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1597

  之前的北上,说是作战,更不如说是武装行军。
  然而接下来的北上,却是不一样了,根据侦骑汇报的消息,再结合军情司传递回来的各种情报显示,正德皇帝已经是亲自坐镇安平镇,并且山东明军乃至部分原先在河南的明军已经是尽数汇集于此地,总兵力不会少于十万人。
  另外,鞑靼人的骑兵主力已经是尽数抵达,出现在了安平镇西南方向的范县一带。
  八万明军和五万鞑靼骑兵,已经是在这一带摆开了架势,大唐陆军继续北上的话,就会和他们相遇,到时候,一场大规模的决战必然会爆发!
  目前进军山东的大唐陆军,有第三军的大部分主力,大约五万人,此外李轩也是带了近卫军一万五千人,第四军两个师以及炮兵等三万人,另外如果算上海军的运河舰队的数千官兵,那么总兵力刚好十万。
  单纯说大唐和明军的兵力对比,是一比一,创下了历次大规模决战双方的最小兵力对比。
  但是这里头却是有着极大的变数,那就是同样是十万兵力,但是人家明军里有着上万骑兵呢!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旁边还有五万鞑靼骑兵呢!
  而鞑靼人的骑兵,比明军骑兵更加精锐,说起骑射,人家鞑靼人才是玩骑射的高手,人家自幼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马术娴熟那是不用说的,而且箭术也是相当了得。
  此外,鞑靼人的骑兵还有一个很大的战术优势,那就是他们的骑兵清一色的单骑双马甚至三马,机动能力,尤其是长途奔袭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明军骑兵,而大唐的骑兵就更不用说了。
  大唐骑兵马匹奇缺,一直都是单骑单马,不到冲锋作战的时候,那是绝对不会骑马的,甚至行军的时候,连行囊包袱都是骑兵自己背着走,为的就是保存战马的体能。
  这一次作战,重点就是如应付明军和鞑靼人的骑兵,毕竟对面的骑兵总数加起来超过六万骑,这一个搞不好,哪怕是己方枪炮再多,那也是要造成大麻烦的。
  为了对抗对面的骑兵,大唐陆军的众多将领和参谋们,也是没有闲着,苦思冥想是提出了众多的战略构想。
  但是众多的战略构想,最后都是离不开如何应对敌军的骑兵,尤其是该如何应对敌军的骑兵冲锋!
  敌人有这么大的骑兵优势,肯定是会严重依赖骑兵作战的,而现在,大唐陆军就是要想办法如何用步兵对抗骑兵。
  正面列阵对抗骑兵,这是肯定的,但是怎么列阵也是得讲究啊,四角方阵是要的,但是四角方阵只是步兵营级别的战术而已,这放到十万人规模的阵列里,该如何排兵布阵,那可是一门相当大的学问。
  此外,人家的骑兵又不傻,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冲击大唐的防卫严密的步兵方阵的,他们会绕后袭击啊!
  毕竟骑兵在机动性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大唐陆军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这种情况下,随同李轩一起北上的作战部部长雷万陆军中将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敌军的骑兵固然威胁甚大,但是他们的步兵就是弱点。
  敌军的骑兵可以来去自主,但是他们的步兵却是不可以啊,只要迅速北上抵达安平镇,缠住伪明的十万步兵。
  你说他们的骑兵走还是不走?
  走,这十万步兵大唐陆军可就一口给吞下了!
  敌骑不走,那么想要改变他们步兵的劣势,那么就要主动行动,最后迫使敌军骑兵和己方的步兵进行大规模决战!
  面对敌军骑兵大规模冲锋,死伤肯定是会有,而且绝对不会少,但是哪怕是一比一进行交换,大唐陆军都是有得赚。
  大唐陆军的步兵虽然耗费众多,但说实话现在的步兵就是廉价消耗品,贵的是维持部队作战的费用,而不是说步兵本身。
  死伤五万步兵,枢密院训练部立马就能够补充一万训练好的新兵上来,不用几个月就能够送五万人上来。
  内阁的陆军部募兵司,现在每一天都是在后方招兵,现在大唐占据了这么多地方,人口资源众多,募兵已经不是难题了,难题是能养多少兵力。
  因为部队的缺口不大,陆军部现在招募士兵,那已经是开始通过提高要求来限制人数了,已经不是前几年那样,应募的青壮只要素质稍微过得去,就能够顺利当兵吃粮分田了。
  但是对面的骑兵死伤了五万?别说几个月了,给他们几年都恢复不了!
  只要能够把他们的数万骑兵给击溃,就算付出比较惨重的代价,作战部里的参谋们认为都是划算的,当然了,这种话是绝对不能和部队里的那些普通军官和士兵们说的,因为没人愿意自己成为炮灰,然后被消耗掉。
  但是上头不这么说,不代表不这么做啊!
  所以确定了主要的作战计划后,李轩是亲自率领大军继续沿着运河北上,目标直指安平镇!
第0867章
江南动乱
  金陵城,皇家别院。
  白云奇正坐在白太后的面前,两人虽然是姐弟,但是如今两人的身份却是差别极大,白太后已经是成为了大唐王朝的皇太后,所以即便是白云奇在私底下的场合里,也是不敢过于放肆,表现的非常恭敬。
  此时正在恭敬道:“太平府的动乱已经是平定下来了,根据下面的人报告上来的消息,这一次的动乱乃是当地的几家士绅联合,而这几家士绅都是家中有人在明王朝里当官,其中还有人之前死伤在我们大军之手,对我们大唐抱有极大的怨恨之心,这一次才是趁着陛下北征,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才集结青壮谋反。”
  “事发后,当地民兵第一时间就是组织了兵力进行拦截,不过当地的民兵数量过少,而且比较散乱,难以掌控局势,不过第十五混成团迅速派遣了一个营前往镇压,经过两天激战后,成功的镇压了当地的叛乱,当场击毙上百名叛乱分子,另外还逮捕了大约三百余人!”
  白太后听后,挪了挪自己肥胖的身躯站了起来:“这些天杀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造反,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如今皇帝北征,率领十余万大军和伪明大军厮杀,如此紧要关头,绝对不能让他们乱来!”
  白太后继续道:“皇帝北征后,不少人都是蠢蠢欲动,以为自己抓住了机会,但是就凭他们就想要动摇我大唐的根基,简直是痴心妄想,你务必要让下面的人严加防范,绝对不能出了一丝一毫的乱子!”
  白云奇出宫后,立即就是以直隶卫戍司令的名义,给江南、江北各部队、各地民兵发去公函,让他们严加防范各地动乱,并在战略要地实施戒严政策,出现任何叛乱的苗头,务必第一时间进行绞杀!
  白云奇在后方弹压各地的时候,李轩也是接到了来自太平府叛乱的消息,看了后也是没有觉得什么奇怪的,不过是数百人规模的叛乱而已,不值得李轩关注。
  这种规模的叛乱,大唐王朝这些年来镇压的没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了,高峰时期,一个月就能接到十几次的关于各地叛乱的报告。
  大唐王朝崛起后,并和伪明进行激战,不少野心家们都是认为机会来了,想方设法玩造反,当然了,其中更多的还是对大唐有所不满的人进行的叛乱,武装抗税那是层出不穷。
  他李轩虽然北上亲征了,但是在南直隶依旧留有大量的部队,第十步兵师、数个混成团可就在江南、江北各地呢,然而其余各省,也都是有着最少一个混成团驻防。
  这些可都还是正规军呢,正规军之外,每一个地方都会有民兵组织。
  中小规模的叛乱,那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的。
  除非这天底下出现第二个和自己一样的穿越者,要不然的话,后方那是稳如泰山。
  别说叛乱了,就算是后方的大臣们想要玩政变之类的也是行不通,他李轩可是亲自带着十几万的大军呢,如果后方有变,立马就杀回去了。
  而官员想要玩政变,也是不太可能拉倒军队的支持,军队一直都是李轩的基本盘,几乎所有的军官清一色的都是武学堂毕业,几乎所有的中高级军官都是御学堂毕业,其他人想要拉拢军队叛变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只有抓住了军队,那么李轩也就不用担心什么后方不稳了。
  要不然的话,李轩也是不会放心北征了。
  但是虽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为了避免以后继续出现这种事,而且是越演越烈,必须严加惩处,来一个杀鸡儆猴。
  当即,李轩就是批复,太平府叛乱一事,从严惩处。
  对待叛乱这种事,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以及所有的王朝一样,都是非常严厉的,基本上都会给予最重的惩处,每一次那都是血流成河,抄家灭族都是最轻的待遇,严重的还会诛九族。
  要不然的话,是很难进行有效威慑的!
  毕竟,在华夏大地上‘王相将侯宁有种乎’这种观点是很有市场的,而且从来都不缺乏各种野心家,所以必须以雷霆手段进行镇压并惩处。
  批复了此事后,李轩就是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当地的战事上。
  后方的普通政务有柳八苟他们处理,而军事上,也有白云奇弹压,还有一个白太后坐镇,等闲人等根本就掀不起风浪来,倒是北边的战事,现在是让李轩有些忧心。
  他已经是率军持续北上数天了,不过因为谨慎,所以行军速度不快,现在距离安平镇也还有大约二十公里呢。
  这二十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这个距离真要全力行军,一天也就到了,但是如果磨磨蹭蹭的,这点距离走个好几天也有可能。
  尤其是在旁边有着大量敌军骑兵威胁的情况下,李轩是再三严令部队要保持谨慎和克制,面对敌军骑兵决不可浪战。
  同时为了避免被敌军骑兵切断补给线,造成粮食弹药紧缺,李轩所带的大军,那可是随军携带足足半个月的粮食以及足够打一场大规模决战所用的弹药。
  而携带的物资多了,这走起来就更加的麻烦了。
  但是李轩也不着急,因为明军就在安平镇,正德皇帝就在那里!
  所以什么时候发动进攻,主动权还在于自己,如此情况下,李轩自然是不愿意匆匆忙忙跑过去,然后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导致失利。
  “如今已经是查明了,鞑靼人那边,是俺答汗亲自统帅,共有骑兵五万余人,目前其主力驻扎在安平镇到寿张一带,另外还有大约万骑南下了,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目标,但是他们应该是想要南下攻击我军的后方,截断我军的补给线!”
  雷万中将在一副附近地区的地形图上指指点点道:“而安平镇方向的明军,是围绕着安平镇驻防,一共建立了三个大营,不过他们的骑兵并没有在大营内,而是在大营的西侧!”
  李轩盯着地图看,然后道:“看样子,正德他们是想要以安平镇为诱饵,吸引我军前去攻打,然后用骑兵左右袭击我军后方了?”
  雷万中将道:“虽然还无法确定,但是从目前明军和鞑靼人的动向来看,极有可能!”
  此时,李轩看向了一旁的包义奋:“敌军倘若袭击我军后方,海军这边能确保运河的补给线不断吗?”
  包义奋此时充满信心道:“海军运河舰队已经是准备了五十余艘内河战舰,分成了三个分舰队随时待命,从安平镇到济宁州这一段,舰队可以当天抵达并展开炮击!只要敌军不是重兵占据某个沿岸地点,那么他们就没有可能截断我们的河运补给线!”
  此时雷万中将也是补充道:“即便是敌军动用骑兵占据了某个重点节点,但是陆军方面已经是把核心主力第五步兵师安排在后方,随时可以通过河运快速前往沿岸各地,以第五步兵师的战力,在阵地战中,敌军骑兵绝对无法抵抗第五步兵师的打击!”
  这一次北上,为了确保后勤安全,陆军和海军可都是下了血本的,挑选的路线和进军方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海军为了北上计划,那可是抽调了众多的内河战舰,甚至连长江流域的内河战舰都是抽调了上来,除了在黄河、淮河流域外,单单是在山东段运河流域,就是集中了超过八十艘内河战舰。
  而这八十艘内河战舰,可不是早期的那种民船改装的武装商船,可都是专门建造的甲乙丙各等内河战舰,并且还事先搭载了大量的榴弹炮,就是为了能够支援陆军作战。
  四十八斤的榴弹炮,陆军方面用来非常的麻烦,只能是在攻城或者阵地战的时候用,但是在海军,战舰那可是随时机动的,只要战舰能去的地方,四十八斤的榴弹,就能够打到。
  除了海军外,陆军方面的北上大军,直接就是把全军战斗力最强悍的第五步兵师单独抽调出来,然后用来拱卫后方的运输补给线。
  此外在济宁州这个距离前线最近的后勤补给站,也是留下了充足的兵力进行防守,第五混成团以及嫡属于第八步兵师的第八辎重团、第八炮兵团的一个炮兵营,可都是驻扎在济宁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