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1597

  等他们冲上来后,第四混成团的炮兵营又是开火了!
  炮弹给明军带来了大量的死伤,但是他们依旧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冲锋着!
  炮击,没能阻止这些明军!
  甚至当他们进入百米距离后,第四混成团的排枪射击给他们造成了惨重的死伤,依旧没能阻止他们的冲锋!
  他们冲到了三十米的距离时,前线的大唐火枪兵军官们指挥了部队打出最后一轮的齐射,然后齐齐举起了手中的指挥刀高喊着:“上刺刀,冲锋!”
  下一瞬间,整条战线上的第四混成团的将士们就是端着长矛、上了火枪的刺刀发起了反冲锋!
  然后,没有然后了,因为在他们发起反冲锋后,明军彻底崩溃了!
第0683章
李春景的担忧
  突围失败后,彻底崩溃的明军,不管是那些地方卫所兵,还是督标募兵,此时都已经是没有了差别,他们争先恐后的向后方逃去,有些人想要逃回城内去,而有些人则是试图绕过前方的伪唐贼军的拦截,从两侧逃走。
  但是第四混成团作为一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部队,它可是有着骑兵的!
  一支百人规模的骑兵队正在侧翼游走着,就等着这些溃散的明军逃兵呢!
  看着已经彻底溃散的明军,顾士忠露出不屑的表情,这些明军也不过如此,哪怕是里头有着两千多人的所谓督标新军,但是在这种慌乱的情况下,其战斗力并没有那些地方卫所兵强多少!
  第四混成团击溃了想要冲锋突围的明军后,并没有停在原地不动,而是迅速向前挺进,追着那些逃回城内的明军杀向了城门,并且迅速控制了城门,然后彻底堵上了城内明军想要冲出来逃走的机会!
  这样的情况,也是发生在第五混成团,第五混成团也是击溃了两千多试图突围的明军后,控制了城门!
  不用多久,第五步兵师、第四混成团、第五混成团这三支主力部队相互配合,已经是彻底控制了庐陵城的四周城墙,明军残兵只能是躲进了城区里。
  而控制了城区后,李春景命令部队趁着机会继续向城区进军,控制各交通要道,重要区域,坚决不给城内的马明军重新组织起来的机会。
  当天下午以及晚上时间,庐陵城内的枪炮声依旧持续响起,但是却越来越密集,大量的明军残兵被围剿,少量顽抗被击毙,但是大部分还是选择了投降!
  可惜的是,城内的那些明军文武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们并没有人选择率军投降,只有少数人被俘虏,有一部分被发现自杀了,而有一部分则是不知所终,有可能逃出城去了,也有可能躲藏在城内,也有可能混入那些被俘虏的明军士兵当中。
  但是这一切,对于李春景而言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拿下了庐陵城,扫平了持续北上的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难攻克的障碍,接下来,只要他按部就班,拿下抚州、南昌是指日可待的事!
  等他率领大军杀到长江边上的时候,谁还敢说他的陆军中将军衔不够资格?
  天亮后,一封战报就是通过三百里加急离开庐陵城,然后向后方传递,这封战报将会一路回到肇庆,向李轩报捷!
  虽然报捷的战报送出去,但是庐陵城内的清剿作战还是在持续,城内的溃兵实在是太多了,虽然说成组织的抵抗已经没有了,但是太多溃散散落在城内众多民居里,是需要逐一清剿的。
  大唐陆军对这种清剿城内溃兵的工作也是相当熟悉了,而且他们使用的清剿的手段也是简单,直接控制各交通要道、重要区域,把各城区进行划分并间隔期间。
  然后直接让这一片区域的所有民众从家里出来到指点地点进行集合,但凡是躲着不肯出来的人,不敢说百分百,但是大多都是那些溃散。
  而混入民众之中的溃兵,要识别起来也简单,首先是把青壮挑选出来的,这庐陵城以前不过是个府城而已,城内的居民一共也没几万人,青壮全部算上也就顶多七八千人而已!
  但是挑选出来的青壮却是有差不多两万人!
  然后是进行简单的口音识别,但凡是外地口音的,基本上也不可能是城内土著,直接拉走再进行识别,如果这个人没有合情合理的理由,那么不管承不承认都会被当成溃兵抓走。
  如果说自己是本地人,或者是外地人来此地,但拒不承认是明军士兵的,那么就会进行审问,让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来领人。
  这种简单的识别手段不敢说百分百能够把溃兵都抓出来,但是绝大部分还是能够抓出来的,至少逃走一些落网之鱼,大唐陆军也不在乎。
  三天后,城内清剿完毕,同时详细的战果也是统计了出来!
  在此战中,不包括后方运输辎重的民夫,大唐王师陆海军参战兵力约为三万人。
  不包括两斤、三斤散弹炮的话,陆军方面参战的五斤以上野战炮约一百五十门,海军内河战舰三十艘,五斤以上火炮二十多门。
  打出去的五斤以上炮弹超过万发,大口径榴弹八百多发。
  基本上把庐陵城的城墙打成了一片废墟,城内,尤其是靠近城墙的城区大量建筑损毁!
  参战部队阵亡、失踪者八百余人,伤者千余人,也就是说,伤亡人数大约是在两千人左右,而伤亡人数主要是集中在一线登城部队,包括两个突击营、第五步兵师的冲锋部队,另外炮兵也是在炮战中有所损失。
  至于骑兵,一个伤亡都没有!
  而他们的战果堪称辉煌!
  城内的五万多明军被全歼,直接击毙敌军六千余人,伤者无数,另外俘虏四万余人,只有区区数千明军趁乱逃了出去!
  而被全歼的这五万多明军里头,还有五千督标以及三千边军!
  恩,实际上,死伤最多的明军,也正是这些督标以及边军,因为他们正是城头防守作战的主力,基本上很多第一时间就是死伤惨重了,而也是因为他们的死伤惨重,直接导致了守城明军的大崩溃。
  至于普通的卫所兵,倒是死伤比例不大,因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只承担辅助任务,比如最血腥的城头搏杀,根本就没有没有卫所兵参与,他们在大唐陆军的突击营登上城头后,第一时间就是跑光了。
  而抵抗的最英勇的,则是督标!
  从战死者明军的军服进行辨认,战死的督标超过千人,但是守城的督标一共也才五千人啊,也就是说,三千边军有五分之一都直接战死了,如果算上受伤的人,伤亡过半恐怕都是有可能的。
  这固然是和他们是守城的第一线兵力,在作战中承受了最猛烈的火力的缘故有关,但是他们的抵抗意志却是依旧远远超过那些卫所兵,也超过了边军有关,如果他们不拼死抵抗的话,他们也就不用死伤这么多人了,没看见那些卫所兵们都还活的好好的。
  至于边军,他们的战斗意志也不算弱,但是这些边军的武器装备太差了一些,而且打仗基本都是依靠个人的勇武,他们和大唐陆军的战斗里,非常不适应大唐陆军那种集体作战的打发,因此也是死伤不小!
  战后讨论会议里,王单旭按照这一场战役里给这些明军进行了简单的排名:战力最强的是督标新军,其次是边军,再其次则是地方募兵,然后是普通卫所兵,最次的则是那些连武器都没有的青壮了。
  但是王单旭却是又信心满满的说,而不管是督标新军还是边军,通通都是他们大唐王师的手下败将!
  甚至放出狂言,如果是在正面野战中,他的第五步兵师可以单独对抗五万人的督标!
  如果说卫所兵,他的第五步兵师可以打十五万!
  好把,这纯粹是吹牛,而且吹的有些过!
  实际上根据参加战斗的前线中层军官的报告来看,这一次攻城战,他们的遭到的抵抗,几乎都是来自于督标和边军,而其中,又以督标为核心。
  换句话说,实际上他们是以三万主力攻打八千明军督标以及边军!
  而这场战斗力,大唐陆军死伤两千余人,而这八千明军也是死伤大半!
  从战损比来说,大体上是一比三左右!
  而这个比例,和以往的战役可是截然不同,以前的战斗,打出一比七甚至一比十的战损比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现在,却是只能打出一比三。
  这让李春景有些担心!
  如果明军的督标和边军都有这种战斗力的话,那么等他们攻克抚州、拿下南昌之后,恐怕第二军的死伤总数就会超过五千人甚至更多了。
  而这对于总兵力只有三万人的第二军来说,可谓是伤经动骨了!
  固然是有着后方的第四补充旅可以提供新兵,但是新兵和老兵的战斗力可不一样。
  所以在分析了众多战报后,李春景就是没有攻克庐陵城的喜悦,而是亲笔写了一封折子,折子上详细的列举了吉安战役的过程,以及敌我伤亡对比,并且重点提及了张岳的督标,称该部纵然不如我军,但是也是学了些皮毛,颇具战力。
  假以时日,该部有可能是未来王师的主要敌人。
  至于那些边军,他则是不怎么在乎,不过是一群旧式军队而已,他们已经落后时代了,有血性也挡不住枪炮,更何况他们的血性也不如传说中的那些强悍,还不如张岳督标的战斗意志呢!
  这个张岳搞出来的督标新军,是个硬骨头,要灭掉这支督标新军,哪怕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不能轻视。
  除了报告战况外,李春景也是重点提及,请求增派更多的重型榴炮部队!
  此战里,重型榴弹炮苏发挥出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几乎是不可代替的,大到让任何一个大唐陆军将领都必须重视的程度。
第0684章
悲催的南澳岛总兵
  在攻克庐陵城的战役里,重炮部队虽然只有区区十二门,但实际发挥出来的作用都要超过那一百多门的野战炮,那些第二军的作战参谋们所判定的炮击战斗里,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战果都是那区区十二门的重型榴弹炮所取得的。
  甚至提出了一个假设:倘若此战里没有重型榴弹炮助战的话,此战第二军的伤亡都有可能超过五千人,攻城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拖到五天甚至十天以上。
  所以第二军的作战参谋们建议李春景:在后续的攻城战役里,以重型榴弹炮为核心设计攻城的战术!
  第二军的作战参谋们给李春景提出的建议,李春景自然是不会忽视,甚至是他自己也是看到了这种倾向,所以他也是积极向肇庆申请更多的重型榴弹炮。
  最好是有更多的四十八斤的重炮,如果这种重炮不够多,二十四斤的也能凑合,至于更小口径的,打出去的炮弹爆炸威力有限,在攻坚作战里用处会比较有限,不过他也建议,可以适当的开发十八斤的中型榴弹炮,只要数量够大,也能有一定的效果。
  李春景的这份折子,很快就是通过飞马传递送到了肇庆,并出现在李轩的手中。
  看完战报后,李轩对枢密院的一群将领道:“看来这榴弹炮的效果不错,陆军方面要尽快的把榴弹炮也送上去!”
  曾子文道:“启禀陛下,陆军方面也是加速第二重炮营的训练了,同时也是开始筹建第三重炮营,不过受限于重炮的产量,目前第二重炮营的火炮还没有满编,这段时间内恐怕是无法派遣到江西作战了!”
  李轩道:“重炮产量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朕会亲自过问,十天内,朕必须看到第二重炮营启程前往江西!”
  李轩都说不用担心重炮的产量了,曾子文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是点头称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