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1597

  所以到了现在,以往对大唐王朝都保持反对态度的士绅地主商人阶层,其实已经是出现了分化,其中虽然不少人还是一口一口伪唐、贼军的叫着,但是不少人也是叫着大唐、王师了。
  而这,从每年参加大唐科举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就是看的出来了!
  古代的读书人,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独的群体,而是广泛利益阶层的代表!
  如果说大唐治下的这些上流社会的群体只是出现了分化的话,那么在大唐治下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甭管是自耕农还是佃户,那么对大唐的拥护可是超出众多人的意料的。
  大唐王朝的一系列农业政策,受到打击的自然是那些中大地主了,但是小地主以及普通的农民,却是其中的受益者。
  士绅一体纳粮、统一农业税、屯垦令、以租代购令,这四项政策给社会中低层的农民们所带来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士绅一体纳税,表面上看似和农民无关,但实际上却是依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因为如果士绅不纳税的话,那么财政负担就会全部压在这些农民身上,到时候他们交的税就远远不止现在的数字了。
  统一农业税,由于实行了摊丁入亩,没有了人头税,有多少田交多少税,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在大唐治下的佃户,也就是无地农民就不用交税了!
  佃户们连土地都没有,自然不是农业税的征收对象!
  仅此一项,就是足以让大唐收获无数无地农民的拥护了!
  而即便是对于那些自耕农,小地主来说,因为统一征收农业税,没有了以往乱七八糟的各种苛捐杂税,也是极大的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以往的时候,他们所需要交的正税是没多少,但是各种苛捐杂税却是名目繁多,负担可是相当的沉重,而现在,虽然农业税也不少,但是和以往比起来,依旧是减轻了极大的负担。
  屯垦令这个倒还好,开垦荒地免税,这种事很多朝代都干过,不算什么。
  但是以租代购就不一样了,只要连续租种官田十年,这土地就变成自家的了,这种好事简直是闻所未闻。
  上述诸多政策,也是让大唐治下的众多农民对大唐王朝的拥护几乎是发自内心的。
  为啥?
  因为那些村官们总是时不时的对他们说,如果伪明打回来了,大家分来的官田可就没有了,各种苛捐杂税又来,佃户们又要重新交税了。
  这种情况下,农民们用着最简单而最直接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参军!
  现在大唐治下的各地农村地区,贫寒子弟的参军热情是非常高的!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参军分田、参军吃饭管饱等因素!
  邵阳虽然说纳入大唐治下的时间也不算太久,而且前期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军管时期,并没有施行很多的大唐治下的内政政策,但是即便是这样,邵阳城里的众多普通民众,对于大唐王师的胜败依旧是很关心的。
  他们期待着王师能够击败伪明军队,不要让伪明军队杀回来,夺走他们的土地!
  不管是涌进工商业的士绅地主商人还是那些农民们,其实都算是大唐王朝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自然不希望大唐失败!
  对于身后邵阳城内的舆论动向,郝柏年自然是没有心思去搭理的,如今的邵阳城内的事务自有大唐委派的湖广巡抚以及一群地方官员们处理,而他郝柏年的任务就是带着第一军去长沙。
  郝柏年在今天早上,又是收到了来自第二军李春景的书信!
  李春景请求第一军方面能够在宣平四年正月十二之前抵达长沙,同时阻拦衡阳之敌北上长沙!
  而现在已经是春节前夕,大年二十八了,算算时间的话,距离约定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从邵阳城去长沙,一路两百多公里,这代表着大军每天都要行军二十公里以上。
  而这个行军速度,对于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而言,尤其是这一路上的道路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是挑战性不小的!
  虽然有时候大唐陆军在行军的时候,也出现过一天奔袭三十多公里极端例子,但是这种基本只是一天的强行军而已,如果是要连续行军的话,第一军下属第一步兵师之前在去年的秋冬战役里,围绕着桂阳州、衡阳之间来回奔袭,创造了在连续五天里,奔袭一百五十公里的极端例子,而且其中还花费了半天时间击溃了三千多明军。
  这个行军记录,乃是大唐陆军建军以来的最高记录,至今尚未被打破过。
  邵阳去长沙一路虽然有部分是官道,路况比较良好,但是也有部分的道路路况一般,同时更有部分道路是极差的。
  所以第一军是很难保证每天都走上二十公里的。
第0725章
火烧衡阳
  按照大唐陆军目前的行军相关条例,部队的正常行军速度,在官道等道路良好的情况下,一个步兵团或者是骑兵营或者是五斤野战炮营,每天行军大约六个小时,每日行军约二十公里。
  但是这只局限在道路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是道路普通的情况下,如果还需要保证每天行军二十公里,那么这个时间就会增加到八个小时乃至十个小时。
  如果是道路情况非常恶劣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间就会增加到十二个小时以上!
  同时,如果是辎重部队以及重炮部队,这个行军时间还会大大延长,道路良好的情况下,行军二十公里需要八个小时以上,如果是路况较差,那么就有可能需要十五个小时,如果是极差的路况,那么二十个小时甚至更多都走不了二十公里。
  如果部队的行军是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走路的,需要给士兵们留下休息的时间,需要给部队留下整队的时间,简单来说,一天其实走个七八个小时基本就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就会大大损耗士兵们的体能,极大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这一路的行军,第一军为了保证速度,同时根据之前侦查的情报以及结合上一次奔袭长沙的情况,第二军副参谋长李新准将制定了相当详细,仔细到了具体某天走多少路的行军计划,以确保准时抵达长沙。
  在离开邵阳的这一段路路况比较好,而且也不用担心敌军在半路上埋伏着,所以行军的速度比较快,开始的三天每一天的推进速度都是达到了二十五公里以上。
  当然了,这只局限于步兵等作战部队,而后方的那些九斤野战炮兵营、携带了大量辎重的辎重部队以及更后头的民夫运输团,他们的速度要更慢一些。
  为了保证主力部队能够准时抵达,郝柏年自然是不可能指望着带着重炮、辎重部队一起抵达长沙城外的,这不现实,所以他是带着主力部队先一步赶路,让重炮、辎重部队在后头慢慢追赶!
  当第一军朝着长沙一路狂奔的时候,李春景却是带着第二军慢悠悠的朝着长沙而去!
  李春景拿下岳州后,留下第四混成团驻防岳州后就是带着主力部队南下了,因为岳州距离长沙也算远,区区一百多公里而已,所以他也不着急。
  大军南下的时候,辎重、重炮甚至是民夫都是带着一起上路,每天行军速度只有区区十多公里,这也就是岳州到长沙的路况比较好,如果是路况差一些,估计这个速度还要更慢。
  这也不是李春景想要慢一些,而是快不了!
  他的第二军可是没有什么补给线之类的,所有的辎重都是需要带着一起行军的,这如果扔下辎重部队跑了,这辎重部队如果有个什么闪失的话,第二军立马就得崩溃。
  而且第二军的火炮数量远远的超过第一军,其中相当多还是九斤野战炮、四十八斤重型榴弹炮这种重炮,不仅仅火炮重快不起来,而且因为火炮数量多,携带的弹药也多,所以这行军速度其实是快不起来的。
  如果不是因为辎重众多的限制,第二军奔袭岳州,也不会前后足足花费了二十多天时间了!
  李春景的各种战略看似冒险,但是详细的战术上,却是始终都是稳扎稳打的,之前第二军奔袭岳州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没有分兵过。
  拿下岳州后,也没有说不管不顾直接杀向长沙,而是留下了第四混成团驻防岳州。
  而且现在也没有急着冒进,玩什么闪击长沙城之类的战术,他是稳扎稳打的逐步向南行军,数万大军逐渐压向长沙。
  大军压境,而且还不仅仅只是从岳州南下的伪唐李贼所部第二军,就连邵阳那边的郝贼的第一军也是动了!
  知道了这种情况后,几乎是让长沙场内的明王朝的文武官员们惶恐不已!
  前些天的时候,他们还在为了是否增援岳州而争论不休,后来几天又是为了是否反攻岳州而争论,但是争论来争论去,他们也是没有商量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而最宝贵的那几天时间,就是被他们在争论中浪费了!
  岳州完蛋了,贼军的大军杀向长沙了!
  这该怎么办?
  出动出击,把一南一北的贼军各个击破?
  还是说和衡阳方面的大军一起出动,先把那边的郝贼第一军给灭了?
  又或者是不顾一切死守长沙?
  诸多方法都是被提了出来,然后又是被一一否决。
  出动出击,这想的倒是挺美的,你要是北上和李贼的第二军打一场,你确定长沙里的三万多兵马能够打得过李贼第二军?
  没有几倍的兵力优势,哪怕是督标新军也是没有在个胆量和伪唐贼军在野外交手啊!
  不北上的话,南下和衡阳方面的大军夹击郝贼第一军,恐怕他们前脚刚从长沙离开,人家李贼立马就兵不血刃拿下长沙了,这摆明了是要把长沙城送给伪唐贼军啊,谁敢这么干谁就是明奸!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他们最后是决定,长沙城防的优势是不能放弃的,而且城内囤积了大量粮食和弹药,如果有足够兵力的话,守上一年半载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兵力那里来呢?
  长沙城内只有三万多督标新军以及长沙练军,单凭这些兵力能否守住长沙,他们心里没底啊!
  最后是决定,放弃衡阳,集中兵力死守长沙!
  而这个战术选择虽然会有主动把衡阳送给伪唐贼军的嫌疑,但是从目前明军所面临的困局而言,其实已经是他们最好,同时也算是唯一一个选择了。
  要不然的话,就是被分别击破的下场!
  长沙到衡阳,如果是大军行军的话,就算是轻装行军,至少也需要十天以上的时间,但是对于单纯传递命令的飞马快报而言,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足够让长沙的命令传到衡阳那边了。
  而前两天衡阳城内的气氛,并不会比长沙城内好多少,因为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现在伪唐贼军主力正在谋夺长沙,而一旦长沙完蛋了,衡阳断然没有幸存之理,唇寒齿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接到长沙那边的命令后,衡阳城内的明军也是果断而坚决,次日一大早就是倾巢而出,直接就是放弃了这座他们已经坚守了一年多的城池。
  而且他们走的很急,为了赶时间基本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只带了一个月的粮食以及军械武器,大约三万人的大军走的匆忙,但是却没有把衡阳完好的留给伪唐贼军的打算!
  离开之前,明军四处纵火,不单单是把城内堆积如山的粮草一把火烧了,那些带不走的军械弹药也是通通烧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更绝的是,他们在城内各处都是纵火,以至于城内发生超大规模的火灾!
  那天,在城外监视衡阳城情况的一个数十名大唐骑兵,亲眼看见了整个衡阳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