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1597

  这种方式虽然说有效防御了骑兵的袭击,但是这些马车都是临时征用,乱七八糟不说,而且还都是双轮马车,运输量小,而且并不怎么适合防御作战。
  得知消息后,枢密院紧急向皇家理工学院寻求帮助,想要一种能够运输货物,同时还能够有效结阵并阻挡敌军骑兵袭击的标准马车,还必须性价比高,这个性价比高并不是说马车的制造成本要低廉,而是说要以最少的马匹带动最多的货物。
  如果性价比不够高的话,陆军也没有这么多的马匹用来拖拉马车运输货物,所以设计出来的马车,不能过分的依赖马匹。
第0856章
发工资过年啦
  因为身处南方,大唐王朝一直都是非常缺马的。
  缺马肯定是会影响部队的作战的,影响的也不仅仅是骑兵,还有炮兵以及辎重部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唐王朝也是采用了多种方式。
  一方面是加大培育西南马,西南马虽然说不太适合充当乘用马,甚至连挽马也是不太适合,但是作为托马还是比较适合的,此外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用西南马充当挽马乃至乘用马也是一个应急措施。
  目前大唐王朝在贵州原有的马场里大规模扩建,此外又是在湖南、两广地区设立马场,主要用来大规模的培育西南马,同时也是开始尝试培育蒙古马。
  不过这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唐陆军缺马的状况!
  这从大唐陆军一直都是缺乏大规模的骑兵就可以看的出来,目前大唐陆军的专职骑兵,包括各步兵师骑兵营、各混成团骑兵队、各步兵团所辖的侦骑等在内,骑兵总数一共也就六千多而已。
  所采用的马匹大部分都是从明军里缴获而来的蒙古马,少部分则是从民间搜集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大唐陆军里的马匹只有六千多了,实际上大唐陆军拥有的马匹总数已经是超过了两万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挽马,用以拉炮、拉弹药车、拉补给马车,还有部分托马。
  然而这依旧是远远不够,为了弥补役用马的缺口,现在的大唐陆军也是从民间大量征用了骡子、驴子等牲口用于后勤运输。
  此外,则是大量动用民夫运输补给,每当大军在前线发起猛烈作战的时候,后方就会有无数民夫们推着独轮车运输无数的补给。
  这种情况到了第二军渡江作战后就是更加明显了,第二军渡江作战后,可没有办法利用河流进行河运了,第七步兵师和近卫军暂编旅的后勤补给,大部分都是通过马车、独轮车通过陆路运输的。
  但是如今明军的骑兵威胁非常大,也就迫使了第二军那边需要采用大量的马车,然而马匹又是不足,这才会给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下了一个看似非常矛盾的设计要求。
  既然大量的运输货物,并且需要防御骑兵的冲击,同时也是要求使用更少量的马匹。
  最后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的学生们一琢磨,直接提出了一个让李轩都觉得意外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直接采用铁轨马车。
  这样搞出来的马车拉货量足够大,而且还快速!
  但是陆军那边一问,这铺设铁轨的话,需要多久?投资多大?然后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就是说的,一百公里的话,最少也要三百万两。
  然后陆军那边就是彻底无语了,三百万?有那钱,我们陆军早就多筹建两个步兵师,直接打到河南去了,还发愁什么后勤补给线被袭扰啊。
  这铁路搞不成,皇家理工学院里的高年级学生们就是没啥兴趣了,随便让几个学弟设计了几款马车给陆军那边选。
  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双轮马车,而这个方案刚提出来就被陆军否决了,两轮马车还要找你们设计,现在我们陆军用的就是大量的双轮马车,虽然用着方便,对道路不挑剔,但是运输量太小,同时运输的时候,对一些比较大型的物资难以运输,比如说炮弹,尤其是二十四斤、四十八斤的榴弹,这玩意又大又重,两轮马车很难大量装载,而且对马匹的数量要求还不低。
  后面一种则是四轮马车,马车本身的载货量巨大,当然了,装多少货,得看有多少马匹拖拉,在这里得重点说明一下,古代华夏,不仅仅有双轮马车,实际上四轮马车一直都有,而且应用也是非常的广泛,在春秋战国时代充当战车就不说了,后来四轮马车多用来货运,只是很少用来载人。
  当然了,既然是皇家理工学院出手设计的马车,那自然也不是传统的双轮或者四轮马车,外形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内部设计截然不同。
  不管是双轮的马车还是四轮的马车,都是借鉴了当初皇家理工学院给铁路马车、的诸多设计,包括弹簧减震结构,高强度钢材打造的转向结构,就连车轮,也是专门设计的铁结构大宽边的车轮。
  当然了,人家只给设计了马车底盘,底盘上要怎么搞,那是陆军自己的事了,人家皇家理工学院的学生忙得很,没时间搞这些乱七八糟的。
  测试的时候,这辆样车只用了两匹马就是拉动了整整一车厢的货物,而且因为车轮宽大,在复杂道路上都有比较好的通过性,马拉不动了,直接让几个士兵帮忙推一推,然后又能继续向前跑了。
  而且这种马车停止性非常好,遇到骑兵袭击直接停车,然后马车彼此靠近,马夫甚至都不用下车,直接就能依托车厢开枪反击。
  陆军后勤部的人看了后,立马就决定,就要这种四轮货运马车了,不要多,先来个五百辆!
  当然了,两轮马车还是会继续用。
  毕竟四轮马车对道路的要求比较高,一些没办法通行的道路也就只能用双轮马车了。
  不过,即便是有了四轮马车和双轮马车,但是大唐陆军的主要运输工具依旧是独轮车!
  如今大唐陆军后勤部门所使用的独轮车,那也是高科技产品,皇家理工学院设计研发,样式和传统独轮车没啥区别,但是车轮的大小、车体的大小,装货物的位置等等都是经过精心计算,以便推车更节省力气。
  同时还有专门运输炮弹的独轮车,比如说四十八斤榴弹,这玩意又大有沉,运输这种炮弹的独轮车都是需要经过专门设计的。
  不客气的说,在没有河运的地方,大唐陆军的后勤部门,就是用无数的独轮车为前线大军运输了众多补给!
  四轮马车虽然设计出来了,军方也采购了,但是一时半会的也用不上,所以第七步兵师和近卫军暂编旅那边也只能是抱团慢慢前进,但是即便是有明军骑兵的袭扰,他们依旧是顺利抵达了合肥。
  接下来的进攻作战也是没有多大的意外,第七步兵师以绝对的优势攻占了有两万多明军驻防的合肥,当场歼灭敌军一千多人,俘虏三千多人。
  至于剩下的一万多明军那去了,他们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跑了!
  拿下合肥后,第七步兵师没有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了,而是和北方凤阳府方面的第三军部队取得了联系,开始收复一些州县,巩固战果,建立防线。
  因为这个时候,第二军方面的后勤补给,已经是完全倾向于提供给安庆方面的部队了,第七步兵师也得和第三军一样,要节省弹药了。
  安庆城外,第二军在这里集中了第三步兵师、第四混成团、第五混成团、两个重炮营,第三突击营、第四突击营一共将近三万大军。
  此外还有海军的长江舰队的主力舰队助战!
  而城内的俞大猷所部,实力也不差,足足有四万余人,名义上都是属于破贼军,当然了,核心主力是没有这么多的,主力顶多也就两万左右,剩下的两万都是披着破贼军的名头,但实际上还是普通的新军。
  然而不管怎么说,四万大军那都是货真价实的!
  此外,明军在安庆城里还有大约五十门野战炮,其中一部分都是安庆炮台里的火炮,不过随着长江舰队杀了过来,同时第二军也是渡江成功后,俞大猷干脆是把城外的炮台给放弃了,把火炮和炮兵都撤回了城内。
  这几乎又是一个翻版的扬州城,虽然规模小了点,火炮少了点,但是进攻安庆的第二军兵力也没第三军进攻扬州的时候那么多啊!
  然而王朝宏对此却是不担心,当他的第二军顺利渡江的时候,这安庆就已经是落入他的掌心之中,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打,这安庆就是能够拿下来的。
  王朝宏的战术风格,和郝柏年也是差不多,都是稳扎稳打的类型,不会过于冒进,所以第二军主力抵达安庆城下的时候,就是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时间!
  挖壕沟、准备炮兵阵地、挖地道准备爆破,然后接应海军,让海军把舰炮也搬上来助战。
  然后囤积大量的炮弹,并进行密集的炮击。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而王朝宏也不着急,反正李轩也没有过于催他,给了王朝宏足足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时间拿下安庆,王朝宏认为这已经很充分了!
  而实际上,在王朝宏自己的计划里,顶多也就一个月,顺利的话,兴许半个月就够了!
  第二军主力屯兵于安庆城外,而远方的金陵城,也是迎来了宣平六年的春节!
  这一年的大年三十,李轩按照往年惯例举行国宴,宴请重臣、勋贵,这一顿国宴,大唐君臣们吃的很舒畅。
  不仅仅因为天下局势对大唐王朝那是相当的好,眼看着不用几年就能够彻底统一华夏了,更是因为李轩在年前又给臣子们补发了一轮工资,虽然不多,只是补发了两个月而已,但是这一次可没发国债了,发现金。
  拿到俸禄的时候,那些臣子们一个个都是感动的快哭了!
  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发工资能过个肥年了!
第0857章
地方办企业
  宣平六年的春节,对于大唐王朝而言,是一个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春节,大唐君臣们是高兴无比。
  而靠着大唐王朝扶持工商政策,在这几年里赚了大钱的工商阶层们,也是过了一个大肥年,虽然说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大唐王朝充满了反对乃至鄙视,因为这些大唐王朝里的工商阶层,之前严格上来说还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阶层。
  大唐王朝的税收政策让他们可是非常的不满。
  但是现在呢,他们对大唐王朝的工商政策那是最为支持的,甚至是坚定的支持大唐王朝继续北伐,然后彻底统一华夏,因为这能够让他们赚取更多的金钱。
  钱啊,谁不喜欢啊!
  而那些普通民众们就更加不用说了,大唐王朝目前在民政上的主要政策,基本上就是可以总结为扶持工商、减轻农民负担。
  前者是针对工商行业的,而后者则是针对农民的,实际上大唐王朝出台的诸多政策,很多都是专门针对农民的。
  从最开始的统一农业税、再到参军分田、官田以租代购、开荒免税,这些都是专门为了减轻农民而出台的政策。
  无数大唐治下的农民,在大唐王朝的诸多农业政策上受到了实惠,兴许虽然很多人依旧是难以吃饱,但日子却已经是比以往好过了许多,已经是不会和以往那样,随便来一点小灾小难,就让一个农民之家彻底破产,出现卖儿卖女的情况。
  同时大唐王朝对于最近各地所遭受的一些天灾,也是积极救助,早年广东西部的台风洪涝,再到江西南部的旱灾,然后再其他零零碎碎的诸多天灾里,大唐王朝都是以‘以工代赈’政策为核心,实施了广泛的救灾活动。
  同时还让各地政府组织修建水利设施、疏通河道、修理官道,这些地方上的基础建设,中央方面只是给予了极少象征性的补助,而大部分资金都是需要当地解决。
  如果是当地财政有钱,那么大部分都是地方财政出资,再辅以当地士绅们的捐助,然后雇佣当地的农民们在农闲时修筑。
  如果是当地财政没钱,那么只能是动员士绅出钱,农民出力的方式进行少量有限,有且是路桥、水利方面的修建了。
  这样不仅仅让各地的基础建设得到了改善,而且花钱也不算多,另外这些基础建设活动,也是加大了大唐王朝的民兵组织的组织力。
  因为不管是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还是官府出钱请人修筑官道,基本都是当地的民兵组织牵头拉着当地的青壮修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