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1597

  讨论时,曾子文对郝柏年的这个提议是颇有微词的,提出了好几个担忧,一方面是担忧更换预设战场,中军部队能够及时赶到,另外一方面,按照原定计划,铜鼓卫城已经是被放弃,如今已经是落到了明军手中了,这个时候把决战场地放在铜鼓卫城,明军肯定会依托铜鼓卫城进行防守,到时候会不会演变为一场攻坚战?
  攻坚战的出现,会不会导致久战不下,到时候明军的西路军过来后,大军是否会陷入被前后夹击的情况。
  即便是不会出现被前后夹击的情况,但是打一场攻坚战,哪怕是胜利了,但是伤亡肯定也会比较大,伤亡过大的话,是否会影响到后续迎战明军西路军的计划?
  要知道,大唐新军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可不止明军的北路军两万多人呢,还有从西边来的西路军三万多人呢。
  攻打明北路军伤亡过大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后续迎战明西路军!
  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对于曾子文的担忧,李轩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他自己也是有着而同样的担心,单单是理智告诉他,这个时候千万别学蒋光头,不懂打仗还瞎几把指挥!
  李轩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就那么一点本事,哪怕是有着超越了当代人的眼光,但是这些先知只能让他在大战略方向上获得优势,一旦到了具体的战争,尤其是战术性的选择上,他并不会比当代的普通人更强一些。
  不客气的说,如果让李轩和郝柏年都率领同样的部队进行战斗,李轩肯定会输的很惨很惨!
  郝柏年能够当上第一步兵团的团长,甚至如今为前锋统帅,就是因为他能力出众,而且李轩也信任他。
  既然对他的能力有信心,并信任他,那么在这一次的战略选择上,他更倾向郝柏年的选择。
  毕竟从现实来说,这场战役表面上是他亲自率领大军指挥作战,但实际上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官并不是他,李轩自己其实就是一面旗帜而已,在这场战役里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激励士气,同时压住下头的诸多将军们,让他们别瞎搞,都给老子老实一点。
  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官,毫无疑问是郝柏年!
  这从郝柏年的所谓前锋统帅就看的出来,他这个前锋统帅实际上和明军北路军那边的前锋统帅邱宇可是截然不同的。
  邱宇不过是率领了两千明军而已,北路明军的主力都还在后头。
  但是郝柏年呢,他麾下的三个步兵团,却是大唐新军的主力步兵团,并且是兵力占据到大唐新军现有部队的一半以上,可以说郝柏年麾下的三个步兵团,乃是大唐新军的绝对主力。
  这场战役能不能获胜,并顺利完成大唐新军的战略,具体就得看郝柏年麾下的三个步兵团表现如何了。
  其他部队虽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说实话,作用有限。
  目前大唐新军的扩军计划依旧没有完成,完成了扩编计划的只有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第四步兵团,而这三个步兵团都是归属郝柏年指挥。
  而第三步兵团,兵员虽然已经满编,却是缺枪少炮,而且士兵大多都是新兵,以至于一路行军一路训练,同时一边接受装备。
  可以预见的是,第三步兵团抵达了战场后,依旧会是处于枪炮两缺,训练不足的情况。
  至于第五步兵团的情况就更糟糕了,按照预定计划,他们是要在半个月后才接受完毕全部新兵的,但是因为情况紧急,新兵营那边甚至是把还没有完成新兵训练的士兵就拔给了第五步兵团。
  至于装备,很抱歉,只有区区几十支预计用来训练用的火枪以及几门同样是准备用来训练的碗口炮,嗯,缴获自明军的碗口炮。
  以至于第五步兵团不得不沦为冷兵器部队,大量的火枪兵都是拿起了刀盾长矛。
  这样的第五步兵团能打?
  扯淡呢!
  李轩亲自率领的中军之中,有战斗力的并不是这两个步兵团,而是炮兵营、骑兵营、辎重团以及亲卫营。
  炮兵营里已经辖有一个八百斤炮队,骑兵营也辖有将近两百骑骑兵,亲卫营也有四百多人。
  李轩的亲卫营作为保护李轩的亲卫部队,兵员素质最高,武器装备也是最好的,其兵力配置也比较特殊一些,和正规步兵营不太一样。
  一共辖有四个队,其中三个是混编的大编制步兵队,辖有掷弹兵九十六人,重甲刀盾兵三十六人,而且里头的掷弹兵都是按照最强的掷弹兵标准挑选并训练的,并配属手榴弹,其中的一个队被留在了兴泉府,用来保护白太后、董芸芸、叶氏等人。
  而第四个队则是纯骑兵队,辖有骑兵九十六人。
  从亲卫营的配置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支部队并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保护李轩逃跑的,要不然配置骑兵做什么,这些骑兵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带着李轩逃跑的。
  不过编制虽然不伦不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亲卫营的战斗力并不弱,其他先不说,光光是亲卫营里的数百掷弹兵,就是一股强悍的力量,更不要说里面有一支披甲的精锐骑兵了。
  要知道,骑兵营也才两百骑不到而已,各大步兵团的骑兵队,名为骑兵队,但即便是第一步兵团里的骑兵队,也不过五十多骑罢了。
  除了亲卫营外,辎重团这支部队也得重点说一说,大唐新军里的辎重部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运输后勤辎重,他们虽然也负责后勤的运输任务,但是他们更主要任务实际上并不是运输后勤辎重,而是保护后勤辎重。
  同时辎重部队里还会设有工兵部队,主要是用来架桥开路的。
  向现在这种大规模的战役,要供应大军的军需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大唐新军采用的是临时征召大量青壮民夫来运输的,辎重团的则是保护运输队。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用分出宝贵的主力部队的兵力来保护后勤运输部队,可以把所有的主力都投入正面战场。
  而这样一来,辎重部队在关键时刻,也是能够和主力部队一样上战场参与决战的。
  只不过辎重部队的枪炮不多,大多以冷兵器部队为主,所以不到必要时刻,李轩也不会这么用。
  但是如今大规模决战在即,多一个士兵就多一个胜利的希望,所以李轩早已经是决定到时候把一千多人的辎重团也派上决战战场。
  这么算下来的话,李轩亲自率领的中军部队,也能够凑上几千人参与决战,只是战斗力掺差不齐,和郝柏年所率领的三个步兵团的前锋主力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李轩当天就批准了郝柏年提出的新作战计划,并率领中军部队继续北上!
  得益于骑马飞奔的传令兵,这数十里的路程大军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但是对于不断换马飞奔的传令兵而言,其实也就几个时辰的事,所以郝柏年在第二天早上时分,就已经是收到了来之李轩批准计划的回复。
  随即,郝柏年正式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他命令第二步兵团作为先导部队继续北上,第一步兵团随行掩护左翼,他自己继续率领第四步兵团以及辎重等辅助跟在第二步兵团后方。
  这三支部队基本上呈现一个品字形在前进,彼此的间隔大概在五六里左右,换算成后世的距离单位,也就两公里多,这稍微站得高一些都能看得到彼此。
  这样的间隔距离,有利于扩大搜索范围,避免一头转进明军的埋伏圈了,同时发生接战的时候,又能够及时相互支援。
  而在郝柏年他们继续是率军北上的时候,在他们的前锋,三天前从铜鼓卫城撤出来,这刚休整没两天的第五步兵营也是掉头北返,重新朝着铜鼓卫城而去。
  说实话,王超峰还是有点埋怨的,这都什么事啊,他在铜鼓卫城那边守的好好的,虽然艰难了一些但是只要有援军抵达,并且有弹药的话,继续守住铜鼓卫城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上头却是让他撤退了!
  然而没几天时间呢,上头又是让他率领本部重返铜鼓卫城,做出攻打铜鼓卫城的姿态,以吸引北部明军主力加速南下,这都什么事啊!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当初要是他继续守在铜鼓卫城的话,那些明军打不下铜鼓卫城,还不得加速南下增援啊!
  现在倒好,兜了一圈又回到了老路上来。
  不过虽然心中有着抱怨,但是身为军人,而且还是一个御学堂出身,懂文识字的军人,这接到命令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率军出发了。
  而此时不管是邱宇还是王超峰,这两个已经在铜鼓卫城相互交过手的对手并不知道,他们的对手已经是在前方不远了。
  命运,似乎要让他们注定成为彼此的对手!
第0378章
信心爆棚
  当天王超峰率军北返,打算继续往十五里外的铜鼓卫城赶去的时候,这才走了一个多时辰呢,突然就有侦骑报告,说是左前方四里外发现了大股明军,兵力不下两千!
  “前锋有伪明贼军?而且还是两千之众?”王超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是在脑海里盘算起来。
  这股明军是从哪里来的?是之前进攻铜鼓卫城的那支明军吗?还是说又有一股明军南下,并越过了铜鼓卫城来到了这里。
  此地距离铜鼓卫城足足有十多里呢,而且之前的情报现实,大批明军主力此时刚进入黎平府境内,距离铜鼓卫城还有一段距离呢,并且他们在进入黎平府北部边境后,就是停下了继续南下的步伐,也不知道是因为停下来休整几天,还是说准备彻底停下来,等待着和从贵州西部、中部地区而来的西路军抵达后黎平府后,再继续南下。
  总之明军主力已经是在铜鼓卫城北边大约十多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但是此时,在这里又是发现了明军,这似乎有些古怪,莫非明军主力已经提前南下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其他情报、迹象显示这一情况呢。
  王超峰此时还不知道,第五步兵营的侦骑所发现的明军,就是曾经和他交过手的明军前锋邱宇所部,当王超峰从侦骑口中得知左前方出现明军的时候,邱宇也几乎是同一时间从前哨侦骑的口中获知了前方发现大批伪唐贼军的消息。
  邱宇带着本部磨磨蹭蹭两天才走了十多里路,但是哪怕是走的再慢,终归还是会遇上伪唐贼军的。
  这不,现在他就遇上了!
  “伪唐贼军,只有四百人?”邱宇听到侦骑的报告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恐怕有诈!
  自从他带着人马从铜鼓卫城南下后,就已经是隐约能够察觉到,他的正前方肯定有伪唐贼军的主力等着他,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拖着时间慢腾腾的走,这不就是怕走的太快,脱离后方主力太远,然后孤军撞上伪唐贼军主力嘛。
  这前头既然有了数百伪唐贼军,那么伪唐贼军的主力恐怕也是不远了,只是到底有多远呢?三里?五里?
  当即,他就是命令道:“把侦骑都散出去,把伪唐贼军的主力找出来!”
  他可不会相信,伪唐贼军会孤零零的派几百人来,这后头肯定还会有伪唐贼军主力的,只是不知道在哪,具体数量有多少而已。
  现在的他还不知道,实际上第五步兵营也和他一样苦逼,这后方的主力都还在二十里外呢,他之所以率军北返,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明军主力加速南下,给后方的主力部队创造提前在铜鼓卫城展开决战的时间。
  这样的任务可以说是相当危险的,搞不好己方的主力还没上来,人家明军的主力就来了,他的五百人就算再能打,但是也打不过两万明军主力啊!
  不过命令在身,即便是明明知道前方危险,但是他也只能是硬着头皮率军上前!
  当即王超峰就是道:“侦骑继续寻找伪明贼军主力,扩大范围,再传令全军备战!”
  唐军、明军的双方前锋将领,几乎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那就是扩大搜索范围,试图把附近可能存在的敌军主力找出来,但实际上他们都注定是要白费功夫的。
  方圆十多里内,就只有他们这两支军队而已,彼此的主力都还在后头呢。
  既然双方都发现了彼此的存在,而且双方都还是注定不死不休不的敌对双方,并且双方的主将都是有命令在身的人,这不可能把敌人视而不见,唯一的办法自然是先打一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