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1597

  以往说起东亚的海盗,基本都是说倭寇,而倭寇的话,基本上是扶桑人以及华夏沿海人士为主,甚至可以说华夏人,才是之前东亚海盗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现在呢,东亚的海盗已经是不能说都是倭寇了,现在的海盗组成相当的复杂,铤而走险的华夏人依旧有着相当大的一部分,扶桑人也有,即便是朝鲜人甚至南洋土著也有,甚至就连一些印度人、阿拉伯人乃至欧洲的海盗们,都是听闻了东亚海上贸易的繁荣,纷纷跑过来捞金!
  这也是使得了南洋海域的海盗活动相当猖獗!
  让大唐海军以及葡萄牙人的舰队,天天都是为了保护航线的安全而头疼。
  大唐海军这边还算好的,大唐海军的主力基本云集在本土沿海以及琉球海域,海盗们也不会不长眼跑到这两个海域捞金。
  但是葡萄牙人就是相当头痛了,因为现在的海盗们广泛活跃在南洋,而南洋的岛屿众多,给予了海盗们众多天然的藏身之地,和葡萄牙人的围剿舰队经常玩抓迷藏。
  这也是迫使商船们,都是要扎堆行动,而且基本都是走固定的航线,其他海域轻易不敢去。
  同时这也是催生了大唐王朝的六八零系列的商船的销量日渐增加,国内的船东们纷纷购入这一系列的武装商船,即便是其他国家的商人们,也是在谋求获得这一船型。
  六八零商船,作为大唐造船业的创新拳头产品,具有航速快,机动灵活,火力高的特点,虽然通吨位下,比西班牙的盖伦船载货量要少一部分。
  但是在海盗猖獗的大背景下,运少一点货物,总比中途被人抢了划算!
  能够平安抵达目的地,才是这个时代航海贸易的核心要素!
  如今大唐王朝的有实力的造船厂,基本上都已经是开始放弃建造老式的福船了,而是纷纷开始建造六八零系列的商船。
  而且吨位也不再是局限于六百八十吨,各方面的设计细节也是有所差别,而是各家船厂都是推出了不同吨位,小的可能只有两三百吨,而中等的有四五百吨,大的更是有七八百吨。
  作为拥有这个船型诸多技术专利的皇家资产科下属的香港鼎盛造船厂,也是没有藏着掖着,基本都是敞开了进行技术授权。
  只要国内的造船厂给钱或者拿其他东西来交换,那么他们就会进行技术授权,甭管是国企部下属船厂还是民营船厂都进行授权。
  不过技术授权的情况,只局限在大唐王朝控制区内,在外国,人家根本就不需要技术授权,直接就仿制了,这让鼎盛造船厂那边颇为的气愤。
  其负责人不止在意个场合里,谴责葡萄牙人在马六甲的几个造船厂,在没有获得他们鼎盛造船厂的技术授权的情况下,就私自仿制六八零系列商船。
  外务部的官员也是就此事对葡萄牙人提出了抗议,结果人家葡萄牙人直接来一句:专利?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好把,这年头除了大唐王朝外,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完善的专利制度!
  面对这样丝毫没有专利意识的国家,外务部的官员们也是相当的无奈,后来干脆直接让广州府的法院给马六甲那边的葡萄牙人造船厂送去了法院传票,说你已经违反大唐专利法,并被告上了法庭,务必要限定期限内抵达大唐广州府法院应诉!
  人家葡萄牙人肯定是不鸟这个法院传票的!
  结果广州府法院直接开出了一张巨额罚单,送往马六甲,结果不用说了,人家葡萄牙人脑子秀逗了才会承认这张罚款金额达到了五十万两银子的罚单,开创了大唐王朝针对外国企业罚款的先例!
  不过,这也是在广州法院的预料之内,紧接着,这事就被捅了上去,不久后,中央大法院针对此事颁发了一项禁令:禁制大唐子民以及任何在大唐王朝注册成立的公司采购非国产船舶!
  而聪明人肯定已经是看的出来了,这一手,其实玩的是贸易保护!
第1024章
疯了,都他妈疯了!
  当对外贸易的规模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了!
  如今大唐王朝的各种贸易政策,并不算太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扶持国内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对于会影响到国内产业发展的进口商品,会采取加征关税甚至禁止进口。
  而对于国内需求量,并对国内发展有着推进作用的商品,则是采取减少关税,甚至免征关税的政策,比如说棉花、硝石、硫磺等各类工业原材料。
  此外,对于出口,先进技术类、军鞋类产品出口一般都是禁制出口或者是限制性出口,而这种禁制并不是海关一家可以决定,甚至内阁或者军方那边都是没有单独的决定权。
  这个权限由‘进出口安全局’负责,该局由军方和内阁共同派人组成,严格上来说,所有进口或者出口的产品,包括实物、技术类等所有东西,都需要经过该局审核过后,颁发进出口许可证,这才能够进出口。
  基本上,会影响国防安全的产品和技术,都是严格禁止出口的。
  此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严厉出口的,比如粮食,明文规定,禁止粮食出口,因为大唐王朝本身就粮食不足,为了填饱国人的肚子,一大票的官员们操碎了心,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商人发现把粮食出口到国外可以赚取更多的钱,那么就会把属于国人的口粮拿去出口,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粮食禁制出口的同时,还鼓励进口呢,可惜的是,粮食这东西说起来并不算多么昂贵的物资,通过海运进行运输之后,运费甚至都可能比粮食本身的还要更贵,所以虽然有鼓励粮食进口的政策,但实际上粮食进口的数量不多。
  对部分出口产品有所限制的同时,大唐王朝对很多产品的出口也是非常鼓励的,比如说传统的出口商品丝绸、茶叶、瓷器,又比如说最近几年的新型工业产品布匹、香皂、火柴等产品。
  这些进出口商品,构成了目前大唐王朝对外贸易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是所有!
  最近几年,东亚海域上的海上贸易一天比一天繁荣,哪怕是有着海盗的威胁,但是依旧无法阻止商人们出海寻找发财机会的决心,再加上国内近海以及内河运输一天比一天需求量大。
  这也就导致了,最近几年,国内的造船业空前繁荣,几乎每一家大小船厂都是接满了订单,一些大型造船厂所生产的核心产品,比如说六八零系列商船,如今基本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哪怕国内的这些船厂们,但是积极的扩大规模,但是依旧是难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部分船厂的订单甚至都排到了五年以后!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有一部分商人把目光投向了周边国家,朝鲜和扶桑那边的造船技术太落后了,给了他们订单也造不出来,南洋的那些土著就更别说,造个舢板都勉强。
  但是马六甲却是一个例外!
  那地方有着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马六甲也是有造船厂、火炮厂等各种工厂的,最近几年不少国内的商人都是找葡萄牙人订购商船以及火炮,甭管是盖伦船还是他们仿制的六八零系列船只,都买。
  然而,这种情况却是国内所不愿意看见的!
  国内的造船厂虽然暂时产能不足,但是他们却是正在努力扩张啊,此外国内的军政高层们,宁愿是把肉烂在锅里,也是不愿意然让葡萄牙人趁机赚钱,然后武装起来更多的舰队。
  禁制船舶进口,是出于很多的考虑,然而诸多考虑的最后,就是变成了这种贸易保护政策。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重视,倒是国内的不少商人们对此颇为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禁制进口就是禁制进口。
  倒是国内的造船产业,对这个禁令是拍手欢迎,一个个是磨拳搽掌想要筹借更多的资金扩大规模。
  什么,以前为了扩张,已经是把所有盈利都投入了进去?
  怕个毛,股东们再投钱啊,什么,没钱?穷光蛋你有什么胆量来玩造船业啊,回家种田去吧!
  股东的钱投完了,实在是挤不出来了怎么办?贷款啊,皇家银行有钱,找他们贷款啊,直接以造船厂为抵押,就不信借不到。
  什么,已经借过了?不仅仅皇家银行,其他但凡是能贷款的银行都已经贷过了,而且所有能够用来抵押的资产都已经抵押出去了,实在是贷不了款了。
  但是自己没钱,所有资产都已经抵押贷款,已经没有办法从银行贷款了,难道我们就不扩张?
  你们没看见吗,我们脚下是一座超级大金矿,所有人都是挥舞着锄头挖矿,你现在跟我说买不起锄头就不挖矿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死都要挖!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大杀器,引入战略投资!
  我们造船厂发展的这么好,虽然负债率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甚至资不抵债了,但是我们前景好啊,这每天都能赚不少钱呢,你要不要投钱进来,我们分你一点股份,然后大家一起赚大钱。
  国内的工业繁荣,造船业更加繁荣,这个情况很多人都是能够看的出来,但是造船行业不是谁想要进入就进入的,从头开始建造一个造船厂,难度大,而且时间也漫长,还不如直接投资现有的造船厂呢,稳赚不赔。
  所以很多地主老财们,是把家里地窖的银子给重新挖了出来,然后存进皇家银行里,换成了一张张银票或者是银行本票、支票,然后对船厂进行投资。
  投资之余,很多人发现,尼玛,手中造船厂的股票,已经是比造船厂本身更值钱了。
  造船厂的资产才十万两银子,但是不懂行的冤大头们,竟然是愿意投入十万两银子,只占据一半的股份,这意味着,船厂的价值瞬间翻倍啊!
  靠,这样的话,我们还辛辛苦苦扩张产能干嘛啊,直接炒股票得了!
  于是乎,在宣平七年夏天开始,造船厂行业的股份是市面上已经是变的非常抢手了,不少一辈子连船都没有见过的地主老财们,到处找关系,托人,为的就是投资造船行业。
  不少人甚至都不是把钱投入到造船厂里扩大生产,而是用来从股东手里直接购买股份。
  而这里,得说明一下,注资和股东出售股份,那是两码事!
  部分地主老财们,以注资的方式获得一部分的股份,这些投资进来的钱都是进入了公司账户,用来扩大产能等业务需求,原有股东是拿不到钱的,并且股份还会被摊薄,但是,原股东手里头的股份却是更值钱了。
  还有一部分的地主老财们,是直接从原股东手里购买股份,这样的话,这些购买股份的钱是直接被原股东个人收进了腰包,而造船厂的价值还是原来的价值,没有获得外来资金投入用来扩大规模。
  这种情况在帝国颁发了船舶进口禁令后,也就是宣平七年秋季的时候,就是更加明显了,而当李轩察觉到的时候,市面上的众多造船厂的价值,已经是被严重高估。
  为什么,因为皇室资产科里送上来了一份报告,说是直隶纺织银行,这家由江南数十家老牌地主士绅、富商们联合成立,目前在国内银行界排名能够进入前五的大银行,试图向皇室资产科下属的鼎盛造船厂进行投资,以获取一部分股份。
  这份交易,直隶纺织银行将会以五十万两银子现金注资鼎盛造船厂,并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
  五十万两银子,只买百分之十的股份?
  看到这个数字后,李轩都是被惊呆了!
  鼎盛造船厂好不好,这个自然是好的,该船厂目前是国内的第四大造船厂,其规模仅次于国企部直属的广州造船厂、肇庆造船厂(包含珠江分厂),江南造船厂(包含上海造船厂)这三大造船厂。
  业务涉及中大型战舰建造、六八零系列商船的建造,并且以六八零系列商船作为核心产品,各种固定资产以及专利价值等加起来,估计也有差不多四十五万银子的资产!
  盈利方面也是相当不错,每年有差不多将近大几万两银子的盈利,不过这些盈利基本都是被拿出去用来扩大规模,反正最近几年,皇室资产科是从来没有从这家造船厂里提取一文钱的分红!
  最近鼎盛造船厂那边,因为要投资研发更大,更先进的千吨级商船,所以正在募集资金。
  皇室资产科那边,自然是不可能再掏出这么多银子对鼎盛造船厂的,所以尝试着对外引入战略投资者。
  而现在,经过多家机构的争夺后,直隶纺织银行,以惊人的大手笔获取了这个资格!
  五十万两银子,百分之十的股份?这岂不是说,他们那鼎盛造船厂的市值认定为五百万两?
  尼玛,这疯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