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1597

  王单旭率军出发后,李轩依旧和之前一样,观看着整个战场!
  此时战场看上去彷佛双方是进入了胶着阶段,郝柏年的前锋部队约六千人对抗兵力两万人的明军主力,打的是相当吃力,而且部队的减员也不小,前后也是死伤了好几百人。
  不过对面的明军也不好受,他们之中过半都是战斗力羸弱的青壮和民夫,这打起来的话,实际上只能是依靠卫所兵和募兵。
  而卫所兵里,又只能是依靠将领的亲兵,普通卫所兵的战斗力其实也很有限。
  这打起来后,虽然看似压着伪唐贼军再打,并且不断尝试发动攻势,但实际上却是并没有推进多少阵线,而且自身还死伤惨重,先后已经有三个步兵方阵被击溃,死伤了将近两千人。
  只不过死伤的这些人都是普通炮灰士兵,而不是作为骨干的将领亲兵以及募兵,要不然的话,他们早就自行崩溃了。
  为了支援步兵作战,原先调取攻击明军骑兵的炮兵部队也是转过了炮口,开始对明军的步兵方阵开始密集的炮击。
  重炮的实心炮弹,营炮的近距离散弹攻击,每一次火炮的射击都会带走大量明军士兵的生命。
  这一场战役里,大唐新军的火炮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却是从头到尾都是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给明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不管是步兵之间的交战,还是刚才明军骑兵来袭,实际上明军的这些死伤当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火炮的战果。
  当然了,这也是和双方目前还没有正式进入大规模肉搏战的阶段有关。
  火炮开始轰击明军的步兵方阵时,王单旭也是再一次回头看着自己身后的部队,然后拔出了马背上的指挥刀,用指挥刀指向前方的一百多米外的明军下达了命令:“全军都有,齐步前进!”
  顿时,这一千八百步兵开始组成了两个巨大的线列方阵开始前进!
  以两个线列方阵推进,这是作战司的参谋们给王单旭的建议,这是因为这支中军突击队虽然兵力上有一个团的规模,但实际上番号比较多,辎重团里就有四个营、第五步兵团的第十步兵营、以及亲卫营一个队、炮兵营一个队火枪兵。
  而且各支部队的兵种配置以及战斗力强弱都不一样,辎重团的火枪兵数量比较少,每个营只有一个火枪队,而且辎重团的四个营都是减员不少,都不满额,单靠他们自身的话,是很难组织起一个营级规模的线列方阵的。
  而其他部队的统属也是个麻烦,所以干脆是把这些部队直接分成两部分,分别由辎重团的团长、第十步兵营的营长担任两个方阵的临时指挥官。
  第一方阵,由辎重团三个步兵营组成,第二方阵,则是由辎重团一个营、第十步兵营、亲卫营一个队、炮兵营一个队所组成。
  前者的兵力要多一些,但实际上后者的战斗力更强,因为第十步兵营是这些部队里仅有的一支正规步兵营,此外亲卫营里的步兵队也不弱。
  当中军突击队开始推进的时候,第一步兵团也是发动了相应的反攻,第二步兵营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第五队里的重甲刀盾兵发起了突袭,和其他几个主力步兵营一样,限于火枪的不足,长矛兵又略微过剩,第五队一般都是刀盾兵和弓箭兵,具体比例有所不同,不过整体上保持了一半一半的比例。
  而第五队里的刀盾兵,则是重甲刀盾兵,而这大约五十名重甲刀盾兵,也是一个正规步兵营里仅有的重甲刀盾兵!
  当第五队里的五十名重甲刀盾兵身披重甲,举着盾牌发动突袭的时候,他们是如同一柄尖刀一样插入了当面明军的阵列之中,虽然他们在突进的过程中,被明军的手铳放到了数人,又被明军的长矛手杀伤了数人,但是剩下的人依旧突进到了明军的阵列之中。
  而当四十多个身披重甲的刀盾兵杀入明军阵列的时候,对于明军而言几乎是灾难性的。
  因为此时已经是进入了真正的近身肉搏,而这种近身肉搏中,能够对抗重甲刀盾兵的,实际上只有同样的重甲刀盾兵,其他兵种遇上他们,要么跑,要么被杀死。
  赵大山手提着精钢打造的长腰刀,一边用手中的圆盾小心的荡开一柄朝着自己刺来的长矛,然后欺身上前数步,手中的精钢腰刀轻轻的挥出,就是把这个端着长矛朝着自己刺来的明军长矛兵刺死。
  在这种贴身混战之中,长矛兵几乎不可能是刀盾兵的对手,因为长矛兵可刀盾兵不一样,刀盾兵是可以凭借个人武义各自为战的,而长矛兵的话,则是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组建起长矛阵杀敌。
  要不然的话,大唐新军的重甲长矛兵也不会在混战阶段主动抛弃长矛,然后抽出腰刀作战了,要不然的话,在战场上拿着足足四米五的长矛可没办法打混乱的贴身近战!
  第二步兵营发动反击了,第一步兵团的其他两个步兵营,第三步兵营同样也是发动了反击,至于第一步兵营则是从和骑兵作战里抽出身来,然后加入到了线列作战的序列当中来。
  第一步兵团再加上王单旭率领的中军突击队,这两支部队里虽然已经是有着不小的人员损失,但是剩下的兵力依旧超过三千五百人!
  而这些兵力,尽数对明军发动了反攻!
第0399章
一切都完了
  赵大山劈死自己当面的明军长矛手后,拖着依旧带着血迹的精钢长刀上前,然后对准了自己身前的一个明军刀盾手劈了上去。
  眼前的这个明军刀盾手,只是轻甲刀盾手而已,身上并没有穿着重甲,可不敢硬抗赵大山势大力沉的这一刀,而左手拿着的盾牌角度也不对,他需要转身后才能够用盾牌进行格挡,因此他是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长刀挡去!
  瞬间,这两把长刀就是撞击在了一起,进而迸发出了点点火光,然而双方各自收刀后,这个明军轻甲刀盾手却是发现,自己手中的腰刀已经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再细看对面和自己对敌的伪唐贼军手中钢刀,却是依旧完好无损。
  此贼的刀,好生犀利!
  这个明军刀盾手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是很正常的,大唐新军所装备的诸多刀具之中,重甲刀盾手的刀可是清一色的精钢打造,不仅仅造价不菲,而且还厚实、锋利无比,而这个明军刀盾手自己的刀,不过是铁刀,只在刀刃上包了一层钢而已!
  大唐新军里批量装备的刀具,普通步兵的刀,不管是重甲步兵的刀还是轻甲刀,又或者干脆是辅助部队里士兵的刀,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款式,都是明军的制式腰刀。
  而这个时期的明军制式腰刀,乃是综合倭刀和中原传统刀的特点所打造出来的刀具,特点是刀刃弧度比传统刀大,宽度变小,在外观上和倭刀极为相似。
  不过和倭刀不同的是,明军腰刀的刀刃厚度基本和刀身一致,因此更适合砍劈,而倭刀则是刀刃的厚度比刀身薄,更适合刺击。
  所以两者虽然外观比较相似,但实际上是完全两种不同风格的刀具,所代表的也是不同的战斗风格。
  后世还把明军腰刀称之为戚氏军刀,但实际上不能这么说,因为这刀其实在戚家军之前就大规模装备明军了,而戚家军只是装备这种刀具的诸多明军里最出名的一支而已。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有明一朝,实际上明军大量配备直接从日本进口的倭刀。
  大唐新军各兵种所装备的腰刀,虽然款式都差不多,但是不同兵种所装备的腰刀,在质量上也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重甲刀盾兵以及重甲长矛兵用的腰刀是最好的,基本都是精钢打造的钢刀,价格不菲!
  这是因为重甲刀盾兵以及重甲长矛兵,都是属于重甲步兵单位,他们身上的盔甲都价值好几十两银子了,自然是不会吝惜几两银子一把的刀!
  同时这些重甲步兵单位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近身肉搏,哪怕是重甲长矛兵,他们在冲锋之后进入混战阶段,也是主要依靠刀盾作战的,因此对刀具的要求相当高。
  寻常步兵用的铁刀或者是只在刀刃包钢的刀,用不了几次就会出现缺口乃至裂缝报废。
  重甲步兵们的刀具是钢刀,而普通步兵们用的腰刀则是要差一些,比如轻甲长矛手、弓箭手乃至轻甲刀盾手、炮手等,他们的腰刀并不是主要的作战装备,而是一种迫不得已时的自卫武器,同时这些普通步兵的数量巨大,因此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给他们装备的腰刀,只是在刀口包钢,甚至不少人装备的还是直接从明军缴获的纯铁刀。
  至于步兵、炮兵军官们的指挥刀,也是制式腰刀的变种,只不过制作的更加精良,基本都是钢刀,同时有个特点就是刀身普遍比较轻薄,没有普通步兵装备的腰刀那么厚重,其刀身的长度也略略一些。
  这种指挥刀用来实战的话,其实并不好用,主要是外观上比较美观,同时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重量比较轻。
  而拿着不累,其实很重要,因为军官们都是拿着指挥刀从头指挥到尾的,高举着指挥刀久了,也会很累人的好吧!
  赵大山是一名重甲刀盾兵,他们身上的盔甲以腰刀,基本上都是全军里最好的。
  这一刀把明军士兵手中的钢包铁腰刀砍出一个缺口来,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不过这实际上用处也不大,有了缺口的刀同样能砍死人,威胁没有丝毫的减弱。
  所以赵大山是丝毫不敢大意,仗着自己身上的一身重甲,他是举起了手中的圆盾,猛的上前两步,试图用盾牌直接撞击对面的这个明军刀盾手。
  此时,对面的明军刀盾手也是顺手一刀,就是砍了上来,赵大山用手中的圆盾一荡,把来势汹汹的刀荡开,虽然荡开后的刀依旧划在了他的左肩上,但是威胁并不大,只是在盔甲上留下了一道刀痕而已。
  然而下一刻,他手中的精钢长刀却是划过了对方的脖子!
  长长的刀尖没有遇到丝毫的阻碍,直接划过了对面明军刀盾兵的脖子,霎时,血就是喷的老高!
  看着眼前的这个明军士兵倒下后,赵大山没有停顿,因为他已经看到有着两个明军士兵冲了上来。
  哪怕是自己身上穿着重甲,但是以一敌二却是依旧不明智的选择,所以他选择了暂时避让,同时向数米外的一个战友靠近!
  和战友汇合后,他和战友协同作战继续着他们的厮杀,直到最后一刻,而这个最后一刻,要么是自己阵亡或者受伤无力再战,要么就是胜负已分敌军溃逃或者己方下令侧退。
  而在这之前,他需要一直作战!
  大唐新军的重甲刀盾兵冲进了己方的阵列,如此严重的威胁明军的将领不可能看不到,但是在这个如此紧要的关头,想要抽调兵力把这一支伪唐贼军的重甲刀盾兵消灭却是谈何容易的。
  首先当面的伪唐贼军已经是发动了前面进攻,他们的火枪兵在长矛兵的掩护下,已经是靠近到最后三四十米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基本上已经是伪唐贼军发动全面冲锋的最后距离了。
  按照明军和伪唐贼军多次交战所得到的经验来看,伪唐贼军的火枪兵们总是会在最后的二三十米距离内打完最后一轮齐射后,就是会直接发起刺刀冲锋。
  当然了,冲锋的主力实际上并不是火枪兵,而是长矛兵,但是火枪兵的刺刀依旧能够给予长矛兵们极大的支援。
  更不要说,在最后一轮的齐射中,往往能够造成大量的明军死伤,一整个前排的明军都在齐射中倒下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如此情况下,前线的明军军官根本就不敢擅自调动前排的士兵去围堵那些重甲步兵。
  只能是从后头抽调兵力,然而后头的兵力可没有这么多,而且缺乏重甲步兵!
  这冲进来的可都是重甲刀盾兵啊,近距混战肉搏的能力可是目前所有兵种之中最强悍的,要想在混战之中歼灭他们,实际上唯一可用的就同样是重甲单位,尤其是重甲刀盾兵。
  就和古代和近代战争里,用来对抗骑兵的最好兵种也是骑兵一样,在混战之中对抗重甲刀盾兵,最好用的还是重甲刀盾兵,其他轻甲单位送上去基本就算被收取人头的份。
  然而,重甲单位是那么好找的吗?
  怎么可能!
  一身盔甲就得几十两银子呢,而且重甲刀盾兵对兵员的素质也是比较高,体现出来的待遇也就比较高。
  大唐新军这边,因为缴获了大量明军的盔甲以及棉甲,所以经过简单的改装之后,可以得到大量的棉铁甲,所以这才能够给重甲刀盾兵以及重甲长矛兵们配属盔甲。
  然而这些重甲步兵的总数,实际上也就七八百人左右!
  重甲单位不管是对于明军还是对于大唐新军而言,都是属于昂贵的精锐单位,不是说能够想要数十上百就能够调过来的,人家明军一共没多少好吧!
  再说了,如今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已经不是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应对了,这个时候,第一步兵团、中军突击队已经是从正南方向、西南方向一共对当面的四千多明军发动了全面冲锋。
  火枪手们打完齐射后,齐齐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跟上了长矛手的步伐发起了最后的刺刀冲锋!
  作为肉搏战中坚力量的长矛兵,尤其是前排的重甲长矛兵,他们脚步稳健的徐步推进,每前进一步,对面的很多明军士兵都是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原因无他,眼前的这一排密集长枪林实在是太可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