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1597

  “其他行业先不管,对海贸是怎么一个规定章程?”
  下头的一个掌柜道:“如今官府规定,要从事海贸,就需要先去登记注册,然后官府发放经营许可证,这个许可证并不需要额外缴纳什么费用,只要能够提交足够实力的证明,就能够拿到这个海贸许可证,有了这个海贸许可证后,我们的船队就能够没有障碍的出入广州和廉州这两个通商港口!”
  “这样的话,和以往倒是变动不大!”
  底下人说着这些的时候,王家家主王华云也是正在沉思着,他们王家乃是标准的士绅家庭,家中以书香门第自诩,家中也是有着众多的读书人,他王华云自己就是一个明王朝的举人,他的幼子也是明朝的秀才,拥有田地数千亩之多。
  同时王家还拥有大量的商铺以及一支远海船队。
  也就是说,王家其实还是一家海商,麾下拥有五条大海船,来往于南洋各地。
  伪唐崛起后攻占了广州,王家自然也是进行了风险的摊薄,他的长子已经是被他打发到了江南,同时带走的还有一部分族人以及大量的钱财,在江南置地。
  不过他自己却是留在了广州继续坐镇,毕竟他王家的根基是在广州,离开了广州,他王家的资产瞬间就能够缩水十之八九。
  万幸的是,伪唐贼军攻克了广州后,并没有为难城内的士绅,只要类似王文华这样的士绅们老老实实做生意过日子,缴纳税收,那么基本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只是一开始觉得这大唐的税收多了些,不仅仅田亩要全部缴纳税收,商税也是极重。
  但是缴纳了税收后,王家却是发现,他们在大唐治下从商,盈利非但没有比以往少,而且还增加了不少。
  因为税收虽然交的多了,但是却不用为了拉拢关系到处打点,也没有缴纳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而且大唐王朝大开海贸,对海贸非但不禁制,反而是大力支持。
  这样一来,过去半年里,王家的商行是日进斗金啊!
  现在,王家也是准备大干一场,连新船都已经是订购了两艘,甚至为了筹集购置货物的资金,连家中原有的田地都是出售了一批。
  反正现在这些田地也要交税了,而且出产也没有多少,区区田产的收入和海贸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准备大干一场的王家,自然是无比关心现在广州府的新主人,大唐王朝对待商业事务的政策动向了。
  大唐商律刚颁发呢,他们就是直接抄录了一份,然后进行钻研。
  而看过之后,虽然觉得以后从商限制甚多,但是只要办理了各项的许可文书,照章纳税,比以往甚至还要更加的方便。
  至于纳税,别说是这商律已经出来了,就算是没有出来的时候,王家也没有那个胆子偷税漏税啊!
  过去一年里,他王华云可是看到了太多想要偷税漏税的人家最后落得被抄家灭族的下场!
  在大唐王朝治下,有两件事是不能干的,第一个是造反,第二个就是偷税漏税!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造反这种事和他们其实没啥关系,所以相对来说,偷税漏税和他们的关系更大,他们的感触也更深。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大唐治下,不能干的事只有一件:偷税漏税!
  大唐王朝的税务稽查队,那可不是好惹的,让他们抓住了偷税漏税的把柄,那可不仅仅是罚款了事,而是会家破人亡的。
  以前大家都说抄家的县令,灭族的知府,但是现在?
  抄家灭族的都是税务稽查队!
  当然了,即便是如此严苛的税务制度,也是有人会铤而走险想要偷税漏税的,对此税务稽查队也是毫不手软,发现一起就是抄家一起。
  王家,他们走正途赚的钱就不少了,而且他王华云为人谨慎,自然是不会干这些事。
  如今这广州的天已经不一样了,直接上下打点就能够捞上众多好处的事已经是没有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送出去打点的钱,那些当官的收了,但是一转身就和你翻脸,然后抄家灭族。
  用众多士绅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伪唐官员,忒不要脸了!
  前脚收贿赂,后脚就抄家,这是税务稽查队所带起来的风潮,后来李轩干脆很体贴的下了一道非正式的口谕:但凡是受贿的官员,如果主动上报,受贿所得只需要上缴国库一半,剩下的一半即可作为官员合法所得,同时记功,升迁优先考虑。
  所以对于大唐王朝的官员们来说,如果他王华云给他们送去了一万两银子,他们会很高兴的收下,然后主动上报,并把王华云抄家灭族,这一万两银子里的五千两瞬间就会变成朝廷承认的合法收入,同时还能立下一个大功劳,这种好事到那找去!
  这也就是说,在大唐王朝,官员的受贿所得,只要主动上报,那是合法收入!
  因此现在的大唐官员们,是巴不得有官员来向他们行贿,这样升官发财一举两得!
  可惜的是,傻乎乎的冤大头以前还有不少,现在却已经是没有几个了,王华云自然是不傻,他宁愿交重税也不向那些该死的伪唐官员行贿。
  现在的王华云就希望老老实实的做生意,趁着现在的大唐王朝开放海禁,支持商贸的情况下,购入多几艘的海船,然后跑多几趟南洋,赚取更多的银子。
  毕竟现在谁也不知道以后大唐王朝的政策会不会,而且大唐王朝还能够维持多久,啥时候会被明王朝灭掉也不知道,所以王华云是希望趁着这个时间狠赚一波,至于以后,哪怕是政策变了,大唐已经灭亡了,但是赚进口袋的银子却还是他王家的。
  当即他就是对下头的几个掌柜道:“你们再详细的议论,然后去官府那边注册,务必要把海贸许可证给办下来!”
  下头的几个掌柜们自然是应声称是!
  很快,王家下属的商行就是正式登记注册,并顺利拿到了海贸许可证。
  并且是根据了大唐商律的章程,组建了新的‘王氏海贸商行’,称呼上并没有什么变动,实际构架也是没有变动,只是提交了一些资料并登记注册而已,登记注册是相当的顺利,前后一个时辰的时间都不用就全都办妥当了。
  对于王氏商行这样的大商行来说,大唐商律的颁发实际影响并不大,只不过是以后的从商更加规范而已,而对于中小商人来说,大唐商律的实际影响还要更大一些。
  以往的小商贩们可是不用登记注册的,但是现在,你连在街边摆个摊,都是需要登记注册并拿到许可证的,当然如果说大商人的商行们还要提交各种审核用的资料,但是这些中小商贩的登记注册以及许可证,基本就是没有门槛了。
  只要有一个固定的登记注册地址,一个法人代表就可以了。
  基本上不会设有什么限制!
  大唐商律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大唐内工商业的秩序,并且引导他们发展。
  尤其是大唐王朝重点扶持的实业,更是一路开绿灯!
  何谓实业,也就是制造业,甭管你是小作坊还是大作坊,只要你愿意办,那么就是有着众多的政策优惠,如果你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能够出口又或者是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么更是能够享受到税收上的优惠。
  而税收优惠,在如今的大唐王朝可是相当的重要,因为大唐税重啊,而且偷税漏税又是重罪,官方给一定的税收优惠,可是会吸引大量人从事实业的。
  并且也是小规模的出现了和王华云这样的人,通过出售田产收拢资金,并且将资金投入到工商业当中去。
  因为现在大唐王朝执行士绅一体纳税,有多少田就交多少税,敢少报漏报的,直接抄家!
  而且田地的出产说实话也不算多,哪有做生意划算!
  不过这种现象也只是小规模而已,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潮,毕竟对于国人而言,土地还是非常重要的,和王华云这样看好海贸,甚至不惜出售田地筹集资金从商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但是不管怎么说,宣平三年四月份开始,大唐王朝的工商业,尤其是海贸以及制造业这两大官方扶持的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商部那边乐观估计,等到年底的话,不包括工部所辖的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的资本规模将会增加一倍以上,同时将会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财政提供大量的税收。
  大唐王朝鼓励工商乃至海贸,这事甚至都是影响到了南洋各小国以及佛郎机人、西班牙人!
第0659章
尴尬的佛郎机人
  四月中旬,一批西班牙人的船队抵达广州港,他们惊喜的发现,这个地方对他们这些欧洲人没有任何的排斥,竟然可以自由上岸经商,虽然说上岸后,他们的活动范围只是被局限了城外的一片港口区域,但是这也是足以满足他们做生意了。
  他们把带来的货物销售一空后,毫无阻碍的就是购入了他们最为渴望的货物:瓷器、丝绸。
  这经商如此顺利,让这些西班牙人们惊喜不已,同时在得知大唐王朝并不排斥他们这些洋人,甚至要和他们建立正常化的关系之后,这支依旧带有浓厚官方背景的船队就是派出了一支使团,开始和驻扎在广州的大唐外务部的官员们进行接触。
  并请求进入肇庆觐见大唐皇帝!
  不过这个要求却是被外务部官员拒绝了,愿意很简单,这些西班牙人的级别不够,他们只是一些带有官方背景的商人而已,并不能代表西班牙的官方,自然是不能进行正式的外交会面或者是谈判的。
  虽然有所失望,但是这些千里迢迢来到远东的西班牙人,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赚钱。
  这能够正常做生意,见不到大唐皇帝也无所谓,所以他们依旧是非常满足的带着众多中国的特产货物扬帆出海,准备返回欧洲了。
  只要能够回到欧洲,他们所携带的这些瓷器、丝绸等中国特产货物,价值就能够翻上十倍甚至数十倍。
  当然了,这返航的路途风险也是极大的,首先他们得小心翼翼的躲着佛郎机人走,这年头,佛郎机人才是掌控了马六甲乃至整个南洋以及印度洋的霸主,他们对经过这些海域的其他国家的商船会进行野蛮的拦截。
  除了佛郎机人的威胁外,大海上无处不在的风浪也是他们的严重威胁,这一路万里路程,还不知道要死掉多少人,沉掉多少船呢。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风险,才能够让他们的货物运回欧洲后价值翻上数十倍。
  如果随便是个人都能够从远东带着一船货物安全返回,远东的货物也就卖不出这样的高价了,这样他们还费尽辛苦来到远东做什么啊!
  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并存的!
  西班牙人心满意足的走了,但是佛郎机人却是发现自己陷入了很尴尬的状况!
  首先,他们被大唐王朝从濠镜给赶了出来,后来佛郎机人自然是不服气啊,这大规模登陆自然是不敢的,但是他们却是派出了船队,试图封锁打击广东沿海地区。
  然后呢?然后搞笑的事发生了,他们在珠江口外海,和明军水师打了一仗。
  至于为啥会和明军水师打起来,这其实也不能怪双方,全都是因为误会而已!
  那是一场让人尴尬到足以让人蛋碎的战争!
  因为明军水师有事没事就喜欢去珠江口溜一圈,打击大唐海军,而佛郎机人派遣船队北上报复,也是跑到了珠江口,然后这两支舰队就在珠江口相遇了!
  在佛郎机人看来,这些明军水师和大唐海军长的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些福船、广船、沙船组成的舰队,而上头的人更是都长的一个样,于是乎佛郎机人的舰队开始拦截了这支明军水师的舰队。
  明军水师那里忍得了啊,还以为这佛郎机人是伪唐贼军请来的帮手呢,再者,这广东沿海依旧还是大明的天下,而我大萌朝历来都是无法容忍这些蛮夷的,数十年前他们和这些佛郎机人打过一场屯门海战,现在再打一场连理由都不用。
  至于说相互沟通解除误会,沟通个屁,我大明对这些蛮夷,自然是想打就打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