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1597

  炮轰、爆破,这种方式并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更何况,进攻安庆城的大唐陆军也不算,足足三万人呢。
  之前第三军进攻扬州的时候,总兵力也就六万人不到,然而城内的明军超过十万人,当时的兵力差距更大。
  所以安庆城的陷落,是必然的,城内明军的死伤和投降也是必然的!
  看着被绑住,而且还在嘴巴里塞住了舌头,防止他咬舌自尽的俞大猷,王朝宏也是感想良多。
  他们两人也算是老对手的,宣平四年,王朝宏担任新成立的第三军军长,率军杀入福建的时候,就是和俞大猷的破贼军作战,当时破贼军几乎是被第三军一路撵着溃逃到浙江中南部的。
  然后双方又在浙江中南部打了好几个月,最后以俞大猷率领近万人残部夺路而逃,一路狂奔会安庆为结局。
  而最近几个月,王朝宏担任第二军军长,又是和俞大猷对上了。
  这两个各自为主的将领率领各自的部队进行厮杀,中部战役从十二月份发动,到如今的一月中旬结束,整整持续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最后以安庆城失陷,四万守军全军覆没,俞大猷被俘为结局。
  虽然说击败了对手,让对方成为了战俘,不过王朝宏却是没有和对待其他明军将领俘虏一样抱以鄙视的态度,相反,他还挺同情这个人的。
  在局势这么坏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作战,说实话挺不容易的,如果是自己处于他的环境里,估计早就完蛋了。
  毕竟严格上来说,王朝宏自己和俞大猷是不一样,王朝宏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个纯粹的职业将领,只率领打仗,其他的不管。
  然而这个俞大猷呢,还得操心军费,还得操心军械的制造,还得操心军粮够不够,还得操心募兵,操心新兵训练,总之这个人是以一击之力支撑着数万破贼军的生存、作战。
  但是俞大猷却是一个将领,很多事情本来不应该他来操心的,就和自己一样,王朝宏从来不操心作战指挥之外的事。
  吩咐手下把俞大猷带走,并严加看押,避免他寻机自杀后,王朝宏叹了口气!
  如此将才落在伪明那边,犹如鲜花插在牛粪上!
  可惜了!
第0859章
良禽择木而栖
  俞大猷的被俘,不管是因为什么被俘,但是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现在的俞大猷已经不是数年前的那个普通将领了,当初俞大猷在广东的时候,虽然已经是高级将领了,手头下也有几千人,但是他上头还有一大票的高级将领、官员呢。
  而到福建后的俞大猷,虽然说在福建已经是权势最大的将领了,但是依旧收到文官的节制,等他逃到安庆之后,他才是成为了真正的封疆大臣,以凤阳总兵的名义节制安庆、庐州、凤阳等地的明军。
  然而这样的一个高级将领,却是被俘虏了,所造成的政治影响自然是极大的,远远要比当初的南澳岛总兵投诚更大。
  当初的南澳岛总兵投诚了,顶多就是在南方失去了一枚牵制伪唐的棋子而已,但是俞大猷兵败被俘,安庆失陷,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在最近半年里仅次于扬州失陷的。
  这意味着,明军又是失去了一个可以牵制伪唐,扼制伪唐北上,西进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毫无疑问,安庆的失陷,将会进一步的加剧明王朝的崩溃,伪唐统一华夏将会大幅度加速,这一点,很多人都能看到。
  所以,当大唐朝报在最新一期里报道了安庆战事,披露了攻克安庆,并且说俞大猷在最后关头恍然醒悟,最后依然率领残兵阵前起义后,宣布归顺大唐后,而且还刊登了俞大猷控诉伪明各种黑暗内容的自罪书后,整个天下都轰动了!
  俞大猷的自罪书,自然是伪造的,大唐朝报模仿前明高层的文风,伪造自罪书,控罪书之类的那已经是轻车熟路了,熟练的很,俞大猷人还没到金陵城呢,这封出自礼部朝报司资深主笔的自罪书就已经是刊发天下了。
  而此时俞大猷还在海军的船只上,正在被押送金陵城呢!倍俘虏后,数次想要自杀,但是都被阻止了,现的正在海军的船只上被押送回金陵城呢。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被投诚’了!
  然而,俞大猷的真实想法,此时已经是没有人在乎了,大唐朝报司,需要的是影响力,扩大大唐王朝的政治影响力,营造一种天下归心的假象。
  借此来说:你看啊,连伪明的核心将领俞大猷都是投诚我大唐了,尔等伪明文武官员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抵抗,还不赶紧投诚。
  我们大唐王朝才是天下归心啊!
  然后顺便暗示暗示正德等伪明君臣,你们快看啊,连俞大猷都投诚我们大唐了,你们伪明那边的将领还可靠吗?难道就不怕其他的将领也继续投诚了,比如说张岳!
  而不得不说,这种影响力是巨大的,不管你信不信,但是这种宣传传递到全天下后,所有人都是被震惊了。
  连俞大猷这样,名望和才华仅次于张岳的一军统帅都是失败了,不管他是不是投诚了,但是这样也是足以证明,伪明是真的快要完蛋了。
  大唐朝报刊登了安庆战事、俞大猷投诚的消息后,大唐治下的普通民众们,那主动或者被动,乃至被强迫而投向大唐王朝,上了贼船的士绅们,一个个都是开始欢庆不已。
  上了贼船的他们,比大唐君臣们更加希望大唐能够统一天下,因为这样,他们才不会在明军反攻之后迎来各种清算。
  倘若如今的大唐王朝在前线打了败仗,然后明军一路反攻甚至杀到了江南之后,李轩和主要的大唐臣子们,他们肯定是拍拍屁股重返广东,大不了就坐船出海,有大唐海军这么强悍的一股海上力量,再不济也能够当个海盗头子。
  然而那些投靠了伪唐的士绅们可就要倒大霉了!
  明军打回来的时候,你看看明军会不会来上一轮抄家灭族!
  再者,大唐统一华夏的话,他们也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啊,当官可以升官,做生意可以赚更多的钱,总之是好处多多。
  屁股坐在大唐这一边的人们拍掌欢庆!
  然而那些依旧是奢望着明军反攻,把万恶的伪唐赶走,重新回到以往那种不加税的美好日子的士绅们,则是一个个唉声叹气着。
  这老天爷,真的是瞎了眼啊!
  这世道本来多好啊,家中有几千几万亩土地都不用交税,做生意也不用交税,朝堂上,那也是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
  哪怕现在的正德皇帝有些过分,但是正德皇帝也活不了几年了,等正德皇帝死翘翘后,仁厚的太子就能够登上大宝,他们大明将会迎来一位仁厚天子,到时候,他们就能够兼并更多的土地,赚更多的钱。
  多好的时代啊!
  就这么让伪唐给硬生生给毁了!
  他们恨啊!
  早知道如此,当初伪唐贼军打过来攻城的时候,他们就趁机多捞一点钱了,当初多捞一些,现在也好交税啊!
  大唐治下反应不一,而明王朝治下,山东乃至北直隶那边却是已经一片哀嚎!
  安庆失陷了,俞大猷投诚了,在两件事加在一起,已经是让大明君臣看不到获胜的希望了!
  这一场战争,难道他们大明王朝真的要败了吗!
  哀嚎之余,不少人却是已经有了其他心思,比如京师那边的不少官员们,已经是偷偷和南边来的伪唐军情司的探子接触上了,当然了,现在谈什么投诚还太早,不过总是要提前摸清楚条件的,到时候也好考虑啊。
  良禽择木而栖,他们自然是凤凰之才,不过这大明,如今恐怕已经不是良木了。
  而作为人间俊才的他们,自然是不会陪着大明一起沉沦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外界的想法,而在山东济南的正德皇帝,虽然年岁已大,但是看到了最新一期的大唐朝报后,却是没有表现出来多少的意外,甚至连怒气都没有。
  安庆被围城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这都被围城一个月了,而稍微有些正常理智的人,其实都猜得出来,这安庆城肯定是要完蛋了,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安庆城完蛋的具体时间而已。
  既然安庆城都完蛋了,破贼军也完了,俞大猷这个人本身投诚与否也就不重要了。
  再说了,正德皇帝他就算是想要发怒的话,那又如何?
  这几年来,打败仗的将领多了,投诚的也有不少!
  扬州城一战里,连兵部尚书都是战败殉国了,而总兵、福建、游击、指挥使等高级将领更是死伤的死伤,被俘的被俘,投诚的投诚。
  动怒的话,他在扬州城失陷的时候就已经震怒过了,现在,他对此已经是看淡了。
  不过让他感到有些无奈的是,这安庆城失陷,俞大猷投诚的消息,他竟然还要从伪唐的大唐朝报上得知,而明王朝自身的官方渠道,却是没有给他及时传来这个消息。
  凤阳、庐州、徐州等江北之地的失陷,已经是切断了安庆和山东方面的直接联系。
  安庆失陷,在他的预料之内,但是之前安庆也是给他争取了不少的时间,让他有时间来整顿从北方各地抽调而来的大军,巩固山东、河南的防务。
  而让他欣慰的是,俺答汗已经是答应出兵,前期的两万骑兵已经是南下!
  虽然北方各地的边镇报告说俺答汗的骑兵南下后,趁机强占了不少城池,掠夺了众多物资,但是正德皇帝也是不在乎了。
  这大明王朝都快要完蛋了,他还在乎北方边镇的得失?
  他不怕俺答汗趁机占据边镇,更不怕他劫掠,哪怕是俺答汗不想和伪唐打,只想要浑水摸鱼,但是只要俺答汗的骑兵南下了,那么就足以为他分担庞大的压力,而这,就足够了。
  等他正德大军,击败了伪唐北上主力后,有的是手段来收拾俺答汗!
  俺答汗想要靠着骑兵守住那些边镇?开什么玩笑!
  只要给他一定的时间,稳住阵脚,那么局势就有挽回的可能性。
  如果挽回不了,决战死败了,他正德就要当一个亡国之君了,他还管什么俺答汗南下后影响如何啊!
  正德皇帝听闻安庆失败后,依旧在济南坐镇!
  如今汇集在山东、河南两地的明军也是越来越多,而且是各种明军都有,有从边镇抽调回来的边军大约三万,而这三万边军,已经是明军手里最后的一支边军主力了。
  然后还有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抽调来的各省新军,总数也有四万人。
  最后则是京营大约两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