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1597

  其他的措施基本都没什么特殊的,唯独这用酒精进行消毒却是大唐王师的首创,或者说是千古圣君李轩的又一伟大创新!
  大唐王师的酒精乃是直接从火烧里提纯而来的!
  至于火烧嘛,白酒也,在元代的时候就开始传入中国并得以小规模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基本只局限贫苦百姓阶层,恩,后世所谓的茅台如果放在明朝这会是正儿八经的屌丝用酒:喝不起黄酒,但是酒瘾又大,兜里又没几个子的人才会去喝。
  如果你穿越到了明清时期,或者干脆是任何古代的和平时期,然后酿出了高度数的白酒拿去卖,别指望能卖出什么好价钱,因为这些酒的销售对象只能是那些社会最底层的贫寒阶层,但凡兜里有几个大子的人,都不屑于喝火烧,因为那实在是有失体面,丢不起那个脸。
  华夏上下数千年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主流一直都是黄酒,甚至到民国年间都是如此,但是到了后来,火烧却是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了国酒,而有着数千年传统的黄酒文化却是逐渐销声匿迹。
  就跟下九流的戏子成为了社会名流腰缠万贯一样,这是对华夏五千年传统的践踏!
  大唐王朝起家之处,就是典型的屌丝王朝,一群土匪们就喜欢,或者说没钱只能喝这玩意,但是后来身价稍微富裕了些后,那些土匪们也是跟着文官们一起喝黄酒装高雅了。
  于是乎一一群喝高度数火烧喝习惯了的土匪们,一个个都成为了千杯不醉的酒仙。
  李轩是不喜喝酒的,偶尔喝也只是喝几杯美人温煮的黄酒,不过他对这火烧却是依旧非常感兴趣。
  感兴趣自然不是因为喜欢喝,实际上讨厌喝这玩意,他更加看重都是,这火烧如果再进行提纯的话,就可以得到高浓度的酒精了,而酒精可以用来干嘛?
  后世人人大多都知道:消毒!
  所以很早李轩就尝试着对现有的火烧进行反复的提纯,最后是得出了他自己也不知道多少度数的高纯度的火烧,反正那度数高的很,连酒量超级好的人喝那么一小口都是说受不了。
  在李轩看来,这酒精纯度哪怕不如后世的医用酒精,但是应该也差不多了多少了!
  所以就用这种反复提纯后的高纯度火烧用于给伤兵们进行消毒,并且称之为酒精。
  用酒精给伤口消毒,再加上李轩强行军医院要保持卫生、整洁、通风、时常消毒等措施,让大唐王师的伤兵们的存活率大大增加了。
  在医疗条件极度缺乏的现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死亡率是相当大的,为什么大唐王朝的历次战报里都没有重伤员啊,因为重伤员最后绝大部分死了,没死的自然是变成了轻伤员。
  要减少伤员们的死亡率,手段很多,比如第一时间进行外科手术,但是这对于如今的大唐王朝而言,复杂一点的外科手术基本是奢侈了,顶多给你截个肢啊什么的。
  所以要想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提高伤兵们的存活率,在李轩看来只有一个办法,消毒,防止感染!
  只要伤兵们的伤势能够撑住没有第一时间死去,那么后续只要防止伤口感染,那么就是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活下来的。
  而在没有各种抗生素的年代里要防止感染的话,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进行主动消毒,避免病菌入侵了。
  这一次梧州战役,也是大唐王师接受了最多伤员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应用酒精用来消毒们,以前因为酒精的产量不够大,所以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而已,如今产量提起来,并供应到梧州前线后,军医院也是得到了大批酒精的供应。
  除了各种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酒精消毒外,李轩为了提高伤兵们的存活率,尤其是轻伤士兵的存活率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很早就是从太医院抽调人手,成立了军医院,后来改称为皇家军医院。
  后来又是先后设立了几座军医院,包括贵州军医院、广西医院,再加上随同李轩来到梧州的皇家军医院,一共就有三家规模比较大的医疗机构了。
  不过这三家医疗机构算是李轩在这个时代搞出来比较标准的战地医院,拥有的人手基本都是从各州府征召而来的大夫以及护工,这些大夫们都是自愿来为大唐王师治疗伤兵的,因为他们不自愿的话,大唐王师的士兵们会用刺刀让他们改变主意,变成自愿!
  这三家战地医院以传统中医为主要治疗手段,而消毒等理念也是直接引入,算得上是中西结合,反正李轩觉得这已经能算是不错了,不敢说有多好的医术,但绝对有着如今世界上最好的卫生条件,因此也是收纳了大量的伤兵,比如说皇家军医院,在梧州这边一共收治了将近四千多伤兵呢,包括大唐王师自身的伤兵以及后续成为战俘的明军轻伤员。
  整个皇家军医院直接征用了大批民房用来安置伤员,为了治疗这些伤兵,除了原有的医务人员外,几乎征召了浔州府、梧州府的所有大夫,目前该医院拥有资深老大夫数十人,年轻学徒大夫两百人,普通劳动力护工也有数百余人。
  当然了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时的,等人手没那么紧张的时候,就得放人家回家。
  偌大的广西东部,总不能所有的大夫都集中在皇家军医院啊,也得留下一部分大夫在民间啊,要不然老百姓生病都找不到大夫看病了。
  除了这三家比较大规模的军医院外,大唐王师在各级部队里,也是直接设立了救治机构,在军级上编有一个卫生营的编制,要求能够同时收治五百人的轻伤员,所需人手嘛,各部队自己想办法去找就是了,民间的大夫还是有的,只要去找总是找得到的。
  各营设立卫生排,最少需要拥有一名大夫,学徒五人,以战场抢救伤员,进行简单护理为主,初步处理后伤员会被送往更上级的医疗机构。
  各连设立医疗兵两人,主要在战场上临时抢救伤员为主。
  而团、旅这两个级别,则是没有明确固定编制,因为大唐王朝里的团、旅部队有些是集中在一起作战,有些则是独立作战,集中作战的部队,其伤员可以直接送到军野战医院进行治疗,但是有些团、旅是在某一个地区独立作战,因此也是需要较多医护人员的,以为他们没办法把伤员转移到军级医院去。
  所以在这两个级别上采用临时的医护编制,平时只编有一个卫生队,医护人员不多,但是如果是独立作战的话,则是会临时从军级医院抽调人员进行加强。
  除了军级野战医院外,其余各部队里的医务人员一律授予军衔,以现役军人对待,而普通医疗兵则是直接以经过培训过的现役士兵担任。
  李轩力求在部队里建立完善的救治体系,哪怕是如今的治疗水平非常的低下,但是哪怕是水平低下也要救啊!
  尤其是那些本身伤势一般般的伤员,这救活之后,就代表着大唐王朝能保住了一名有过作战经验的老兵了。
  一名老兵的价值,可是超过五个甚至十个新兵!
  而在梧州的皇家军医院里,除了普通伤兵外,还有着一小群特殊的人,他们就是受伤被俘的明军中高级军官,广东副总兵沈希仪,就是其中一员!
  现在的他躺在白色的病床上,苍白的脸色带着忧愁之色,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他瞄了眼,却是见一个穿着深蓝色军服伪唐年轻军官带着几个穿同样身穿深蓝色军服的贼军军官以及贼军里文官特有的那种儒服官袍走了进来。
  看见这几人,他的眉头立即就是皱了起来,因为后头的那几人他认得,他们不久之前都还是自己的同僚,明军里的文武高级官员!
第0528章
震动全国
  大唐王师攻克梧州城的时候,不少文武高级官都是没能和王越一起逃走,最后这些人部分战死或者自杀,有一部分主动投降,更有几个人当场表示愿意投诚,为大唐王师效力,为千古圣君李轩效忠。
  也有一部分是被迫投降,此外也是少不了和沈希仪这样受伤后无法反抗被俘的。
  对于这些中高级官员,李轩向来都是分别对待的,愿意主动投诚的人一律重用,不愿意主动投诚的人也尽量劝说让他们反正,这么干不是因为李轩多么看重他们的能力。
  实际上李轩的心里,在军事上,大唐王朝实际上并不需要明军高级将领的补充,因为大唐王师的作战方式和明王朝是截然不同的,那些传统的冷兵器将领不经过系统的学习是带不了大唐王师的部队的。
  而文官上,其实李轩也不认为非得要用这些明王朝的高级官员,一步步考进士出身的官员不见得就比现在大唐王朝下的那些只有普通文化的官员能干得更好。
  当官嘛,学识一般般就行了,主要是要政治嗅觉要灵敏,不客气的说,随便让只狗去当官,都能比一大票明王朝的官员干的更好,至少狗不会贪污!
  所以有时候骂一个官员为狗官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侮辱了狗!
  所以李轩对明王朝的降官,所看重的重来都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而是他们的政治影响力。
  如果有几个明王朝的高级官员反正投诚自己,并公开进行呼吁的话,所造成的政治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将会动摇更多人的抵抗之心,他们会想,那些大人们都投诚伪唐贼军了,自己为什么还要抵抗?
  自己是不是也能够和这些大人们一样投诚呢?
  说不准还能够捞到高官厚禄爵位呢!
  而攻破梧州城后,大唐王师对这些降官们的处理方式也是和以往一样,尽可能的让他们反正,不过即便是这样,真正愿意投诚的人还是不多。
  如今出现在沈希仪面前的这几个人,除了一个是负责看守这些高级战俘的近卫军上尉外,其他几个都是明军的降官,有文有武。
  其中一个还是广西都指挥佥事钟广俊,此人在城破之时曾经一度率领残兵凭借两广总督府进行顽抗,而且还是给大唐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两广总督府就是这么被打成废墟的。
  后来因为死伤惨重,而且大唐王师也是投入了重兵进行进攻,他才被迫无奈率领了近千残兵投降。
  因为此人在战斗中打的不错,也是引起了部分大唐王师高级将领们的注意,同时也是以为此人乃是广西都指挥佥事,政治影响力极大,乃是明王朝里正儿八经的高级将领了,以至于等他投降后,李轩都是亲自见了他并招揽之。
  一开始他还是扭扭捏捏的不肯答应,但是在知道梧州城内的一家老小都还在城内,并已经是被控制了起来后,加之李轩给的条件还算不错,答应他投诚后会给予他三千降兵统帅,如果不愿意带兵了,那么就去兵部任职,当然了,侍郎这种级别的高官是别指望了,但是他却是可以给他一个兵部的司长职务,也可以去枢密院去当一个高级作战顾问。
  后面的两个条件钟广俊自然是看不上的,兵部的实权职务他肯定接触不到的,而后面什么枢密院里的顾问,一听这词就知道是个虚职,倒是让他继续带兵这个条件值得考虑。
  三千降兵的话也不少了,至少足够自己在这个什么伪唐王朝里站稳脚跟了。
  家人的安危再加上李轩答应给他实际的统兵权力,所以后来还是没能忍住,最终接受了大唐王朝的招揽,穿上了大唐王朝的深蓝色军服,并担任了新编第七守备旅下面的第十四团长,授予陆军中校衔,按照大唐王师守备军的编制,一个守备团将近三千人,由此可见李轩是履行了承诺的。
  当然了,李轩肯给他一个守备团带,那也是因为钟广俊也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状,亲自奔走劝说其他人也是一起投诚,效果相当好,在他的劝说下,一部分明军中高级官员都是表示愿意为大唐效忠。
  并且还亲笔书写了一封反正书信,信上自然是说伪明多么多么坏,大唐多么多么好,李轩更是万年不出的千古圣君,并号召广大军民投奔大唐王师,一旦来投荣福富贵不在话下!
  然后经过大唐王朝的渠道广布天下,这书信现在都流传到了肇庆去了。
  王越得知此事后,可是大发雷霆,因为钟广俊还是目前明王朝里投诚伪唐贼军级别最高的将领,他的投诚,这可是能够引发巨大轰动的,至少,当初提拔过、重用过钟广俊的人都会背上一个识人不明的黑锅。
  更恶劣的是,连堂堂都指挥佥事这样的高官都投诚了,还不得引起更多的人投诚啊!
  钟广俊如此识趣,李轩自然是不会违背自己的承诺,毕竟招揽钟广俊也是千金买马骨,优待此人的话,后续就会有更多的明军将领主动投降。
  能让更多的敌人主动投降而不是顽抗,仅仅是从这一点来说,钟广俊就值得李轩去拉拢。
  当然了,第七守备旅还没有编成,第十四守备团里的士兵们也都还在战俘营里,后续还得经过兵部募兵司的挑选,然后经过训练司的简单训练后,才会补充进入第七守备旅。
  因为自己的部队还只是空架子,所以这段时间里,钟广俊干的工作是另外一项,那就是劝说其他人也是反正,并加入大唐王朝,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明王朝高级文武官员。
  而沈希仪,这个广东副总兵,就是他劝说的重要目标!
  不过他刚进门来呢,就听沈希仪冷哼一声道:“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听到这话,钟广俊脸色就是有些不自然了,饶是他已经是写了广布天下的书信,天下人都知道他已经背叛了明朝,然后投身贼军了,但是被人当面这么说出来还是脸上有些挂不住。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是没有做出了是动怒的反应,他今天来是劝说沈希仪也投诚大唐王师的,只要能够成功,自己这功劳可就大了。
  因为沈希仪可是广东副总兵,这级别可比他钟广俊高!
  如果说钟广俊的投诚顶多就是在两广地区造成震动的话,那么沈希仪一旦投诚了,那么绝对会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甚至足以把京师里的大人们的下巴都给惊掉!
  堂堂一个大明副总兵,竟然投贼了?这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会相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