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而且如果这样的战略大决战如果能够获胜,那么就等于是一战把明军主力击溃,而这样一来,几乎整个贵州省的明军就等于是被歼灭了,届时偌大的贵州省将会空虚无比,大唐新军如果想要的话,完全可以进军贵阳并拿下,真正的夺取一省之敌。
但是风险也同样大,首先明军不会坐等半个月后的大决战,明军在这半个月内肯定会从北边以及西边发起进攻,如果不加以抵抗的话,不用几天功夫人家就能够杀到黎平府城下。
到时候在黎平府城的部队一不小心就会被彻底包围,到时候就不是野外战略决战了,而是突围作战了。
再者,来袭明军多达五万人以上,而且曾子文他们判断,这个数量只会多不会少,祝志海集结的兵力可是一省兵力呢,几万人都只是前期的,随着时间的增加,还会有更多青壮被征召起来,到时候祝志海集结起十万大军都是有可能的事。
兵力悬殊之下,就这么进行一战定生死的战略大决战,风险太大了,这要是战败了,大唐王朝可就完蛋了。
除了战略大决战计划以外,作战司那边还提出,可以让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这个已经驻守黎平府城的主力部队迅速展开行动,对前期进入黎平府的明军展开攻击。
好处是前期进入黎平府的明军数量不会多,而且会比较分散,预计会取得比较大的战果。
但是坏处也有,那就是容易让明军警惕,摸清楚大唐新军的作战模式以及兵力,最后谨慎行事,有可能导致明军抱团在一起,和大唐新军打长期对持作战,而这样一来对大唐新军也是致命的。
因为这种大规模战事持续的时间拖得越久,对大唐王朝来说越难受,凭借区区兴泉府和黎平府,大唐王朝是无法维持大唐新军高强度作战太长时间的。
大唐新军要想保持战斗力,获得足够的资源,就必须不断的扩张,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来维持部队的作战和扩张所需,固守一地迟早是个死字。
而第三个方案,则是通过大规模的运动战模式,先集中兵力把先抵达,由贵州北部、东北部来袭的两万明军歼灭,然后掉头西进迎击据传是祝志海亲自率领的三万明军。
这样的好处是把明军分散并击溃,压力不会太大,但是人家明军也不傻啊,如果打不过他们肯定会固守待援,北部南下的两万明军极有可能会进行死守,然后等待祝志海的三万明军来源。
这样一来,最后大唐新军有可能被前后夹击,乃至切断后勤补给线,全军崩溃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这个方案,对大唐新军的长途机动作战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连续不断的奔袭,对军队的后勤供应,士兵的体能,部队的组织都是需求相当高的。
对于三个作战方案的优劣,李轩一时间也是难以决断!
李轩自己毕竟不是什么军事专家,在前期他只是一个普通公司职员而已,人生的最大成就就是泡上了让无数人垂涎的公司的前台妹子,并开发了不少羞人的姿势。
对军事方面的知识了解,大多是通过影视剧、小说这些东西,你真让他制定什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那么他还真干不来。
在大唐新军里,如今最具有战略视野的人,并不是李轩这个后世人,也不是郝柏年这个前线将领,而是曾子文这个将门世家出身的归降将领,虽然说他能力也不咋地,但是人家好歹系统的自幼学习了各种军事理论,各种兵书都是烂熟于胸的,而且曾子文他在接触到火枪和火炮以及线列作战后,实际上在如何指挥一支近代军队,尤其是战略指挥上,他已经比李轩更具有话语权。
当天晚上,李轩是亲自召见了曾子文以及作战司的一群参谋们,并让参谋们进行对三个方案都进行兵棋推演。
而根据推演结果,李轩最终是采用了第三个方案,那就是先迎击北部明军,然后再去迎击西部明军,利用中间的这个时间差,避免这两支明军汇合,并先后歼灭之。
不过却是对第三方案也进行了一些修订,比如说对于黎平府西部地区,甚至是包括黎平府城在内,都是属于可以放弃的地区,部队前期将会全部集结于黎平府北部北部,力争在半个月内彻底击溃北部的两万明军。
而这半个月内,黎平府西部地区乃至黎平府城,都是将会不设防,如果西部明军来的速度够快,完全可以轻易攻占。
战略计划确定下来后,下半夜就是有传令兵带着李轩的圣旨快马飞报大唐新军各部将领!
而与此同时,大唐新军也是再一次进入了大战将至的紧张时刻,未来几天内,各部大唐新军就会迅速北上,然后主动出击迎战由北至南而来的两万明军!
就在同一天,祝志海也是带着贵州境内战力最强的一支部队,嫡属于他这个巡抚直辖的抚标六千人正式离开贵阳府城,东进黎平府。
出征仪式上,祝志海夸下海口:一个月内必定踏平兴泉府,活抓伪帝李轩!
一月复兴泉俘伪帝的口号迅速传遍了贵州上下,甚至是传到了李轩耳中!
把李轩气了个半死,你麻痹祝志海好大的口气,一个月就想要踏平我兴泉府,拿我项上人头,那也得看你手底下的士兵有没有这个能耐。
当然了,就在祝志海率领抚标出征的时候,实际上其他明军早已经是动身了,北部明军的兵锋甚至都已经是抵达了铜鼓卫了。
并且已经是展开了两次试探性的进攻,而进攻的明军数量而已是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几个百人,再到两千多人。
好在郝柏年一开始就往铜鼓卫派遣了一个步兵营驻防,再加上原本驻防此地的两个步兵队,短时间内明军要想攻克铜鼓卫的时间并不大。
至于说明军主力抵达后,这铜鼓卫能不能守住,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因为这个时候郝柏年和李春景、王单旭他们已经是相继带着三个步兵团的主力北上了。
他们的目的地自然不会是铜鼓卫,而是更北边的明军两万主力。
但是这样一来,顺带着也就保证了铜鼓卫的安全。
当郝柏年他们率军出发的第二天,在黎平府众多将军又是接到了李轩的圣旨,圣旨正式委任郝柏年为前锋统帅,暂时全权指挥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第四步兵团这三个步兵团。
李春景、王单旭同为副统帅。
但是重点不是这一句,重点是,圣旨上说,他们这个陛下又要御驾亲征了,不日千古圣君,大唐皇帝陛下将会率领亲卫营、第三步兵团、第五步兵团、炮兵营、骑兵营、预备各营等部队组成了中军亲征。
第0370章
壮哉!我大唐王朝
如果是其他的王朝,对于一国皇帝要率军亲征这种事,肯定会有一堆人跑出来说,陛下身为千古圣君,大唐根基,万万不可亲身涉险之类的话,尤其是柳八苟肯定会说三思再三思。
但是在大唐王朝这边,尤其是在李轩身上,却是没有人出来劝阻,哪怕是白太后得知此事后,也只是略微皱眉,嘀咕了一声‘都是一群废物’。
白太后说的废话,自然是指柳八苟,郝柏年等文武大臣,如果不是他们太渣,而是把明军打的落花流水的话,何至于要让皇帝动不动就要带着全军亲征啊。
但是白太后却也没有多说其他的话!
因为他知道,这种关头上,李轩的亲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是皇帝亲征,可以有效激励士气,并且可以更加高效的指挥全军,而不用和现在这样,还需要通过传令兵来回传递军令,这样可是会延误军情的。
而另外一方面,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对抗明军肯定是全军尽出的,而把所有部队都派出来去,李轩身边只留下那么几百个亲卫,说实话李轩不放心。
万一这个关头有湖广方面的明军杀了过来,身边只有几百人的李轩岂不是要完蛋。
而且大军尽出之后,身为皇帝的李轩对部队的掌控力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下降,这外头的将领如果有什么反叛之心的话,李轩不得哭死。
多方面的理由,都促使了李轩决定率军亲征,而不是因为李轩喜欢指挥军队打仗,更不是说他喜欢上战场。
事实上李轩怕死,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要躲在后方享乐,坐看让前线将士们打生打死啊。
奈何大唐王朝家小业小,他还没有到能够在后方享乐的地步。
决定亲征之后,李轩按照以往的惯例了,带走了和打仗有关的文武大臣们,比如兵部尚书钱梦久、枢密院的大部分人员,包括曾子文在内,这些人员将会围绕在李轩身边,继续组成一个中枢决策中心。
除了这些重要人员外,第三步兵团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军,但是也是需要带上的,此外李轩的亲卫营自然也是需要带上的,不过他还在兴泉府这边留下了一个队的亲卫部队,用来保护白太后、董芸芸、叶氏等人,如果遇到明军来袭或者是有人反叛之类的,这些亲卫营的人就可以及时带着白太后等人撤离。
前线的郝柏年等人得知自家陛下又要亲征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意外,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家的这个皇帝陛下,已经是亲征好多次了。
基本上,每一次大唐王朝的大规模战役,李轩都是率军亲征,亲临前线作战指挥的。
下属的将领们,实际上也都习惯了李轩的这种作风。
不过李轩的到来,还是让下属的将领们多了几分慎重,做出各种战术选择的时候,往往会考虑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和以往那样,由着性子去打,甚至是想一出就是一出。
就当李轩率领中军开始亲征的时候,数百里外,位于贵阳府东侧的龙里卫,祝志海也是刚带着直属的抚标六千人抵达。
他们的行军速度也不算慢了,几天下来也走了数十里,不过大军行军的速度本来就快不到那里去,而且这贵州多山地,让本来就不快的行军速度变的就更慢了。
到了龙里卫后,祝志海忙着召见当地的官员,然后准备带上龙里卫的部队和粮草继续东进。
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是接到了最新情报,说黎平府城已经是被伪唐贼军拿下了!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又是忍不住的暴跳如雷,然后破口大骂:都怪宋志文王八蛋,如果不是他欺上瞒下放纵李逆坐大,区区伪唐逆贼怎么可能连破两府。
“快,必须加快速度,早一天赶到就早一天把伪唐贼军灭掉!”祝志海不断催促着下面的人加快速度。
如此着急的神态,也是让下头的人看了有些觉得意外,前两天从贵阳省城出发的时候,祝志海可是信心满满,对着满城官员和士绅们是意气风发的说询月间就能够复兴全擒李逆呢。
怎么才两天功夫,信心就消失不见了,代替出现的反而是着急的神色。
难道,他在担心什么?
难道巡抚大人真的担心伪唐贼军那些跳梁小丑真的能够做大?
可是这怎么可能,这一次他们汇集至少五万兵马,要歼灭一股反贼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哪怕他们这五万兵马里,过半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青壮、民夫,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五万多人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等贵州西部那边的兵马也过来后,兵力总量还会进一步上升。
有如此庞大的兵力,打一个区区伪唐贼军,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怎么可能会有意外?
怎么可能让巡抚大人露出这样紧张神情?
祝志海那边的情况,李轩他们自然是不知道的,如今的大唐新军各部,已经是开始按照最新的作战计划进行战前的准备了。
第一步兵团和第二步兵团更是直接离开了黎平府城,把偌大的一个黎平府城扔给了孙亚伟他们这些文官,城内的治安甚至是防守任务,都只能交给刚筹建没多少天,人数只有三百多人的捕盗营。
孙亚伟身为大唐王朝里第一个知府,在大唐王朝里的地位可以说是和内阁高官不相上下的,所以他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军方战略的转变,更加知道陛下已经亲自率军亲征了。
届时大唐新军的主力将会尽数北上,至少在这未来半个月内,黎平府的西部乃至黎平府城自身,都是别指望能够得到大唐新军正规军部队的支援了。
黎平府西部乃至黎平府城,都已经是被军方暂时放弃了!
这个时间段里,如果说明军从黎平府的西部杀了过来,甚至一路杀到黎平府城的话,那么这黎平府城是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的。
基于这一点,李轩已经是提前给孙亚伟下发了旨意,要求孙亚伟执行转移计划,把城内的人口乃至所有战略物资全部撤走,转移到黎平府东部乃至到兴泉府去。