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1597

  所以除非后续的肇庆以及广东各地的明军守备力量不强,随便派点小规模的部队都能够拿下来,要不然的话,部队是不会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
  下一轮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应该会是在五月份甚至是六月份以后,进入盛夏以后。
  但是卫严把武宣、浔州府的明军都给撤走了,一股脑撤退到了梧州岸边,以至于梧州那边的明军大大增加到了五六万人。
  这样打梧州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为了避免强攻产生重大伤亡,所以这攻打梧州一事就得先拖一拖,趁着这几天先把周边地区拿下来再说。
  当然了,虽然暂缓进攻梧州城,这不代表着大军就待在浔州府不动了,实际上李轩率领的大军只在浔州府城待了三天不到,分出了两支小规模的偏师后,就是再一次启程,先是顺路接受了平南县,然后是正式进入了梧州府境内,并沿着浔江继续东进。
  最后是一路抵达了藤县,这个藤县显然也是被明军所放弃了,根本就没什么兵力防守,毫不费力的拿下藤县后,李轩发现这个藤县也是空荡荡的毛都没有。
  拿下藤县后,李轩下令第一辎重团以及第二辎重团以此地为中转站,向前线转运物资,也就是说,把此地设为前线物资供应战。
  因为藤县再过去二十五公里的话就是梧州了,旦夕之间大军就能够抵达,后勤司的没有什么自保力量的运输队已经是不适合继续前进,而是得有部队里的武装后勤部队,也就是两个辎重团来负责最后这一段物资的运输了。
  至于李轩,则是继续率军东进!
  李轩率军继续东进,遥指梧州城的时候,大唐王师在其他方向的部队也是在持续发动着攻势!
  比如说第三军西进后,一路极其顺利,基本上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攻克一个地方,根本就没打过什么像样的攻坚战,基本都是轻轻松松的就收拾了当地的少数明军守军。
  这是因为广西西部本来就没有什么明军,仅有的一部分也是在来宾的时候被歼灭俘虏了,剩下的其他州府自然是依靠少数正规军和部分青壮来守城,这怎么可能挡得住八千多人的第三军呢。
  所以第三军这一路西进,几乎就是一场武装行军,比第二军在贵州那边的军事行动都还要更简单一些,毕竟贵州那边还有一个贵阳呢!
  现在第二军也是屯兵于贵阳城下,不过一时半会估计也是拿不下来!
  西进行动顺利,而且预计不用多久就能够拿下诸多府县,甚至一路杀到廉州府去了。
  北边的行动也算是比较顺利,暂编第一团本来就已经是把桂林府的诸多地方给控制了,只剩下一个桂林府城没拿下来而已,后续等待了第一军派出来的一个主力步兵营以及一个守备团,总数约三千四百人的兵力增援后,已经是准备对桂林府城发动总攻了。
  总体上来说,除了东边的梧州这块硬骨头不太好啃外,广西的其他地方面临着大唐王师的进攻,基本是没有什么抵抗之力,说是传檄而定兴许是过了,但是说武装行军那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不过其他方向行动顺利,却是没能让李轩以及众多第一军的中高级将领们高兴出来。
  因为当他们终于赶到梧州城下的时候,看着高大无比,而且各种防御工事修的跟刺猬一样的梧州城,是怎么也笑不出来!
  看到梧州城那密密麻麻并且完善无比的防御工事,李轩有些郁闷了,这些明军都是工匠不成?短短几个月他们是怎么把梧州城变成这个鬼样子的。
  远远望去,就能够看见明军已经是用浮桥为核心,布置了铁锁链,直接把西江给封锁了,而且通过望远镜,依稀可以看见城墙上面向河面的一边,安置了大炮。
  是的,并不是明军里常见的那种小口径碗口炮,而是大炮,初步判断至少有五百斤以上。
  然后整个梧州城的城墙上下有众多明显是临时布置的防御工事!
  比如说在城墙下插满了尖利的竹片,城墙上还明显有炮位,这些炮位的前方可以看到明显的沙包堆积,这不用说,肯定是学的大唐王师,因为大唐王师就喜欢在炮位前方堆积沙包作为掩体。
  站立在城头上明军一看就不是什么青壮,而是正规军,甚至有可能是比较精锐的正规军,因为里头很多人都是穿着盔甲。
  这梧州城里的明军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火炮,而且还有着不少的重炮?莫非他们是把广东那边水师的舰炮都搬上了城头?
  看着防备森严的梧州城,不仅仅是李轩皱紧了眉头,他身边的一群大唐王师的中高级军官们同样是皱紧了眉头。
  仅仅是看这些城防工事,就知道这梧州城不好打啊!
  “吩咐下去,让大军修筑营地吧!”李轩现在已经是彻底死了用速战速决的方式把梧州城打下来的心思,既然无法速战速决,那自然是要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了,至少这营地就要修起来,免的明军出城袭击。
  根据传闻,两广总督王越号称梧州城内有十万大军,这个数字李轩肯定是不会相信的,甚至打个对折他都不会相信。
  虽然情报里说城内可能有六七万守军,但是整个两广地区的正规明军都没这么多好吧!
  这里头肯定有很多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以及民夫,这些明军的将领们总是喜欢把青壮和民夫也算进总兵力里头。
  他估计城内真正的正规军,估计顶多也就五万人!
  实际上,李轩还是把梧州城内的守军想的太多了,实际上现在梧州城内的总兵力也就五万人出头,其中大约两万人还是临时征召而来的青壮,这些青壮们虽然也分发了武器,但他们手中的武器只是简单的长矛、刀剑之类的,其战斗力也就比流民稍微强那么一点点。
  也就是说,王越手底下的正规军只有三万人出头!
  三万正规军和两万青壮,这加起来的实力其实就和当初贵州巡抚祝志海集结起来的大军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当初祝志海的这些大军乃是分成北路和西路,而王越手底下的这五万人一股脑的缩在梧州城!
  王越手底下的三万正规军,其中约一万五千人还是卫严从武宣、浔州府等地方带回来的,剩下的几千人是原本在梧州的守军,剩下的万人乃至两广总督王越从广东那边调过来的,由广东副总兵沈希义率领。
  而沈希义麾下的这万人广东客兵中,有三千人乃是特地从广州沿海地区抽调过来的募兵,其统帅乃是广东都指挥佥事、参将俞大猷!
第0509章
湖广明军杀过来了!
  当李轩率领了接近三万人主力部队抵达梧州城下,王越第一时间就是带着一群明军文武高级官员登上了西城门的城门楼。
  梧州城的城墙本来就有七米多高,而城门楼比城墙更高,站在距离地面足足有十多米高的城门楼顶往下看的时候,他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城外密密麻麻的伪唐贼军。
  为了防止被明军水师袭击,李轩早早就率领部队下船,然后从陆路走到梧州成年,此时船队早已经返回,开始执行后勤运输任务。
  王越看着城下的伪唐贼军们不紧不忙的开始修筑营地,一边是皱着眉头一边问旁人道:“那些穿着怪模怪样的就是伪唐真贼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城外的一支伪唐贼军道,而被他所指着的那支部队,正是第一步兵旅!
  旁边的卫严当即道:“不错,那些穿着蓝衣红裤的就是伪唐真贼了,那些穿着和我们的将士一样的乃是投贼的叛军!”
  王越这一看,眉头皱的更紧了!
  为什么,因为他看到城外穿着蓝衣红裤的真贼顶多也就一半,但是那些穿着明军军服的叛军却是有半数之多。
  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说明了有众多官兵投贼了!
  “等把伪唐贼军剿灭了,这些投贼的叛徒必须要严肃处理,不管是投贼的将领还是士卒,都通通要严肃处理,不把他们抄家灭族,怎么威慑后来者!”王越对城外那些叛军的痛恨,更甚于对贼军的痛恨。
  基于东方的传统思维,叛徒,尤其是投靠敌人的叛徒,那是被人所不齿的。
  有时候,叛徒甚至比敌人更让人憎恨!
  听到王越这么说,旁边的不少人都是脸色有些尴尬!
  他们大多都是广西这边的将领,而城外的很多叛军早先可都是他们的部下呢,甚至不少投贼的将领还是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这抄家灭族,你王越难道是想要把我们也给灭了?
  没办法,随着伪唐贼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击败的明军也是越来越多,这个过程里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明军甚至官员投降。
  以前伪唐贼军窝在山沟沟里的话,那些明军和官员对于投降还是相当相当的排斥的,哪怕是低级官员都是不愿意投降的。
  但是随着伪唐贼军盘踞两省,拥兵十万后,其实很多人都已经是改变了想法,虽然说依旧还没有高级将领和文官会投降,但是不少千户左右的中级将领在局势不妙的时候,已经是会把投降作为第一选项了。
  哪怕是卫指挥使,卫指挥佥事这些高级将领在被俘虏了后,虽然不会主动投贼,但是大多也是不会继续抵抗,而是会乖乖的当一个战俘。
  即便是骨头更硬的文官,现在已经是开始出现了县令甚至知府这种级别的官员投降了!
  大唐王师横扫贵州、广西中西部的时候,攻克了这么多的州府,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两个文官投降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敢于自杀的,在跑不了,哪怕是跑了也会被朝廷砍头的情况下,投贼上也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了。
  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大唐王朝已经是累积接受了两位明王朝的知府,若干县令的投诚了。
  对于这些投诚的明王朝中高级官员,大唐王朝自然是非常的优待,毕竟他们的投诚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哪怕他们都是一群窝囊废,李轩都要摆出千金买马骨的架势把他们高高捧起。
  比如前段时间主动率领城内军民投降的思恩府知府张成跃,李轩就是很大方的继续让他留任思恩府的知府,而且很快又是晋升他为桂西布政使。
  其他投诚的文官大多也是给予优待,最低的都是留任,态度好,能力勉强过得去的立马升官,知县升知府或者同知。
  尤其是像张成跃这种红袍四品高官,那更是高高捧起,恨不得让全天下的人知道,投诚我李轩,升官发财不在话下,荣华富贵也是轻而易举。
  李轩的这种优待降官,甚至重用降官的态度,更是加剧了明王朝的文武官员的投降风潮,尤其是中低级官员投降的可是不少呢。
  这么多投降的中低级官员,多多少少都会和梧州城这边的高级文武官员们有所联系,比如说座师啊,同年啊,同乡啊甚至同族之类的。
  这要是把降官都抄家灭族的话,梧州城里的高级官员,至少有一小半都能被牵连前去。
  而王越也是很快反应了过来,自己在这个时候说着话不太适合,尽管他是真的这么想,并且也是想要这么干的。
  所以他很快就是错开了话题,开始和属下们讨论起来城防。
  就当王越带着一群文武官员们观察城外的伪唐贼军时,李轩也是带着一群高级将领们登上城外的一座小高山,用望远镜持续观察梧州城防。
  如今李轩率领的这群高级官员已经是鸟枪换炮了,好多人都是拿着一台望远镜,李轩自己,作战司的司长曾子文,第一步兵旅旅长郝柏年,第三步兵旅旅长陈科桥等人都是拿着望远镜呢。
  自从皇家科学院造出了第一台单筒望远镜后,那些工匠们也是找到了窍门,然后是继续手工磨制了一批是水晶镜片,到目前为止也就造出七八台,给高级将领们配发。
  不过也只局限给高级将领配发了,哪怕是如今打磨镜片的成功率上来了,但是这镜片的原料可是水晶啊,而且既然有了成功率这么一说,就肯定有报废的,这折算起来的话,每一台望远镜可都是造价不菲。
  所以也只能给高级将领配发了!
  他们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梧州城防,同时还不时的低声讨论着。
  而作战司的参谋们,则是开始详细绘制梧州的城防体系,为后续的进攻作战提供依据。
  其实作战司的参谋们不仅仅是在西城墙观察,实际上已经是开始围绕着整个梧州城转,同时周边地区也是少不了作战参谋们的身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