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1597

  而在铜鼓卫城的右侧,则是第三步兵团、第五步兵团,同样呈现品字形的队形布局。
  然而在铜鼓卫城的左侧,却是空白一片,然而在铜鼓卫城的左后方,却是李轩亲自率领的亲卫营、辎重团、骑兵营以及其他的辅助部队。
  这铜鼓卫城左侧的三百多米宽度的空缺,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陷阱,不敢是城内的明军想要冲出来,还是城外的明军想要从这个通道冲进去,正好处于大多大唐新军的火力覆盖之下!
  炮兵营的火炮掉过头发射散弹,就能够对通过这个通道的明军造成惨重的杀伤,火枪手们转个身,也能够给通过这个通道的明军大量的杀伤。
  李轩亲率的亲卫营和骑兵营发起冲锋的话,也能够给通过这个通道的明军造成惨重的杀伤。
  因此,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明军将领,都不会选择从这个通道进攻或者突围!
  邱宇自然是有着基本军事常识的,他在城内的城墙上,几乎是能够把大半个伪唐贼军的兵力部署看清楚,一眼就看的出来,左侧西边的通道看似空无一人,但实际上就是一条死路,谁去谁死。
  要想冲出去和主力汇合,或者是和主力部队配合作战,他剩下的选择其实并不多,无非就是从东、南、北这三个方向冲出去作战罢了。
  那边的话,也不是那么好惹的,那里有着至少三百伪唐贼军骑兵呢,他所看到的骑兵就是亲卫营的一个骑兵队以及骑兵营里的将近两百骑,这加起来刚好是三百骑兵。
  对着骑兵发起突围冲锋,怎么看都怎么傻!
  而且从南面突围的话,北面的主力可没办法接应支援他,因为就算北面的主力想要绕过来,那也得先突破伪唐贼军主力的防线啊,而伪唐贼军主力的防线是那么好突破的?
  其他人也许不知道,但是邱宇却是已经深刻见识过了伪唐贼军的实力,前头六千多人的伪唐贼军主力的方阵,不是那么好突破的。
  就算是想要绕,你知道绕着走,人家伪唐贼军也会跟着机动啊,那么这么轻易的绕过去。
  你从背面绕到了南面,人家主力也会移动到南边来啊,到时候双方的阵型依旧还是老样子,所变化的就是把东南西北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因为双方的兵力调动已经是持续一个上午了,这一个上午的时间,双方是围绕着铜鼓卫城跑来跑去,最后所形成现在的格局,那是有原因的,那是因为双方都已经找不到更好的阵型,但是如今这个阵型已经是能够勉强接受,所以才会停下来正式进入交战的阶段。
  当然了,在战斗的过程中,双方的阵型还是会不断进行变化的,各个方阵的位置不可能一层不变。
  而且再说一句,双方的部队里都存在着大量的重甲单位,大唐新军里大量的重甲长矛手,重甲刀盾手,明军那边也是有大量的重甲步兵,你让这些士兵们穿着重甲机动个几百米的话还行,你让他们老是跑来跑去变换阵型,那是会累死人的好吧。
  所以,部队的阵型变化也是有一个极限的,不可能说将领想要怎么变就怎么变,得考虑诸多现实因素。
  东边的话,也不好去,因为同样会没有友军主力的支援,单靠自己,他实在是没有信心突破将近四千伪唐贼军的防线,从而和主力汇合。
  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铜鼓卫城东面的伪唐贼军,其第三步兵团和第五步兵团里的都是新兵蛋子,而且也没有什么枪炮,战斗力乃是大唐新军里最差的。
  就连第三步兵团里的两个守备营,都比他们强得多!
  但是一支部队的实力强弱,大多时候光看表面是看不出来的,至少现在隔着几百米,邱宇是无法一口咬定,东面的伪唐贼军就是弱鸡,自己冲出去后就能够获得一场大胜。
  最后,邱宇选择了看似最艰难,但是同时也是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方向,那就是从北面杀出去。
  这样固然是遇上伪唐贼军主力,但是却是能够得到北面主力友军的支援,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高得多。
  甚至前夹击之下,说不准能够把伪唐贼军北面的六千多主力彻底击溃呢!
  看到城内的明军竟然是主动冲出来,不管他们是想要突围还是想要和北面的明军主力进行夹击,但是李春景都是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这两天他已经是和城内的明军打了不少交道,并且还发动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然而仅仅是这么一次本意用来想明军施压,迫使明军主力南下的试探性进攻,却是差一点就攻入了铜鼓卫城。
  这已经是足以让李春景得出一个判断,城内的明军看似有三千人,但实际上早已经是如同惊弓之鸟,士气极为低下,可谓是不堪一战。
  他们连城都守不住,如今竟然还的想要主动出来野战!
  他们这是找死!
  当即李春景就是传令道:“传令第五步兵营正面拦住他们,第四步兵营向南移动!”
  “传令第六步兵营向后方收缩百米!”
  此时,他旁白的一个参谋道:“要不要请求炮兵营的炮火支援?”
  李春景这个时候看向了左后方的炮兵阵地,那边依旧是炮火连天,他们正在持续对北边的明军,尤其是明军里的炮兵进行炮击。
  这个时候,炮兵营里有着更重要的任务,根本就不可能分心给自己炮火支援,哪怕只是一门火炮的支援。
  所以他很干脆的道:“不用,我们自己就够了!”
  他的第二步兵团乃是大唐新军里仅有的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团,其第四步兵营是老部队,第五步兵营虽然是新组建的,但是其军官是士兵都是当初直接从其他各营抽调里的老兵,番号是新的,但是部队却是老部队了,而第六步兵营的前身乃是第一混成营。
  而第一混成营的士兵,很多可都是黄竹山时期的老兵了,大部分士兵都是参军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了,其战斗力当初是和第一步兵营相提并论的,随后经过扩张成为第六步兵营后战斗力有所下降,但实际上,第第六步兵营依旧是第二步兵团里的当家王牌部队,战斗力可比第四步兵营、第五步兵营强多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用第四、第五步兵营迎战城内明军,却把第六步兵营收缩,依旧面向北面的缘故,因为如果北边的明军主力如果冲了上来,他需要第六步兵营挡住他们。
  邱宇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部队冲了出去!
  口中还不断的叫喊着什么,一脸的兴奋以及对胜利的渴望,但是他身后的那些明军将士们,却是大多面露紧张乃至绝望的神色。
  城内的三千明军,在这么多天和伪唐贼军交战的经历里,其军心士气已经是被彻底打破了,邱宇本部的两千人在数天前就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而原本城内的千人明军的士气本来还好好的,但是受到了邱宇本部两千人的影响下,士气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影响。
  而在昨天的防御作战中,更是让他们真正见识到了伪唐贼军的强悍,尤其是伪唐贼军的火器之犀利,已经是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现在,邱宇竟然是带着他们冲出去,说是要突围和主力汇合,甚至是要和主力夹击当面贼军。
  但是这可能吗?
  怎么可能!
  他们自个都不相信能够冲出去,这关头最好的做法难道不应该是乖乖的躲在成立,坐看友军和伪唐贼军厮杀吗?
  友军如果胜利了,那么他们就得救了,如果友军失败了,那么……
  嗯,大不了就投降呗!
第0387章
古怪的明军
  很多古代军队,除非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精锐部队,很多军队其实对于投降都是不排斥的。
  别说古代军队里,即便是部分现代军队,投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毫无心理压力的事!
  从古至今,不分中外,顺风战逆风投的军队多了去!
  铜鼓卫城内的这些明军,自然不可能是什么能够顽抗死战的精锐军队,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卫所兵而已!
  打顺风仗,那么只是势均力敌的战斗,他们自然是不会投降的,甚至还有可能表现出来过人的勇气和战斗意志。
  但是如果遇到强悍的敌人,或者是局势不好了,当他们知道事不可为的时候,士气就会不可避免的丧失,最后导致部队产生抗拒战斗,甚至想要投降的逆反心理。
  如今城内很多明军将士的想法就是这样,邱宇想要带着他们出去作战,这在他们看来出城就是去送死。
  而送死的事为什么要去做?他们不理解!
  干嘛要出城送死啊,在城内看戏,嗑着瓜子坐看友军和伪唐贼军打死打活不是挺好的嘛!
  友军胜了,他们也是有功将士啊,因为他们牵制并吸引了上万伪唐贼军到铜鼓卫城下,最后才让友军主力有机会歼灭他们。
  如果友军败了,那他们就投降啊!
  反正听闻投诚伪唐贼军的官兵也有好几千人了,多他们一个也不多啊!
  都是当兵吃粮,朱家王朝的兵粮吃得,李家王朝的兵粮为什么就不能吃?
  而且听说在唐军那边当兵,还能免费分田呢,那可是属于自己的田,只要一过去当兵就能分一份。
  这可不比现在给千户、百户大人们当佃户、当农奴强得多。
  抱着这样想法的城内守军,其实不在少数,而且还不止最低级的农奴士兵,甚至连一些中低级的军官都是有这种想法的!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君不见曾子文,他以前还是朝廷千户呢,现在还不是在伪唐贼军,哦,不对,应该说是在唐军那边混的好好的,听说还是被封侯了呢。
  曾子文能够投贼,为什么他们就不能?
  谁也不谁差啊,老子这要是投过去了,说不准也能捞一个公侯伯爵位呢,就算没有公侯伯爵,但是子爵、男爵什么的也不错啊,好歹那也是贵族老爷呢。
  当然了,对于一些中低级军官而言,他们也只是偶尔想一想罢了,真正让他们投诚伪唐贼军,说实话还是挺难的。
  因为这些明军的军官们,哪怕只是中低级军官,但是也比普通士兵有着更多的见识,能够接触并了解到一些普通士兵所不知道的事,比如说伪唐贼军的性质问题,以及伪唐贼军将来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普通村民、士兵们兴许以为天下之大也就那么一个黎平府、一个贵州省了,但是对于有见识的人来说,他们却是知道,天下之大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而这个天下,都是朱家的。
  如今伪唐贼军不过是占据了两个府而已,伪唐之乱对于坐拥万里之地的大明王朝而言,不过是被蚊子叮了一口,有点痒,但是挠一挠也就没事了,顺手还会一巴掌拍死这个蚊子。
  所以投诚伪唐贼军,虽然看似会获得荣华富贵,但是背后所代表的却是深渊,掉下去就会完蛋,彻底死翘翘甚至会连累家人的那种。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是被伪唐贼军逼到走投无路,比如说前几天如果伪唐贼军攻破了铜鼓卫城的话,投诚伪唐贼军似乎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
  他们是否投诚,取决于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而并不是他们愿不愿意!
  当然了,这又只是那些中低阶军官以及士兵们的选择,对于明王朝里的高级将领和官员来说,他们即便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是不会轻易的选择投诚,哪怕是被俘虏都是难以接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