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1597

  柳州那边只是整合然后改个名字,但是在梧州以及肇庆这边建立的工厂,一开始就是奔着建立大规模的大型工厂而去的。
  预计将会建立梧州兵工厂、肇庆兵工厂这两家大型兵工厂。至于一些和民间有关系的作坊则是按需设立,设立被服厂、纺织厂、造船厂之类的。
  这种整合,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个名字这么简单,也不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工厂规模,要是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要修建工厂,自然是需要资金的,而这两万两银子,只是前期的修建资金而已,后续的扩张资金、生产资金、运营资金怎么解决,那就是需要依靠军方的采购资金了。
  而军方的资金怎么来?自然是军费了!
第0536章
迁都前夕
  如今军方那边的军费已经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字,但是从来都无法真正拿到手,能够拿到手的只有物资和武器了。
  现在,大唐王朝施行全新的财政预算制度,以后拨付给军方的军费直接给军方,军方要怎么花,税部是管不着也是懒得管了。
  随着大唐王朝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多,内部流转的资金也是规模越来越大,以往这种所有花钱的地方都让税部去负责,工部只负责拿原料生产,军队只负责接收武器的模式已经是不太适应如今的需求了,因为这个过程里,造成了税部的权力过大的同时,也是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贪腐问题。
  税部那边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挖出一批贪官出来,而且这些贪官是前仆后继,一个个都不怕死的!
  没办法,李轩只能是准备提前进行改革了!
  开始真正的施行财政预算制度!
  其实早在兴泉府的时候,李轩就是想要效仿后世搞真正的财政预算制度了,不过后来发现地盘小了点,钱也少了点,搞财政预算有点贻笑大方的感觉,所以干脆是让税部那边一揽子负责赚钱花钱,其他部门只需要做事,军方只要负责打仗就好,钱和物资的事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如今规模大了,而且即将迁都肇庆,占地两省乃至三省了,所以这财政预算制度搞起来也是比较适合了。
  大唐王朝的财政预算制度限于时代以及执行力,还是比较原始的,首先税部那边统计出来一个本年度的大概收入,根据这个收入进行经费分配,这一部分的经费分配分成三部分,军费、行政费用、皇室费用。
  其中的皇室费用主要是皇室成员的生活花销,翰林院的办公经费(包括翰林院调查统计科这种机构),近卫军的军费,没错,不管是翰林院还是近卫军的军费都是不走内阁或者军方渠道,而是直接走皇室费用渠道。
  行政费用,主要是内阁各部、独立于内阁之外的督察院的办公经费,细分下来的话包括百官薪资、教育经费、工商发展经费等。
  军方的话则是简单了,自然是陆海军的花销。
  因为大唐王朝还处于快速扩张当中,收入预算是不稳定而且没有一个定数的,只能是有多少花多少,而支出部分的话,大头则是军费了。
  过去的一年里,大唐王朝的诸多收入,包括正常税收、抄家所得,这些收入基本上有八成以上都是被军队最后用掉了。
  所以在宣平二年的财政预算上,军费的支出预算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被纳入皇室费用的经费,大部分也是被用来充当近卫军的军费,这一部分大概也是占据了百分之八左右。
  因此,两者相加的话,其实军事用途的费用,占据了所有支出的百分之八十三,而这个比例哪怕是放在军费比例偏高的封建古代王朝里,也是超高比例了。
  这一批从桂林押送回来的金银细软,最后至少也会有百分之八十以上会被用作军费的。
  军方拿到了这些军费后,首先枢密院那边会花费极小一部分的办公经费,然后是海陆军进行分配,而陆军又是占据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些陆军军费,有一部分是用来给士兵、军官们发放薪资,一部分是用来采购各种作战物资,包括弹药、粮食、被服等,一部分是用来采购武器装备军队。
  而这些采购费用,最后大部分又会流入工部下属的各大兵工厂,兵工厂用这些钱采购原料、支付工人的薪资,兴建厂房等,最后生产出来各种作战物资。
  这也是为什么这十几万两银子里,只给工部那边留了两万两银子,大部分钱都是被直接给了军方的理由,而不是和以往那样由税部直接采购了原料后送到工部那边,然后直接发放军人的薪资以及工人的薪资。
  这一套简陋的财政分离的预算体系,也算是李轩在十六世纪进行近代化改革的重要尝试,后续的话,他还将会继续尝试把工部的诸多兵工厂从工部剥离出来,首先可能是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运营这些国有工厂,也有可能是变成官督商办。
  同时鼓励民间的资本力量投入资本进入工业。
  李轩可是相当相当讨厌那些士绅大户们赚了钱就一个劲的购买土地、宅院、商铺等各种不动产,或者干脆是铸造银元宝埋进地窖里,尼玛,埋进土里这些银元宝又不会给你生个小银元宝出来,埋个屁啊。
  拿出来投资花掉啊,你不投资,不花钱老子怎么收税啊?
  不过这些尝试都还太早,现在大唐王朝的根基还是不够深厚,不能瞎折腾!
  现在连个首都都没有呢,谈什么工商业改革还太早,当务之急是给大唐王朝定个首都!
  用阁臣王文华的话来说就是,当早日定都,以安臣民之心,奠定大唐万世基业,其他的通通都得靠后排。
  所以受到了郝柏年的捷报后,在梧州的一群文武官员们就已经是开始紧张的安排起来了进入肇庆事宜来了,身在柳州的柳八苟,也是带领着柳州那边的官员们准备搬迁事宜。
  好在迁都肇庆,这已经是早就确定下来了的事,文武百官对此早就有心理准备,并且是早就提前筹备着了。
  这也是为什么内阁各部,不管是在柳州还是在梧州,都和李轩一样,都是随便找个地方临时办公而已,根本就没有大兴土木修建衙门什么的。
  如今肇庆拿下来后,最先行动的就是柳州那边的留守官员,柳八苟将会率领那边的留守官员以及官员们的众多家眷,其中自然是少不了皇室成员先顺着西江而下,先到梧州和李轩等人汇合,然后再一起前往肇庆。
  梧州这边就更加容易了,本来就是临时落脚点而已,搬家自然是简单轻松方便。
  李轩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去肇庆,而是要等柳州那边的人,一方面是想要带着百官以及众多家眷们一起去肇庆,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给军方以及工部等机构的人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对肇庆进行清理、整顿、修缮。
  比如说卫生,李轩对城市的脏乱差那是讨厌无比,为此他已经是亲自下旨给肇庆知府衙门各方面,其他的可以展缓,但是这城市卫生一定,一定要注意,他可不想住进一个满城都是屎尿味的首都!
  李轩如此高要求,肇庆府方面自然也是不敢放松,破天荒的,大唐王朝在肇庆府城建立了行政机构后,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收税征收,而是搞起了全城卫生清理工作,同时暴力拆除了大量违建建筑,城内各处,尤其是商铺比较多的地方,但凡是侵占街道的建筑一律进行拆除,谁来说清都没用,谁敢反对直接就是请求驻军协助。
  当第一军的将士们用散弹炮把一家违建的酒楼轰了个稀巴烂,据传是某个明朝高官的族人的东家被吊死在大街上的时候,全城都是没人敢再对大唐王朝的清理行动说半个不字了。
  清理街道,拆除违建的同时,还征用了大量的民众修理街道,尤其是城内的几个主干道,必须清理干净,用石板铺路这种大工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黄土铺路还是需要的。
  然后又得为皇室以及百官们准备办公地点。
  这一次,李轩他们来肇庆后可是短时间内就不准备走了,皇宫必须要有,内阁各部的衙门也必须要有,而且不管是皇宫还是内阁衙门都不能太寒碜太小气。
  不过直接修筑自然是来不及的,而且也没这个钱,为此,负责此时的相关人员只能是利用城内原有的建筑了,比如说肇庆知府衙门,这衙门虽然破烂了一点,小了一点,但是好歹也是城内最气派的建筑了,自然是皇宫的不二首选,同时还征用了衙门左右一大片房屋和空地,准备打通、推平,都是纳入皇宫的范围之内。
  后续工部将会在这一片建筑、空地的基础上,修筑新皇宫,不过只能是一点一点的修,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把工部规划的庞大建筑群修完,那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短时间内,整个皇宫依旧会议原来的知府衙门建筑群为核心,但是规模并不算大,而且很多建筑其实并不合用,所以前期会修筑几座小规模的院落,供皇室成员居住所用,同时会修建一栋主动供李轩以及翰林院办公用的大殿,或者说是建筑群。
  至于其他地方就先放一放了,把原来的普通建筑全部推倒,然后随便种点花花草草挖个小池子,搞个花园啊什么的,但是别指望能够修成什么皇家园林这种了。
  外围修建一道宫墙,但是修筑城墙这种事历来都是大工程,李轩连军费都没钱,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钱去修什么又厚又高的宫墙,随便搞个几米高的墙就行了,至于说怎么防卫。
  李轩准备在皇宫里摆上足足一个近卫营,城内再摆上两个近卫军步兵营和骑兵营以及炮兵营,他就觉得这个比城墙靠谱多了。
  皇宫都是如此了,其他机构的办公地点自然是能省就省,基本都是沿用原来的明王朝的各衙门建筑以及民宅。
  皇宫和各机构的办公的地点,官员以及大量家眷们的住所都准备妥当了后,同时柳八苟也是带着柳州那边的留守人员抵达梧州后,这也就是代表着大唐王朝的迁都准备已经是彻底完成,现在大唐王朝即将迎来了正式迁都!
第0537章
朕来朕见朕征服
  南下后迁都肇庆,这是南下广西之前就已经定下来的事了,所以之前哪怕是还没有拿下肇庆的时候,大唐王朝的官员们就开始为此进行准备了。
  等到郝柏年把肇庆拿下来之后,整个大唐王朝都是掀起了迁都的浪潮!
  率军在广西西部地区作战的第三军军长李春景少将特地乘坐海军的返航运输船只回到了梧州,就为了能够在正式迁都的时候,陪同陛下一起进入肇庆。
  不过在贵州作战的方希同少将以下的诸多将领们自然是不可能返回梧州的,贵州那边的战事比较频发而且打的比较艰苦。
  根据第二军的战报来看,湖广方向的大批明军杀入了贵州后,已经是连续攻克了众多地方,包括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正泰县,爆发过大规模战役的铜鼓卫城等城池,后续又是从贵州东北部得到报告说,又有一支大约万人规模的明军从贵州的东北部地区杀入,一路攻城拔寨,连续攻克了铜仁府、思南府、思州府、而石阡府内的大唐王朝捕盗营更是临阵倒戈,明军不战而下攻克了石阡府,让方希同气的要死。
  如今贵州东北部那边的状况是相当不好,东北部的地盘基本丢光了,只剩下第二守备团的残部以及若干上述诸多府县的捕盗营大约四千多人死守镇远府,然而这支由守备团、捕盗营的残部组合起来的部队,其战斗力有多低下是可想而知的,这能不能顶住上万人明军的进攻还是个未知数呢。
  至于兴泉府和黎平府这边,更是明军的核心进攻区域,三万大军就在这个区域呢,虽然兴泉府城还在坚守,黎平府的大部分地区也还安全,但是依旧是打的非常艰苦。
  作为主力的正规军已经是死伤不下数百人,而目前在贵州东部,正规军一样也就几千人而已。
  虽然说明军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速的攻克上述地方,是因为第二军主动放弃了这些地方,以收缩兵力用以死守兴泉府以及黎平府,但是不管说,明军都是进展顺利,并且收复了众多地方,据传收到了前线大军的捷报后,在邵阳坐镇,依旧是忙着筹集大军的四省督师张岳是颇为欣慰,已经是连接向京师发出了多封捷报,曰收复某某府县,杀贼甚众。
  只是不知道张岳在知道了梧州甚至肇庆都失守了后,会作何感想,京师里的那些大佬们知道了梧州和肇庆失陷后,是否会对张岳先打贵州,后打广西的战略产生怀疑。
  这些,都是外人所不知道的,至少是大唐王朝这边是不知道的。
  现在从大唐王朝自身的角度来说,贵州东部是打的极为艰苦,第二军的军长方希同少将目前已经是放弃了对贵阳的围攻,只留下了一个守备团以及若干捕盗营在贵阳城外,用以牵制贵阳城内的明军,免的他们追过来。
  但是其已经是率领主力部队连日赶路一路向东狂奔了,不过距离过远,而且山路崎岖难行,等方希同带着第二军的其他部队赶回黎平府、兴泉府的时候,恐怕都得三月份去了。
  因为现在乃至未来的一个月里,兴泉府和黎平府那边依旧是只能依靠现有部队作战。
  情况是相当的危机。
  这种情况下,第二军那边的将领们自然是抽不出身来参加迁都仪式的,不过该有的祝贺奏折肯定是不会少的。
  第二军的高级将领们不回来参加迁都入城仪式,但是这并不影响即将举办的迁都入城仪式的宏大,大唐王朝的绝大部分文武百官,三位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侍郎们都是齐聚梧州,准备跟随着李轩一起前往肇庆。
  与此同时,肇庆那边的准备工作也是进入了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负责在肇庆主持迎接仪式的官员们把整个肇庆府打扮一新,主要街道都是铺上了黄土,并且在城内悬挂了大量的大唐王朝的皇室旗帜,同时也算是非正式国旗‘黄底青龙旗’,同时还有海陆军通用的军旗‘红龙持剑旗’。
  城内的溃兵、闲杂人等早已经是在被提前肃清了过去,肇庆可是被预定作为首都的城池,安全上自然是不能马虎对待的,不仅仅是溃兵和青皮流氓这些人都是被清理干净了,但凡是家中有人在明王朝为官的士绅家族,也是一股脑的被强行迁移了出去。
  如今城内的民众,只剩下普通人而已,基本上看不见士绅大户的踪影了。
  也许会说这样一来,肇庆城不就是会调零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