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1597

  以大唐王师各部队的素质而言,目前只有第一步兵团能够勉强执行,就连第二步兵团都不行。
  而哪怕是第一步兵团里,也只有一个第一步兵营能够达到要求,其他几个步兵营也是不行的。
  战术是挺好的,奈何不适合大唐王师啊!
  这一天的战后会议结束了后,第二天战报总结报告就和这一次大战的战报一起送往了后方,然后将会一路传递到兴泉府。
  打扫完了战场后,郝柏年带着部队继续在安家码头驻扎,坐等明军援兵送上门。
  但是就和他之前预料的一样,后续的明军援兵看到卫严亲自率领的八千大军都惨败了,那里还敢继续北上啊,一支支明军都是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步伐。
  根据大军所派出的侦骑所得到的情报,之前从安家码头惨败撤退的明军残部已经是一路逃回了武宣县。
  而后续从广西东部陆续增援的几股明军援兵也是跑到了武宣和这些明军残兵会和,此时郝柏年也是终于是知道了,之前被他所击败的这支明军的统帅是伪明广西巡抚卫严,不用几天时间,武宣县重新集结起来的明军已经是达到了六千多人。
  此外从广西西部等地区增援而来的明军则是止步于来宾,这一批明军的数量也不算少,约有四千人。
  而且这两个地区的明军还在持续不断增加中,据传广西巡抚卫严经过安家码头惨败后,镇定思痛,已经下令广西各部明军严防死守,防止唐贼通过西江流窜到广西西部以及广西东部,尤其是梧州。
  同时还开始大规模的就地征召大量的青壮。
  相信不用多久,武宣和来宾地区的明军就能够各自突破万人规模!
  此时,广西明军和大唐王师南下部队,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三角构架,大唐王师在北边的顶点,而广西明军则是在底部的两个点,而有趣的是,这三支部队都是沿着西江的支流驻扎,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还是以西江流域为核心。
  因为双方都知道,在广西境内作战,后勤运输将会极度依赖于西江各条支流,所以郝柏年想要沿着西江一路打下去,广西明军也想要沿江而守。
  从侦骑得到了这些情报后,郝柏年就知道,短时间内这些明军估计是没胆子北上柳州了,虽然说自己继续往东或者往西打也可以,但是路途遥远,耗时过多。
  其次柳州城现在都还在明军手里,而柳州城就在柳江边上,城内明军随时都能威胁到柳江运输,己方的后勤运输又严重依赖柳江河运。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出现什么意外,能够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继续南下,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尽早的迎接圣驾南下,郝柏年决定:这武宣和来宾就算不打了。
  先北返把柳州城拿下来再说!
  等拿下了柳州城后,陛下也就能够南下了,而陛下南下的时候肯定还会携带大量的部队南下,这样一来,己方在广西这边的兵力就更加雄厚了,完全可以同时西进和东进!
  西进的话先打掉来宾,歼灭当地明军后,后头就可以派遣少量正规军和部分守备军继续西进,主力则是东进!
  大唐王朝的战略始终都没有变过,而拿下柳州后继续东进更是早就已经制定好的战略。
  这不仅仅是因为要攻克梧州这个具有重要政治象征的城市,更是因为需要继续东进广东,以占领肇庆以及广州、佛山。
  同时除了这些缘故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夺取广西境内仅有的两个平原产粮区,也就是位于浔州府的浔郁平原以及梧州府的玉林平原。
  这两个平原地区,都是属于土地肥沃,雨水、日照充沛,极为适合种植粮食的地区,哪怕是目前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还比较少,水利设施也是比较缺乏,但是现在就已经是广西的重要产粮区了,如果加以开发的话,这两个平原足以养活数百万人口。
  而广西目前才多少人?也就两百多万而已!
  目前大唐王朝占据的地区以及未来短期内预计可以占领的地区里,就没有什么比较重要的粮食产区,全都是穷乡僻壤,只有柳州府的柳江沿岸的农业开发的比较良好一些,但是柳江府的西江沿岸地区,其开发潜力也是有限。
  远不如浔州府以及梧州府这两个地区的潜力大!
  梧州府能够成为两广地区的总督府所在地,也不仅仅是依靠着西江航运枢纽的缘故,更是因为梧州府是重要产粮区,而隔壁的浔州府也是重要产粮区。
  在古代,没有什么比手中有粮更能让人心安了。
  哪怕是因为南下,最后连起家之地兴泉府都丢了,但是梧州府和浔州府这两个地方是必须拿下来的,东进广东也是必须的。
  反正兴泉府和黎平府这两个地方都是穷乡僻壤,要什么没什么,而且还交通不便,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要不然的话,李轩为什么会一门心思想要南下呢,就是因为起家之地兴泉府太坑,根本就没有发展潜力。
  而两广地区就不一样了,虽然放在全国来说,两广地区的各种资源以及人口数量还有农业产量也不怎么样,但是你得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啊,现在只是十六世纪中期而已。
  对于后世来说没有什么太大价值的小矿山,但是却是已经足够初步展开这个时代的工业发展了,要不然的话,这年头的佛山也不会成为全国比较出名的钢铁产地了,要知道放眼全国的话,主要的铁矿以及煤炭产地可都不在广东佛山呢。
  只要容易开采,哪怕只是小矿山也足够支撑起目前大唐王朝以军工生产为核心的工业发展了。
  而广西的浔郁平原以及玉林平原、广东的珠三角地区都是产粮区,目前就可以为大唐王朝提供大量的粮食,更不要说以后开发以后能够提供更多的粮食了。
  因此不管是从军事战略角度而言还是从资源、人口、交通等交通而言,两广地区都要比贵州更加适合大唐王朝的发展,至于云南,现在哪里还是土司横行,就更别指望能够作为崛起基地了。
  四川倒是不错,但是四川进去容易想要但是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湖广的话,就更适合了,但是湖广是什么地方?虽然有着众多资源以及人口,但是湖广地区过于靠近中原以及江南,现在大唐王朝进入了湖广,基本上就是等于踩上了明王朝的尾巴,就等着明王朝拼尽全力来围剿吧。
  而且还是从严从速的围剿!
  根本不可能给李轩有多少的发展时间!
  南下两广是必须的,但是李轩要南下,还得先把柳州城给拿下来再说,总不能李轩带着一大票行政人员以及部队南下了,但是最后只能蹲在怀远县或者融县吧,至少也得有柳州府城这种地方才能够匹配得起李轩以及大唐王朝的气派啊!
  郝柏年并没有在安家码头待太久,而是很快就是率军北返了,只是在象州地区留下了少量的骑兵以及守备部队控制象州里的柳江两岸地区。
  主力则是尽数北返柳州城!
  当郝柏年率领着主力刚抵达柳州城城外,恰逢怀远县岑家送来的第二批五百石粮食也是抵达了柳州城外,没错,胆大包天的怀远县岑家直接是把粮食运送到了柳州府城外的大唐王师军营之中。
  之前怀远岑家也是送过来了第一批四百石粮食,如今再加上这五百石粮食,就等于是怀远岑家白白送给了大唐王师九百石粮食。
  这些粮食如果按照金银来计算的话,并不算多高,但是在柳州府这个已经持续爆发了一个多月战争,粮食已经是极为紧缺,而且明王朝也是开始封锁粮食运入柳州府的情况下,这些粮食就是显得比较宝贵了。
  而后续,怀远县岑家还将会每个月都会卖给大唐王师两千石粮食,并且说,下一个月的两千石粮食已经是开始起运,不用一个月,他们在二十天后就能够把这两千石粮食运到柳州。
  这些粮食将会极大的缓解目前大唐王师所面临的军粮压力。
  鉴于怀远县岑家办事如此痛快,郝柏年是亲自接见了负责送粮过来的岑家负责人,也就是岑家家主岑春霖的嫡长子岑樊。
第0485章
柳州总攻战
  在这场接见中,郝柏年代表大唐军方对岑家供应军粮的举动表示了高度赞扬,称岑家是大唐军方的好朋友!
  同时邀请岑家派遣嫡系子弟进入军中,岑樊表示,岑家子弟能够为大唐王师效力,为陛下效忠乃是莫大的荣幸,不日就会选派家中一个嫡系弟子以及多名旁系子弟加入大唐王师,为大唐征战!
  岑家如此识趣,而且在供应军粮上的确是出了大力气,为大唐王师的南下部队解决了粮食危机,大唐王朝自然是不会亏待怀远县岑家,虽然说武宣县还没拿下来,但是大唐王朝册封该家族为武宣县土司的诏书已经是提前给了怀远县岑家。
  在大唐王朝的官方文书上,怀远县岑家已经是武宣县的土司家族了,有权利统治当地的土著。
  而怀远县岑家看见这才没多久呢,册封诏书就已经到手了,当即也是不含糊,转手就是表示,在下个月的两千石粮食交易之外,他们岑家将会额外再免费赠送一批战略物资给大唐王朝,权作为贡品孝敬千古圣君李轩陛下!
  有人免费送东西,大唐王朝自然是欣然笑纳,顺便还问了岑家,不知道能否把今天的税赋先提前交了?
  也不要现银,还是以粮食和各种物资抵账就可以!
  不过这一次怀远县岑家倒是委婉的拒绝了,没办法,他们只是一个商业家族而已,虽然说是广西少数几个大粮商之一,身家颇丰,但是也经不住三番五次的免费赠送啊,继续这么送下去,他们的家底就得先折腾光了。
  处理完岑家这一档子事后,郝柏年作为南下大军的统帅,带着一群高级将领们和提前南下的部分文官以及枢密院的文职军官们举行了一场文武联合会议。
  这一场会议自然是为了柳州府城而召开的。
  会议上,文官尤其是工部的官员们表示,为了后续能够在柳州府城内顺利开设作坊生产武器,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力,希望军方在攻城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
  同时兵部的人则是表示,目前兵部已经完成了对战俘的筛选工作,安家码头战役里俘虏的三千六百人战俘里,已经有三千人主动愿意加入大唐王师,其中部分拥有特殊技能,并且素质上佳的战俘四百人将会优选补充进入第一步兵旅以及第二骑兵营、第二炮兵营、第二辎重团等部队,同时还将会补充六百人到第三守备旅各营,以补充南下部队南下作战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员损失。
  同时军械司的也是表示,从缴获的诸多武器里优先挑选质量上佳的武器补充给南下各部队!
  这么一补充后,南下部队的各部队是再一次恢复了南下时的巅峰状态,虽然说骑兵、炮兵这两支兵种还依旧处于严重不满员的状态,但是步兵部队却是已经恢复了齐装满员。
  而剩下的战俘以及军械,一部分将会补充到第七步兵团,一部分则是用以成立第九守备团。
  至于三千六百人的战俘里剩下的六百人,有些是因为不愿意投诚伪唐贼军的,而有些则是各方面素质实在太差,差到连守备部队都不愿意要的,这些人将会一股脑的塞给工部那边,未来这六百人将会成为大唐工部在柳州开设的诸多作坊里的第一批免费工人。
  到时候甭管他们愿不愿意,在工部作坊里,他们都将会发挥出他们人生的剩余价值,为大唐王朝的崛起而贡献力量!
  不过这六百俘虏郝柏年他们自然是不关心的了,他们更关心的是,随着第七步兵团的初建以及第九守备团的初建,在广西这边的部队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对于他们攻打柳州乃至后续作战也将会带来更大的战术优势。
  哪怕是这些新建立的部队管辖权不在于郝柏年!
  为了更好的筹建这些新部队,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让这些新建立的部队更快的形成战斗力,同时也是一定程度上承担作战任务,翰林院派遣来的一个侍讲学士当场宣布了来自李轩亲笔手书的任命圣旨!
  经过一连串,毫无意义的废话后,圣旨在最后说任命李春景为第四步兵旅首任旅长,同时晋升李春景为陆军少将。
  不仅仅有任命和晋升李春景的圣旨,还有任命第四步兵旅副旅长、参谋长的圣旨。
  而第四步兵旅的两个步兵团的团长人选,则是已经提前决定了下来,早早就已经上任。
  同时还在圣旨里明确规定,第四步兵旅的兵员将会以俍人土著为主,这将会是大唐王朝招募利用广西俍人土著从军的重要一步,尝试着组建属于大唐王朝的俍兵部队。
  同时鉴于广西地区也会招募大量的汉人士兵,而这些士兵仅仅是用来补充给第一步兵旅也是用不完的,而如今在广西这边再成立一个步兵旅又是不太现实,因此,这些新招募乃至后续招募的士兵,将会成立近卫第二营、近卫第三营,这两个近卫步兵营将会和现有的近卫第一营一起重建近卫军!
  而这支近卫军不归属枢密院统辖,将会由皇帝李轩亲自统帅,并且不轻易参与前线部队的战斗任务,以控卫陛下的安全为首要任务。
  当然了,近卫军的重建和郝柏年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也和枢密院的诸多部门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近卫军的重建任务,将会直接由现有的近卫军部门自行负责,军械供应不会经过军械司、兵员来源也不经过兵部以及枢密院训练司,而是由近卫军内设机构自行负责。
  就连是军费,也是单独进行支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