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1597

  但是战斗依旧没有结束!
  明军的抵抗依旧顽强,因为他们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超过十万大军,区区几千人把守的一小段城墙失利,虽然会造成负面影响,倒是也不至于让超过十万的明军就这么彻底崩溃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其他地方作战的明军,甚至都不知道废墟缺口那边已经是被突破了,他们依旧是专注对抗眼前的敌人!
  第三军的进攻部队,可是有好几万人呢,进攻废墟缺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部队而已!
  然而战斗虽然还在继续,但是郝柏年身后的参谋团队里,不少人已经是无法掩饰的露出了喜悦之色,因为他们已经看得出来,此战胜利在望。
  如今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需要多久才能够彻底控制扬州城,能够歼灭多少敌人,并且如何在后续作战里降低自身的伤亡。
  今天的这一场战斗,第三军的伤亡已经不算是小了,哪怕是没有准确的数字送上来,但是到现在为止,保守估计死伤已经是超过了三千人。
  而现在,总攻其实也就爆发了半个小时左右而已!
  郝柏年以及他的参谋团队已经是能够看得出来胜利在望了,城内的明军将领自然也是不傻,好些人都是看的出来,这一战,恐怕是打不赢了!
  但是虽然知道的人不少,但是却是没有几个人敢轻言放弃!
  这一次在江北统领明军的,名义上是明王朝兵部尚书陈林茂,但是此人并不是传统的那种领兵将领,把张岳等人不一样,他在江北,只能算是坐镇而已。
  而实际的军务,乃是由下头的好几个将领分别负责的,包括江北总兵、大同镇总兵、宣府总兵等人,别好奇为啥北方边镇的总兵会来江北,以为边军主力都南下了,这扬州城内里的主力部队,就是那五万边军呢!
  这些将领也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将领了,不管能力咋样,但是眼力还是有的,他们都是知道,自从废缺口被突破的那一刻起,这扬州城就完蛋了!
  现在的最佳做法就是,撤退,能逃一个是一个,如果能够逃走几万人,那么后续还能够在淮安等地方继续坚守呢。
  但是他们敢说吗?
  不敢!
  因为正德皇帝已经是给坐镇江北的兵部尚书陈林茂下了死命令,必须守住扬州!
  其实不仅仅是兵部尚书陈林茂,其他的几个高级将领,每一个都是得到了来自正德皇帝的亲自接见,然后得到了正德皇帝的口谕:不管如何,都必须守住扬州!
  守不住扬州?正德皇帝没有明说,但是谁都知道,那么下场肯定是不会好到那里去的。
  为了避免前线的将领们率军逃跑或者是干脆是投降、投贼,正德皇帝一方面是给他们升官加爵,各种赏赐,另外一方面也是直接把他们的家人全部接到了京师。
  谁都不说,但是谁都知道,一旦扬州失陷,他们丢官去职都是轻的,如果敢逃跑或者是投降,他们的家人必然会身首异处!
  而且这里头的不少人,在江西、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经是跑过好几次了,这一次在江北如果还跑,正德皇帝要是还能忍,那么就不是正德皇帝了。
  所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才撤退了,但是谁都不说!
  当然了,不说不代表他们没有其他想法,不少人已经是开始悄然收拢麾下的嫡系部队,尤其是边军的那些将领们,更是早早的就把亲兵、家丁之类的集中了起来,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派上城头作战。
  如今在城头上作战的,可都是普通士兵以及一些不受上司待见的杂牌部队呢。
  说起来也是很可笑的,当大唐陆军为攻克扬州,投入了最精锐的突击部队和掷弹兵、甚至第五步兵师这种核心主力部队都是一开始就投入了战斗。
  而明军这边呢,其最精锐的部队,也就是各级将领们的家丁、亲兵等嫡系部队,绝大部分从到头尾都没有上过城头作战。
  即便是之前在废墟缺口作战的部分明军精锐,那些也是受到排挤,不受待见的明军将领们的家丁、亲兵而已。
  十几万大军里,真正的精锐其实也就那么五六千人而已,而这五六千人里,也就那么千把人上了战场,并且是第一时间就倒霉催的损失殆尽!
  看到这一幕,那些明军将领们,谁还敢把嫡系精锐排上去送死啊,等下不管是逃命还是投贼,手里的这些嫡系部队可都是最大的依仗呢。
  逃命的话,可以靠他们逃得性命。
  投贼的时候,这些精锐也是最好的筹码,可以为自己换取一个不错的投诚条件呢。
  而众多将领们的表现,也是让陈林茂看在眼里,不过他也是没有说什么了,哪怕他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对军事所知不多,但是也知道,这一战,已经是打不下去了。
  而他自己,是绝对不能逃走的,自己不能逃,但是他也不希望江北的大军尽数覆灭在扬州!
  扬州虽然守不住了,自己虽然也必然活不成了,但是这些将士,他还是希望能够多保存一些,然后撤往淮安继续坚守的。
  但是他没有办法下这个命令,他能够做的就是对麾下将领的一些做法视而不见,甚至是默许!
  而他自己,则是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了!
  身为大明王朝的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数十万大军的统帅,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在扬州城破的这一瞬间里,他不能逃跑,也不能被俘,更不可能投降!
  要不然的话,他在京师的一家数十口人,将会无一幸存!
  他已经活了六十几岁了,但是他儿子们,他的孙子们却是还年轻!
  他所剩下的选择也就只有了一条:自杀!
  当陈林茂服下早已经是提前准备好的毒药时,他想着,不知道史书上会如何评价自己,是殉国的忠臣?还是兵败畏罪自杀的误国贼子?
第0842章
奠定江北大局
  在大唐陆军第三军的突击部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占领了城墙废墟缺口,并掩护第五步兵师大规模进入后,扬州城战役基本上就已经是判定了双方的胜负。
  第五步兵师对规模进入后,迅速横扫了两边的城墙。
  半个小时后,第五步兵师已经是控制了一段足足数百米宽的城墙,并派出了部队开始向城内纵深挺进,通过迂回包抄的模式对城墙其他方向的明军继续进攻。
  两个小时后,扬州城的大半城墙都已经是被第三军的各部队所攻占,明军开始大规模的撤退。
  不过郝柏年却是没有派出部队去拦截。
  因为攻城战,本来就是围三厥一,你得放开一道口子,让敌人逃跑的口子,要不然的话,城内超过十万的明军在无法撤退的情况下,其抵抗力度肯定是会更大的。
  郝柏年现在要做的就是迅速攻克扬州城,至于那些逃出城的明军,他自然也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虽然暂时不拦截,但是不代表不追击啊!
  明军的逃亡方向是很容易判定的,那就是向北,去高邮,乃至去淮安,这一路上他们想要摆脱第三军的追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再说了,就算是让他们逃到了高邮乃至逃到了淮安又如何!
  高邮和淮安的城防体系,可不像扬州这么坚固。
  明军在扬州待了这么久,并且在金陵城失陷后就是对扬州城的城防进行加固,并且还部署了这么多重炮。
  淮安城,可没有这个条件,而且郝柏年也不会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整备城防的时间。
  此外,这年头不管是守城还是攻城,火炮的作用已经是不可替代了,这些明军撤退了,但是他们之前部署在扬州城里的火炮可是带不走多少的。
  这些火炮,哪怕是五斤野战炮,那也都是大家伙,匆忙之间要想带走太多的火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郝柏年面对明军的撤退,并不着急,甚至都没有派出骑兵部队去堵北边的城门,他传令给第三骑兵支队,持续保持警戒,谨防逃出城的明军杀一个回马枪,比如说回过头来袭击第三军部署在城外的炮兵阵地。
  同时也让派出小规模的其骑兵部队进行跟踪,保持对城外明军的跟踪,为第三军的下一步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至于第三军的主力步兵部队,则是进一步加大对城内明军的进攻力度,尽早的占领城内的四面城墙以及城内的重要建筑,避免明军狗急跳墙,做出放火烧军械库、粮食仓库乃至把整个城市都烧毁的情况。
  当初衡阳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大唐陆军对此可是记忆犹新,自然是不想要这种事再一次上演,要知道扬州城现在开始,已经是属于大唐王朝的城市里,里面的每一片瓦片,每一块砖头,都是大唐王朝的宝贵财富。
  扬州,是属于大唐的,是属于圣天子李轩的!
  郝柏年是要把扬州城献给天子的,自然不可能让明军一把火给烧了。
  大唐陆军还在持续向着城内各要地挺进,并持续进攻明军所把守的北方城墙,而明军方面为了保住最后的撤退通道,也是抵抗的比较激烈。
  但是,明军的抵抗主动都是徒劳的!
  攻入城内三个小时后,大唐陆军宣告已经是彻底占领了四面城墙,把城内残留的明军堵在了城内,同时各部队也是控制了部分城区的重要区域。
  下午时分,大唐陆军对城内残留的明军发动新一轮的大规模猛攻,大量披甲的士兵成群结队的在各条街道上进行突进,把任何干预抵抗的明军彻底绞杀。
  到这个时候,城内残留明军的抵抗已经是失去了组织,只有小规模的部队,数百人乃至数十人规模的抵抗了。
  而这个时候,还留在城内的明军,基本都是属于被放弃的弃子,众多高级将领们早已经是带领着他们的嫡系部队出城了。
  下午五点,第三军初步控制了城内各处要道,并控制了衙门、仓库等重要建筑。
  一个小时后,郝柏年率领第三军的高级将领们进城,成功实现了在扬州城吃晚饭的愿望!
  当然了,吃晚饭也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郝柏年进城后,自然是不可能喝酒吃饭,他进城后还有大量的事情要做的。
  最为重要的就是召开一次战后会议!
  战后会议结束后,郝柏年当即亲自手书一封捷报送往金陵城。
  李轩是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接到这份捷报的,捷报上的内容非常的详细,不仅仅简单报告了攻城始末,而且列出了此战伤亡以及战果,甚至连下一步的行动郝柏年都是在捷报上报告了。
  扬州一战,大唐陆军第三军以及大唐海军的运河舰队相互配合,一共动用了五斤以上的火炮两百三十余门,耗费五斤以上实心弹、榴弹等五万余发,开创了大唐王师在单场战役里的弹药消耗量记录。
  阵亡兵力三千余人,伤两千余人,损失火炮、火枪等各类军械一批,不过物资的损失问题不大,而人员五千人的损失,也是在李轩的预估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