了几天后,主动就是增援过来了一个舟桥营。
  这种舟桥营,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师属工兵营,普通的师属工兵营,干的事杂七杂八的,挖掘工事,修筑营房之类的都干,但是说的不好听一些,因为什么都干,所以什么都不专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师属工兵营的任务繁重,也不可能让让工兵营的将士们什么都掌握了,而且因为军费紧张,陆军方面也是不可能把师属工兵营升级为工兵团,给工兵们减轻压力,从而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
  陆军那边只是采用了折衷的方法,他们在各军军部之下,再直接设立这些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部队,各军直属的舟桥营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第六军军部把舟桥营派了过来,虽然这个舟桥营也是刚编成没几个月,并不满员,一共也就三百多人,大多还是新手,但是却是极大的缓解了第十五步兵师的压力。
  有了这个舟桥营出手,转算是把架设浮桥的方案给做了出来,并且进行实际准备阶段。
  渡江方案有了,康高智依旧没闲着,他忙着天天带着一大票军官直接巡视,督查部队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渡江的演习训练以及后续的作战训练等等。
  此外他还和自己的参谋长,副师长以及几个团长、营长们天天琢磨着该如何制定详细的进攻计划。
  他的第十五步兵师虽然也参与了辽东战役,但是之前打的都是和友军一起打大规模战役,单独作战的话,自从成军以来还没有尝试过呢,这对于第十五步兵师这种新部队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所以康高智和他的军官团队有所谨慎小心也是情理之中。
  相对于康高智的小心谨慎,而且在准备工作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和困难,海军那边的准备工作就顺畅多了。
  海军为高丽半岛战役准备的分舰队有两支,嫡属于第一舰队的第二分舰队、第三分舰队。
  目前大唐帝国一共拥有四支大舰队,分别是长江舰队、珠江舰队、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前面两支舰队都是属于内河舰队,在前几年的统一战争里长江舰队的地位还算不错,但是自从平定西南之后,就连长江舰队也是沦为了辅助舰队,大量编制被撤销。
  因此,长江舰队和珠江舰队在如今的海军内部存在感非常低,甚至都有了呼声,要把这两支内河舰队的编制从大舰队缩编到分舰队的规模。
  目前大唐海军里,真正的大舰队,也就是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这两支远洋舰队,不过大唐海军的构架有些特殊,不管是长江舰队、珠江舰队还是说第一舰队、第二舰队,这四支舰队其实都是行政编制,并不是战斗编制。
  真正的战斗编制,是这四支大舰队下设各支分舰队,比如远洋舰队里的第一到第六分舰队,琉球分舰队、吕宋分舰队,长江舰队里的扬子江分舰队、淮河分舰队、洞庭湖分舰队、鄱阳湖分舰队,珠江舰队里的西江分舰队、东江分舰队。
  各支分舰队根据部署区域和负责任务的不同,所辖的船只类型和船只也不同,母港在吴淞港,用于掌控东海海权、控卫长江入海口的第一分舰队实力最为强大,拥有四艘巡洋舰,超过十艘护卫舰。但是同样嫡属于第二舰队,母港在山东威海卫的第二分舰队,却是一艘巡洋舰都没有,只有三艘护卫舰撑着,作战的主力是靠着那些一百多吨的近卫巡逻舰。
  不过虽然实力有大有小之分,但是各支分舰队,却是海军作战的主体,除了第一分舰队比较特殊,其司令是海军中将外,其他的每个分舰队的司令官都是海军少将军衔,拥有实际指挥作战的权力。
  同时,有权力给他们下达作战命令也不是四大舰队的司令部,而是海军军令部!
  四大舰队的司令部,其实是一个军政机构,而不是军令机构,同样也不是什么参谋机构!
  参加高丽半岛作战任务的,就是嫡属于第一舰队的第二分舰队以及第三分舰队。
  其中的第三分舰队,实力要更强一些,拥有一艘巡洋舰,之前的任务本来就是封锁高丽半岛沿海,如今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掩护总数三千多人的登陆部队进行登陆作战,并对后续的物资补给运输提供护航。
  而第二分舰队嘛,实力弱小一些,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杀入鸭绿江,掩护第十五步兵师渡江,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物资补给护航任务。
  不过康高智倒是挺满意海军那边派来的第二分舰队,因为他知道第二分舰队里没多少大船,作战主力都是一些小吨位的近海巡逻舰。
  但是,他康高智是要从鸭绿江渡江啊,又不是从沿海登陆,海军过来支援要是派那些几百吨的大船来,估计进来了鸭绿江就出不去了。
  人家伪明惠王的军队也不傻,看见你一艘大船傻乎乎的跑进鸭绿江来,人家随便弄上几十艘火船顺流而下,就能够把这些海面上的巨无霸烧个精光!
  所以康高智是宁愿海军派出的都是一些近海巡逻舰以及内河战舰,这样才够灵活,也才能够为自己提供充足的掩护。
  和海军第二分舰队那边派来的一个上校参谋商讨了过来,最后双方就是正式确定下来了预定渡江的日期:六月十八号,和圣旨要求的时间差不多,不会太晚也不会太早。
  同时也能够和海军第三分舰队的登陆行动相互配合,因为海军第三分舰队已经是确定在六月二十三日进行登陆。
  登陆地点就是在汉江入海口,从这登陆地点就是可以看的出来,登陆部队的兵锋是直指汉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