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1597

  不过按照陆军方面的估计,两个月内,第五步兵师和第六步兵师就能够完成改编,三个月内,第三军各部也应当能够改编为第四步兵师,至于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的改编,则是无法准确预估,准备在三个月到六个月之内彻底完成改编。
  具体要花费多久,则是需要看前线的战事有多激烈。
  当改编的命令下来后,身在广州的蔡二虎却是喜悦的同时也是有些郁闷,因为自从在第三守备旅任职后,他的运气就是开始暴涨了,竟然是混了一个陆军少将军衔,而且现在更是即将成为一个步兵师的师长。
  但是让他郁闷的是,军方预计扩编的六个步兵师里,唯独他这个第六步兵师清一色的长矛团,一杆火枪都没有。
  也就是说,他的这个第六步兵师是比不上其他的五个步兵师的,他这个陆军少将师长的含金量,也是无法和其他师长们相比的。
  不过虽然郁闷,但是他也很满足了,自己好歹是少将师长了,但是王单旭、方东全他们现在都还是陆军上校呢。
  和他们比起来,自己还是幸运的!
  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一轮整编军队的浪潮里,幸运的人不止他一个,还有王单旭,而且王单旭将会比他蔡二虎更加幸运!
第0596章
悲催的王越
  七月处,率领部队在兴泉府前线持续作战的王单旭接到了来自宫中的嘉奖圣旨,圣旨里是这么说的,王单旭陆军上校于兴泉府包围圈一役里忠于君事,奋勇作战,朕心甚慰,特授陆军少将衔。
  随后宣旨钦差又是拿出另外一份圣旨,免去王单旭第四步兵团团长一职,调第五步兵师任师长,并让王单旭即可回京面圣后上任。
  当听到宣旨钦差读完圣旨后,已经是中年汉子的王单旭喜极而泣:尼玛的,受了这么多气和白眼,老子终于熬出头了!
  说起来,王单旭也是属于挺倒霉的,他最早可是近卫军的统帅,但是近卫军编成后,在大扩军之中他逐步边缘化,一个第四步兵团的团长当了许久,而原先只是在他手底下的郝柏年、方希同、李春景等人而是逐步晋升,并担任旅长、军长,并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这对于王单旭来说,心理上自然是很难接受的,但是他却是没有和黄学仁、方东全那样担任了副旅长后,又是跑到守备旅任职旅长,这样虽然退出了正规军行列,但是好歹也是一旅之长,更加没有蔡二虎的好运气,因为敢打敢拼,最后在第三守备旅逐渐爬起来并成为陆军少将。
  他就是一心在第四步兵团团长这个位置上死撑着,同时也是不断的学习,努力掌握火枪部队的各类战术。
  在兴泉府城一战之中,他面对几乎十倍兵力的包围,一心死撑着等于援军抵达,被包围了好几个月后,整个人都是饿瘦了十多斤。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切的努力终于是有了回报,因为在兴泉府城战役里了的杰出表现,王单旭也是重新再一次进入了李轩的视野当中。
  让李轩觉得,这个王单旭虽然能力不太出众,但是胜在够忠心,而且也算是勤勉,同时能力也算一般般,此外还有着长期在正规军里任职,指挥步兵团的丰富经验。
  当然了,这也和李轩短时间内找不到更多合格高级将领的缘故,所以他是把王单旭重新提起来了使用,先让他担任一段时间的第五步兵师师长,看看他在第五步兵师扩编的过程中,能不能带好这一支总兵力将会达到一万两千多人的主力部队。
  如果他带不好,那么李轩也不会心软,后续他就会调任王单旭到枢密院任职,再让挑选另外一个人去担任第五步兵师的师长。
  如果他带的可以,那么就让他继续干下去。
  带着晋升的喜悦,王单旭匆忙和新任第四步兵团的团长交接后,立马就是朝着肇庆赶去,他将会绕道靖州,然后南下桂林,最后乘坐海军的船只顺江而下返回梧州,再回肇庆。
  一个正处于扩编中的第五步兵师还等着他接手呢!
  而就当王单旭朝着肇庆赶去的时候,郝柏年率领的第一军各部,也是展开了对韶州府的最后总攻,在准备了足足一个多月后,郝柏年以谨慎的态度终于是发动了韶州府的总攻。
  在发动总攻之前,实际上郝柏年已经指挥部队对整个广东北部地区的明军进行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先后攻克了连州、乐昌、仁化、始兴、保昌等地。
  几乎是把除了韶州府城外的明军清扫一空,最后从四面八方包围了韶州府城内的近万明军。
  而城内的明军早已经是人心惶惶,军心士气几乎跌至谷底,当郝柏年发起总攻后的第三天,城内的守军终于是抵挡不住这种庞大的压力,城内的部分明军率先反叛,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唐军,并夺取了城门并接应唐军入城。
  此役,也是大唐王师历次攻坚战里伤亡最小,耗时最短的一场战役,前后不过三天,伤亡不过两百,就拿下了有将近万人防守的坚城。
  当然了,明军自身的伤亡其实也没多大,前后死伤不过一千余人,另外有两千多人阵前投诚,另外还有将近七千人投降当了俘虏。
  用郝柏年报捷的话来说就是,韶州一役,敌军尽数覆灭!
  韶州府的收复是清理之中,当大唐王师攻克了广州,腾出了第一军这支主力部队后,攻克韶州府基本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任凭张岳怎么下命令让韶州府内的守军死守都是没用的,就连张岳自己都知道韶州府事不可为,早已经是提前在湖广南端的宜章部署新的防线,甚至都是从韶州府各地抽调了兵员退缩到宜章去了。
  要不然的话,韶州府城也不可能只有万人不到的兵力进行防守了。
  退出广东,回防湖广南部,这也是明军为了缩短战线,减轻后勤压力,同时延长伪唐贼军补给线,以空间换取时间的一种做法。
  因为和伪唐贼军打了这么久,他也是发现了伪唐贼军的火器虽然犀利,但是耗费的各种物资也是众多,而且这些弹药都是需要从千里迢迢的两广地区运抵。
  如果留在广东和伪唐作战,这些伪唐贼军就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但是如果退到湖广作战,这些伪唐贼军的各种作战物资就会不足了。
  这一点,他已经是在贵州东北部以及靖州那边的战事里看出来了。
  所以韶州府的失守,虽然有伪唐贼军实力强悍的缘故,实际上也有张岳主动放弃的缘故,如果不是为了顾忌政治影响,他甚至连韶州府里的兵力一股脑抽回来了。
  不过为了避免外人说他不战而逃,所以他才是在韶州府里放了近万兵力,清一色的老少残弱,精锐募兵一个都没有。
  这也是第一军为什么能够在怎么小伤亡的情况小迅速拿下韶州府的缘故,而这些俘虏的兵力经过查看后,让原兵部,现陆军部募兵司的人看了连接摇头,这一批明军降兵的素质简直是历次明军降兵之最!
  是最差的那种!
  要么是好吃懒做的老兵油子,要么是十三四岁的娃娃兵,要么是三四十岁的老年病,二十岁左右的青壮根本就没有几个。
  就算有,那也是各方面的素质都不咋地的那种。
  要是按照以前的做法,虽然这些降兵素质差一些,但是挑挑拣拣过后,还是会一股脑的编入守备军,但是现在守备军都要改革了,这处理降兵的方式自然也是相应的改了。
  最后募兵司的人经过挑选后,只挑选了三百人的兵力,这些人首先都是素质勉强过得去,而且还是愿意继续当兵吃粮的士兵。
  至于其他的,自然是不可能直接放走,态度良好,并且愿意主动投诚的则是编入屯垦团!
  屯垦团,主要是进行军屯,服役一年后来去自由,并且给予少量的路费补贴,愿意留下来的也可以继续种田,不过就变成了拿工资了。
  当然了,免费分田这项政策可就没有了,那是正规军将士的待遇!
  那些正规军的将士们在前线拼死作战,很多可就是为了能够分田呢,你一俘虏而且还是不合格的俘虏就想分田,哪有这么好的事!
  至于态度不好的,不愿意投诚的也不会放走,而是会和以往一样,直接送去给工部当挖抗修路,现在工部在两广地区是大肆挖矿,铁矿,煤矿,铜矿但凡是能用的矿产都在大力开采,对劳动力的缺口非常大。
  不过如今也是改善了战俘的生活条件了,吃的还是会给,另外只要工作满三年,就能够离开战俘营获得自由。
  不过现在很多人的态度其实还比较软化,很多都是愿意投诚的,反正又不用上战场,只是种一年田而已,苦一点累一点但是也不用送掉小命啊,而且一年后还能得到一批不算太少的路费,这路费,其实也可以算得上是他们过去一年里的工资了。
  但是战俘营可不是那么好待的,虽然现在大唐王朝改善了对俘虏的待遇,但是劳动强度依旧非常大,这吃的也很一般,身体差一些的其实很容易在这三年里的高强度劳动里送掉小命的。
  对于战俘的新处理方式,让守备军失去了来源,但是却是可以增加了正规军的兵力来源。
  而这么一增一减,实际上第一军的兵力没多也没少。
  而拿下了韶州府后,第一军并未继续北上,因为继续北上就是湖广了,湖广在宜章已经是部署了重兵,并且把守着众多紧要的关隘。
  加上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持续作战,历尽广州和韶州府战役后,第一军上下损耗极大,将士疲惫不堪,也是需要时间进行休整。
  同时也是需要利用一段休整时间来完成第一步兵师的改编任务,因此拿下韶州府后,第一军各部就是暂停了大规模北上进攻的行动,而是开始进行休整和改编。
  而休整和改编过后,第一步兵旅将会扩编为第一步兵师,各守备旅部队直接裁撤,暂编第四团也将会进行改编。
  但是第一军各部的行动停止了,但是广州战役后从第一军各部抽调部队组建的第一混成团,其行动却是没有停下,反而是加大了攻势,在攻克了惠州府各地后,第一混成团在近万守备军的配合又是迅速攻克潮州府。
  王越率领的残兵在惠州连续惨败,哪怕是退到了潮州也还是守不住,最后没办法王越只能是带着数千残兵退守南澳岛,依托大海和水师才是止住了一路狂逃的局面,并在南澳岛站稳了脚跟!
  不是王越心甘情愿想要去南澳岛,而是他已经别无选择,身为两广总督的他继续往东北退却的话,可就退到福建境内了,跑到了福建的王越,那还是两广总督吗?
第0597章
攻略琼州府
  随着王越率领数千残兵退往南澳岛,也就可以宣告两广地区里除了少数岛屿外,其他地方已经算是尽数落入了大唐王朝的掌控之中。
  哪怕是目前桂林地区还是有不少明军盘踞,不过第四军留守桂林的部队却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牢牢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城池。
  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清剿作战,迫使桂林地区的明军是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同时在持续数月的清剿作战中,该地区的明军也是损失不小,而且难以得到补充,目前根据桂林防守的守军判断,活跃在桂林一带的明军数量已经不足三千人了。
  其中有大约两三千人在和唐军的持续作战里损失掉了,还有部分人马退回了湖广,只留下了不足三千人而已。
  除了桂林地区还有部分明军残留外,两广的大陆地区,已经是没有其他地方有大股明军盘踞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沿海地区的那些岛屿,除了极少的一部分外,其他的依旧处于明王朝的掌控之中,比如南澳岛,又比如琼州府(海南岛),比如珠江口里的大多岛屿。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自然是因为大唐海军的实力太渣,无法驱逐盘踞在沿海各岛屿明军水师的缘故。
  对此,大唐王朝也是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比如说在各紧要的入海口设立炮台,而虎门炮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建设的。
  除了岸防炮台外,也是开始大力筹建海军力量。
  要发展海上力量,按照李轩的想法自然是船坚炮利是最好的。
  但是大型战舰一时半会的无法建造出来,而短时间内又需要大量的海上力量维持海疆安全,所以大唐海军就是把目光放在了其他方面。
  比如说民用船只改装的武装商船,用商船改装的战舰,勉勉强强也能够用,此外,则是大力发展传统的海上作战模式。
  什么是这个时代的传统海上作战模式,一个是火攻,一个是跳帮战!
  至于直接用舰炮击沉敌人的军舰,从而取得海战的胜利,这虽然是未来海战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这对舰炮的威力以及数量的要求太高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